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

  在清城區教育局領導的安排及帶領下,我和各個學校的科技輔導員來到了清師附小參加清城區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機會,有幸參加這次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規模的科技培訓活動,所以帶著好奇、學習的心態來到現場。

  教課老師展示了往屆的作品,眼前一亮這才發現原來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範圍有那麼廣泛,接近生活,科技繪畫的作品特點鮮明,特別是科幻畫科幻畫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想象力。工程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物理學、綜合實踐、數學、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藥與健康學、計算機、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技術與設計、節能環保具體方案、生活用品的改造……我震撼了!

  在這裡讓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體驗到了科技創新的神聖。手動與自動二者融合,體現了智慧化;娛樂學習提高孩子創新水平;盲人都易開的鎖關注弱勢群體體現青少年富有愛心;防近視檯燈、愛眼測光儀均涉及到自身健康,體現孩子注重健康成長……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讓我大開眼界。

  觀摩學習之後才瞭解科技創新教育是現教育部門熱門。透過此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還了解到我們同其他區的差距,總結經驗做好迎接下一屆挑戰。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2

  經過了這次培訓活動,我在各個方面收穫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增加學生參加科學探究的機會,例如本次培訓中橡皮筋飛機的競飛活動,學生可以透過參加競賽,增加對飛機飛行的原理的認識,並且透過探討怎麼使飛機飛的更遠這方面,加強實驗探究的能力!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本次培訓中的金鑰匙科技活動,主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一定講解,並且強調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創新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3

  6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海港區科協組織的全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活動。一天的學習時間即緊張又豐富,但卻使我對輔導員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在培訓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點和相關概念,掌握了一些新的工作技巧,進一步增強了我從事輔導員的工作信心,為今後順利開展科技輔導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培訓的主要內容

  參加聽北京特級教師的講座。

  二、學習體會

  透過這次學習培訓,使我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感受到科技創新並不神秘,並非遙不可及,很多發明創造都是源自於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能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主要看他會不會思考,會不會探究;幾天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開展科技教育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讓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主要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探究、善於創新和善於實踐的習慣。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掌握創新的技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及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實踐的深入開展等問題都是尤為重要的。

  ①透過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透過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能使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瞭解和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途徑,提高了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創新能力,具備科學創新素質。

  ②要指導好學生進行青少年科技活動,教師必須有強烈的活動和輔導意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識和耐心。要認識到這也是完成教學任務所必須的,作為教師對搞好此項活動責無旁貸。

  ③要指導學生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教師要注意改變教育觀念。由重視應試教育轉為重視素質教育,要具有正確的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觀念。在活動中,要做到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發揮學生在科技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做到指導學生但不包辦代替,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可以採用如下一些有效的措施:⑴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培訓,提高學生的意識,明確活動目的,提高對活動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活動。⑵成立活動小組,選舉活動小組長,由組長安排好各成員的工作。⑶指導學生選擇好課題、專案,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多樣的研究手段,如獨立開展、集體合作等。⑷指導學生精心設計研究方法、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善於觀察和記錄實驗的過程、結果和現象,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要注意指導學生撰寫出實驗報告和科技小論文、調查報告等。

  三、幾點思考

  1、目前,學校科普教育活動層次較低,缺少系統性和有效的指導。

  2、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學校評價機制的改革需不斷深入,學校繁重的教學任務使科技教育及科普活動在時間安排和人員配置上顯得過於單薄。而實際上,課外校園科普和科技小組活動是培育科學意識,發展科學精神,形成學校特色的重要渠道,是教學主渠道不可缺少的拓展和延伸。

  3、農村區學校科學研究設施和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大城市的學校不可同日而語。我認為,首先要觀念的轉變,其次是師資的.培養,第三才是經費的保障。如此活動才會有實效、實績。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4

  為期五天的科技創新培訓已接近尾聲,我感覺收穫很大,現簡單總結如下:

  這次培訓班按學科分別設數學、物理與工程、化學、生物、計算機、地球與空間科學七個班,聘請了多位參加往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勵活動的教授和研究員授課。他們千里迢迢來到貴陽,盡心盡力為我們連續授課一週時間,為我們指點迷津,掃除大家心中團團迷霧,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次培訓還給我們各班安排了班主任,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白天在教室陪著我們培訓,晚上也堅持來機房督促我們按時完成作業,很是辛苦。

  再看學員們,一個個精神飽滿,不分白天晚上全身心投入整個過程的培訓,教室裡還不時傳來大家的激烈討論聲……

  這次培訓主要是教學員們如何撰寫優秀的科研論文,但沒能教我們如何去引導學生動手動腦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很遺憾。

  真誠希望這類培訓還能多次舉行,若有機會,我一定爭取再來參與。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5

  12月20日開始在銅梁進行的為期三天的重慶市科技教師培訓結束了,短暫而又緊張,對我來說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培訓學習是一個從不會到會提高的過程。此次科技培訓請了一些知名的專家授課,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學員們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討論熱烈,討論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如飢似渴地接受著科技知識的新概念、新理念。雖然學習時間很短暫、很緊張,但在很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科技培訓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這次的培訓使我對小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透過聽專家的授課,使我對如何開展相關的科技活動有了一些頭緒,同時也感受到科技創新並不神秘,並不是遙不可及,很多發明創造都是源於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能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會不會思考,會不會探究。幾天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搞科技教育目的並非是為了讓學生在各類比賽中能獲獎,而主要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探究、善於創新、善於實踐的習慣。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科學領域是我們未曾見過、未曾接觸過的,那麼,科技教育將應該如何開展?如何營造科技教育氛圍?我想,開展校園科技創新活動,應該首先要建立一支事業心強的科技輔導員隊伍,有步驟、有計劃、有組織、有規模的開展生動有趣科普活動。剛開始應先開展一些簡單的、容易操作的科技活動,如:“巧手創新,變廢為寶”、“小發明”、“科學幻想繪畫比賽”、“讀一本科技書”------等等。透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營造科技教育的氛圍。然後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慢慢去探索,去嘗試、去實踐,這樣科技活動才能搞出特色、搞出成效。

  科技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了,讓我們藉助重慶市教委技裝中心開展的培訓學習東風,重新樹立科技興國的觀念,為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合格、更全面的科技創新人才。

  科技培訓心得體會6

  開始於7月,至此將近年底的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即將結束,在此培訓結束之前,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寫出來,以供大家共勉。

  一、學習雖然緊張,但值得

  這次的骨幹教師培訓是經歷了申報與評審,再在教育局網站公示的一個過程,這個機會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都顯得特別珍惜。大家知道,學校的科技教師是沒有專職崗位的,都是各個學科的兼職教師。尤其是有些擔任統考科目的教師,因為有考試排名壓力的存在,都只能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參加這次培訓活動。有時培訓會時間倉促些、任務較緊些,但發現很多教師還是能按時按要求參加活動,這個精神是值得表揚的。每次培訓聚會的時間都很短,但大家在一齊,就感覺是一家人,尤其是導師,讓人倍感親切。培訓活動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深度,跟大家在一齊,感覺還是學到點東西,所以認為這次學習機會還是很值得的。

  二、培訓雖短,但路還很遠

  這一次的科技培訓,只是我們科技教育歷程中的一個短片,如果放大來看,它卻可以影響我們今後的人生態度。透過接觸瞭解導師,從導師紮實的專業知識、導師積極的人生態度,等等,讓我們看到了即使今後的路如何艱難,我們也一定要走下去。雖然,現在的教育還是偏向應試教育。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國家是非常重視科技教育的,今後的科技教育在學校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科技教師必定會吃香。路在前方,但靠我們選擇。有這麼個說法,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於你走得多快,而在於你能走得多遠。所以,科技教師一定要能堅持,要有持之以恆的心態,面對未來。

  三、學到就要用到,不要等

  青少年的教育有個時效性,階段性,不同階段的學習對學習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亦會對人生起到很大的作用。錯過了對未知的科技最感興趣的這個階段,將會是人生的一大損失。因此,作為科技教師外出培訓,從外面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回來後一定要即時應用在我們學生身上,培養學生的科技知識與能力,讓科技體現它應有的力量。例如,我前面積極報名參加學習了3D列印知識,創意機器人比賽知識,在今年的xx市中小學智慧服務機器人(垃圾分類專題)競賽中就派上用場,培養了一批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也讓學生經歷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比賽,我覺得收穫很大。

  很感謝這次骨幹教師培訓機會,讓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同行,能互相學習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向前輩導師們學習,藉此提高自己的科技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