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1

  校園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事關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透過明確責任,措施,努力營造一個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在此,談談個人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體會:

  一、組織領導,完善落實責任制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提高認識,加強管理,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學校安全工作。以樹立安全意識為主線,以強化層層管理責任制為核心,以落實具體措施為重點,及時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頓校園內安全隱患,努力建立一個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環境安定、校風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園,確保學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穩步發展。為確保安全工作的正常開展,學校落實了安全工作責任制,學校領導加強了有關人員的安全工作責任心,真正使學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實處,杜絕了責任事故的發生。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各班工作的開展,第一時間傳達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部門關於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務和要求;各班班主任具體負責一線安全管理,明確分工和職責,確保了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

  二、強化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安全工作的重點是加強預防、消除隱患,加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為此我們每學期開學時均進行各種安全宣傳教育、組織學生學習了防火、防震、逃生等常識。假期中我們也不放鬆學生的安全教育,每學期放假前夕,我們都印發致學生家長公開信,讓家長注意配合學校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嚴防學生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能夠按時返校。

  三、建立各種報告制度,加強安全管理

  各項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嚴明瞭學校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使學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總之,學校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做到警鐘長鳴,這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時刻警惕,完善制度、加強預防,落實責任,做到有章可尋、有法可依,落到實處,才能建設出和諧、平安的校園環境。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2

  從教二十一年,擔任了二十年的小學班主任,一直都是管理著班裡的幾十名學生,一直都本著“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學生”的觀點,只要學生不出安全事故,就萬事大吉。然而現在,從一個班主任轉為負責一所幼兒園的負責人,管好兩三百人的擔子讓我不敢想象該如何開展工作,一所新辦的公立幼兒園,師資的缺欠,設施的缺乏,工作開展是那麼的令人感到力不從心。整日既忙於帶班又忙於處理千頭萬緒的瑣事。第一次參加這樣國家級校園安全管理遠端專題培訓,那份激動與好奇的心情更是無以言比。懷著一顆忐忑的心進入介面,註冊、進入自己的班級平臺,我的內心激起了陣陣波瀾,久久不能平靜。震撼心靈的校園安全案例,觸目驚心的學生傷亡數字,發人深思的安全教育問題,使我深刻感受到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刻不容緩。以前總以為身為校長,學校管理工作只要做到“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促發展”便可無悔。如今,血淋淋的事實讓我對自己的工作性質進行全面的審視--生命不保,何談教育?身為園長,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切實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的首要位置,把幼兒的安全,教師的平安,學校的和諧作為一切工作的準繩。安全事無大小,平安事關千家萬戶!哪怕是日常工作的細微之處,身為園長也不能存有僥倖心理,麻痺大意、翫忽職守的做法是對全校師生的不負責,是對教育的最大漠視!

  在校園安全管理培訓中,我認真學習了幾位教授專家的安全教育講座,對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知識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增強了對安全的防範和處置能力。

  同時,我也希望在這個平臺學習得到更多的安全管理知識,結識更多的同行們,讓自己在這個學習的平臺的過程中有一個全新的收穫,有渴望的求知慾,相信會在這個平臺裡也有一個新的成績。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3

  5月20日,本人參加了全省系統安全管理培訓。透過此次培訓,我更加深入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平安無事的時候似乎不起眼,看上去好像與生產、效益沒什麼關係,無關緊要,甚至可有可無。但在公司發展戰略上來看,安全工作可是與效益緊密相連的,甚至影響到公司未的來發展,不能以利用事、做表面文章。

  目前,生產安全與個人聯絡越來越密切,與公司保持穩定發展和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我們要切實加強安全工作管理,從細微入手,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加強安全專項整治,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健全安全責任制,堅決查處各類安全事故隱患。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理的能力。把事故預防措施做到位,不讓事故再牽著走,才是我們安全工作的本質,才能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

  談認識。安全無處不在,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關係安全問題,現在整個社會都為了安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如果連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都沒有,就更談不上怎麼發展和壯大,談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美好生活。作為菸草行業,我們要在思想上由“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識:一是人員安全,就是要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盡一切辦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只有從人員上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就能夠控制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才能真正實現行業的安全執行;二是實現環境安全,就是透過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要留意觀察,發現危害安全的行為及時給予制止,;三是實現管理安全,就是作為管理人員在安全管理上要以身作則,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違反安全規定的人絕不能講情面,必須按規章制度嚴格處理,絕不手軟,要有在安全管理上“嚴就是愛,松就是害”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會實現本質上的安全執行。

  增認識。安全工作要求全員參與, “安全就是效益”,這種觀點應根植於每個人(包括我自己)的心中。首先武裝好自己,熟知熟會各項操作規程安全制度,認真學習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其次養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習慣;第三是勤於檢查,及時發現整改事故隱患。如果每位員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相互檢查,查詢漏洞和薄弱環節,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絕事故隱患,從小事做起,就能築起安全大堤。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安全就是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生命得到保證,身體免於傷害,財產免於損失。

  安全無小事,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出發,堅持安全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意識,要安全、知安全、懂安全、會安全,自覺遵守安全法規,從“要我安全”的被動局面轉化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自覺行動。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未雨綢繆,樹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憂患意識,才能實現以人為本,企業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4

  這次培訓,我認真聆聽了區消防大隊王繼豔所做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觀看了平陰教師進修學校王立傑老師的《校園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理》的講座;學習了濟南市營東小學王秀雲校長的《學校安全管理》的報告;學習區實驗小學韓慶順的《建立平安實驗 構建和諧校園》的工作彙報,並參觀了區實驗小學的檔案;與人保法屹博經裡一起研讀了《校園方責任險》的流程、要點及所需資料,使我受益匪淺。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是初升的太陽,在他們身心相對沒有成熟的時候,往往很多悲劇就發生在他們的身上,作為一位小學安全管理幹部,深知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疏漏和大意,務必把工作抓實做細,確保萬無一失。

  安全無小事,重在抓落實,常抓是保證,預防最重要。我們要力爭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讓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深入人心。一個學校,肩負著千鈞重擔,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工作,配合學校安全文化建設,讓學校滿意,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更讓社會滿意。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做到長期的警鐘長鳴,這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並做好這一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工作。學校安全文化建設更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作艱苦的努力方能實現。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5

  最近在網上又看到深圳5歲兒童墜樓的事件後,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師不只是教書,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揹負著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管理者。安全教育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學校處於城鄉結合地,學生來源地域、家庭背景相對複雜。有些孩子在農村長大,思想單純樸素;有的學生家長上班時間較長,不能夠及時接送孩子上下學,容易出現監管漏洞;有的即使在託管班,監管責任也難以得到切實保障;有的家長工作比較忙,學生安全意識淡薄。他們在校時間的安全可以保障,但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很不安全。特別是思想上,部分學生及家長的認識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為了使他們能夠安全健康地成長,我努力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1、與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讓家長與學校配合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節假日期間,各位家長朋友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嚴禁學生擅自或結伴到溝塘河等地方游泳、洗澡、玩耍,以防危險發生。

  2、時時向學生敲警鐘,經常講安全,努力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3. 要善於與學生溝通。我在課餘時間經常與學生溝通,發現學生中有矛盾產生,就及時與他們交流解決,消除隔閡,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

  總之,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時刻繃緊安全穩定工作這根弦,善於解決安全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 這樣才能做好學校的安全工作,把學校建成師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安全港灣。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6

  在一個月的學習中,收穫很大。期間,對煤礦的安全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產方式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學習中存在著些許疑惑,還需要透過實踐,透過向前輩的學習,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安全知識的培訓方面,我礦培訓部門,立足於實際情況,向我們介紹了五大災害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其中重點介紹了水、瓦斯的預兆和防治的方法與措施,礦領導也結合了一些案例向我們講解了 “安全生產0事故”的理念。

  我礦在地下作業時,水的威脅相當嚴重,透過培訓,我學到了防止水綜合治理的理論措施——應當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採”原則,結合“防、堵、疏、排、截”的方法,超前探放水,留設防水煤(礦)柱,構築水閘門,注漿堵水。把安全工作做到前面,把安全隱患防範於未然。

  其次,我礦井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煤與瓦斯突出時刻威脅著生產的安全,培訓機構在講解這方面的知識時,重點講解了煤與瓦斯突出是什麼,煤與瓦斯突的預兆是什麼,防突工作的原則有哪些,又有哪些區域被視為放突危險區等方面的內容,透過講解,對煤與瓦斯突出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到了煤與瓦斯突出的危害,為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培訓學習中,收穫最大的要數案例分析了。礦領導對20××年10月20日xx集團公司xx煤礦的媒與瓦斯突出事故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在講解中,我瞭解到這是一起特大型煤與瓦斯突出引發的瓦斯爆炸的責任事故,意識到礦井應當及時升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止煤與瓦斯突出細則》有關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規定,深刻體會到安全生產不僅要落實到工作中,更應當落實到每一位職工心中。

  透過一個月的培訓,豐富了對煤礦生產工藝的掌握,增加了對煤礦安全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對煤礦工作的認識,但所知所解仍處於較淺顯的層次,希望透過以後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參加安全管理培訓的心得體會7

  本人在幸參加了本次全國中西部萬名農村寄宿制學校校長培訓活動,在本次培訓活動中伊始,系統地聆聽了國家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長鄭增儀關於《切實做好中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精彩講座。鄭教授有理有據的科學分析了當前安全工作形勢及特點,深刻地提出了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任務,並高屋建瓴地指明瞭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參加本次培訓學習,感受頗深。作為學校安全管理的主管領導,能夠得到這樣從思想認識、理論指導、管理理念等各個層面的啟示和提高,必將對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產生巨大的良性影響。

  一、學校安全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從安全形勢看:20xx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上報的各類中小學安全事故共82起,比20xx年事故數下降24.3%,死亡人數158人,比20xx年下降31.3%,其中:

  溺水事故: 27起(下降23%) 佔33.33%

  交通事故: 13起(下降41%) 佔16.05%

  刑事案件: 19起(上升111%) 佔23.46%

  打架鬥毆: 6起(下降167%) 佔7.04%

  房屋倒塌: 4起(上升300%) 佔4.9%

  自然災害: 3起(下降82%) 佔3.7%

  火災事故: 1起 佔1.23%

  其他事故: 10起 佔10.29%

  由此可見,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微觀上講事關億萬家庭的幸福,事關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宏觀上講,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關係著民族的未來和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學校安全管理形勢錯綜複雜,必須審慎行事,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根據鄭教授的講座,我瞭解到當前安全工作的特點是:溺水、交通仍是第一位的事故和殺手。20xx年發生的溺水和交通事故佔全年事故總數的近50%,也是造成學生死亡的主要事故。節假日是事故多發期;上下學路上、江河水庫和學校及周邊是事故多發地點;農村中小學安全事故較多;低年級學生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多數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是學生安全意識淡薄。上述資料表明,我們學校的安全管理既要加強日常管理,又要審時度勢,有所側重,以防百密一疏。

  三、學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鄭教授的講座,明確指出了當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1、是構建學校安全工作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2、是健全學校安全預警機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事故預防措施,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不斷提高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3、是建立校園周邊整治協調工作機制,維護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

  4、是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

  5、是事故發生後啟動應急預案、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責任追究等。

  這五個方面,涵蓋了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指時了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策略,我們一定深入細緻地把這幾方面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提高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透過本次培訓,本人將不遺餘力地發掘學校安全管理的潛能,努力工作,相信一定會為全體師生營造更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