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精選6篇)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精選6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1

  我們平時都說幼兒園的工作瑣碎,小班的工作就尤其瑣碎,“小班家長事兒多”似乎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做好家長工作是我們教師的重要職責,只有家園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實現因人施教,才能對每個幼兒實現良好的教育。

  一、運用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1、 和家長進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溝通。見到家長,我們總讓他們看到我的笑臉,每天不管心中有無煩心事向家長點個頭,打聲招呼,道聲“再見”並不難。我們都是不愛告狀的老師,我們覺得孩子在我班上,犯了錯,首先應該由我們來教育引導,不要太多地把責任推向家長,除非確實需要家長共同來配合教育的。即使這樣,在與家長交談時,我們也特別注意講話的方法和語氣,我們會笑著婉轉地跟家長說事情,儘量不讓家長產生因為孩子犯了錯而使老師反感或另眼相待的錯覺,讓家長感到尷尬。

  2 開展各種家園合作活動。

  我們針對幼兒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現的進步及時與家長“通氣”。如:唐楊是個女小朋友,平時就跟個男孩差不多,老是上串下跳的不會休息一下,但是透過老師和家長共同通氣後對幼兒的教育,讓我們都發現她變小淑女了,唐楊媽媽也覺得她開始斯文起來了。如培養小班幼兒的講禮貌習慣,就要家園共同合作,要求在家庭中成人以身作則,使幼兒自然形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現在她們都知道早上跟老師說早後,也要跟家長說再見才能到玩具區選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了。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有價值的教學活動

  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因為孩子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上,因此我們經常與家長相互合作,幫助孩子接來相應的生活經驗。比如在主題教學五彩的春天時就請家長帶著孩子們到戶外觀察春天有些什麼跟別的季節不同的,讓孩子們在觀察中學到知識,回來後我們一起說說,講講,又讓幼兒的說得到鍛鍊了,家長們都覺得孩子們愛說了。

  三、豐富幼兒各種有趣的活動。

  本學期,我們班級的家長積極配合班級各種,在主題活動中收集資料,將家中的廢舊物品(襪子)清洗乾淨,充實了角色遊戲的材料。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請家長們跟孩子們一起跳舞,家長們也積極主動來園觀看藝術匯演,並得到一致好評。

  四、 密切家園之間的聯絡,建立平等、合作、和諧的關係

  我們經常透過早上和放學時間和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及在幼兒園家園聯絡和網站中對家長進行育兒知識教學,和家長交流家園之間孩子們的不同事,趣事,糗事等等,拉近了家長和老師的關係,我班孩子們體質弱,老師就請家長帶毛巾、換的衣物到園來,讓家長們都覺得老師好像在帶自己孩子那麼的仔細。當有孩子未到園老師也會用電話和家長及時溝通,詢問幼兒情況,等等。

  總之,信任是家園合作基礎,也是家園共育的關鍵,我們所有的工作也是圍繞建立“信任的橋樑”而開展。如果家園互相信任,就能相互體諒,就能為孩子更好的發展提供良好和必要的條件。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他就象一張無字無畫的白紙,交在父母老師手中,為父為母為師的責任就是要在這張白紙上添色加彩,使之鮮活,充滿生命。 透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們更加認識到:家園互動是課程架構中的一部分內容,是課程實施的強有力保證。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創設離不開豐富的物質,資源的統整利用離不開有效的家園互動。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2

  為深入貫徹上級有關檔案,落實“3+1”育人模式,充分發揮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學校設立了家長委員會,現就近期家長委員會的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家長委員會的設立

  家長委員會是代表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支援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學校聯絡廣大家長的橋樑和紐帶。我校的家長委員會是以年級為單位,各級家長委員會都以“自願報名、家長互相推薦、班主任推薦”相結合的形式產生。每班選出一名家長,對所推家長要求熱身於教育事業,要求所在年級的家長委員會成員工作環境不單一,儘量涉及面廣。以便從多角度、全方位觀察教育教學問題。

  1、針對校園安全問題,我校家長委員會積極召集家長召開家長會,從三個方面強調了學校安全的重要性:一是向家長們通報發生的校園事件,使家長們認識到學生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二是彙報學校安全工作的做法和管理措施,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三是透過集中交流學習後,學校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又組織各位家長到班級進行深入交流。家長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護和教育,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安全學習和成長。

  2、透過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校教師自覺按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紀守法,為人師表。師愛崗敬業,忠於職守,遵紀守法,自覺樹立起教師的良好形象。

  3、召開家長會,聘請專家“知心姐姐”給家長做報告,分別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孩子的叛逆”、“我和孩子的週末”、“如何養成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等主題入手,處處滲透對孩子的關愛,也處處彰顯孩子對父母的孝心。

  4、暑假期間我校幼兒園拆遷,部分家長情緒激動,阻礙搬遷。學校召集家長委員會,由拆遷辦領導給家長委員會解釋拆遷安置工作,並答應等新建幼兒園竣工後,再安排搬遷,家長們予以認可,保證了幼兒園搬遷的順利進行。

  5、我校家長委員會的構成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小商小販、農民、醫生等,涉及工作範圍廣、影響力大,正是透過家長委員會我校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資訊,及時的瞭解問題、解決問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的辦學聲譽一直處於領先行列。

  二、存在的問題

  1、關於召開家長委員會例會時,因為涉及到的家長工作特點,參加例會的時間不好確定,從而導致參加人員不夠。

  2、在家長委員會任職的家長,在權利的使用以及相關的待遇方面,學校因財力物力有限,無法予以解決。

  3、學校透過家長委員會來了解班級內的一些情況時,因為家長的工作環境原因,導致對班級工作的情況不好徵集。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3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其受教育過程的起點,與家長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實施教育是我們幼兒園家長工作的重點。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以此獲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援和信任,有利於我們更好的開展幼兒園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活動。現將本學期我班的家長工作作一個簡單的小結:

  一、尊重理解家長是家園合作的基礎。

  學會尊重和理解家長,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歸根結底,僅僅只是因為他太愛自己的孩子了。從這一點上講,這同我們的教育目的是不相違背的,因為我們也是愛著孩子的,我們對他們的諸多要求也是為了能使他們能更好地成長。嘗試著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們也就能充分地感受到那種深切的愛,同時也就不難理解家長這樣或那樣的,有理的或無理的要求了。也只有當我們學會去理解這種心情,學會去尊重這種感情的時候,當家長意見與我們相沖突的時候;當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百般挑剔的時候;當更多的意外事情擺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才會以一種更加平和的態度和一種更加成熟的方式去面對它們和處理他們。

  二、相互信任和交流是家園合作的前提。

  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除了先要學會去信任家長,還必須設法在潛意識中引導家長來信任我們。這點上,我覺得教師自身的素質佔有絕大部分的因素。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在感情上來講,他是依賴幼兒園,也更依賴老師的。無怪於有家長這樣說過:選擇一所好的幼兒園,不如選擇一個好老師。可能真的是這樣,但是,最初,家長對老師所採取的一定是一種觀望的、懷疑的態度。這個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就顯得猶為重要了。為了讓家長充分的信任自己,首先,熱情主動的工作態度是絕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素質。

  那麼,在建立信任之前,我們首先要交流,要用心地觀察家長的不同需要,在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家長的同時,也要儘量去照顧家長的不同需求。其實,很多細微的事情,用點心也就好了。在平常的交流中,有徵對性地向家長講述一些教育的最新動態;當家長遇到困惑時,有選擇性地教給他們一些有關幼兒或家庭方面的教育方法;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長之處。這樣,家長會覺得你知識面寬,專業基礎紮實,且見多識廣,多才多藝。

  慢慢地,你會發現,家長見你的時候,眼光盡是佩服,他們開始樂意同你講講他的孩子,所有有關孩子的事情,他們都願意同你探討,希望能向你諮詢,他們開始很在意你的觀點、看法和意見。那麼,恭喜你!他們一定是開始信任你了。

  三、 巧妙的溝通方式是家園工作的關鍵。

  怎樣讓家長樂於接受老師提出的這些要求,這些也同樣要花很多的心思。本學期,我們組織了一次親子春遊,活動之前,許多家長因為工作過於繁忙,回執裡強調錶示的確是沒有時間陪同孩子一起來參加活動。鑑於這點,我們有徵對性地同這些家長進行了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緊緊地抓住家長愛孩子的這一特點,強調這次活動的意義重大,且此類親子春遊的機會很難得。因為是親子春遊,大部分的幼兒都有家長陪同,那麼沒有家長陪同的幼兒他在群體活動中,心理會倍感孤獨無助,這對他們以後心理的發展是相當有影響的。在聽了我們的這些話以後,許多家長都在百忙這中抽出了時間來參加了活動。那一天,所有的孩子都到了,所有的家長也來了,真的是其樂融融。

  四、 真愛每一個孩子是家園工作的核心。

  老師們主動向家長了解兒童成長的過程生活習慣和特點,主動介紹幼兒園的生活和教學內容,隨時向家長彙報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這都是教師全現愛的方式。老師們在家園工作中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和無限的關愛,來征服家長的心,這成了家園工作的核心。在我們班的家園工作中,我們是這樣來向家傳遞我的愛心的:

  1、 愛在平時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們注重讓孩子作為傳遞我們愛的樞紐,讓家長在孩子的身上能感受到我們的愛。生活當中,我們愛心、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們關心每一孩子的進步和情緒。當孩子進步時,我們總是會給他掌聲和表揚。有些孩子有情緒時,我們一旦發現,總會適時地查詢原因,並不斷地鼓勵和安慰他,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幼兒園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成長。我們對每一個孩子說:老師喜歡你!當孩子意識到,或感受到老師是愛她的時候,他會將這種愉快的情緒帶到家中,也學會了向家長傾訴,他們會說:老師表揚我了!老師最喜歡我!家長受到孩子這種愉快心情的感染,就一定能感受到老師點滴的愛。

  2、 愛在細微

  在每日的工作當中,我們總是密切關注每一個孩子。哪天哪個孩子沒來幼兒園了,我們總會主動地向家長打電話諮詢。有孩子生病請假了,我們也會打電話傳遞我們的問候。有孩子在幼兒園磕傷碰疼了,我們更是會主動及時地向家長解釋清楚,並講明原因,以取得家長的諒解。本學期,我班的陳海斌小朋友,因為在家爬高,不慎摔斷了腳趾骨,有家休息養傷期間,我們除了隔三岔五地打電話向其家長表示關心,我們還抽出了一次活動的時間帶領班上的所有小朋友去他家裡看望他。這使得他的家人十分的感動。

  3、愛在點滴

  堅持做到準時發放所有的資料,包括家園聯絡手冊、幼兒作品、周計劃與周內容等等,以便家長最快最準確地瞭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特別是家園聯絡手冊,它是傳送我們愛心的橋樑,每個星期,我們都會認真詳細地記錄下孩子在園的表現,同時也及時透過家長的反饋來有徵對性地關愛每一個孩子。對於家長平時提出的點滴要求,我們也絲毫不怠慢。

  當然,在我們的家長工作中,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和遺漏之處:

  1、幼兒的安全工作,有時不能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幼兒有時會產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件。今後的工作中要提高職業的敏感度,儘量減少發生此類的事情。

  2、幼兒的保育工作,因為工作的疏漏,有時會發生幼兒的衣服帶錯或忘帶回家事情。今後我們的工作要更加的認真細緻一些。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4

  學會與家長交流工作體會學會與家長交流我們的工作平凡而瑣碎,為家長服務為幼兒服務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援,因此日常工作中與家長溝通很重要,由於性格內向,過去我最怕與家長交談了。在冀老師身邊,我學到許多做家長工作的好方法,使我很受啟發,現在我不再發愁與家長交談了。這時我今年工作中最大的收穫。

  1、注意觀察分析,與家長交談要因人而異。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突出重點,這就要求在一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平時多留意家長最關注自己孩子的哪些方面。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狀況和有待提高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在與家長交流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2、多學習勤積累,現在的家長學歷高,教育孩子的觀念與過去家長比都有提高,要想科學的指導家長更好的溝通,就要不斷豐富自己。記得冀老師為召開新學期家長會,目的是希望家長不要只忙自己的工作把教育孩子的時推向家中的老人和幼兒園老師。為了使所講內容更有科學性和說服力他查閱了許多書籍和有關文章最終讓家長了解到幼兒的發展在各年齡段存在敏感期,使家長非常信服收到很好效果。所以我仔細閱讀每期《學期教育》和《現代教育報》以及一些刊物中有關幼兒教育和保健方面的文章,在和家長討論幼兒行為習慣、健康問題時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3、真誠面對家長,每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只要我們真誠為幼兒位家長著想,就會得到家長的信任,即老師常用她多年帶班中的事例和自己教育女兒的方法與家長真誠交流。她的真誠讓一些原來對我們工作不理解有意見的家長改變了看法。海給我們寫來了表揚信,我就以冀老師為榜樣,急家長之所急,想家長之所想,向家長公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無論上班還是下班時間,只要家長有問題隨時都會解答,有個叫楊明駿的小朋友,他是個插班生年齡是班上較小的,聽一位知情的家長說她媽媽生的第一胎剛出生就死了,他一直由媽媽帶大,剛來幼兒園很不適應環境,每天都要哭鬧,家長也不知所措就是常給我打電話詢問他在班上的情況,每次無論多晚我都耐心與家長交談,讓他們放心,只要堅持送孩子來園,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現在楊明駿每天都會高高興興來幼兒園了,家長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變化,愁眉不展的臉也舒展開了。

  4、多種途徑與家長溝通,日託班幼兒每天晚離園時我會主動找幾位家長談話,比如:某某身體不舒服吐了,提醒家長回家讓孩子少吃點,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情況。對於白天帶藥來的幼兒就像家長說一說幼兒一天的飲食及情況如何。還要針對一些幼兒的行為習慣中存在問題及時與家長交流,如劉秦通有時說話帶髒字兒,當其他家長都離開後,詢問通通的爸爸,通通在家是不是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並請家長注意給他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因為現在孩子還小,明辯是非對錯的能力很差,可模仿能力有很強,很容易學到不好的行為,時間一長改起來就難了,通通的爸爸連連點頭,表示要改掉通通的不良習慣。與家長溝通,有做事特別慢的。由中午不愛睡午覺的,有愛動手打人的,透過與家長交流孩子們的不良行為習慣都在逐漸減少,進行家訪也是瞭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家長教育觀念的好機會,過去總是班長與家長說得多,我只是隨聲附和,現在每次家訪前我都會在心裡把幼兒健康狀況,興趣點、性格特點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當家訪時我也能針對幼兒的表現與家長探討一些可行的方法。每次家訪都能感受到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援,我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用打電話的形式送去我對未來幼兒園小朋友問候也是我平日裡最重要的事。它不僅能透過電波送去,老師對幼兒的關愛,同時也能及時瞭解幼兒是否生病,發病原因等情況。這樣就能及時做好消毒預防工作避免傳染病的擴散。透過這一年的磨練我深深感到只有細心觀察,耐心對待每一個幼兒,用積極的心態誠懇的面對每一位家長,就會得到家長的理解也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工作,就會繼續努力的。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5

  新學期要開始了,我感到了莫大的壓力,這壓力來自社會,來自幼兒園也來自自己。自從上學期我們班的吳xx小朋友的奶奶向我反映了一個情況後,我意識到由於自己平時將心思過多的放在其他工作上,忽略了班級裡的一些工作。於是在其末特地到他們家進行家訪,與吳xx的奶奶以及爸爸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由於吳xx小朋友小班是在溫州就讀的,因此他爸爸向我介紹了溫州幼兒園對家長工作的重視程度,他們在家長髮面的工作是怎樣做的。聽了之後我覺得自己獲益良多。在回想我們幼兒園老師的家長工作的.確在細節方面做的還有不夠的地方,現在的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我們幼兒園,作為我鎮的龍頭幼兒園,每年招收新生時都有一大批遲來報名的孩子被拒之門外,在社會上就更形成對我園無形的高要求。而其它私立幼兒園經過多年發展在硬體上提高也很快,使我感到了潛在競爭的壓力。

  有句俗話說的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意思是,我走我的路,管人家怎麼評論,而我把它改一改:走好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我們幼兒園上下一定要作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特別的老師,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和家長交流工作,將幼兒園對孩子的關懷傳達給每一位家長,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真誠和對孩子的愛心,就算家長們與其他人偶爾聊天討論到幼兒園時也自然會為我們幼兒園說話。這樣自然的就為幼兒園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但我們目前是幼兒教育工作與家長工作有點脫節,重教育輕交流,我覺得以後我們應該要做好以下幾點:

  1、不管是早晨幼兒來園還是下午幼兒離園,我們老師都應以最和藹可親的狀態迎接和送孩子。

  2、在接或送的同時及時與家長交流孩子的一日表現,哪裡進步了,哪裡還不足等等。

  3、及時電話訪問沒有園的孩子,表達老師對孩子的關心。

  4、每月選擇幾位孩子作為重點教育物件,並及時進行家訪,爭取與家長達成教育共識,讓家長知道老師的用心良苦。

  家長工作開展心得體會6

  近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一直非常重視做好家長工作,贏得了家長的信任與支援。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家長工作心得。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作為班主任,在完成自己教學任務的同時,需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班級管理與建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之外那些瑣碎、繁雜的事就更多,學校的期待與家長的牽掛也更多。如果能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接受你信任你,從而支援你的工作,讓家校形成教育合力,那麼很多工作都能事半功倍。

  一、以誠相待,以禮相待,努力建立和諧的家校育人環境。

  每接手一個新班時,我都會先向家長傳達一個理念:老師和家長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不斷進步。老師和家長應互相理解,彼此坦誠相待,要為了孩子共同努力。

  和家長溝通時我做到以禮相待,如在給家長髮校信通時都會先以“家長朋友您好”的問候開頭,最後都會禮貌地以“感謝您的支援與配合!”或簡短的“謝謝!”收尾。把家長當朋友,使家長感受到尊重與友善,從而也理解尊重老師。建立和諧的家校育人環境,是取得家長配合的基礎。

  二、及時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老師所做的努力。

  我常和家長平等分享教育孩子中的感悟與取得的成績,理性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時,時時刻刻在被老師關注著。對一些習慣差、成績差的學困生,我會考慮家長的感受,在把孩子的表現告知家長時,即便是說到孩子的不足,我也總是先肯定他的一些進步再婉轉地提建議,我會先說自己會做些什麼,再說家長能做些什麼。讓家長明白,也許我不能在短期內使他的孩子有質的飛躍,但老師並沒有放棄,我們是共同在努力解決問題的。

  三、利用好校訊通這個溝通的橋樑。

  校訊通是我們和家長溝通的一座橋樑。現在的家長大多很忙碌,沒有那麼多時間和老師慢慢地交流。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好校訊通,發揮它無聲的高效作用,使家長從中獲得更多的資訊,從而配合老師做好各項工作,就顯得很有必要。如:為人母的我非常理解家長牽掛孩子的心情,當學校組織孩子參加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時(如外出參觀旅遊、綠博園之行等等),我會自始至終不斷向家長報告孩子的行程與情緒,特別是預計到孩子們可能無法按原計劃返校時(市區堵車情況難免),我會提前通知家長適當延後接孩子的時間,不致於使家長盲目地等待,在較有把握的前提下再提前通知家長較準確的接車時間。

  平時如果遇到學校與班級有什麼緊急通知需要作息時間的臨時調整等事宜,我也都是提前用校信通通知到家長,使家長有心理準備,及早調整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這樣做能使家長充分感受到老師的細緻與體諒,不但給家長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更減少了孩子們的安全隱患。

  平時我也注意針對班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各種表現及時用校信通和家長溝通,如哪個孩子有連續不完成作業的現象、學習上遇到什麼具體困難了、和其他小朋友有什麼矛盾了、身體不適了等等,都是儘快使家長了解情況,配合老師幫助督促教育孩子。

  四、注重細節,關愛每一個孩子。

  低年級的孩子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很多時候還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有時班上有孩子生病了、嘔吐了、尿褲了、衣服刮破了、凳子掉釘子了、不小心受點皮外小傷了,我都能及時在學校處理。我這個老師有時就變成了醫生、護士、裁縫、修理工等等。變換的角色中包含的是我對孩子們濃濃的愛與責任。老師對孩子的愛家長是能體會到的,將心比心,家長能不理解支援老師的工作嗎?

  五、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每個班都有家長委員會的代表,這些熱心家長都很珍視參與學校工作的機會,他們不但付出時間與精力熱心為大家服務,還會把他們的想法和體會輻射到班中的每位家長:“學校真不容易,老師真的很辛苦很負責,我們以後要……”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家長就更是配合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