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計劃> 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範例

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

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範例

  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是開展幼兒園春季工作的重點,那麼該怎麼制定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整理的一篇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春季中班周計劃範例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幼兒們又步入了學習的殿堂,我們高高興興地迎來了我們的小朋友,為了更好的完成班級工作,特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世紀對教育和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幼兒園的.青年教師,我將以《幼兒園工作規程》為指導,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刻苦鑽研教育技能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政治思想,業務素質及師德修養,使自己逐步向研究型教師的目標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新世紀的幼兒教師。

  二、幼兒各大領域發展目標:

  德育:

  1、喜歡集體生活,心情愉快。

  2、能用動作、表情及語言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能堅持做自己喜歡並有一定難度的事情。

  4、在大人的幫助下,不怕困難和失敗,願意進行多次嘗試。

  語言:

  1、願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的說清自己想說的事。

  4、自己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並會說普通話。

  健康: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生活的基本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社會:

  1、能努力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互相學習,合作與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生活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科學: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運用適當的表達方式、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科學的重要和興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數學:

  1、鞏固理解7以內數的實際含義,能不受物體大小與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數量。2、培養觀察力及思考的興趣。3、能夠主動觀察周圍事物的形狀和數量,學習概括物體的兩個特徵並按兩個特徵分類。4、理解序數1到10所表示的含義,會用第幾來表示。5、掌握1到10數字的書寫方法,學習正確書寫方式。

  藝術:

  1、能初步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方式。

  三、 措施:

  1、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徵,運用直觀教具、遊戲,結合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

  2、注重個別差異,教學中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對不同能力的幼兒提出不同要求。

  3、透過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四、主要工作安排:

  1、合理安排日常教育教學活動。

  2、針對幼兒身體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3、加強班級常規管理,形成良好常規。

  4、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家長的信任。

  5、培養幼兒的興趣愛好及發展。

  五、本學期月重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接待幼兒入園,穩定幼兒情緒。

  2、固定家長情緒,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

  3、培養幼兒教學常規。

  4、做好保健衛生工作。

  評比活動:《誰的情緒最穩定》

  三月份:

  節日活動:

  1.慶祝“三八”婦女節(讓幼兒瞭解“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和意義。

  2。慶祝植樹節(讓幼兒瞭解植樹節的意思,保護環境)

  評比活動:體育《龜兔賽跑》

  四月份:

  1.開展幼兒春遊活動。

  2.預防班級衛生保健工作。

  3.感受春季的變化,愛護花草樹木。

  評比活動:美術《愛心獻給誰》(關注身邊的人和物,體驗相互之間的愛)

  五月份:

  節日活動:

  1.慶祝“父親節”(感受父親節的快樂,要愛護父母親)

  2.慶祝“五一”勞動節(知道五一節的由來,是人民勞動的日子,在家多幫幫父母做事)

  評比活動:音樂:《小青蛙》(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用噪音和動作來表現這種特點)

  六月份:

  節日活動:

  1.慶祝“六一”兒童節(感受節日帶來的快樂)

  2.總結本學期的一切工作(保教育教學)

  3.準備後緒工作,複習各大領域的科目。

  評比活動:

     《蒙氏詩歌大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