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立足校園放眼社會演講稿

立足校園放眼社會演講稿

立足校園放眼社會演講稿

  有這樣一副有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一名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一員,同時也是社會的一員,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所必須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道,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實踐。所以,我們不僅僅要“心讀聖賢書”,更要“耳聞窗外事”。

  學生讀書為的是學知識,可那僅僅是知識而已。知識並不等同於智慧,並不等同於技能。也許你有著豐富的知識,但卻可能因為不會聯絡生活而在遇到實際問題時束手無策;也許你有著超人的才能,卻可能因為缺乏交往能力而無法融入你的工作團隊,永遠只能孤軍奮戰;也許你有著很強的'能力,卻可能因為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在挫折面前早早地退縮。聯絡實際,交往能力,承受能力等等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往往在我們的成功路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就像是知識的催化劑,只有擁有了這些能力,才能將知識上升為一種工作的技能和生活的智慧。

  那麼這些能力需要我們去哪裡學習呢?當然是生活。我們只有細心地觀察生活才能將它與理論相聯絡,比如在學習了經濟學的初步知識後就能對國家的經濟政策更深入的認識。我們只有多多與人交往,才能培養起自己的交往能力,從而能夠更快地融入新的學習環境、工作環境,並且團結他人的力理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我們只有更多地經歷挫折,才能增強自己的承受能力,從而經得起生活的大風大浪,並在激烈的競爭的壓力下自如地發揮。

  什麼叫人才?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他首先是人,其後方是才。學生首先必須成人,成為一個心理生理都十分健康的人,在此基礎上再求成才,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技能、有智慧的人才。國家需要綜合型人才,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也需要我們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讓我們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適當地拿出一些時間來拋開書本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去體味、去汲取、去學習、去培養自己聯絡實際的能力,交往的能力,承受能力等等,以求得自身的全面發展,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