查文庫>演講稿>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篇1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集團公司全面深刻分析了當前面臨的複雜嚴峻的經營工作形勢,高瞻遠矚地把“提質增效升級”作為發展戰略之中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何將集團公司的“提質增效升級”這個中心轉化為各基層企業的具體行動?筆者以為“去暮氣、揚朝氣、接地氣”,“三氣”發力,才能使“提質增效升級”這個中心理念在基層企業深深紮根、遍地開花、樹樹結果。

  去暮氣,才能在發力“提質增效升級”中激發幹勁。目前,企業中還有少數管理者身上不乏沉沉暮氣,他們信奉“做得多就錯得多、不幹事才不出事”的處事哲學,工作無思路,遇事無方法,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即使偶爾湊合著被動工作,也是在“和稀泥”,演繹著“老好人”的角色。

  作為企業管理者,是員工的榜樣,在只許打贏、不能失敗的“提質增效升級”攻堅戰中,釋放的是陽光向上的正能量,彰顯的是敢想敢幹的精神、創新破難的膽識。當前如何打贏“提質增效升級”攻堅戰,基層企業面臨著夯實基礎管理、有序紮實開展反事故專項行動、有效防控安全風險、認真做好機組檢修工作的嚴峻挑戰,這些都急需管理人員去掉暮氣、充滿激情地採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

  揚朝氣,才能在發力“提質增效升級”中迸發活力。在企業,不乏大膽管理、開拓創新、活力四射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他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以努力向上的工作態度感染身邊的員工,以神采飛揚的姿態率領團隊勇往直前,在他們身上始終洋溢著不老的青春和濃郁的朝氣。

  在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面對電價下調、外購電量增加、發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經營形勢,積極應對挑戰和困難,才能激發企業的生機和活力,才能凝聚幹事創業精氣神,保持連續盈利的良好勢頭,實現“步步為‘盈’”的終極目標。

  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朝氣,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把自己的崗位當作自己的責任,看成企業的託付。要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加強策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營造“保安全、抓質量、促文明、鼓幹勁”良好氛圍,振奮精神,鼓舞幹勁,主動作為,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要有“捨我其誰”的責任和擔當。只要有了昂揚的朝氣,才能營造奮發有為的環境,激勵蓬勃向上的團隊,幹出驕人出彩的業績。

  接地氣,才能在發力“提質增效升級”中取得實效。企業的地氣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廣大員工隊伍。員工是企業的基石,是企業紮根的土壤。

  基層是源頭活水。接地氣,才有底氣,才能擁有人氣。接地氣,工作才能找到正確的思路,合理的方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有些管理幹部成天坐在辦公室看材料、聽彙報、批檔案,滿足於良好的自我感覺。殊不知,自己與員工群眾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缺乏第一手資料,不瞭解員工所求所需,難免產生閉門造車、固步自封的結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接地氣,才能瞭解民情,才能找到有效推動工作的方法。調查研究是接地氣的有效途徑。只有接地氣,才能從民情中瞭解群眾所盼,才能使“去暮氣、揚朝氣、接地氣”“三氣”合成發力,才能奮力攀登“提質增效升級”的崎嶇荊棘之巔,飽嘗“提質增效升級”的甘甜勝果!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篇2

  新一屆總公司黨組確立的“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為構建“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經營管理、落實經營權責以及加強黨的建設等提供了明確的工作導向,對新形勢下開創鐵路改革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對“強基達標、提質增效”這一主題的認識是否到位、思想是否統一,決定著“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能否在基層一線落地落實,現階段鐵路改革發展能否實現新突破,路局能否順利推進和實現進軍全路“第一梯隊”的總目標。要從四個方面去理解“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的新認識。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一種思想理念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貫穿著中央“穩中求進”工作主基調和改革發展基本思想理念。強基達標,就是抓基礎、抓基層、抓基本,體現了追求安全和穩定的思路;提質增效,就是透過成效檢驗各項工作是否落實,體現了目標導向。“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不僅是抓安全工作的主題,也是全域性各項工作的主題;不僅是行政部門、專業系統的主題,也是黨政工團各級組織的主題,必須始終作為基本理念和基調,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推動路局穩中求進、行穩致遠。全域性上下要清醒認識到,“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路局邁向全路“第一梯隊”、實現西南鐵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重要契機,全面提升路局管理水平尤其是安全管理水平。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一種基本方法

  鐵路工作重心在基層、重點在基礎,特別是在高速鐵路快速發展,大量新線新裝備投產運營,工作難度向縱深發展的新形勢下,全域性安全基礎薄弱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事故多發易發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外部環境複雜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安全上存量、增量問題較多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進軍全路“第一梯隊”,“基礎”是躲不了、繞不過的第一關,只有腳踏實地,從基礎、基層、基本抓起嚴起,以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為著力點,推動管理基礎、人員基礎、裝置基礎全面提升,才能確保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全域性上下必須始終把“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作為基本工作方法,立足山區鐵路實際,向先進企業看齊,向全路一流對標,全面提升路局綜合實力。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一種工作作風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鐵路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和集大成,聚焦的都是日常最基礎、最基層、最基本的工作。基礎性工作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論,關鍵是看能否紮紮實實抓落實。實踐證明,凡是圍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抓落實,安全管理水平就有提升,運輸安全就有保障。全域性上下必須看到制約路局發展問題的根本所在,始終以長遠眼光看待問題,聚焦基層基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擔當,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切實把基礎工作做紮實。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一種精神狀態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需要全員參與、合力共為的良好精神狀態,最基礎的是全域性幹部職工,最基本的是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思想基礎是各項工作最重要的基礎,宣傳思想工作是全域性各項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域性各級組織要立足“大宣傳”,構建“大格局”,推動形成全員全方位全崗位參與的良好態勢,使“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成為幹部職工幹事創業應有的精神狀態。

  各級組織和廣大幹部職工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局黨委、鐵路局的總體部署上來,融入到“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教育活動中來,以“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一種思想理念、基本方法、工作作風、精神狀態的新認識,促進新實踐、展示新作為、創造新業績、樹立新形象,努力開創路局改革發展新局面。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篇3

  為紮實開展園藝作物“三品”提升行動,20xx年農業部安排農業技術試驗示範專案資金,支援部分水果優勢產區開展老果園改造技術示範。近日,農業部印發《老果園改造技術示範專案實施方案》,推進專案落實,集中打造一批優質高效精品果園,力爭比改造前優質果率提高1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20%以上,化學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產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業標準,畝均純收入提高10%以上。

  方案指出,老果園改造要以發展新理念為統領,依託水果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靠技術整合和機制創新,強化政策扶持,加強指導服務,集中連片推進柑橘、蘋果等水果優勢產區老果園改造,示範帶動果品提質增效、果業轉型升級、果農增收致富。

  農業部要求,專案區重點落實“三改三減”關鍵措施:一是改品種。選擇優質高產、熟期配套、適銷對路的優良品種,改造品種老化、品質低劣的`果園。針對不同樹勢採取不同的品改方式。二是改樹形。針對樹幹過高、主枝過粗、枝量過多等不同情況,採取降低樹幹、疏剪回縮等不同措施,實現通風透光、立體結果。三是改土壤。採取多種形式增施有機肥,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畜-沼-果”等種養結合生態迴圈模式,應用生草覆蓋、種植綠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四是減密度。對密度過大的果園,採取有效方式,增大株行距,降低果園密度,改善通風透光,創造利於噴藥、除草、採收等機械作業條件。五是減化肥。在改善果園群體結構和土壤質量的基礎上,最佳化氮磷鉀配比,整合推廣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提高水肥利用率。六是減農藥。大力推廣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預防控制病蟲發生,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扶持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篇4

  公司黨組堅持立足於加強黨的建設,著眼於推動改革發展,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提升企業管理效益、促進提質增效工作。

  公司黨組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推廣衡豐公司“精益管理”、開展“讀大同故事,推創新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統籌推進,著力打造精益管理“升級版”和“推廣版”。召開專題座談會,總結提煉衡豐公司精益管理經驗。統籌安排所屬14家企業的350餘名管理人員、生產骨幹等先後到衡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學習、源頭取經,協調衡豐公司和大同廠進行了雙向互學。指導各單位結合實際運用精益管理工具,推動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創新實踐,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持續提升經濟效益。6月7日,國務院國資委在衡豐公司召開中央企業精益管理文化現場交流會,交流推廣衡豐公司等中央企業精益管理文化的經驗做法,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公司黨組落實集團公司黨組關於提高黨支部工作質量和實效的有關要求,以發揮“三個作用”為目標,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公司黨組加強調研、著手製定方案,推動各單位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提升黨支部基礎工作水平,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深化創先爭優,把立足崗位做貢獻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指導各單位開展“立業一五五、建功十三五”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全體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組織開展煤質化驗技能競賽、集控執行值班員競賽等,引導全體員工練技術、長本領,崗位建功。龍山公司深化“亮黨員身份、創先鋒崗位”品牌活動,圍繞助力機組C修、現場安全文明水平提升等急難險重任務,分批組織黨員進行義務勞動。霍州電廠圍繞“雙提升”工作和“兩個標準化”建設開展實踐活動,劃定黨員示範區、黨員示範崗,亮明黨員身份、公示黨員承諾,開展執行小指標競賽、檢修技能比武等。太一電廠成立了以黨支部為單位的黨員“服務站”,在全體黨員中廣泛開展承諾踐諾、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掛牌上崗等活動。灤河電廠開展“雙提雙促黨員活動日”“保A創星黨員先行”及黨員便民利民、助老助殘志願服務等活動。

  1-5月份,華北公司發電量完成154.09億千瓦時,創造利潤總額8.93億元,實現了學習教育與提質增效中心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提質增效主題演講稿 篇5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中央企業關於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工作彙報,強調要立足以改革促發展,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國有企業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巨大,但是國企“大而不強”的問題長期存在,且不少國企屬於產能過剩行業。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主業弱、冗員多、效率低等突出問題更加嚴重,虧損企業扭虧增盈、化解過剩產能、處置“殭屍企業”等任務更加艱鉅。

  提質增效不是以犧牲改革來尋找權宜之計,把經營業績的數字搞上去,而是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促進步,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去年國企改革重大政策檔案陸續出臺後,今年成為國企改革落地的重要一年。只有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迴避重點難點問題,敢於啃硬骨頭,才能解決制約國企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真正提質增效,讓國企更健康。

  深化國企改革首先要解決計劃經濟留存的辦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產業鏈條過長、分佈佈局過廣的問題。這需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最佳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著力推進結構調整,瞄準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和企業經營效率這個目標,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其次要減少企業虧損點,根治企業出血源。開展困難和虧損企業專項治理,抓緊淘汰鋼鐵、煤炭等行業落後產能,加快“殭屍企業”的重組整合和市場出清。中央明確積極穩妥引入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和支援國企結構調整與重組,這涉及打破行業壟斷與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這也是下一步較為重要的改革內容。

  三是要壓縮管理層級,精簡機構人員,提高運營效率,真正把企業打造成市場的主體。這就需要推進規範董事會建設,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推進降本增效。

  此外,還要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要理清,充分激發改革的活力和動力。真正做到政企分開,該管的要科學管理,堅決到位;不該管的要退出來,讓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該放下去的一定要放到位,該取消的一定要取消。

  國企改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主要還是處理好國有企業激發活力與加強監管相結合的關係問題。特別要說明的是,透過改革提質增效不是要國有企業從競爭性領域退出,而是要集中資源、攥緊拳頭,切實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更好做強做優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