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心得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一生用來做教師》主要選取了當代20位傑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以簡潔的語言概述了他們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真正闡釋了封面所述的“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視野開闊教育,用行動改變教育”的真諦!讀了,耐人思考與尋味。

  文中於漪老師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為了給學生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於漪老師精心備課,她的備課法寶“三備”很值得我們學習;在她的教學生涯中,經常用一把尺子 “量自己的不足”。 正是這種真正意義上的不斷反思、查詢不足,才成就了於漪老師的“寓教於情,聲情並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的獨特的教學風格。與於漪老師相比,我們所欠缺的往往是自我反思能力不強,如果我們能抓住遺憾,學會反思,就會生成教學靈感甚是積澱成教育智慧。

  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在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長孩子,成長教育,做到真正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受教育!正如於漪老師所講:“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成長。教育的生命力就在於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師的真正成長與發展,在於教師內心的深度覺醒。”只有我們在內心深處把教師這份工作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並且在有限的教學生涯中用心去經營,才會站得高,看得遠。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一生用來做教師》是由朱寅年、曾國華編著的,主要選取了當代20位傑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每個人包括事蹟介紹、小故事、本人文選、本人語錄四個方面,書中以簡潔的語言概述了他們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真正闡釋了封面所述的“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視野開闊教育,用行動改變教育”的真諦!

  可以說,許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專家,絕不是因為他們擁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深刻,境界高遠,才會逐步錘鍊出高超的教學藝術。如:正因為立下了“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志向,於漪才能做到“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潛心教研,教出自己的.個性,才會成為中國教師的集體偶像;正因為認識到“只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民主”,李鎮西才成為優秀的班主任,他和學生一起制定班規,還專設班主任一項,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讓我深受啟發……

  讀了此書,我瞭解了更多名家的教學模式。這些教育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各有所長,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有一定借鑑價值。如斯霞老師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三主: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四式: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復讀式);魏書生老師的魏氏班級管理法等等,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都可以瞭解借鑑,為我所用。

  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是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在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長孩子,成長教育。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做到真正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受教育!

  正如於漪老師所講:“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成長。教育的生命力就在於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師的真正成長與發展,在於教師內心的深度覺醒。”我願意與學生一同成長,也願意幫助學生成長,更願意收穫成長的快樂。要成長,就要不斷地學習,我願意學習新課改的理念、願意學習新的教育技術,願意每天讀書看報關注時事,接受新事物,始終保持年輕人那種成長的衝動與渴望。

  願我的成長能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讓學生的成長一路溫暖著我!

  一生用來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一生用來做教師》一書,書中收錄了許多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以及一些經典案例,剖析到位,娓娓道來,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作為教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整合在一起讓我透徹理解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的感觸。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

  一、做最好的教師要“偷懶”。

  在魏書生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有三不講原則,一是學生已會的或自己能看書學會的不講,二是學生之間經過討論探索能學會的不講,三是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它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更多的鍛鍊機會。跟魏老師相比,對照自己有時實在是太“勤快“了!對待學生總是放心不下,事必躬親,能包辦的就包辦,不能包辦的搶佔,無形之中學生的鍛鍊機會變少了。其實可以象魏老師那以少數學生帶動多數學生,形成互教互學的氣氛。對於教的學生,他就有了歸納、概括、分析、整理、總結、表述的機會,同時還培養了他們許多方面的能力。對於被教的學生可以以一種放鬆、平等的心態多維的學習理解知識,加強了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了友情,形成了其樂融融的課堂學習環境。

  二、做最好的.老師要終身學習。

  學習對老師而言,尤為重要。在這本書中多數教育家都推崇教師自身的學習:陶行知的“做好學之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師,應是精神豐富的榜樣”;亞里士多德的“做一個嚴謹治學的教師”;誇美紐斯的“教師應是‘泛智’之師”……從這些教育家的經驗來看,學習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學到老”不僅僅對一般人說的更是對我們老師說的。教師帶頭讀書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言傳身教。教師的.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才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會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

  三、做最好的教師要充滿激情。

  贊科夫說:“一個優秀的老師,是應該充滿情激情的”。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充滿情感的教學。教師應該毫無保留地貢獻自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有了教師的教學激情,才會有學生們的接受激情,才會有課堂上師生雙方如痴如醉的教學氣氛。激情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首先要善於微笑,當走近課堂時,面帶微笑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中距離。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樂趣,從課前設定問題,根據自己的特點,仔細研究,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質疑,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再次,要從心底愛學生,課堂上,抑揚頓挫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造勢、豐富的表情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牢牢吸引信學生的目光。

  四、最好的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每一個優秀的教師。每一個誠實的教師,都明確了人民教師的偉大使命,併為達到這個目的而頑強鬥爭”,這一段感言告訴我們成為一個合格的成功的老師,高度的責任心是必備的條件之一。教師承載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來不得一點的馬虎。教師有了強烈的責任心,才不會敷衍自己的教學工作,才會認真上課,批改作業,鑽研每一節課,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每天做著平凡而又瑣碎的工作,卻也樂在其中;具有強烈責任心的老師也不會敷衍自己的學生,會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努力使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斷努力完善自己。

  教育是立國之本,而教師卻是教育的靈魂。維護教師之名,贏得世人尊敬,關鍵在於教師自己,教師應當如何提升自我,成為最好的老師?我想,這個“最好”應該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也許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從現在開始,我也願為“做最好的教師”而努力著、超越著、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