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600字(通用17篇)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600字(通用1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垃圾分類心得感想600字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

  在大家眼裡,垃圾是又髒又臭,毫無用處的廢物,但我知道,如果把垃圾分類,再經過處理,也是可以變廢為寶的。

  比如可回收垃圾,塑膠,廢紙等等之類,只要經過處理、加工,它們就可以製成各種各樣有用的東西筆筒、檔案袋等等;不可回收垃圾,比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經過利用,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用來種菜、種花,大家就能吃到健康,可口的蔬菜瓜果。

  現如今,我們村上每家每戶都發了兩個大垃圾桶和兩個小垃圾桶,一個用來裝可回收垃圾,一個用來裝不可回收垃圾。從那一刻起,媽媽就規定,不能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所以廚房裡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客廳裡也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在我們家裡,爸爸是最最“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一扔,只要我在家,都逃不過我的“火眼金睛”,漸漸地爸爸也被我“馴服”了,哈哈哈。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跑去隔壁叔叔家門口的垃圾桶瞧瞧,開啟一隻蓋子,哇,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各式各樣的垃圾,“五顏六色”,有瓶子、塑膠袋、廢紙、菜葉、果皮等等;再開啟另一隻垃圾桶,裡面空空如也。哎,叔叔家為了貪圖方便,沒有進行垃圾分類。我跑回家,拿了夾子,把垃圾進行了分類,做完了感覺自已好有成就感。晚上,叔叔回家了,我連忙跑過去,拉著叔叔來到垃圾桶旁,開啟兩個垃圾桶讓叔叔瞧瞧,這些可都是我的功勞,叔叔露出了驚訝又羞愧的表情,我說:“叔叔,以後你也要和我一樣,進行垃圾分類哦”。叔叔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連聲說“好好好”。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一起保護地球媽媽,讓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2

  垃圾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東西,而它卻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困擾!“垃圾圍城”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是垃圾使一個城市變成了一片臭氣熏天。

  每天大家都會產生垃圾,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多少城市?每天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個月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而這些垃圾又往哪裡堆呢?

  都不太在意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的原因所在,有的垃圾可以進行回收,而有的垃圾卻有害。一不小心沒有分類好,不但會對環境有汙染,甚至還可能傷及生命。

  垃圾可以分為有害垃圾、廚房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垃圾也是有用處的,例如可回收垃圾可以用來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而廚房垃圾則可以用堆肥箱將它變成有機肥,而垃圾回收的好處也有很多!傳統的處理方法的堆放填埋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蚊蠅亂飛,汙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汙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裝置,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和消耗。減少汙染環境也是很好的,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的,有毒的物質,被列為有害垃圾。而例如菸頭,汙染紙張,灰土,則被列為其他垃圾。玻璃牛奶盒,金屬類,廢紙盒,織物類則被列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就是剩菜剩飯果皮。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膠快餐盒達4億個,泡麵碗5到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佔生活垃圾的8%到15%。我們應該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如果不好好處理垃圾,將將會導致,環境汙染,資源破損,還有會威脅到人身健康。

  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美好環境由你我共同創造!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3

  在我們人類居住的城市裡,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因此一個城市每天的垃圾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垃圾,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果不把垃圾好好地清理,藍天白雲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那麼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生活垃圾呢?那就是將垃圾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可分為:可回收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幹垃圾。

  可回收垃圾桶是藍色,主要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些透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汙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

  溼垃圾桶是綠色的,主要是包括剩菜剩飯和西餐糕點等食物殘餘、骨頭和內臟、菜根菜葉、水果殘餘,果核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廢棄食用油,茶葉渣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桶是紅色的,它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油漆桶,家電類,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幹垃圾桶是灰色的,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通常根據垃圾特性採取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受汙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汙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膠袋與其他受汙染的塑膠製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一次性餐具、貝殼、菸頭、灰土等。

  其實垃圾分類並不難,只是我們的舉手之勞。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明天,從今天起,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創優美社群環境,配合垃圾分類,一起爭做文明市民吧!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4

  凌晨四點半,我不捨地離開了溫暖的被窩,媽媽開車把我送到鎮中路的環衛工作站,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小記者活動——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

  分好組,我隨著一位環衛工奶奶來到文峰地段時,不一會兒,看著這位身著橙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費勁地掃去地上的塵埃,豆大的汗滴順著額角滑落。看著她飽經滄桑的臉龐,佝僂的背影,我深深地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艱辛。我不自由主地上前,問道:“奶奶,你好。請問,你一天要工作幾個小時啊?”“10多個小時吧。”她擦了把汗,黑紅的臉龐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要是街道能有少一點的垃圾的話,我們也不用這樣辛苦了。”她自顧自地說道。“如果每個人能自覺把垃圾扔入垃圾桶的話,那麼你們的工作量會減少許多吧。”“嗯,現在路上有許多分類的垃圾桶,要是垃圾都能被人們自覺分類處理,城市也會更加美麗的。”

  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雨珠打溼了老奶奶的衣衫,落在地上綻開朵朵晶瑩的雨花。看著環衛工人微駝的身影,我陷入了深思。是啊,每個人都向往美麗的家園。可是,美麗的家園卻總是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身影——垃圾。怎樣處理這些垃圾,讓生活更加美好呢?

  保護環境,首先從垃圾分類做起。生活垃圾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飯、菜皮等。另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膠、橡膠、玻璃、金屬等。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這不僅僅是環衛部門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責任。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首先,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其次,最主要的是按照垃圾的分類,放入垃圾桶的正確指示位置,進行回收利用。最後,家庭分類處理垃圾,如果各家各戶事先把這些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環衛工人則既可回收那些有用的垃圾,變廢為寶,又能及時處理那些沒用的垃圾,防止環境汙染。

  金色的陽光輕輕灑落在蔚藍的星球上,芳草如茵,海闊天空。若是我們每個人都付諸行動,美好的願望也可變成現實!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5

  聽!廣播、電視都在播放著垃圾分類的宣傳片。一位小朋友走過來,手裡拿著一塊剛吃完的西瓜皮,隨手就把它丟進了路邊的大垃圾筒裡……

  夜深了,垃圾家族開始竊竊私語。“哎,我可是垃圾之王啊!沒想到這些可惡的人類竟然把我和你們這些沒有能耐的傢伙扔到一起,可悲!真可悲呀!”一旁的熒光燈管狗腿地說:“就是,電池大哥說得對,他們難道不知道我們家族是有毒的嗎?而且個個都是‘身懷絕技’,像大哥埋在土裡可以把土質都破壞掉。咱家族的人最不濟也能傳播傳播疾病,侵佔侵佔地表,怎能和你們這些無能傢伙待在一起?”有害家族的垃圾你一言我一語說得興起。爛葉爺爺慘白著臉,顫抖著說:“太可怕了,我的主人竟然把我害到這種地步,讓我和你們這些‘————’擠在一起,我……我雖然年紀大了,可是我還想發揮餘熱呢!”剛加入的西瓜皮也是一臉恐懼:“對……對呀,我們經過處理還是可以當有機化肥,幫助改善土質的。”說完它嗚嗚嗚地哭了起來。“閉嘴!”突然傳來一聲大喝,西瓜皮立即止住了哭聲看向生氣的可樂瓶。“該生氣的應該是我吧?你們看看我,你們是沒什麼用啊,可我還大有用處呢,我們經過工廠的處理,做衣服做玩具什麼都不在話下,稱我們為垃圾我們都不高興,更別提跟你們這些廢物待在一起了。”

  垃圾家族裡各說各的煩惱,各說各的難處,群情激憤。

  天漸漸亮了起來,吵累的垃圾們安靜了下來。這時,道路上傳來了天籟之聲。“同學們,我們要響應國家的號召,學會垃圾分類。現在老師教你們如何區分垃圾……”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6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是——綠色可回收材料垃圾桶,藍色不可回收材料垃圾桶,紅色有害廢料垃圾桶。既然垃圾桶分的這麼清楚,那垃圾就必須扔進他們指定的“家”。這個分類方法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如何分類。

  那怎麼才能準確的分離出很多垃圾呢?我們來研究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產生生活垃圾,那些看似無用的廢紙和飲料瓶是可以回收的。比如有效回收一噸廢紙,可以生產0.85噸再生紙,少砍伐17棵大樹,節煤1.2噸,節電600度,節水100立方米,減少大量固體廢棄物。為什麼不變廢為寶?

  當然,把可回收的垃圾扔錯——不可回收的垃圾是做不到的。這種垃圾桶和以前的不同:它只接受不能回收的垃圾。例如,香蕉皮、紙巾、陶瓷、灰塵.根據廢物的特性,這些廢物最終將被焚燒或填埋。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過一張圖片:我們的地球到處都是垃圾,地球在悲傷地哭泣。畫下面是用綠色水彩筆寫的一行字:不要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哭泣!

  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我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垃圾桶旁邊有垃圾,一個乞丐在垃圾裡找東西。不瞭解情況的人可能會認為乞丐又在撿垃圾了。事實上,老人穿了一些髒衣服。路過的時候看到一個地方有垃圾,想扔進垃圾桶。當他看到垃圾桶上的分類時,他又開始分類,就這樣了。被別人誤解.

  看到這張圖,老人撿垃圾的身影,我深深的感覺,連老人都知道垃圾的分類。為什麼年輕人不知道?

  最後我想說,希望大家關心我們的地球,就像圖中的文字和老人的行動一樣,能感受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7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化家居。”沒錯,我們應該把垃圾分類,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環境。

  週五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們分組合作,調查垃圾分類。星期天,我和同學來到開福滿城小區調查。當時的太陽好像被什麼人激怒了,用盡自己的'力量把大地烤硬,大地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就像一隻煮熟的快鴨,艱難地掙扎著。不管太陽有多殘酷,我們都不會放棄調查。

  我們向前走,向右看,發現這裡的角落裡有白色的垃圾、塑膠瓶、塑膠袋等等。再往左看,發現這裡綠化帶的花草已經枯萎了50%。走過去把草拉到一邊就可以翻出打火機,電池之類的東西。

  當我們往前走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阿姨拿著扇子向我們走來。這時,李希望她像離弦的箭一樣,跑到阿姨跟前問:“阿姨好,我是理塘小學的學生。我是來這裡調查垃圾分類的。你家垃圾有分類嗎?”大媽聽了,拍了拍扇子,站在那裡想了一會兒,說“沒有”,然後轉身走了。

  我們又往前走,看到一個小亭子下有個阿姨。她手裡拿著兩個大垃圾袋,準備扔掉。這時,我們跑過來禮貌地問:“阿姨好,我們是理塘小學的學生。我們是來調查垃圾分類的。你家有垃圾分類嗎?”阿姨和藹地回答:“沒有,每次倒垃圾都是一起倒。”我們又問:“你回收了一些垃圾嗎?”大媽想都沒想就說:“不!回收有什麼用?”我們還沒來得及回答,阿姨就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大步走了.

  從這次調查中,我知道開福滿城小區大部分人垃圾分類都不是很好,但是不會分類。在這裡,我建議一定要對垃圾進行分類,讓地球變得更乾淨,更美麗!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8

  垃圾分類已經倡導了很多年,而且我們身邊的很多垃圾筒也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垃圾筒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人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不管什麼垃圾,都扔到一起。

  這不僅是一種對於環境的汙染,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們相信,當垃圾處在正確的位置,我們將會收穫一大筆財富。因此,推廣垃圾分類處理,不僅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這必然也將造福我們的子孫後代。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首先學習了垃圾怎樣進行分類處理。透過學習,我們深刻感受到如果垃圾放錯位置,我們真的浪費了很多資源。

  一方面不僅因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新的資源再生產;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經過簡單的再加工之後也能夠繼續為人們服務。與此同時,有些垃圾本身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如果直接扔掉,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

  在深入學習了垃圾分類處理之後,我們嘗試著利用自己所學和手頭的資源,透過各種手段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在此期間,我們製作了一些PPT、影片,到中、小學,社群進行科普宣傳,取得了很好的結果。

  之後,我們在學校組織了一些垃圾分類處理的優秀文章、微電影等,使活動更具有影響力。同時,活動小組攜手山東大學腳踏車協會進行了一次騎行宣傳。

  我們深知,僅憑我們幾個人的力量去推廣垃圾分類處理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所有活動過程中,我們積極尋求其他同學的協助。在此,向所有為“綠風行動”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表示感謝,正是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我們才能一路做下來。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9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在廚房間裡忙活著,我來到客廳準備看電視,我拿起遙控器按了半天也沒反應。“哎,肯定是遙控裡的電池裡的電用光了。”我邊說邊把電池卸了下來,順手就扔進了垃圾桶。

  剛好走出廚房的媽媽目睹到了這一切,立馬飛奔到我身邊,一邊將電池撿出來一邊對我說:“孩子,這樣可不行,您這也太不注意環保了。”聽了媽媽的話,我還是不以為然:“老媽,你也太小題大做了,沒事,做你的飯去吧!”媽媽看到我這麼不在意的樣子,有點著急了:“孩子,現在全社會都在要求垃圾分類回收,你把這麼有害的電池放在生活垃圾中,竟然還說沒事,真是太無知了。你知道嗎,一枚小小的紐扣電池就能汙染600噸水,現在您扔的是兩截五號電池,得汙染多少噸水呀!這真是太可怕了!”聽到媽媽一本正經的“勸誡”,在一旁看報的爸爸也開了口:“你這孩子平時不看新聞不讀報,現在我們的小區、你們的學校不也都在宣傳要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袋裝,怎麼就忘了呢?”受到了老媽和老爸的兩面夾擊,我支撐不住了,不得不承認了錯誤:“是!是!是!是我沒有環保意識,我以後一定注意。”看到我誠心悔改的樣子,媽媽笑著說:“知錯能改就是好樣的!媽媽還要告訴你,廚餘垃圾和生活垃圾也是需要分帶來裝的。你記住啊,以後廚房垃圾和灰土等要投進 “不可回收”垃圾桶裡;玻璃、金屬、塑膠等要投進可回收垃圾桶裡;用完的廢電池,則要送到專門回收有害物品的垃圾桶。”

  “呵呵,媽媽,你還懂得這麼多環保知識呀!好,我聽你的,我會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將垃圾分類這一文明行為傳播出去,爭做社群裡、學校裡的環保小衛士。”我一邊摸著腦袋,一邊笑著說。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0

  在我們的生活裡,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它們分別是——綠色的裝可回收物的垃圾桶、藍色的裝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和紅色的裝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既然把垃圾桶分得這麼清楚,那垃圾肯定也是要投到它們指定的“家”中。這種分類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何分類。

  那我們如何做到準確無誤的把一大堆垃圾分開呢?就我們來學習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產生生活垃圾,那些看起來毫無作用的廢紙、飲料瓶……都是可以回收在利用的,例如:1噸廢紙若被有效地回收利用,就能生產出0.85噸再生紙,可以少砍伐17棵成材大樹,節煤1.2噸,節電600度,節水100立方米,並可以減少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如此有益的變廢為寶行動,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把可回收垃圾投“錯”了家——不可回收垃圾,那可不行。這種垃圾桶就與前一種垃圾桶又不同了:它只接受不能夠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比如說:香蕉皮、紙巾、陶瓷、塵土……這些垃圾最後都會根據垃圾的特性用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過一幅畫:我們的地球上到處堆滿了垃圾,地球傷心地哭了。畫的下面有一行用綠色水彩筆寫成的字:不要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哭泣!

  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我看到過這樣一幕:垃圾桶旁全是垃圾,一位乞丐在垃圾堆裡找著什麼。不瞭解情況的人可能會以為,乞丐又在撿垃圾了。其實,這位老人穿的有些髒,路過時,看到一地垃圾,就想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一看垃圾桶上的分類,他又開始分起了類,才會那樣的,被別人誤會……

  看到這那幅畫,那位老人撿垃圾的身影,我深有感觸,連老人都知道垃圾分類,年輕人為什麼不知道呢?

  最後,我想說,希望人人都愛護我們的地球,就像那幅畫上的那句話和老人的舉動中能感受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1

  我們每天都會製造出很多垃圾,如果不好好分類,將會帶來很多麻煩。那麼,這些麻煩是什麼?垃圾分為哪幾種?我們又該如何去進行垃圾分類呢?

  你們知道嗎?假如將沒有進行分類的垃圾用焚燒的方式處理,可能會失去大量再生資源的利用價值,相當於浪費了數千萬的資金!而且,焚燒還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嚴重汙染。如果將垃圾好好分類的話,不僅能節省許多可以再生的資源,而且還減少了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

  如果以填埋的方式處理不分類垃圾呢,就會佔用大量的土地,汙染大片地下水,破壞土壤質量,因此造成水土汙染,從而造成減少植物的生長率,毀掉大片的森林。這不僅僅是浪費了許多可再生資源,更是汙染了環境,加速了森林的毀滅。

  垃圾分為為四大類,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些都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再生資源。廚餘垃圾主要是一些剩菜剩飯等垃圾。有害垃圾指的是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燈泡、水銀溫度計、廢棄家電類、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等。其他垃圾是指不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垃圾,沒有利用價值,危害較小。

  如果不進行垃圾分類,那對我們和環境都是有很大的危害的,那麼我麼該如何去分類呢?

  1、平時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倒垃圾時,可以分類後再倒到對應的垃圾箱。

  2、在家裡扔垃圾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分類,這倒的時候就會比較輕鬆。

  3、在戶外扔垃圾的時候,看到路邊有分類的垃圾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垃圾是哪一類。

  雖然我們不能避免產生垃圾,但是,只要我們合理安排,合理分類,就一定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守衛我們共同的家園吧!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2

  垃圾分類不是簡單的舉手之勞,而是一個科學體系,綜合體現了國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民眾的素質高低。當人們放眼長遠,關注“門前雪”之外的“大環保”,不糾結於垃圾分類的“小麻煩”,讓“麻煩事”變“分內事”,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風俗、新規矩,那麼文明的行為方式就能逐漸養成,日常生活環境就能得到改善。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垃圾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在前端進行減量和分類,勢必帶來嚴峻的挑戰。如果處理不到位,就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品質生活。而要處理的話,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是城市到了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這都對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要求。在我們面前,有挑戰也有條件。這些都為我們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從市場、法律、制度、宣傳等各方面入手,多措並舉、因地制宜攻克堵點、難點,形成亮點、看點。對於市民來說,要讓“舉手之勞”變成“舉手之美”,在舉手投足之間體現文明,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風俗、新規矩。

  首先,黨員幹部帶頭認真落實好“黨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只有發動黨員幹部帶頭參與,不定期監督、檢查、指導,就能最終實現全員分類這一目標。

  其次,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機制,調動村民積極性。針對村民的疑惑、遇到的問題,透過各種方式,讓大家暢所欲言,幹部及時解答。制定村規民約,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成立監督小組,確保垃圾分類有人管、管得好。

  各級黨委政府需要堅持不懈將垃圾分類抓實辦好。既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也要發揮居民自治功能,從市場、法律、制度、宣傳等各方面入手,多措並舉、因地制宜攻克工作中的堵點、難點。最大限度地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讓垃圾分類制度在各地順利建立推廣,使之成為日常生活新時尚。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3

  凌晨四點半,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溫暖的被窩。我媽開車送我到鍾真路環衛工作站,和同學一起參加小記者活動——,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

  分成幾組,和一個環衛工人的奶奶來到文峰,看著環衛工人穿著橘黃色的工裝褲費力的掃去地上的灰塵,汗水順著額角往下滴。看著她滄桑、佝僂的背影,我深深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艱辛。我沒有時間上前問:“你好,奶奶。請問一天要工作幾個小時?”“10個多小時。”她擦擦汗,黑紅的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容。“如果街上的垃圾少一點,我們就不用這麼努力了。”她簡單地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意識地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那麼你的工作量就會減少很多。”“嗯,現在路上有很多分類垃圾桶。如果垃圾能被人們有意識地分類處理,城市會更加美麗。”

  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雨珠打溼了老婦人的衣服,落在地上。看著環衛工人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美麗的家。然而,美麗的家總是有許多不和諧的身影。如何處理這些垃圾,讓生活更美好?

  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從垃圾分類開始。生活垃圾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果皮、剩菜、菜皮等。另一種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膠、橡膠、玻璃、金屬等。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這不僅是環衛部門的工作,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基礎入手。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其次,最重要的是根據垃圾的分類,將垃圾放在正確的指示位置進行回收。最後,住戶對垃圾進行分類。如果每個家庭提前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環衛工人不僅可以回收有用的垃圾,還可以及時處理無用的垃圾,防止環境汙染。

  金色的陽光溫柔地落在藍色的星球上,綠草如茵,天空廣闊。如果我們都付諸行動,我們的美好願望就能實現!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4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各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利用黑板報丶電子螢幕版丶黨支部活動會議丶居民樓主長會議、業主代表會議丶志願者會議積極宣傳垃圾分類活動的意義和方式方法。並邀請有關人員前來講授垃圾如何分類投放,組織居民前來聽課。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齊上陣。積極開展宣傳垃圾分類活動的重要意義。使小區居民人人皆知,垃圾分類是一項關係到利國、利民丶利己的頭等大事。將分類的垃圾桶及時發放到每戶居民家。並集合小區綜合改造工程,改造了四個垃圾庫房。垃圾庫房門口都懸掛張貼了四種垃圾分類標識,還安裝了水籠頭、水池,配備洗手液、毛巾,方便居民洗手。考慮到下雨不便居民投放分類垃圾,四個垃圾庫房,全都安裝了防雨棚。從硬體上配備保證居民對垃圾分類投放提供方便。居委幹部,黨員,業委會,小區志願者齊上陣,早晚各二個小時堅守垃圾庫房,指導居民投放,掃描投放二維碼。根據前期統計,進一步加強宣傳,透過樓組長上門挨家逐戶動員,使小區垃圾分類參與數進一步提高。

  垃圾分類護環境,源頭分投很重要。四色箱桶並排放,分門別類是關鍵:可回收垃圾投藍桶;再生利用聚資源,有害垃圾丟紅桶,預示警惕免傷害;溼垃圾入棕桶,培育生機護自然;幹垃圾進黑桶,除去以上三類全囊括。

  垃圾分類要做好,幸福生活少不了,紙塑金屬可回收,布料玻璃是塊寶。廚餘可變有機肥,其他垃圾沒用了,沒用了,沒用了,特殊處理少不了,減輕有害防汙染,文明市民全程分類要做好。作為上海居民,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丶有能力參與垃圾分類,堅持打好垃圾分類的永久戰!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5

  環保,如今已是全世界每個人所關心的重要問題,而校園裡的環保,也自然是與我們所有在校同學所密切相關的問題。近日,我們學校在xx區舉辦了一場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攜手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垃圾分類處理知識宣傳活動。讓大家都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活動當中,為城市環境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民眾的環保意識,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今天我們小組來到家屬院宣傳垃圾分類處理的知識。活動期間,我們既採訪了這裡的居民,也詢問了在做清潔的環衛工。她們很友善的和我們交流了自己對垃圾分類處理的看法。透過和她們的交流,我們瞭解到她們對於垃圾分類處理給予很大的認同和支援,但同時對於我國城市垃圾分類處理也有很多擔憂。目前洛陽市的垃圾處理大多采用焚燒發電,這對於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汙染,還有就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釋出有關垃圾分類處理的相關政策,很多群眾都還沒有意識到垃圾分類處理對於國家可持續發展、對於整個社會的環保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並且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它將會持續不斷地對我國的環境造成危害。

  在中國,關於垃圾分類後的去向,大多以焚燒的處理方式;然而,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汙染的風險。所以,在垃圾分類回收的問題上,我們應該學習西方的回收與再利用,對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回收容納點進行不同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垃圾真正地迴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最後,我真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因為垃圾分類處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是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壯舉,只要每個人都為垃圾分類處理、為我國的城市環保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6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的申奧口號吧——綠色奧運,綠色北京,但就在我們不斷種樹、為北京增添綠色的時候,我們也在消耗著大量資源,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垃圾,怎樣才能減少垃圾的危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潔淨美好呢?垃圾分類是的答案。作為一名來自綠色學校的學生,我和同學們做出瞭如下的努力和嘗試:

  首先,在家裡,我協助父母將生活垃圾分類,每天,我都將不同的垃圾投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中,如廚房垃圾和灰土等我會投進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裡,玻璃、金屬、塑膠等我會投進綠色的可回收垃圾桶裡,用完的廢電池,我則一定要送到藍色的專門回收有害物品的垃圾桶裡,因為他們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極大的危害。

  其次,在學校裡,我積極組織同學收集可再生廢品並且迴圈利用書本等學習資源。有人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們怎樣才能將它化敵為友呢?我在教室裡放了一個大紙箱,用來收集同學們廢棄的飲料瓶、用完的作業本和舊報紙等,因為它們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我們撿回來的不只是一張張廢紙和一個個塑膠瓶,而是我們的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森林和河流啊!

  我們還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將課本、磁帶、光碟等學習資料迴圈使用。

  最後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主動擔任了學校的環保宣傳員,動員更多的同學參加到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工作中來。我透過黑板報、手抄報和展板以及校園廣播號召全校同學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還走進周邊社群,向社群居民們宣傳如何透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得到了大家的支援和響應。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雖然我們還未成年,我們的力量還很有限,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撫平一塊傷疤,他一定會成為你我最美麗的家園!

  垃圾分類心得感想 篇17

  在前不久結束的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中讓我們明白,想要實現垃圾分類,必須要樹立科學的垃圾分類意識。在紐西蘭,過多或者不符合規定的垃圾將不會被收集,居民會收到一張卡片告知原因;在美國,各個城市都有細緻和嚴格的法律,而且會定期邀請家長和孩子透過互動方式瞭解環境保護以及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在瑞典人的眼中,垃圾是“瑞典克朗”,根據“押金回收制度”,喝完的易拉罐、塑膠瓶投入超市自動回收機後,消費者可到收銀臺兌換現金,直接抵扣消費……

  垃圾分類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我國很多城市都將面臨“垃圾圍城”這樣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而垃圾分類是解決垃圾圍城問題的重要環節和關鍵領域,它影響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垃圾分類不僅需要我們的重視還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作為小區的居民,我很開心看到我們小區可以為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做一些事情。全體居民還有垃圾分類志願者們可以一起為創造更好的小區環境、城市環境而努力著。做垃圾分類,就是做城市文明!我們竭盡全力為城市文明做貢獻!

  做好垃圾分類不僅對於小區有所幫助,對於我們小區居民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藉機學習到更多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現階段,垃圾分類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小區現在只是試行階段,在這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還需要更好地促進垃圾分類各方面的工作。

  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我們有義務為城市的清潔盡職盡責,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我們無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對這些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將垃圾分門別類,讓垃圾能夠物盡其用,該回收回收,該處理處理,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負擔,同時也能讓垃圾再利用,為我們的環保助力。

  垃圾分類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堅持。習慣決定效果,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生活習慣,助推垃圾分類成為城市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