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寒假高效提分學習的三點計劃
短暫的寒假到來,同學們補課的補課,買資料的買資料,對於那些既無輔導班可上,又無輔導資料可以參考,並且又很想利用寒假好好自我提升一下的同學,今天送給你們一份寒假學習計劃。記得,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生搬硬套,重要的是理解,在執行的過程中體會。
假如你現在還在高一、高二,那麼也不要因為每天沒有同學可以一起玩而無聊了,好好的提升一下自我學習能力吧。
學習計劃:每天確保4小時學習即可,時間應用如下:
1、看課本
2、整理以往做過題、歸類並看題
3、做題(即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
最好時間段:上午8:30~10:30 晚上20:00~22:00
因為寒假,大家要睡懶覺,但是上午是頭腦最清楚的。晚上臨睡前是記憶力較好的時間,故推薦這兩個時間。
當然,自覺性好的同學,可以多花時間。建議每天最多學習6小時左右。畢竟長久的疲軟對記憶、思維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寒假學習計劃牢記三個要點:
一、如何看課本(落實基礎的方法)
看課本的過程,許多同學只是簡單把課本知識點過了一遍,有的同學稍微過程和態度稍微認真、細緻一些。還有的學生是總結全部的知識點,其實這些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看課本,這些充其量把課本的內容再過一遍,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看課本包括如下幾點:
第一,注重學科思維。課本看一遍,課本講了多少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對題目有多大的要求,我們要總結課本上的思維。
第二,看課本注重知識理解。考試時尤其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前一篇博文中的例題,指數函式、對數函式進行比較大小,就需要同學們對函式的影象、性質有一定的理解。每條知識點都有研究目的和一些獨有的表現形式。我們在理解知識點的過程中,假設不用式子推導,單純看能不能理解,這是定性的理解。在考場裡面,定性是第一位,首先透過定性分析,再定量,多學生上課時聽老師講明白的很,但是自己來就不行了,就是因為老師已經把知識點量化解析了,而學生沒有從定性思維上形成自己所理解的東西,自然是不會應用了。
第三,看課本注重考點。看課本的時候,應當重點標記考點。把你已經見過的題、認為可能會當成考點的知識點重點標記。尤其是真題裡面考那些全部標出來,把那個地方做到熟練。考試和平時訓練不同,許多的表達是在臨場瞬間的感性思維,而不是理性的有條理的思維。如果對考點熟悉的話,基本上能做到不加思索,就能順利的表達出來。考場上絕對沒有時間來允許你慢慢的進行思考。考試不是搞研究,高考考查是知識點熟知程度、理解程度、應用程度,更考查的是全部考生的臨場反應意識。
很多同學認為看課本需要花費時間很長,其實不然,據玖久高考專家統計,如果認真複習的'話,一週左右就能把知識點理解相對透徹,並且能分析出哪些知識點是重點考點。有經驗的同學甚至能大略估計知識點的考查方式是什麼。
二、如何看題(學會思考與能力訓練)
雖然前面介紹了看課本的思路,但是要最大效率的利用時間,必須要藉助到題。這裡所涉及到的題,並不要求大家做,而是利用大家做過的。
1、藉助試題消化知識點
這個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大家碰到題中不會的知識點,不明白的公式為什麼這麼用的,看課本定義部分,這樣就能夠將課本知識點實際應用化,形成知識掌握和應用的全部過程。我們要翻出以往做過的試卷或者比較有參考價值的練習本,第一時間找錯題,重新思考這麼錯是怎麼想導致的,要該如何理解。對待大題,著重思考題目是如何利用知識點考查大家的。利用了哪些方面內容,考查了我們什麼,而這都是我們大家極其需要去理解的重點部分。
2、看題歸納、理解課本知識點
歸納、理解知識點的重要性我就不說了,就說下如何總結,這需要找一些比較類似的型別題。其實這很好辦。連續數年的真題、模擬題,其實按照順序的考點都差不多,如數學第一道解答題是考三角函式,選擇題第5或第6道是考排列組合,最後一道是立體幾何。我們要總結這類題的考法和解答思想。透過綜合、比較,就能解決絕大多數的題型,也不再害怕陌生題。這樣不僅對課本知識本質有一個理解,對知識的應用範圍理解的更加透徹。自然能形成純熟的應用。
3、多利用真題
大家可以透過真題思考一下,這個出題老師在題目會設定那些障礙,比如說英語,英語裡面,要設定障礙,不外乎這麼幾種情況,要麼把正確的選項出的像錯誤,要麼把錯誤的選項出的像正確的,如非動詞搭配卻給出動詞搭配的形式。我們要對命題老師出題的手法有一個認識。對出題方式、命題手法有一定的瞭解後,就會有一定的優勢。
平時大家會發現,當你讀題的速度很快,或者會遺漏點,或者你在考場讀不懂題目的時候,這個題不太敢做。而利用真題思考題目命題意圖的時候,就能總結出一些思路,能夠確保你做題時能讀懂題目,敢放手去做。
透過這個方式,只要你們不是知識點不會,只要知識點知道,作為考試人員來說,可以提高很高的水平。
三、如何做題(實際應用於能力提升)
很多學生做題時苦於沒有思路,而不是缺乏知識點。那麼我們的方向要放在找思路、找解題觸發點上。
其實所謂的觸發點,或者是解題思路的起點,都是題目暗示點。所有題都存在暗示點,但是知識點必須是課本的。大家都做過英語完形填空吧,我們是根據什麼來做題呢?就是找暗示,完形填空中大家可以發現,所需要填寫的詞大多數與原文什麼有關聯?基本的考點都是出現在指代詞、轉折詞、因果詞前後、連續性動詞一致,前面提到過,若沒有暗示則可以認為題目超綱,因為必須確定有相對較為標準的答案。
如英語語文閱讀,即便沒做過都懂得去對照原文,這就是考試必須給答案留下參照。文史類考生的獲益應當是更高的,因為文史類幾乎所有問題都描述的比較詳細,在題目敘述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題目暗示點,這些都必須對課本知識點要有個系統的理解,才能在考試的瞬間找到暗示。
當然,如果自己做題過程中不善於尋找解題思路,也可以藉助我們玖久高考專家在寒假期間為大家推薦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