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1

  xxxx年3年23日,非常感謝x市教育局以及研訓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一次的觀摩學習活動。今天在x省機關幼兒園觀摩了五節非常優秀的幼兒遊戲課程,在老師們的展示下,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以及不一樣的精彩。以下是我對這次觀摩活動的一些感想、體會。

  我有幸觀摩這次精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上午進行的是幼兒園優秀遊戲課例展示;下午進行的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早上進行的五節遊戲公開課。鄭秋芳老師帶來的是音樂遊戲課《小傘兵》,xxx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音樂遊戲《孵小雞》,xx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紅燈、綠燈、馬上開燈》何啟亮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錘子、剪刀、布》、xx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五位老師帶來的遊戲活動都是傳統的經典遊戲。聽老師們的遊戲課真是感慨萬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丹丹老師帶來的音樂《孵小雞》,音樂選擇非常的好,符合這個遊戲。在遊戲時無需老師多講規則,學生一聽到音樂時就明白怎麼做,老師幾乎都不在強調規則,只說一遍幼兒聽音樂就明白,而且完成的很好。遊戲每個遊戲結束後,老師都進行點評以及給我們老師的建議與要求,使我們更加明瞭清楚何為規則性遊戲。真是受益匪淺啊!想想自己之前上的真是慚愧,觀看了五位老師帶來的課,才明白我們的課應該怎麼上,遊戲課要讓學生玩,在玩中學,音樂遊戲課,選擇音樂的重要性等等。

  下午,聆聽了5位教師的案例分享,每位老師帶來的學習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省機關幼兒園王姝娜老師的學習故事《別怕,有我!》幼兒的天真善良很讓人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如何去安慰同伴,有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卻不如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孩子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怎麼去介入以及指導?如何去記錄孩子們的故事以及給予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啟發?一直都覺得自己無論是在基本功還是在教學水平上都要繼續加強,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明白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今後一定要多多努力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在老師們的展示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感觸頗深,對於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音樂遊戲,透過老師的展示下讓我明白,音樂遊戲該怎麼去組織,是讓他們一直唱還是透過遊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透過遊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音樂。在遊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決定遊戲是否好玩,遊戲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玩,遊戲的進場、過度等等都是在玩。透過老師們的展示課讓我再次認識和重視鐘鳴傳統的民間遊戲,透過民間的經典遊戲可以改善幼兒教育的小學化。遊戲的規則得一條一條的加且要層層遞進,遊戲示範和規則也要講解清楚。遊戲的準備要充足,要多給予幼兒充分的遊戲時間。透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對規則遊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對組織活動過程中的準備和實施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給予了一定的方向。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2

  如果你問我孩子們什麼時候是最開心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告訴你孩子們在玩遊戲時最開心。每當看到孩子們玩遊戲時臉上露出的可愛笑臉,我也會被他們的快樂所感染。活潑好動、愛玩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就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一天天長大的。

  20xx年5月日,我有幸聽吳老師的專題講座《幼兒與遊戲》的相關知識,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都是日常工作中我們所碰及到的,並且對我們日常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內容中特別強調了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就談談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獲得收穫。在這次培訓中,吳老師讓我們記住三句話:

  一、兒童從一出生開始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

  兒童的學習方式就是玩,喜歡自由自主的玩,我們老師能給孩子自由玩嗎?我們是不是無形中限制了孩子?其實我們要把遊戲的空間還給孩子,呵護孩子而不是控制。

  其實想想,不讓幼兒自由自在的玩根本原因是“我不相信他”真的就像吳老師說的那樣:不要以為你什麼都教,請相信他,給他空間解決,他會想出辦法來的。我深深的反思我自己,是啊,如果我把他當一個學習者,支援他、相信他、回應他、推動他,那肯定會發現他的學習是那麼的精彩。要知道兒童的各種能力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吳老師給我們講個例子: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用筷子,那他的手部的能力得到發展,腦部也跟著發展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特點。

  二、在我眼中的兒童形象,和我們童年的經驗,深刻影響著我們的課程觀、兒童觀、教育觀

  在區域材料的投放上,吳老師丟擲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想問題?她告訴我們,在你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想想你的在小時候,你喜歡玩些什麼?你最喜歡怎樣玩?你就能知道材料怎麼來了。

  在遊戲中的材料是如何跟進的呢?一是我們要明白材料的尋找過程本身就是遊戲;二是材料的多種使用就是遊戲水平高低的體現,它包括想像替代、開放性的材料、材料的使用方法不限定。總之,我記住了這句話:請與你的童年遊戲經驗連結。

  三、教學就是傾聽,教學就是回應

  我們要傾聽兒童的心聲,孩子們在玩遊戲時,在一邊站上一會兒,給學習留出空間,仔細觀察孩子在作什麼?然後,用心感受,如果能夠很好的理解他,那我們的教育就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在傾聽孩子的同時追隨孩子的學習方向,他需要幫助,遇到困難時我們及時回應他,關注孩子們的學習品質是我應該做和改變的。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3

  首先,我非常感謝校領導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在這短暫學習的一天中,我好像從裡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禮,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我受益匪淺,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在這次培訓中有幸傾聽了眾多專家的精彩講解,讓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

  首先是秦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自主遊戲中的觀察與成長,關注幼兒遊戲觀察學習!接下來是琥珀山莊第一幼兒園的張麗娟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小小紙盒大創意,介紹了紙盒的各種玩法。還有惠民新村幼兒園的吳慧老師,介紹了自主遊戲遊戲共享單車,孩子們是如何探索進行這項遊戲的。每一次學習就像一份精神糧食,不斷地滋養著我的思想,不斷滋養著我的力量!

  教育幼兒,要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注意和幼兒溝通,幼兒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幼兒,還表現在老師對幼兒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作為幼兒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工作的目標。

  這次培訓,每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讓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提升了活動創設水平。首先是對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探討與更新,她給我帶來了我們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要以一種生態的眼光、態度、原理和方法來觀察、思考、理解複雜的問題,並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活動,讓孩子在快樂和自信中學習。以前我們也組織幼兒開展遊戲活動,但只是把遊戲作為完成教學活動的一個輔助與補充,是為教學而遊戲,是教學的一種“裝飾品”,而沒有真正認識遊戲在幼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沒有將遊戲貫穿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是幼兒園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靈魂。

  此次培訓中,在新的時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才是我們成長的途徑和的收穫。我會繼續努力下去,以那些優秀教師作為動力的榜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托起明天的太陽!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4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即將結束,我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的機會,這次的培訓充實而意義非凡,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實踐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豐富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內容,進一步探索戶外體育活動的形式,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其次,活動形式多樣將平時幼兒愛玩的遊戲活動,音樂活動,及民間體育活動作為大的方向。讓幼兒易懂,易學。

  二幼的大班活動主要創設孩子的探索空間,用一種材料可以多種玩法《球趣》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孩子們百玩不厭,在遊戲中奔跑,嬉戲,叫喊,盡情釋放著他們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在進行體能訓練和規則教育。這些活動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真正以幼兒為主體,活動面向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參加集體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這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戶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獨特的魅力,增強了老師與孩子戶外體育活動的認識,提高了戶外體育活動的質量。

  幼兒園的體育活動與體育遊戲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在邏輯上是包含關係。兩者的聯絡主要體現在它們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提高幼兒對身體鍛鍊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都是為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讓幼兒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技能、技巧。兩者的區別表現為在鍛鍊幼兒身體、促進身體各機能發展以及增進健康等方面的側重點不同。如果說體育活動是面向全體,照顧絕大多數幼兒能力水平而進行的鍛鍊身體大骨骼關節和大肌肉群機能的泛化健體活動,那麼體育遊戲則是注重個體張揚,允許自由發揮,不求一致發展的側重鍛鍊幼兒小肌肉群以及身體區域性技能和關節精細動作等幼兒健體活動。從某種層面上看體育遊戲更像是能全面發展幼兒身心的綜合課程。

  遊戲玩法是幼兒遊戲的主要動力。以往都是老師教授,全體幼兒機械的按同一個玩法遊戲。這次,我們把遊戲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放手讓幼兒去想如何玩?都可以怎樣玩?在幼兒自主的活動中,其個性的發展才是充分的、最和諧的。幼兒不僅從中得到了快樂,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5

  今天下午,xx老師就戶外自主遊戲活動進行了分享,xx老師從空間利用、材料投放、教師觀察與指導等方面進行了專業講解,作為戶外自主遊戲薄弱的園所,我覺得受益匪淺。

  過去,我們園所的遊戲僅僅只是停留在玩上,沒有深層次去理解“遊戲點亮童年的意義“,今天聽了xx師的講座後,解開了我對開展戶外自主遊戲時的一些困惑,同時也在思考,今後自己的園所在戶外自主遊戲活動中,如何給幼兒自主權?教師的介入如何掌握好“度”?怎樣體現自主遊戲體現出教育的意義?又如何讓家長理解戶外自主遊戲的教育功能?

  縱觀整個x的民辦幼教形勢,為了生源發展,民辦園的辦園趨勢更多還是迎合家長的需求,因此大部分民辦園都還沒有完全進行遊戲化教學這事,但正如xx老師所說:一所高質量的幼兒園,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離不開科學、豐富的戶外遊戲活動的,所以作為幼教人,我們都應該積極的朝這個方向努力,把遊戲還給孩子,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家長,讓家長理解遊戲活動對於幼兒身體發展、心理發展以及認知發展的重要意義,取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所優質的幼兒園,身心健康發展的孩子、看似是簡單的幾個字,確需要我們用心不斷學習、探索、總結、努力。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6

  近日,我參加了x省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專題培訓,有幸聆聽了x省課程遊戲化建設著名理論指導專家張暉老師關於《課程遊戲化建設的深度思考和智慧實踐》的講座,讓我對課程、遊戲以及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透過學習,我想我們在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把握住幾個關鍵要素:

  一、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遊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作出的重要論斷,有三個內涵:

  1、幼兒園課程應該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自由、自主和創造,不是個別環節要做遊戲,而是一日生活充滿遊戲精神;

  2、幼兒的自由遊戲時間應該充分保證,這是兒童的權利;

  3、其他環節,尤其是集體教學環節應該儘可能採用遊戲的方式,真正讓教學活動遊戲化。

  二、遊戲化是幼兒園課程的特徵

  對幼兒來說,遊戲是他們的存在方式,是他們的生活內容,自由、自主和創造的遊戲伴隨著他們的生命成長。無遊戲是“小學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現,要形成一種鼓勵遊戲、欣賞遊戲、服務遊戲、觀察遊戲和合理指導遊戲的課程文化。用虞教授的話來說就是要讓我們的課程更加有趣一點,生動一點,實在一點,有效一點。

  三、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主體是教師

  1、教師要充分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就告訴我們幼兒要在情境中學習、在行動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是透過多種感官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的過程中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把生活、遊戲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2、教師要確立以學定教的理念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般為教在前,學在後,教師教什麼,幼兒就學什麼。說到底僅僅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而其實幼兒園教的核心內涵不只是傳遞,而是引導幼兒做適宜的事,支援、幫助幼兒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達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觀察,瞭解幼兒,從他們的需要出發,生成幼兒感興趣的、能引發他們積極的相互作用,並動用多種感官獲得有益經驗的課程。

  課程是行動的過程,是不斷獲得經驗的過程,也是環境材料不斷被利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會不斷促發幼兒的興趣,催生新的活動,能讓幼兒專注地投入當前的和不斷生髮的行動中去。我們要僅僅圍繞課程遊戲化這一命題,切實開展幼兒園課程建設,提高幼兒園課程實施水平,提升幼兒園的辦學品位,還孩子們一個有趣的、快樂的童年。

  自主遊戲教研心得體會7

  xxxx年5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澄邁縣教育局組織的吳海虹老師和丁麗老師的講座,很榮幸能夠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學習,培訓學習的時間雖短,但受益良多。整個培訓活動很精彩,也讓我開闊視野,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這對我日後教育之路開闢了一道精緻的道路。

  上午是吳海虹老師的講座,是關於遊戲活動的開展的,是在培訓中,讓我瞭解到貫徹落實《指南》從遊戲開始。使我對幼兒園遊戲有了重新的認識,遊戲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學習,在遊戲中,幼兒主要是透過操作遊戲材料來實現遊戲的娛樂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對於幼兒來說,“玩具”可以是任何東西;對於教師來說,要善於把每一樣東西都變成有助於幼兒發展“玩具”。遊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對兒童而言遊戲室一種快樂的體驗,我們應滿足兒童的遊戲需求,主動為兒童創設適當的遊戲環境,提供充足的遊戲材料,保證兒童遊戲的時間和權力,一切以幼兒為主,尊重幼兒主體性,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想象和創造,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為幼兒創設溫暖的、互動的、富裕理解和激勵的學習環境。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不單單只是提供材料,還要去觀察孩子,讀懂孩子,瞭解孩子,回應孩子,不要限制孩子的玩法,給與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因為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總是不斷地想出新花招來玩,比如我們班的符永聰小朋友在玩葫蘆棋時,他的玩法總是與眾不同,拿起倒著轉,跟小朋友比賽看誰轉的久,所以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發展,如果我去制止他說不能這樣玩,要按格走,這樣就限制了孩子的玩法。等於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在孩子游戲時,要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想象和創造,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

  上午聽了吳海虹老師精彩的講座之後,下午還在回味無窮,好在下午是丁麗老師的講座是關於幼兒自主閱讀策略研究,也一樣的精彩。丁麗老師從集體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圖書環境創設策略研究、必讀的圖書、自主閱讀的圖書解讀牆飾,整體規劃,理解牆飾這幾個方面來講。

  聽了丁麗老師的講座後,讓我知道圖書的選擇很重要,圖書區的牆飾佈置也很重要,書的擺放要便於幼兒自主取放、環境要安全、適於、以能激發幼兒喜歡看書。小班的牆飾以圖片的形式提供閱讀常規,中班的牆飾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進行規劃提示,大班的牆飾以幼兒繪畫的形式進行提示。

  學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整個培訓活動下來,“遊戲”及“自主閱讀”這個理念已經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認真領會落實培訓精神,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切實開展好各項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