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1

  新課標是教師教學的指導性檔案。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去學習、研究、應用。透過這半期的學習和與教師們的交流,下面談一談我對語文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與做法。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質要求,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小組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教師的角色轉變開始,把自己定位為:引導者、平等的合作參與者。從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2

  這次有幸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的培訓活動,對於一名執教於農村小學教師的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朱老師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以下是我對這次學習活動的總結:

  一、識字寫字教學

  首先我們教師有三個方面要去解決,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區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負擔過重。在低段要讓學生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第一學段的重點,漢字書寫的教學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養成的過程。

  二、閱讀教學

  低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內容是識字、寫字、讀文、理解少量重點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要用更多的時間識字寫字。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功夫,實現“理解閱讀”向“表達閱讀”華麗轉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不應代替學生分析閱讀,應該讓學生自己多讀。在理解課文上教師要提倡多角度有創意閱讀,利用閱讀期待,反思。除此以外,還要認真抓好讀書這根本環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三、寫作教學

  一、二年級佈置作文不合適,經修訂後一、二年級的定位是“寫話”,三年級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在教學建議上引導學生要寫真話,不套話,不抄襲,不寫假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與思考、表達和創新的能力,善於將讀與說,說與寫相結合,進一步突出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也可以合理的利用資訊科技與網路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讓學生能展示交流與相互評價的機會,互相促進。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3

  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傾聽了三位老師對新課標的解讀與分析,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心得:

  一、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新課標的描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甚或“完全學會”,教學中,我們需合理把握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長,以免違背學生成長規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

  二、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新課標對於學生的識字量做了一些調整:第一學段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實驗稿: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第二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實驗稿: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實驗稿: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減少了寫字數量,適當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樣,不但符合低中年級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同時也便於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新課標還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特別是在附錄中增加了《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使得課標文字結構顯得更加完善,增強了課標的科學感。可見,新課標將識字寫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二、關注實用閱讀策略

  版《語文課程標準》在“學段目標與內容”板塊“第三學段”的閱讀目標第五點中,新增加了這樣一句話:“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字,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的內容,體現了對實用閱讀策略的關注。

  “非連續性文字”,是相對於敘事性強的“連續性文字”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混排呈現。它的特點是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易於比較,在現代社會運用廣泛,其實用性特徵十分明顯。學會從非連續文字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資訊,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是現代公民應具有的重要閱讀之一。

  課標的調整絕不單是為了針對今後的測試,而是讓更多的孩子將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現代學生不僅應該學會透過傳統的媒體閱讀和表達,還應該能夠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來獲取資訊和交流溝通。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4

  透過自學《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初步瞭解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分成五大塊,分別是:“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不敢說學好,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幾點感觸,抓緊記下,渴望大家批評指正。

  1、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兼顧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反觀教師,新的社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各方面長期地、精心地“澆灌”。而語文課程可謂責任重大,是語文直接挑起了培養祖國棟樑的重擔。我認為,標準雖是框架,但要求細緻。如果每位教師都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手段,達到標準的要求,我想,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沒有太大問題。如今的學習,已經不再是隻看成績。如何將教育與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相結合?如何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接納多元的文化、教法、思維方式?這些都應該是我思考的問題。當然,育才的前提是育德,作為中華兒女,語文也需要非功利性的學習和積澱。作為教師,我要時刻謹記“為人師表”,以自己的內涵去影響孩子們。

  我有幸擔任過少兒國學教師。帶領幼兒(3-6歲)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古詩一百首》、《孝經》),是日常工作之一。我認為,如果經典誦讀能夠融入到語文課程中去,那對學生的專注力、普通話的發音、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感受優美詩文、初步獲得情感體驗能有較大的幫助。甚至能夠自己體會古人的智慧。當然,這需要成體系的、規範的進行安排,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既能放鬆學生身心,又能培養學生能力,還能育德樹人,何樂不為呢?

  2、注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強求、不硬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於樂。

  有一位男士對故意製造麻煩刁難幼兒的父親說,“人生已經夠艱難了,你為什麼還要製造這些莫須有來傷害他?”我放在這裡,是想說學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如此。既然能選擇讓他快樂地學習,就不要讓孩子太難過了好嗎?我並不容否認寒窗苦讀的艱辛,也不否認教師該有的嚴厲。只是對於小學段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才剛剛開始,答應我,在規矩之中,引起他學習的動機,保護他的自尊,保護他學習的勁頭,保護他的可愛。

  當年我在ICA任教的時候,中文部主任是一個要求極高又細緻的華人。每次LearningCircl,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的引起動機呢?”一開始一頭霧水,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匯入。她期望我們能夠運用精彩絕倫的、別具一格的匯入。我記得我和HY,想破腦袋,也憋不出個所以然來。那時候的自己好笨,不知道多請教,不知道多看書。最後一個階段的時候,逐漸找到了感覺。有一節課是學習與十二生肖有關的課文。我將十五個動物的簡筆畫畫在小卡片上。講課之前,問“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用中文怎麼說嗎?”——“哪些是十二生肖,說對的同學,我就把卡片送給她”(好像還有塗色的環節,不太記得了)總之,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那節課,我上的很有成就感,孩子們很開心,學的也很好。我大概懂得了,主任說的,引起動機。(問題討論、調查分類、遊戲、魔術等)

  教師智慧靈感的火花,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激發學生的夢想和激情。如何做語文教育中的引導者、推動者?是我應該專注的問題。我要學會相信學生,學會引導學生。質變與量變,實踐與積累,時間和汗水,缺一不可!

  3、學以致用,是語文學習的歸宿。我們想的、說的、用的都是語文。如何將課文知識融入生活中?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如何實現二者的轉換?如何在一次次學習中進行情感體驗和自我昇華?最終,如何將語文生活變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每一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就有集中體現。鼓勵學生,敢說;引導學生,說對;與同伴一起討論,有該有的情緒,並且能夠大膽準確地表達。

  ICA的學生,我問她們為什麼想學中文?她們說,因為要去中國玩。因為爺爺是中國人。因為老師。因為中國菜好吃。因為中國電影。在她們還暫時不能體會中文的獨特魅力的時候,運用,是她們最渴望學會的技能。小學生,也應該是這樣的。

  我的兩段工作經歷,帶給我彌足珍貴的體驗。寫完這篇文章,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感謝相遇,感恩命運!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5

  前些時候,縣教研室組織全體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回來後,我又通讀了一遍。讀完後,我對語文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也有了更明確的目的。

  在這次新課標中,一些修改過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針對性,對於傳遞祖國的漢字文化無疑是更有益的。現在我針對第二學段的目標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課標在識字和寫字目標上減少了會寫字的數量,減輕了學生會書寫漢字的負擔,也減輕了一些學習壓力。現在的學生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強了。但是我們的教育卻仍然把他們牢牢鎖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裡,讓他們失去了開發自己興趣和培養自己愛好的時間,適當的減輕一些學習壓力,可以讓學生嚐到更多的童年樂趣,在這些童年樂趣中積累的經驗和經歷對他們以後的學習也會有促進作用。

  2、在閱讀目標上增加了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要求。學習貴在有疑,針對疑問可以提出問題,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現在的教育還是停留在教師講授的階段,學生髮現問題的機會和能力都不足,而發現學習已經幾經論證,是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發現問題,並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維方式,並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在以後的學習中舉一而反三,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這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3、習作目標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這個目標的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更具體,也更明確了。使得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於學生把作文寫得生動有趣,在寫作時突出重點,抓住細節描寫。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越來越貼近生活和釋放學生天性以及跟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改進的一面,相信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有更大的進步。

  接手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就有幸參加和林三小聯片教研活動,學習本年級段的新課標要求。透過學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以下是對語文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6

  今年暑假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這次的學習與以不同,以前學習時,我總是走馬燈似的看一遍,便寫下學習心得,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夠深刻。今年,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先抄一遍,然後再寫下心得體會,一萬多字的《新課標》在抄的時候的確費了一些勁,但逐字逐句的抄寫,讓我更全面、深入的瞭解了《新課標》。透過學習,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更是兒童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為主的教育。

  一、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透過學習,我發現我在教學第一階段時對學生在書寫漢字的筆順的要求上還不過關,我的學生馬上要進入中年級了,我要根據中年級的學段要求,完成語文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還要把之前落下的漢字書寫要求也補上。《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就不會無的放矢了。

  二、提高語文教學的多樣性。

  要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建立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語文的教學中,就像“維納斯”、“比薩斜塔”這種殘缺的美也會讓世人為之傾倒一樣,沒有哪一堂課可謂堪稱完美,但每位教師追求美的腳步卻不曾停止。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師引領著學生開闢語文的新天地,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

  “新課標”對於我來說已不陌生,上學期教導處組織了多次學習活動,但我認為真正把它滲入教學中絕非幾次學習那麼簡單。於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後的感想。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擴大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以生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維”目標。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師單方面的填鴨式式教學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為什麼本班有些學生的成績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經過一段的時間的觀察發現,對於低年級而言,拼音、字詞教學是關鍵,雖然課上我都細細地去講,但是每次考試還是有很多同學寫錯,後來我經過思索調整了教學模式,對於一些字詞訓練,訂正的時候不再是老師寫在黑板上,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查書、字典等,自己去訂正,反饋下來效果比原先好了許多。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我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啟用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本班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以後的教學實踐工作中,我應不斷總結反思,並和有經驗的教師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探討,總結經驗。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關於新課標的學習心得體會,我只能結合自己幾年的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如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歡迎各位老師指正。

  在前幾天學校舉行的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中,多次出現了有關小學生閱讀的考題,很慚愧一個假期的碌碌無為,趁這幾天趕緊重拾起新課標,認真、細細檢視,其實無論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來說,還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更加關注課外閱讀,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並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的任務。

  對於這項要求,我想,從一年級的孩子們一入校就抓起再合適不過了,借鑑二年級組去年的經驗,堅持不懈的在自己班實施也是對我這學期工作的考驗。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並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肯定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很短,許多孩子都具有這樣的“三分鐘”特點,那麼如何培養他們積極閱讀的習慣呢,我也從各方面查閱了相關資料與方法,收穫頗多。

  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優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應選取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圖書角的設定使我們學校的傳統,老師從學生開學那天就要為他們講解圖書角的設定目的,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優質資源介紹適合的圖書給他們看,如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等。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後學生學完課文後,還可以想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怎樣讀。正如在第十二冊書中魯迅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的一樣:“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

  其次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校內許多老師已經在這一點上形成了共識: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大家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比如在六年級時:學了《最後一頭戰象》,學生們已經不用我提醒便開始搜尋沈石溪所寫的其他動物小說去讀,因為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樣的閱讀習慣,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與孩子們一起重溫《安徒生童話》……在即將揚帆的新的班級中這也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的目標之一。

  再次,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寫個性的讀書筆記。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彙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從閱讀起點開始的孩子們如何做個性的讀書筆記,在喜歡的地方夾上一張自制的樹葉書籤,在本子上描描畫畫書中所講述的故事片段,一朵小花,一根小草,自己給閱讀增添無限樂趣。

  最後,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活動。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餘隨時借還,十分方便。“故事大王”“剪貼冊”、“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的活動都可以用在閱讀課上,既有效地檢查孩子們的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更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閱讀興趣和熱情。

  正如新課標所示:每一位語文教師要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7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尋,處理資訊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8

  透過學習《新課標》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次,小學語文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我們的語文課應上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二、體現“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圍繞“語文字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字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體現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透過文字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9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能得以順利地實施,同時也為奠定研究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再次認真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標》,透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及課題的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小學語文教研教改及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以下我就圍繞自己學習略談幾點體會和感受:

  (1)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自由參與、創新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是老師恩賜、饋贈的,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得到。但學生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培養。教師要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新中發展。

  (3)透過學習我深切體會了轉變學習方式與提高教學效率之間的關係。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課程。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們凡上課又特別是有人來聽的教研課,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當然,我們不是說用新的學習方式不好,我們必須明白,不管什麼學習方式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學習方式不在於一定要多麼新,而在於用得恰當,用得適度,用得有效果。現在的問題是,一些老師找不準合作探究的問題,把一些不該探究、不用探究、也無法探究的問題丟擲來,讓學生圍成一堆,煞是熱鬧地討論一番,然後教師又抬出現成的結論,合作變得毫無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合作學習不進行明確的指導,學生既無合作學習的意識,更無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就演變成給聽課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忽視自主,偏重合作,學生沒經過對文字的充分自讀,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的理解、感悟、體驗、積累,一節課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畫畫、演演、說說等活動佔據,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紮實訓練,徹底拋棄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學習語文的優秀傳統。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機會。 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不應一味照搬新課程標準的建議,應好好領悟其內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相信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會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學科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是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發展、全體公民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10

  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擴大學生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點做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拓寬學習和運用知識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我努力實現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2、我還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備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難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經過一番閱讀分析,我總結出二年級教材主要是以識字為主,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於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來識記生字詞。在教學語文時,我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絡,從整體上先把握教材內容,然後來設計教學方案。在閱讀教學中,首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利用多種形式來讀,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我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採用了遊戲、唱歌、猜謎語等方式,引進課堂教學,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4、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的課堂呈現狀態。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裡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的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在佈置討論的時候我明確要求,設定一至兩個問題,讓每個學生知道這個主題,必須圍繞主題進行討論,讓他們有準備的時間。在實踐工作中,我不斷總結反思,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5、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有時,那些發言不積極的學生,並非他們的思維不活躍,只是他們不擅長口頭表達而已,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積極思維,勇於發言,避免置身於課堂學習之外的“看客”出現。從現在實施課改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還讓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和增強。

  6、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我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們的視野開放了,觀念更新了,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範圍,也不僅限於教科書,課外書、報刊、雜誌,都是學習語言的材料。因此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蒐集資訊,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生活是一本開放的大書,是知識的源泉。在教學中,我竭力引導學生睜開雙眼,用心感受,教導他們“兩耳多聞窗外事,一心要讀有用書”,多從生活中吸收資訊充實自己,啟發他們的想像與創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到時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群活動、校園生活,都要學生留心觀察,細細體味,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本學期在語文教學中,我努力改進了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順利地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今後還要取長補短,學習新的教學經驗,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為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而努力奮鬥。

  小學語文新課標2022部編版的心得體會11

  一、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

  2011版作出如下描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甚或“完全學會”,教學中,我們需合理把握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長,以免違背學生成長規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

  二、關於課程目標與內容。

  1、識字與寫字

  新課標規定,中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年裡,要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不過,和老版語文課程標準相比,新課標對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在老課標中,一至二年級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級學生要求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事實上,在老課標中,要求這一年級段學生會寫2000個左右漢字,在會寫字數量上,“新課標”減少了400個。

  雖然低年級和中年級在會寫字數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對於中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多識少寫更合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會寫字量減少了,但“新課標”對寫字的質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級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規範、端正、整潔。三至四年級就要求學生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並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級,則要求硬筆書寫楷書整齊美觀,並有一定速度,同時能用毛筆寫正楷字。對於初中生,則在硬筆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會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並能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之美。

  為了能讓各個學段的學生達到書寫的要求,語文“新課標”還在第三部分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求,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小學1-6年級,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提高書寫效果。

  2.閱讀與寫作

  除了對漢字的識記和讀寫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訂的語文“新課標”更加強調學生學習語文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的培養。關於閱讀教學,更加突出地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要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教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重視給學生提供閱讀各種各樣型別的文章和材料的機會,並強調閱讀材料一定不僅僅侷限在文學性文章,新聞報道、隨筆、雜談、圖表、宣傳手冊,包括各種說明性、論說性的文章等在內的廣泛的多樣化的讀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經常用到的都應成為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予以重視。

  對比舊課標,語文科目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初中階段增加了14篇。課程標準的這一調整並非增加了“死記硬背”的內容,而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傳承傳統文化。

  課程標準將一二年級寫作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強調作文教學一定要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注意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真話、實話、心裡話,不寫假話、空話、套話。

  3.關於語文知識的問題。

  現在教師還受制於應試教育,很注重做題,注重講授和操練所謂系統性的語法修辭知識,這並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個性,而且容易讓學生厭煩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擺脫對語法修辭等概念定義的死板記憶,必要的語文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