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精選13篇)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精選13篇)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現如今,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主持人大賽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1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很榮幸站在這裡參加這次主持人面試。我來自渤海船院材料工程系。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影星叫佟大為的吧?而我叫董大為。播音主持是我的最愛,我曾經在中學期間擔任學校廣播站播音員,現任渤海船院大學生廣播站播音部幹事一職。我喜歡寫部落格,因為我是浪漫的人,喜歡記錄我難忘的瞬間。我喜歡挑戰自我,喜歡在強手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勝利我會嫣然一笑,剎那得到無數粉絲們的熱烈歡呼。如果失敗我會得到更大的動力,依舊瘋狂下去,就象我的偶像李陽一樣執著。謝謝大家給我展示的舞臺,希望我的圓舞曲能夠進行到底。我將創造您一個精彩的世界。

  現在,請大家記住我的招牌動作,順便記著我。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2

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本週人物》,我是主持人商亮。

  今晚呢,我們要共同聚焦一個群體,讓我們去描繪他們的樣子,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熱血人生。他們很年輕,平均年齡二十歲上下,有著這個年紀所有年輕人的激情和夢想,他們甚至很調皮,來看一下他們的朋友圈。“重點是最後一張圖,這髮型,這氣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帥氣的小夥子叫做張浩,他是一群年輕人的中隊長,他剛剛結婚不久,但是他所發的每一條狀態都是在執行任務的路上。這個小夥子叫作楊剛,重慶人,拍這張照片的時候,他剛剛過完他二十三歲的生日。在執行任務之前,讓我們看一下他身後的戰友們是怎樣相互告別的,“我要是回不來了,我爸就是你爸”。

  他們勇敢且忠誠,偶爾還得跟家人撒點小謊。“喂,老公,你現在在哪兒?”“我在雲南集訓。”“你騙人,我都在新聞上看到你了。”一位搜救隊員瞞著妻子去執行救援任務,在休息的時候接到了妻子的電話。他叫尹禮輝,這段對話發生的時候呢,他就快要當爸爸了。

  其實他們並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堅強,“再出發,求安慰。回來的衣服泡起來還沒有洗呢,又得走了”。這是一個叫做蔣飛飛的小夥子在執行任務當中的小感慨,可是這是凌晨兩點五十四分,又有誰能夠安慰這顆疲憊的心呢?

  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除了那位瞞著妻子去執行搜救的尹禮輝之外,其餘的人都在救援當中犧牲了。三分鐘的時間很短,我沒有辦法把他們的名字和樣子都呈現在各位的面前,但是能夠記住的是,僅在四川涼山州山火救援犧牲的三十人當中有二十七人來自同一個隊伍,一個八零後,二十四個九零後,兩個零零後。而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張浩就是他們的中隊長。

  火災、地震、泥石流,有了他們逆行的背影,我們才會感覺到踏實。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像我一樣普通又平凡的小夥伴。可是,他們是和平年代的犧牲者,是歲月靜好的守護人。

  那麼,在新中國七十華誕的時候,在今天的《本週人物》當中,讓我們一起向中國消防員,致敬!感謝您的收看。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李木子,今天我很高興站在這裡參加競選主持人活動。

  我性格開朗,喜歡唱歌,在去年聯歡會上就曾一展歌喉。平常我還喜歡模仿表演小品和一些電視節目,比如《中國好聲音》,媽媽總是誇獎我有表演天賦,所以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做好主持人!

  我非常熱愛我們這個班集體,每一項活動都積極參加,認真對待。記得去年咱們班舉行朗誦比賽,我在媽媽的指導下一遍一遍練習,練得嗓子都啞了,終於在比賽中獲獎。我知道這除了自己的努力,還與老師的鼓勵和同學們的支援是分不開的。所以希望大家依然支援我,我也願意為大家做每一件事!請為我投出您手中寶貴的一票吧,如果我有幸能獲得這個機會,當上主持人,一定不負眾望,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給大家帶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元旦聯歡會!

  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能行!謝謝大家!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陽光燦爛,我的心情也和今天的天氣一樣,燦爛無比。因為,我很榮幸也很激動能參加這次主持人競聘活動。我知道,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好機會,我有信心,也倍加珍惜,請支援我吧!

  大家可能對我還不是很瞭解,下面,我來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叫劉一諾,今年九歲了,現任學生會紀檢部委員,三年級二班班長。我努力學習,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我愛好廣泛,喜歡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我性格開朗、活潑外向,參加過一系列的比賽,獲“雅士利”全國少兒電視大賽舞蹈類銀獎、“星海杯”器樂大賽優秀選手、我校“愛國杯”講故事大賽金獎、慶建國五十五週年歌詠比賽最佳指揮獎……更讓我自豪的是,參加中央電視“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身為班長的我,組織並主持了本年級的許多活動及比賽,多次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了我的視野,練就了我機智、沉穩、大方、自信的氣質。在此,我真誠的競聘主持人,請老師和同學們相信我,我會用優異的成績證明你們的選擇是沒錯的!我願意為學校更好、更美做一份貢獻!

  謝謝大家!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5

  歡迎來到新一期的《人物》,我是主持人白影。

  我採訪過不少優秀的工匠和企業家,但最打動我的卻是一個“笨小孩”。他叫蔣應成,二十一歲,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技能大賽的汽車噴漆專案。說到這個專案,聽上去簡單,可全中國有這門手藝的不到五千人。比賽現場,當他放下手中的噴槍,身邊的翻譯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看著他說:“應成,太不容易了。”操作當中,薄薄的車漆至少分為十幾層,每一層都用不同的材料噴塗,而能夠允許的誤差是0.01毫米,相當於六分之一根頭髮絲,呼吸重一點都會影響結果。“倒計時三二一”。噴漆誤差0.01毫米以內,噴漆色差為零,蔣應成幾乎完美地完成了。他戰勝了二十多個國家的選手一舉奪冠。

  奪冠之後,應成的第一個電話從阿聯酋打回了雲南老家。從小沒了父母,是爺爺奶奶種田養豬把他拉扯長大的,爺爺離世之前對他說:“應成,我們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那之後的一千八百多個日夜,他像一個苦行僧一樣把自己關進了車間,每天伴著晨曦走進去,再披星戴月地出來。訓練最苦的日子裡,他創作了這幅《星空圖》。我想,如果說命運給過這個少年哪一樣好東西,那就是夢想。當應成登上自己夢想中的領獎臺,中國的五星紅旗是因為他在世界舞臺上冉冉升起。蔣應成用奮鬥的青春詮釋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的採訪結束他起身離開戴上了耳機,我問“在聽什麼呢?”他說:“《笨小孩》。”對,就是那首歌。

  曾經也是一個“笨小孩”。十二三歲的時候背起了行囊,從湘西的大山深處走出來,追尋我的夢想,今天,我想卸下一切包袱,懷抱一顆初心,登上這個新時代的舞臺。為夢一戰,為夢發聲!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同學們,當你走進地板很乾淨的教學樓,你會想起那個經常拿著拖把使勁擦地板的同學嗎?當你和朋友在操場上玩耍時,你認為我們應該珍惜這樣好的學習條件嗎?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裡走來走去,你是否感受到拖垃圾車的阿姨的辛勞?我們知道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但你應該知道我們的校園應該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樣美麗的校園裡,學生們,你們怎麼能忽視它呢

  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潔白的牆壁,留下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上演刀光劍影、推打鬨搶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嗎?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只需要別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目前,我們xx小校園內不文明的行為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早上最後一節體育課的同學常常愛在操場上留下自己的丟棄的紙屑、礦泉水瓶和籃球。

  2、下課時間不論低中高的同學們愛在走廊上追跑。

  3、四樓的個別同學愛從樓上扔紙屑和水瓶。

  4、高段的個別男同學總破壞學校的公共設施。

  5、放學排路隊時愛大聲吵罵。

  同學們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不做以上五點不文明的事,每個同學都爭當引領文明風氣的文明學生!

  我相信透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xx小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謝謝大家!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7

  歡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挑戰不可能》,我是小齊。

  本期的主人公,和大家一樣都是萬千追夢人當中最普通的一員,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所以我們—起來認識一下,了不起的齊岱澤。

  這個小男孩對於主持人這個職業最初的印象,是來自於他做法官的母親,那時候每次吃完飯,都要看的一檔節目叫《今日說法》,以及那時螢幕裡的那位主持人。而當這個小朋友說,我也想成為電視裡的那個人時,他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不可能。父母和朋友都對他說,以你。的能力,你不可能做到的,它太難了。那直到成功的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他才開始有能力去丈量自己與舞臺之間的距離。直到大三,終於有機會錄節目了,那這個機會叫《開講啦》。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開始去更多地獲得實踐的機會,但是第二個不可能,從螢幕對面的觀眾席傳了過來。每一條觀眾們非常嚴格的評價,都讓他考慮自己要不要去放棄。但他又轉念一想,咱們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既然沒有人支援,那就創造出支援自己的人。那在接下來,他不斷去實踐,終於開始有一個人,一群人,去肯定,去期待他。而在今天,他帶著一個的不可能來到這個舞臺,這個不可能就是一直伴隨著他的不自信。那直到剛剛,他來到舞臺中央,和小撒老師並肩而立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自己最後一次錄製《開講啦》的時候,無數次在幻想,自己何時能夠和他同臺相遇。他突然感覺自己站在這裡,距離自己夢想的距離又近了那麼一點點。當然,追逐夢想的腳步還在繼續。但是這—次的不可能,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挑戰。他只需要準備好話筒,面對著所有注視他的觀眾,一字——句地說出: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齊岱澤。

  謝謝。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8

  讓國寶來傳情,歡迎收看《國寶會說話》,我是主持人劉熙燁。

  如果編鐘會說話,或許它會對著現代鋼琴說:“瞧,我能奏出你身。上所有黑白鍵盤的音符,可我卻比你大了兩千多歲呢,而且我在一個鐘體上還能夠發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聲音。”你聽,正鼓音,側鼓音。沉睡了兩千四百年的曾侯乙編鐘,從擂鼓墩的泥土當中甦醒之後,以它恢宏的氣勢,豐富的樂律銘文,一鍾雙音的非凡效果,驚豔了世界。在很多次重要的歷史場合,發出了它鏗鏘有力的中國之聲。而我,有機會在曾侯乙原鐘的複製件上,帶領著外國駐華大使敲響它的時候,我多麼想跟它說說話,我想告訴它,我看到了外交官眼裡的震撼和驚歎,我想告訴它,我是多麼地驕傲呀。

  和我—起敲響編鐘的是譚軍老師,就是他讓古老的編鐘煥發出了年輕的聲音。曾侯乙編鐘在出土的時候鐘體儲存完好,但是所有的鐘槌都已經腐爛了,所以他開始在鍾槌。上下功夫。不停的試不停的改,有的時候甚至會用上“肉槌”,就是用手去拍打這個鐘體,就是為了尋找那個美妙的聲音。這些全都是和譚老師朝夕相處的夥伴,當譚老師小心翼翼地交給我的時候,再三地叮囑我說:“這可都是我的寶貝呀。”這裡邊有二十多年前在曾侯乙編鐘原件。上演奏過的槌子,我來帶大家稍微的感受一下。木質的鐘槌在編鐘上發出的聲音可以圓潤而飽滿,可如果換成橡膠的鐘槌,它可以讓編鐘的聲音更加的醇厚綿延。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形狀,譚老師已經研究出了五十多種鍾槌。這些鍾槌讓曾侯乙編鐘不再是博物館裡面那個冰冷的青銅器,它讓我們看到了國之重器的響器之魂。我想帶大家來聽一聽古老而年輕的中國聲音。這就是我們當代人發出的年輕聲音。

  謝謝大家。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9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脫貧攻堅”特別節目,《他鄉是故鄉》。

  照片中的這對父子都是上海人,老父親是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批上海援滇幹部。二十多年後,兒子宋傑接過接力棒,成為第十批援滇幹部,現掛職於雲南省普洱市的景東彝族自治縣,今年宋傑兩年掛職期滿了,他主動提出申請,繼續留任再幹一屆,幹滿五年。得知這一訊息,今年已經七十一歲的老父親,從上海輾轉三千多公里,趕到景東彝族自治縣,不為別的,就是想來看看兒子,再給兒子鼓鼓勁兒。但因縣裡突發山火,宋傑在救火一線忙了三天,才敢回縣城見到父親。這是剛下火線,還花著臉的宋傑,再給老父親揉肩,他不知道的是,老父親背對著他,早已經紅了眼眶,這不想被兒子察覺的淚水,不僅包裹著對兒子的心疼和理解,更包裹著兩代人,對援滇工作的責任和傳承。老父親曾經問過兒子,為什麼要再幹一屆?兒子說,我想完成您的事業,親眼看著景東彝族自治縣脫貧摘帽。

  像這樣的援滇幹部有太多太多了,他們把他鄉當成故鄉來熱愛和建設,他們紮根在這裡,堅守在這裡,與雲南各族人民一起,在扶貧路上攜手奮鬥。2017年,雲南有1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2018年33個;2019年力爭31個;到2020年最後剩下的九個貧困縣,也將全部實現脫貧。

  我從東北來到雲南工作,離開故鄉也整整十年了,我想很多朋友應該和我一樣,我們為了追尋夢想,生活打拼在他鄉,故鄉對於我們來說,逐漸變成了一個遙遠的地址,一沓往返的車票,甚至是電話那頭父母的叮囑和滿頭的白髮,但當我看到這群援滇幹部,我突然意識到,你為之奮鬥的他鄉又何嘗不是你難忘的故鄉,它更像是一種信仰,他讓你站在這裡,卻看到更遠的地方。如果有人再問我,你是哪裡人,我會認真的回答,我是東北人,但我的家在雲南。

  感謝您的收看。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10

  說出你的故事,點亮文化人生。大家好,我是蔡紫,這裡是《紫曰》。

  今天我們的故事就從我身後這件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的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識“太陽神鳥金飾”開始說起吧。很多年前,一位母親帶著她當時還在上學的女兒走進博物館,那是那個女孩子人生當中第一次走進博物館,她看到的就是這樣一件閃耀著金光的太陽神鳥。從此它的光芒也照進了這個女孩的'心裡,讓她愛上了博物館,這個女孩就是我。

  而今年,我自己的孩子六歲了。我開始嘗試著帶他走進博物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我給他講“陽陵虎符”,我說:“這個虎符超級厲害,它是皇帝調發軍隊的信物。一隻虎符一分為二,皇帝需要用兵的時候,會派使臣拿著自己的右半符來到軍隊,和與將領手中的左半符相合,確認是真的命令,才可以出兵。”

  有一次我因為在外有事沒有能夠按時去幼兒園接他,過了幾天他突然拿出這個,他說“媽媽你看,我做了個虎符,一半給你,一半我帶著。你可以請人拿著你的那半來幼兒園接我,我一合就知道,這個是媽媽派來的人,我可以跟他走。”我看著孩子臉上認真的小表情,我在感嘆孩子對可以聽得懂的歷史吸收力如此之強,同時我真的也彷彿看到,一顆關於文化的種子,開始悄悄地慢慢地在他心中萌芽。這也許是我可以送給他的一生的禮物。

  受此啟發,我開始和朋友們製作了一個關於博物館的公眾號,我用孩子們能聽得懂的語言,為他們錄製國內外博物館的公益導覽,給他們講述文物的故事。

  博物館是收藏文明的寶庫,人類歷史長河裡的文化精華依然在那裡默默流動,在那裡輕輕呼吸。那顆種子曾經播撒在我的心田,而今天我真的希望它能夠傳遞到更多孩子的生命當中。讓我們大家一起,我們一起親近它、傳承它、啟用它,伴著星月輝映,讓它成為我們人類的永恆。謝謝大家關注《紫曰》。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11

  歡迎收看《瞬間故事》,從瞬間看人間,我是今天的講述人周瑜。

  20xx年8月,甘肅舟曲突發泥石流,——夜之間,小半個縣城被衝沒了。我去現場報道,兩天之後我精疲力竭,隨身帶的方便食品也吃完了。去買,第一家小賣店連水都賣光了,能喝的只剩下啤酒。第二家,捲簾門已經拉了下來,好不容易敲開了,—看櫃檯都空了。我正準備走,櫃檯裡的大姐突然用濃重的甘肅口音問:姑娘,哪來的?我順手指了指袖子上的臺標:上海過來的。大姐突然顯得有點急,說:“你等等啊。”然後就轉身進屋了,再出來時拿著—個塑膠袋往我手裡塞,說:“謝謝你們從那麼遠過來報道我們,家裡也沒多少吃的,拿著。”那個有點舊了的塑膠袋裡,裝著三張這麼大,這麼厚的餅,很乾很硬,真的不能說是好吃,可是那個口感我一直記著。我只是做我的本職工作,卻讓一個身處不幸的陌生人充滿了感激,這份工作我得對得起它。我真的希望當年的大姐能看見今天的節目,告訴她:當你給我餅的那個瞬間,那個初出茅廬的小記者明白了,新聞不只客觀的資料和事實,那背後是一個個活生生有溫度在努力生活的人,關注他們的境遇是我的職責。

  一個又一個人的命運,也確實因為我們的持續關注發生了改變。20xx年,上海的朱阿婆撿回一個棄嬰,小軍龍—天天長大,可是因為沒有戶口,上學都難。我們新聞人一直在持續的發問,制度有沒有給這些無辜的孩子一個合理的安排?直到20xx年,戶籍制度迎來了改變。20xx年,小軍龍的戶口和收養關係辦下來了。去年他上大學了,18年的故事終於完滿告一段落。我自豪,幾代新聞人記錄的故事裡,也有我用力寫下的幾筆。現在我的工作每天晚上都要進行一場新聞直播訪談。面對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和他們心裡的榮耀、幸福、壓力、委屈,碰到坎兒,遇到阻力是常有的事。現在我還時常會想起大姐遞給我餅的那個瞬間,告訴自己再試一—次再多想一個辦法,因為我們的堅持和關注,也許就是下一個故事溫暖的開始。

  謝謝。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12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日關注》,我是主持人張楚雪。

  提到“一帶—路”,您會想到什麼呢?是“國際經濟合作走廊”,還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沒錯,“一帶一路"很大,大到涉及上百個國家和數以億計的資金。但“一帶一路”也可以很小,小到關乎一個男孩,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他的故事。

  影片裡的這個柬埔寨孩子叫沙利,因為能用十多種語言來叫賣旅遊紀念品,他成了“紅”。20xx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到柬埔寨,我就發現當地能用多種語言來叫賣的孩子很多,而他們大多都穿著破舊的衣服,和不合腳的舊拖鞋。有的孩子怕賣貨的時候把鞋子跑壞了,於是就光著腳抱著鞋衝到遊客身邊。看到金髮碧眼的遊客,他們趕緊推銷推:“請買一些紀念品吧,我們有很多漂亮的包。”看到能說粵語的也能馬上切換:“靚仔,快點來買啊。”但是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會加上一句:“我們需要賺錢,養家。”八年的小小賣貨郎生涯,讓沙利學會了十多種語言,但為了生意,他常常顧不上吃飯,這在他的身體上留下了很明顯的痕跡:身高一米四,體重只有四十多斤的他,看起來很像個二年級的小學生對吧?但實際上他已經15歲了。而如今,這個少年終於可以放下身上沉重的擔子了。今年(20xx)五月,在“一帶一路”公益基金專案的資助下,沙利獲得了免費來華求學的機會。過去只會說中文的他現在可以踏踏實實地坐在課堂上,和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們一塊學著寫中文。而關於未來,沙利夢想著當企業家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實現自己的夢想,並幫助別人是沙利想做的,也是中國正在做的。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柬埔寨修建了更快的鐵路,獲得了更多的投資。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沙利”走進了課堂。讀書的孩子多了,賣貨的孩子少了。小到關乎一個男孩的“一帶一路”正切實地贏得信賴,惠及世界,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或許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初衷。

  感謝收看《今日關注》,我們明天再見。

  主持人大賽演講稿 篇13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匠心傳承》,我是主持人孔皓。

  我手裡的這把扇子是中國戲曲舞臺上最常用的一個道具。那它的主人是誰呢?照片上的人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先生的弟子,被譽為“中原第一小生”的王希玲,在生活裡我也叫她姥姥。這把扇子就是她在豫劇《風流才子》中飾演唐伯虎時的重要道具。它在臺上的每一次翻轉開合都是姥姥“不瘋魔不成活”的匠心寫照。

  三十年前,《風流才子》第一次和觀眾們見面,為了展現唐伯虎詩、書、畫三絕的才子形象,排完戲回家的姥姥在飯桌上還忍不住用筷子蘸著菜湯寫寫畫畫。三十年過後的今天,七十五歲高齡、裝著人工膝蓋的姥姥仍然堅持著踩上三寸的厚底靴被人攙扶到臺側,可當鼓點響起的瞬間,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在臺上走得步步生風。這種忘我的精神也讓我明白,原來匠心就是在重複的歲月裡對得起每一寸光陰。

  姥姥的匠心就像這扇面上的畫一樣,一經亮相那就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把扇子在二十年前就曾跟著姥姥把豫劇帶出了國門,一位外國觀眾演出結束後深情地握著姥姥的手,他說:“這出戏精彩得我看兩遍都覺得不夠。”您看,二十年前我們對於文化自信或許還沒有很明晰的認知,但在那一刻,我們也真切地感到了在新時代構築文化高地的可能。

  20xx年我去了美國留學,姥姥鄭重地把這扇子交到了我的手裡,她說:“都說戲比天大,但這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堅守,咱家這根弦到了你這兒可不能斷啊。”我知道,這把扇子背後,姥姥教給我的不僅是從初心到匠心的堅守,也是從傳承到傳播的重擔。隻身在海外的日子,這把扇子將陪我一同度過。不論是站在這個舞臺還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我都要把血脈裡的文化講給你聽。感謝您收看本期《匠心傳承》,我是主持人孔皓,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