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精選5篇)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緬懷之時,不僅要祭奠親人、追思古人,更應緬懷先烈、祭祀英烈,在家國同祭中,增進民族情感,涵養家國情懷,凝聚愛國共識。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從來都不是隨隨便便憑空而降的,而是久經磨難,靠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和奮鬥換來的。換句話說,沒有先烈們舍小家顧大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奮鬥、犧牲奉獻,就不可能有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新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170多年的持續奮鬥。”清明時節,透過祭祀與追思,感恩英烈,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宗旨,接續奮鬥,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把革命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以此告慰為國犧牲的英靈。

  祭祀英烈,銘記歷史。飲水思源、不忘恩情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美德,而清明節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歷史的緬懷、對家國的珍視、對英烈的感恩。英烈們的事蹟是一部部用真情編寫的愛國主義教科書,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最可珍視的革命傳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國家不能沒有歷史,民族不能沒有記憶。從烈士紀念日到國家公祭日,從紀念抗戰勝利到紀念長征勝利,對先烈的深情懷念與崇高敬意,讓清明節多了一層家國意涵。學習英烈、崇尚英烈、捍衛英烈、追思英烈,在祭祀英烈中自覺把這種感情轉化為建設祖國的責任使命和實際行動,形成不忘初心,艱苦奮鬥,不畏艱難,開拓進取,堅定跟黨走信念,奮進在新時代,滿懷信心地投身到偉大的建設事業中。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硝煙已逝,功勳永存,清明時節祭奠英烈,是要永遠地記住每一個烈士勇於為國犧牲奉獻的崇高精神,用他們的故事淨化思想、洗滌靈魂,汲取崇高的革命精神,使我們永葆昂揚的革命鬥志、旺盛的工作熱情,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構築起民族的靈魂,凝聚起磅礴的愛國力量,使之成為我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不止的精神源泉。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2

  加強對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是校園德育工作永恆不變的主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要求,在舉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禮貌建設,杭州市建設職校利用清明節這一契機,帶動學生緬懷先烈,繼承遺志,開展了一系列清明主題活動,活動主要包括清明掃墓活動,網上留言祭祀等活動。

  一、動員工作落實到位,擴大前期校園影響

  我校團委高度重視此項活動的開展,3月份就根據工作要求,確定主題,擬定活動方案,並向各團支部佈置了具體任務,各部門都盡職盡責的完成了相關事宜。此外團委還利用廣播站、班會課等對學生進行了廣泛的宣傳發動,明確了活動的要求與好處,營造了濃厚的宣教氛圍。

  二、活動開展覆蓋全面,引領師生精神禮貌

  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期間,我校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充分利用資源精心設計,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們樂於參與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

  4月8日上午,我校團委組織全校各支部學生代表及黨員老師代表開展了“清明祭英烈”掃墓活動,共計百餘人。在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襯托下,同學們懷著格外肅穆的情緒,著裝整齊的靜靜肅立在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手捧小白花的他們用自己青春的臉龐,祭奠著英烈的光輝事蹟。

  活動中同學們透過掃墓,敬獻花圈,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形式學習歷史,更直觀地瞭解到了當年英烈們不屈的意志,使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精神追求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學生代表餘琦同學的講話,更使同學們意識到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個用心向上、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3

  說到清明節這個大家熟悉的節日,大家一定都是去祭拜祖先!但是我們可曾想過在清明節這天來祭奠我們的英烈們呢?也許,我們並沒有時間去正氣凜然的英雄紀念碑前。但是,我們可以在網上祭英烈!清明節的時候, 我就在網上祭拜了英烈,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不用親自去英烈的墓前,卻可以把想說的話帶給英烈,這多麼有意義啊!

  在艱難困苦和流血犧牲中成長壯大的中國共產黨是最講正義最講情感的政黨,我們應該把為其壯麗事業矢志奮鬥、不惜犧牲的先烈名字揣在懷裡,刻在心中,永遠銘記。

  據國家民政部解放之初的撫卹統計,革命戰爭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過100萬人,而無名烈士卻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長眠著多少位紅軍將士已無法統計。8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有60多萬名優秀兒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3年解放戰爭中,26萬多名子弟兵犧牲在殊死的戰鬥中。

  感謝英勇無畏的先烈們,沒有你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再多華麗的詞藻也無法表達我們對你們的感激和敬仰!在此,我深深的為你們哀悼,謝謝你們! 英烈們,在你們艱苦的奮鬥之下,我們祖國繁榮昌盛,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靠的你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為國家做貢獻,你們人雖然犧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向你們致敬!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4

  早晨,在綿綿細雨中一晃而過。

  中午,陽光,就像是先烈們的精神一樣熾熱。隊伍集合完畢,當樂隊的指揮舉起並落下的瞬間,鼓樂隊整齊有序的敲打起來,雄厚有力的樂聲響徹操場上空並消散。老師一聲令下,隊伍緩緩移動。各班的旗手昂首挺胸,高舉旗幟,走在班級隊伍的前方,我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向烈士陵園走去。

  在鏗鏘有力的樂聲中,我們到了陵園門口,抬頭望著那通向神聖殿堂的一步步階梯,是那麼的莊嚴。我們踏上了這條通往神聖殿堂的路。走的每一步都顯得如此沉重,因為是他們,是千千萬萬的英勇身軀鋪就了我們腳下的`路;佇立在烈士墓碑,望著那幾個雄渾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聽到老者的演講,看著四周蒼勁有力的松柏,讓我感受到了先烈們英勇不屈的精神。我們莊重的向烈士們三鞠躬,並拳舉起右手,在神聖的烈士墓碑下進行宣誓;許下我們一生的誓言。

  繞著高大而聖潔的墓碑走一圈,緬懷先烈並送上我們的一份心意——自制小白花。我們有序的走下了聖潔的殿堂,走到一旁樓上的展示廳內,進行參觀烈士們的簡潔,豐功偉績於烈士們書信、隨身物品以及那些戰爭中用的槍、到、子彈等物品,讓我們去感受當時他們的氣息。

  這些種。種,都在觸動著,震撼著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片柔軟的地方;我想我們生活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怎麼就可以懈怠了呢,我們反而更應該向先烈們一樣的努力和拼搏,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去創造屬於我們,屬於這個時代的未來。

  要記住烈士的精神永遠都不會消散,它會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就像墓碑刻寫的一樣“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祭拜英烈心得體會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想起這首字裡行間都透著淒涼的小詩,我的心頭,總會劃過一絲莫名的哀傷,這哀傷會頃刻間煙消雲散,可那留在心間的,卻是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今年清明,天氣分外晴朗,可家裡每個人的眉間都透露著與天氣不符的憂傷,因為我們要去緬懷我已逝去的爺爺。

  車緩慢地開著,彷彿時間靜止在這一刻。半小時後,我們到達墾利陵園,順著一條寂靜的小路望去,成百上千的墓碑冰冷地立著,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不知不覺,我們已走到爺爺的墓碑前。我站在墓碑前久久佇立,目不轉睛地看著墓碑上的字,那個名字,陪伴我多少個春秋;那個笑容,給予我多少幸福;那個聲音,給我多少鼓勵。記得很久以前,爺爺告訴我,每個人都有離開的時候,當他離開的時候,叫我不要傷心,他只是去另一個地方,那裡,是比人間還幸福的地方。當時,我笑著答應,卻沒有看出爺爺臉上的悲傷。可是現在,我竟沒有辦法讓他再回到我身邊,叫我怎麼不傷心。這漫長的等待,這無垠的痛苦,像是一根針穿透我的心,但一點兒也不痛,因為早已沒知覺。不知什麼時候,淚水浸滿眼眶。等我回過神來,爸爸媽媽已為爺爺放上祭品,點三炷香,之後我也畢恭畢敬地給爺爺鞠三個躬,默默祈禱,祝他在天堂安心,快樂!離開的時候,我又順著小路望去,覺得那些墓碑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富有生氣的,因為他們的家人來看望他們,他們遠在天堂,也不會孤單。

  清明節並不是人們迷信鬼魂的存在而過的節日,而是為對故去親人和烈士們的思念之情,這個節日把生者和逝者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哪怕時間不長,也可以表達那份悲傷和思念。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逝去的人不可能再回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人,不要讓祭祀者的淚珠串成一段段溼漉漉的回憶。從現在開始,孝敬自已的父母,不要等到他們離去再說後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次想起這首小詩,心中卻沒有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