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精選7篇)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精選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所謂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今年的端午節恰逢上海世博會,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始。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比往年更精彩,更好玩。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民間節日,是全民健身、防病治病、避瘟疫和毒藥、祈求健康的節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江為國捐軀的日子。兩千多年來,農曆五月初五已經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屈原,一位愛國詩人,聽到攻破楚都的訊息,心痛如絞。他毅然寫下自己的傑作《懷沙》,投身汨羅江,為國捐軀。沿河的人們帶領船隻爭奪救助,沿著水喚起靈魂,把粽子扔進河裡以避免魚蝦吃掉他的身體。這種習俗已經持續了兩千多年。

  母親說:“幾千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已經深入人心。人都是惜字如金,哀痛不已,世人都在議論他們的話,以此來傳承他們的話。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力的日益增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做粽子也是端午節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是買很多粽子葉,少用水泡,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料通常是糯米,用綠豆和紅棗煮熟。然後,經過媽媽和阿姨靈巧的忙碌,我們的孩子像貓一樣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來的那一刻…

  長大學習後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中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說屈原跳進汨羅江後,群眾為了防止水裡的魚咬詩人的身體,就做了許多粽子扔進水裡。這樣,魚吃了,就不會傷害詩人了。所以為了保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有了更熱鬧的“龍舟賽”。

  我們村沒有賽龍舟,但黃石每年都有這樣一個熱鬧的場面:

  在木蘭河岸邊,人們早早地聚集在岸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水面上,幾隻整齊的龍舟隊,鮮豔的衣服在風中飄揚,男孩們渴望激情地嘗試。隨著一聲鑼響,各隊爭相參賽,大家齊心協力爭第一。這時,鼓聲、鞭炮聲和人們的喊聲……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2

  在我的家鄉,人們喜歡春節。大人喜歡春節的熱鬧。孩子喜歡吃餃子,喜歡收紅包,我覺得不是。印象中,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都不是特別的節日,印象最深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說到粽子,我很激動。在我的家鄉,粽子是用浸泡過的糯米包裹在竹葉裡,然後在鍋裡蒸。這樣,米飯就有了竹子的味道

  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簷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為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插艾蒿,爸爸說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著祥雲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著倆個孩子往村裡走,她懷裡抱著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著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雲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為什麼。

  婦女回答說,因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託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說:“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簷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說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彙報去了。

  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插著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於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後,人們就在端午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麼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我愛端午!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3

  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市五中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為推動和促進“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引導學生體驗我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市五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了 “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班會。各班透過講端午的來歷故事,講端午習俗,介紹香袋,朗誦端午詩歌,開展端午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隊員們瞭解端午,瞭解端午習俗,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是利用校園廣播開展了“端午知多少”傳統節日知識宣傳、普及活動。讓學生透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等,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別稱、風俗等,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是開展了“快樂的端午節”體驗活動。學校鼓勵學生利用端午節假期閒暇時間與父母、長輩參與學習包粽子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弘揚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親自動手體驗中,感受著濃濃的節日氛圍,享受傳統風俗帶來的溫馨和快樂

  四是開展了“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活動,在端午節時關心老人,和爺爺奶奶吃粽子,共度端午佳節。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4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端”是“開端”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與屈原有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端午節還和孝順的曹娥有關呢。因為曹娥的父親被江水淹死了,她到處找也找不到父親的屍體,所以自己在五月初五跳江了,後來曹娥抱著父親的屍體浮了上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這種孝順父母的精神而設定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有趣了,有賽龍舟、掛艾草、畫額、避五毒、包粽子等等。“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的早上,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線。五彩線很漂亮,這個禮物是我最喜歡的,我心裡特別開心。這五彩線可不能隨便丟棄,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時摘下來扔進小河中,寓意是將身體中的疾病隨水沖走。這五彩線中也寄託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啊!

  媽媽給我係五彩線後就要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葉洗乾淨。她拿起一片大的和一片小的粽葉來包。先包棗粽然後包肉粽。我媽媽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還有一個習俗,我非常感興趣——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避五毒呢?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我們要驅趕這些害蟲。我們要在此日午前,在屋角及陰暗處撒石灰或是噴雄黃酒來滅五毒、驅晦氣。同時也可以將室內室外打掃乾淨。原來端午節也是要告訴人們要講究衛生啊。

  今天,我帶著媽媽給我係的五彩線,吃著香甜的粽子,過著這美好的傳統節日,真是很開心。我還想過一次這樣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5

  清晨的陽光普照著大地,一縷陽光照進我的床頭。我剛睜開眼,一個人影“飛”到我的身邊,可把我嚇了一大跳,如果不是我“良好”的心理素質,肯定會嚇出心臟病。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老媽呀!還沒反應過來,我的手腕上就多了一個五彩繩。我恍然大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我懶洋洋地起了床,媽媽說晚上要吃粽子,現在要去採購包粽子的材料。我聽完立馬打起了精神,正愁沒事幹呢!我馬上自告奮勇要一起去。我們來到商場,商場裡的東西琳琅滿目,我們來到賣粽子材料的分欄,“哇,粽子材料真多呀!”我和媽媽開始挑選材料。我隨手拿了一把粽葉放入購物車,媽媽看了看又拿出來放了回去,說:“這個粽葉太窄了,包不了粽子。”我又拿了一個大的粽葉放進去,媽媽又搖搖頭說:“這個也不行,太大了,包出來的粽子都入不了味道。”“不就包個粽子嗎?幹嘛那麼多窮講究!”我嘟囔著,又把粽葉放了回去。媽媽聽了,從粽葉中挑出來一些葉子,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看這些葉子不寬也不窄,剛剛好,而且光滑整齊,包出來的粽子,色、香、味俱全,媽媽想告訴你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馬馬虎虎,不然就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嘿!原來粽子選材裡面也有不少學問呢,我不敢再怠慢了,開始細心地挑選起別的材料來。

  經過一番仔細地挑選,我們終於選好了合適的材料。回到家後媽媽把江米、粽葉、蜜棗等泡在幾個容器裡。我焦急地等待著……

  幾個小時後,媽媽叫我:“包粽子了,快來幫忙!”“來了,來了!”我興奮極了,連蹦帶跳地跑進廚房。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將粽葉捲成一個三角形的卷兒,把江米和去了仁的蜜棗放入粽葉內,像模像樣地捲進來,用一根繩捆得緊緊的,生怕有一點疏忽,可是毛手毛腳的我做出來的粽子奇形怪狀,就像戰敗的殘兵——缺胳膊少腿,完全沒有粽子的模樣。過了半天,我終於做出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粽子,舉起來正要顯擺一下,捆粽子的繩子突然鬆了,江米粒像逃兵一樣“飛奔而去”。

  辛苦了老半天,粽子終於做好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裡美滋滋的。端午節這一天雖然很累,但卻過得很充實!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6

  賽龍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一次。端午節去了民族文化村,看了龍舟賽。

  每艘龍舟上都有很多跑者,也有很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一會兒,只有一個人吹口哨,所有的龍舟迅速向前移動。每艘龍舟上,都有一名隊員在前面打鼓,為後面的隊員加油,其他隊員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划著龍舟前進。

  我看到每條龍舟都有自己的顏色。龍舟就像一條龍,有一個龍頭和一個龍尾。真的很漂亮!一艘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有許多美麗的圖案。每一隻美麗的白天鵝都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艘棕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真的不一樣。其他所有的龍舟都有圖案來裝扮自己,但是這條龍舟根本沒有圖案,只是一條普通的龍舟。這艘龍舟是木頭做的。還有一種是橘黃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用小圓點裝飾,非常精緻漂亮!

  一開始緋紅龍船很遠。第二位是橙色的龍舟。但是後來棕色的龍船,不知怎麼的,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伴隨著它。棕色龍舟上的隊員用力划著龍舟,獲得了第一名。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獲得了第一名,但他們仍然不驕傲,很快就劃好了龍舟。沒有別的龍舟能趕上褐色的龍舟。

  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向終點線。第二艘是天藍色的龍舟,第三艘是深紅色的龍舟,第四艘是橙色的龍舟。

  這就是精彩的龍舟賽!我非常喜歡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賽龍舟!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心得體會7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為我們課題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課外閱讀實踐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讓學生透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了迎端午節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透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五、六年級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活動。透過自制創意手抄報積累端午節風俗習慣。並在班級分享交流學生的作品。

  (二)、三、四年級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小巧手工作品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小,但積極參與活動,並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