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通用14篇)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通用14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

  本週是我們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活動,我聽了七節課,參加了三次評課活動,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也學到了很多,聯絡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必須對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對教材深入研究,理解充分,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才能知道怎麼上,學生才能學得輕鬆。

  第二,教師要多學習,多讀書,提升自己的素質。有良好的素質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到教學過程中,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注重反覆朗讀。好文章是用來讀的,藉助朗讀反覆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第四,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要學會先扶後放,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品質,做課堂上的主人。

  總之,這次的聽評課活動,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2

  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都很強的活動。透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這也決定了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自3月7日至3月16日,為期兩週的時間,我校教師舉行了“聽課評課”活動。本次的聽課、評課活動,學校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老師們認真備課、上課,積極參與評課,截止今天聽課評課活動已經圓滿地結束。在聽課評課活動中,數學課堂教學四五年級進行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訓練;實現以“小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有序高效實戰”課堂教學為指導目標。透過老師們的精心準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本次聽課、評課活動情況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每位教師都能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認真鑽研教材,把握重難點,找準教學的突破口。

老師們都能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深入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找準教學的突破口,使得教學能夠有的放矢。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引導探究,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問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討論,啟用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授課教師教態自然大方,教案准備充分,重點、難點突出。能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條理清晰,資料充實,能與學生交流,課堂氣氛較好。充分展示了各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

  3、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教學語言親切。每位教師都能使用多媒體、自制教具課件,為課堂教學服務。一些老師語言有感染力,教態有親和力,對學生的提問有吸引力,對學生的評價有說服力。善於運用小獎品、小遊戲吸引學生,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聚焦於課堂。

  4、課後及時說課反思,積極評課交流。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各年級課堂教學結束後都積極的去教導處進行聽評課。反思失誤,尋找和發現問題,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的老師除了認真總結自己教學的得失外,還主動誠懇地與聽課評課的老師進行交流,虛心聽取意見,針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顯示了我校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

  5、增進了解,互評互學,提高教學水平。聽課中,每位老師都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並對教學的全過程和教學的效果作出分析評價。評課時,老師們積極開展評課交流,每一位聽課教師都要發表意見,根據本節課特點,給授課教師做出一個恰當的評價,在肯定長處的基礎上,側重於提出存在的不足或值得商討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進教學的建議。教師之間相互聽課、評課是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身知識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對新的教學方法探討的一個途徑,同時它也是學校對每位教師的基本要求。透過聽課、評課,一是為了汲取他人長處,二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借鑑,同時也透過評課給授課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佈公、認真細緻地評課,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形成了濃厚的評課氛圍,既提高了我校教師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也對整體教學素質提高帶來切實的幫助。

  透過此次聽課活動,重視自己對教學的精力投入,注重改進自己的導學方法,完善自己的導教案設計,提高自己教學的水平,這對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極為有益的。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3

  原本以為上課、聽課、評課是教師的家常便飯,不言自知,並不十分重視,但通過了這次的骨幹培訓,使我認識了有三點是最重要的。

  一、說課是拓寬教學研究的新視野

  關於說課的內容,第一節講述說課的理念,提到說課的型別、特點,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係,以及說課中注意的問題;第二節為說課內容,包括說教材、說目標、說學情、說教法、說教學程式五方面的內容;第三節為說課評價。有些教師錯誤認為“上課是給學生上的課,說課是給同行、專家上的課”。其實,上課和說課兩者之間有著本質區別,說課是近十年來新的教學研究過程,說課不僅闡明上課主要解決的“教什麼”、“怎麼教”,還要回答“為什麼這樣教”、“這樣教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的關鍵問題,說課帶有研究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成長的性質,也是一種集體備課的特殊形式。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把說課當成念稿子,說課者把事先寫好的說課教案去讀去背。這樣的說課語言很難口頭化和感情化,容易阻礙與聽者之間的交流,疏遠了彼此的距離,更加淡化了說課的效果,這樣的說課也失去了意義。

  二、聽課是探解課堂現場的真諦

  關於聽課的內容,首先指出聽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接著講述什麼是聽課,聽課的特點、目的、作用、要求、型別。聽課是教學常規工作之一,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很多老師平時聽課時往往忽略這一點,常把聽課當作任務來完成,實際上最後都沒有什麼收穫。原因很簡單,是聽課者不明確聽課的目的和作用,技能和方法。那麼聽課要聽什麼樣的課?怎樣聽課呢?我認為聽課要做到聽、看、記、思有機的結合,要儘量減少聽課者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儘量使課堂教學以真實自然的原貌呈現。

  三、評課是開啟教評相長的通道

  關於評課的內容,第一節講述評課的理念,包括評課的內容、功能、原則、形式等。我認為作者把評課定位為“使人進步的階梯”、“開啟教評相長的通道”這一點非常好。尤其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作者指出現實生活的評課中存在的弊端:一是聽後不評,二是不疼不癢,三是抓不住關鍵,四是事無鉅細,五是老好人,六是語無倫次,七是孔中觀人……

  只聽課而不評課,就不能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即使有些老師雖然參加了評課,但為了充當老好人而不能實話實說,或者只講優點不講缺點,這樣對於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發揮評課的功效。說實在話,我也充當過這樣的好人,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再有評課的機會,我會好好從實際出發,按實話實說原則,認真評課。

  該書出版及時,特別是對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導的校本研訓的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透過說課、聽課、評課來開展教研工作,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4

  數與代數貫穿學生小學學習的始終,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數除法,商是整數或小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對於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學生剛剛接觸,可能在演算法上不盡相同,教材滲透了轉化這一思想,也就是想辦法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教學反思:小數除法教學反思。變為學生熟悉的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在教學中,我有以下體會:

  一、把握知識內在聯絡,找準新知識的最佳生長點,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小數除法教學反思》。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較容易掌握。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卻是個難點。而商不變性質正是聯絡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在教學中,複習舊知後,我要求學生根據800÷160=5直接寫出80÷16、8÷1.6、8000÷1600的商。這是學習層面的一個飛躍,但卻是有根據、有基礎的飛躍。學生能根據商不變性質來說理,就證明了學生能夠接受。只要緊緊抓住商不變性質這根線索,這部分內容就能輕鬆獲得突破。

  二、抓住本質,化繁為簡,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根據商不變性質先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出商,沒有必要計算時在小數點的問題上過多糾纏,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學中先讓學生在計算前多說一說除數和被除數要同時擴大到原數的多少倍,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幾位。然後多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口算練習。使學生習慣於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5

  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教學反思對教學有很重要的作用透過學習使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反思在教學中對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起著太大的作用。

  在教學實踐中,我作了不少的教學反思,積累了不少心得體會,現歸納成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的反思。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內容是什麼,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並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透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後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

  第二得的反思。我們反思並不全是反思錯的,有成功的經驗。只有認真的及時的總結每個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用高層次和水平來思考 我們才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表現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中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機智等等。

  第三教學方式的反思。授課方式的反思是反思中的重中之重。它應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麼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查,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佈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

  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的過程。也是教師直接探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斷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全面發展的過程。

  每個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只有用高層次和水平來思考,我們才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教學。探索教研之路,提高教學質量,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教訓,創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因此,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 “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每一個教師應該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而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而課後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後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總而言之,我們的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力求更大的進步。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6

  1.寫成功之處。體育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體育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體育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後體育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在今後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體育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

  5.寫“教學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6.寫心得體會。體育教師可以經常閱讀報紙雜誌,記下一些好的材料或寫些心得體會。豐富的教學經驗是靠著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零零碎碎的經驗教訓,從量變到質變,凝成寶貴的經驗。

  教學反思有利體育教師經驗的積累,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不但能使新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化,而且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7

  高三畢業班一年的生物教學結束了,我已經順利完成了所有的目標和任務。面對畢業班的教學工作,我深深感到“任中任重道遠”。因此,我從各方面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結合每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奮認真地工作,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將我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全面、具體、認真地做好教學規劃。

  初三畢業班的工作不一般,每個老師都很清楚,教初三意味著犧牲更多的個人時間和興趣,教初三意味著肩負重任,因為我們要對學生、家長、學校的聲譽負責!追求合格率和優良率是我們一貫的目標。為了表達我們的決心,每個老師都在第三學年開始的時候向學校領導提交了一份教學計劃,每個老師都全面、具體、認真地制定了自己的教學計劃。一切早安排,做事有條不紊,禁止“前松後緊”。讓教學工作循序漸進。

  第二,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不僅要準備學生,還要準備教材和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班級型別,制定教學方法,詳細記錄教學過程和進度,認真編寫教學計劃。每節課都要“備課”,每節課課課前都要充分準備,製作各種有趣的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後要及時總結。

  第三,增強課堂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輕鬆學習,輕鬆學習,心情愉悅。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好。但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儘量讓學生參與進來,不要讓他們分心,這是非常講究方法的。上課內容豐富,寫實。教學自然,講課生動,照顧一切難度適中的東西自然能吸引學生。所以老師每天要有足夠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的氛圍。這樣教學才會事半功倍。

  四、有的放矢,優質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作業安排:我要求不僅數量適中,還要有針對性、代表性、高質量的作業安排,讓學生收穫每一份作業。及時批改學生作業,認真分析記錄學生作業,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進行深入點評,根據相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針對性。

  五、做好課後輔導,注重分層教學。

  課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相應的指導,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強對後進生的指導。對後進生的指導不僅限於對學生的智力指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提高成績的思想指導。首先,他們應該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樣他們才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從原來的簡單粗暴,強行學習變成了有意識的知識。

  六、學習作業

  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我初三才工作兩年,所以平時工作很努力,也很認真,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隨時找老老師諮詢。老教師總是熱情而毫無保留地給我們傳授他們的教學經驗。在我們年級組,老、中、年輕教師之間沒有所謂的代溝。大家有商有量,互相幫助,自得其樂。老師們沒有忽視集體力量,備考組每隔一週按時開展活動。組內老師輪流講課,大家統一教學進度,重點難點。即使沒有在規定的準備時間,辦公室老師也經常坐在一起學習教學,這在初三的辦公室裡隨時都可以看到。

  七、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平時不僅注重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還衝刺重點高中。而且每次月考結束後,對學習成績優異、進步明顯的學生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激發學生努力學習、自覺學習的熱情。透過在我們周圍樹立榜樣,我們可以鼓勵每個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互相趕上,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引導學生長計劃短安排,抓住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鐘,積少成多,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效率。師生對樹立爭分奪秒的時間觀念有強烈的緊迫感。

  八、樹立良好的紀律意識,以嚴格的紀律為保證。

  紀律是做好初三準備的根本保證。透過政治教育部門、年級領導小組、班主任、學科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努力,學生可以嚴格執行學校和年級部門制定的各項制度,做到紀律好、學風強、班風積極。

  九、全面提高各級學生水平。

  1、抓尖子生的培養。

  年級部定期集中討論分析各學科問題,交流經驗,倡導合作競爭。對後期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的學生進行每週一次的考試,跟蹤分析成績,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根據學科情況進行個別交流,發現差距並填補,讓尖子生全面發展,樹立贏取頂級品牌、頂級學者的信心。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8

  經過這一週的上課,感觸頗多,有很大收穫,也找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使得我們加以改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堂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到真正傳道、授業、解惑。

  下面我就從幾個不同方面說說這一週的教學心得與體會.

  一、教學過程不連貫,出現“斷層”現象。

  由於教學的時間太少,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比較差,容易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課堂中出現停頓。

  二、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的影響較大。

  對於課堂上的教學過程的把握比較差,受學生的影響較大,很容易打亂整堂課的教學進度,不能合理的把握課程的時間進度,出現知識點還沒有講完就到了下課的情況。

  三、學生的基礎較差,起點比較低。

  由於對學生的情況不太瞭解,整堂課設計的教學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學不會,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不能真正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

  四、期望的教學程度跟實際的教學程度之間有較大差距。

  在每堂課的教學中,總是期望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學生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較為突出。

  五、教學內容較難,學生聽不明白。

  對於稍微難一點的內容,學生就出現無法理解的現象。

  解決方法:

  一、課下熟讀教案,自己多練習,及時找出問題,進行調整。

  二、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要有針對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問題,對於出現較多的問題,可以再說一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

  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降低難度,讓學生聽懂學會。

  四、降低目標,針對學習吃力的學生,應多加輔導,詳細的講解教學內容,做到每一步都講通講透。

  五、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由難変易,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論練習實際,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9

  大家普遍認為,寫教學反思最大的問題是提起筆來無話可說,不知道寫什麼內容。為什麼大家找不著值得動筆的心路歷程呢?我想圍繞“寫教學反思的材料從哪裡來”這一主題,把自己寫教學反思的體會跟大家說說。

  一、從重組教材中來

  能時刻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不受傳統觀念、權威教條的束縛,敢於擺脫原有知識範圍的羈絆和思維定勢的禁錮,對教材內容做出合理的決策,這是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重組教學內容所必備的素質之一。當我們實施這些重組教學內容時,會發現有太多的對比性理性認識和困惑,這些便是寫教學反思最好的活材料

  二、從落實課標基本理念中來

  新課標倡導許多基本理念,落實新理念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領悟、實踐、反思與提升。如果我們還在過去習慣的軌道上奔跑,就難於實施新課程要求,即使每節課所倡導的反思,不需要很長的文字,不需要新鮮名詞術語,也會令教師產生畏難情緒和負擔感。其實,理智地利用學校公共資源實踐新課程,服務自身的成長,享受成長的快樂,演繹教育的人生,很划算,一點也不累,教學反思的材料便會滾滾而來。

  三、從開放課堂中來

  當前大多數課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師對於課堂的過度控制。開放的課堂是學生心靈上有安全感的課堂,同時學生還高度地參與了教學過程,反思與總結了學習過程,適量監控自我認識活動,而教師也不囿於課前設計好的教學流程,關注學生眼前的生活,關注學生的處境、學習的需要與感受,關注不同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背景。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自主權和主動性得到尊重,學生的觀點、創意和合理要求,將層出不窮,如果獲得教師足夠的關注、認同甚至欣賞,反思就不愁話題內容了。

  四、從變革教學環節中來

  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課堂教學五環節論在我國影響至深,它的立足點是“教師傳授”和“鞏固練習”,目的是按照教師的規定“打基礎”。現在這個五環節精髓與時俱進地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演繹模式,不再囿於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必將對課堂教學帶來新的變化。反思變化了的東西最容易。如,一般新課的學習,常安排一定的時間複習舊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強新舊知識聯絡,溫故而知新,而且能為學習新知識鋪路搭橋。但是切忌複習時間過長,內容過多,而應做到短時高效,平中見奇,快速反饋,即刻人題。

  需要說明的.是,重組教材、落實課標基本理念、開放課堂、變革教學環節是不可截然分開的,以上只是為了敘說的方便而硬性劃分的。其實,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為教師的教學反思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頭腦中始終有寫教學反思的意識存在,隨時都可以找到寫作的材料。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0

  在多年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初中生對歷史課存在著嚴重的厭學現象。造成這種情景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歷史知識容易掌握,只要看書就可瞭解,用不著聽講,要考高分只要死記硬背即可。事實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能把歷史學好。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不會厭學。

  一、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講課生動,課堂氣氛活躍,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歷史課上,講解生動的歷史故事恰好能做到這點。如講商朝歷史時結合《封神榜》的故事講,同學聽的津津有味,下課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還可供給學生熟悉的歷史故事,讓學生自我講解,培養學生的演講本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對歷史人物串聯講解

  如講韓非時,提到其慘遭陷害的情景,誰害死韓非?是他的嫉賢妒能的同學李斯;誰害死李斯?是歷史上著名的鉅奸趙高;誰殺死了趙高呢?是秦王子嬰;誰殺死子嬰呢?是霸王項羽;項羽結局如何呢……這樣一個引出一個,學生自然聽得專注入迷。

  三、比較分析法

  對歷史人物或事件進行比較分析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大多簡單雷同,學生聽起來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一樣,例如,將鄭和、哥倫布進行比較,無論在航行的時間、規模、次數上,鄭和都要超過哥倫布,但為什麼哥倫布比鄭和的影響更大呢?鄭和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朝貢貿易違背了經濟規律,給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哥倫布的遠航引起了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四、從人性角度講述歷史人物

  歷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觀的因素往往能夠改變它應當有的模樣。如對“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這一歷史現象的解釋,其中,固然是由於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力,但孫中山個人的因素在那裡佔幾分?事實上,當時孫中山雖然對袁世凱不放心,但他對袁世凱還是寄予了很大期望;並且孫中山一生誠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沒有一絲一毫的中國官僚的權利慾,他完全是帶著對天下難民的博愛而擔當起政治使命的”。以孫中山的個性和品格,為了“民主共和”的儘早實現,在中華民國成立後僅兩個月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多種多樣,只要運用得恰當,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1

  感悟一:丹心熱血沃新花

  有人說,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__教師從課件的設計,到課堂的活動都精心設計,用盡苦心。從形象直觀的圖表,精美的圖片到中考連結,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形式各異。使單調的歷史複習課的形象,在教師,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整節課時時處處無不彰顯著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益而設計。有人說:課堂教學分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遭受——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第二種境界忍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第三種境界感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四種境界享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要想到達第四種境界,我認為應做到向__教師那樣用“心”備課、上課。

  感悟二:腹有詩書氣自華

  活力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如果教師自身死水微瀾,而期待學生洶湧澎湃,只能是痴心妄想。__教師活力高昂,妙語連珠,實屬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的課堂學生難拒誘惑,“親其師,信其道”怎能不學好歷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眸__教師這堂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專業知識——深挖井,廣積糧

  在學科知識方面,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建立起初中學段的歷史學科知識樹,做到深挖井。在教育科學知識方面,要廣泛閱讀,做到廣積糧。僅有輸入,才有輸出,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旁徵博引,左右逢源。

  二、專業技能——多實踐,練真功

  加強專業技能的提高。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大膽的開發、整合教材,不唯教材。

  總之,正如中學教師所說的那樣,暖暖的三月,我們蓄勢待發,播下期望的種子,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期待六月絢麗的開放。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2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本事,所以其課堂教學具有不一樣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經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本事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考試的“餘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是應當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言語本事,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髮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必須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所以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我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並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一樣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

  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進取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意義。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並且能夠用歷史發表自我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教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本事,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絡的話題,這需要教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便,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用何種姿態應對學生。教師在不能體罰的情景下,還能採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3

  在當今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就初中歷史教學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其中也包括顯性和隱性的歷史現象的內涵、外延、內在因果關係、主要矛盾的變化進行分析比較,提高學生再認史實的本事。同時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歸納、綜合問題的本事,不是單純的重複教材中的史實,而是對教材中所涉及史實的昇華、提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怎樣才能掌握好恰當的教學方法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一、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所必須掌握的歷史基礎知識,過好識記本事關

  初中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在小學學了一些歷史知識,在某些方面有所瞭解,卻往往忽略了教材中各知識點的關係及基本歷史概念的準確記憶,但如果單純的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或對知識點記不牢,收不到夢想的效果。最好的辦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教師用講讀方式與學生共同閱讀,弄清每一課段落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各知識點的表現、本質,初步建立起知識網路系統,做到合上書,使每個歷史知識點都歷歷在目,真正做到基礎知識過關。

  二、著力培養師生感情,注重情感教學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有一種“移情體驗”在發生作用,“移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影響過程,即將一個人的目的、知覺和情感跟別人暫時聯絡起來,使他們在作用上和情感上彼此融為一體。所以說,教師的言行舉止,感情的傾向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情感在教學時起著感染和激勵的作用。良好的情緒,能夠融洽師生關係及簡便氣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學生對教師的認可、情感能使學生精力集中,教師在此時充分利用學生此時的精神狀態,使學生由自發喜歡聽課轉向自覺的學習需要上來。當學生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越來越濃。所以,從某個意義上講,注重歷史課堂情感教育,可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進取性、進取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精講,對歷史現象進行立體分析

  在學生了解和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後,教師在上課時,對每課都要進行精講,對歷史現象進行立體分析,這是很重要的一環,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第一,對歷史現象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分析。

  第二,對歷史現象進行宏觀和微觀的分析。

  第三,經過教材中的顯性知識發掘出隱性知識。

  第四,與歷史學科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析。

  評課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篇14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1998年至今一向從事初三歷史教學,之所以能有一點點的經驗,那是因為我對教材熟悉罷了,教學時間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於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教師明白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進取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必須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

  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教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景,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資訊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初三的教學工作是直接應對中招考試。做為初三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資訊。所以,教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資訊,便於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本事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構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確定等諸方面的綜合本事,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終,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頭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是投機取巧,譁眾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