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
今天,聽過z老師的講座之後,感受最深的就是兩個字“反思”,這也是王老師講課的重點所在,貫穿於培訓的整個過程當中。培訓的過程中,浮現在腦海的多是共鳴,課後細細想來,更多的是收穫、是自省,即是“自我反思”。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聽到不少教師說到“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也不論是哪門功課的學習,對課程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學生,考試成績往往是名列前茅。這類學生在課堂的聽課過程中,往往也比較積極,善於去積極的思考問題,積極的回答問題,最終會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這很大程度是學習興趣在起關鍵的作用,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的學生沒有很強烈的興趣,單單憑藉自制力去努力、去刻苦取得好成績,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去思考,用什麼方法去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怎麼去提高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多觀察、多傾聽、多瞭解學生是怎麼想的,是如何做的。只有我們真正的深入探索、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就會總結出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法,會不斷的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積極性。
二、尊重學生個體性格
學生高矮胖瘦各有不同,脾氣性格各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處事的方式,有自己觀察思考問題的角度,即使是小學生。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各有差別,灌輸的價值觀念也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脾氣性格,儘量去尋找一套適合每個孩子的溝通方式,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愛護,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份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自己努力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外,更多的是我們更應該去與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溝通,去深入的瞭解學生的真實的性格、真實的想法、真實的自我。這不是僅僅從家長、從孩子的表面就能得出結論,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去認真的思考,從學生的每個動作、每個細節、每次作業中去總結、反思,需要深入到每個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的信心、決心和耐心,認真的讀懂每一個孩子,去做每一個孩子的好老師。
三、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千篇一律的東西,人們往往會逐漸厭煩,“熟視無睹”“審美疲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小孩子更是如此。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的去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去探究小孩子到底是關注的什麼東西、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對什麼特別上心,這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加註意的方面。就小孩子自身來說,對一件事情的關注時間不會持續很久,更不會對同樣的事情持續的抱有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這裡還要強調的是思考,是對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反思,以及思考過後的結論。經常性的思考會使我們對某一方有深入的研究,會持續的關注,往往也會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長有短,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也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我們不能因為過程的艱苦就放棄對教育方式的創新和改進,更應該去努力探求,去擁有屬於自己特質的教育方法。
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我們教學中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去教授孩子們去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激發學生探求真理、發現真理、認識世界的潛質。這並不是老師從幾本教科書中就能教授出來的,也不是照本宣科就會有效果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除了要把課本知識看通透之外,多數的時間是去學習、去充電、去提高,只有讓知識和智慧充滿頭腦,才會對孩子學習、對孩子的未來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要做到的是“安全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溫馨的課堂、和諧的課堂、靈動的課堂、智慧的課堂、創新的課堂、高效的課堂”,這不僅僅是目標、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更是要求、是責任,這是z老師積極提倡的,也是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追求的。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2
聽薛金豔老師的一節「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數學課,真的是受益匪淺。人們常說:聽名師講課是一種藝術享受,他們在課堂上並非單純作為教師在講課,同時也是作為藝術家在表演,他們的表演感染著學生,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同時也震撼著我們這些聽課的教師。下面具體談談我的一些收穫和心得體會:
1、解除借班上課的陌生感。薛老師用一個問題破冰,描述班長的位置,一下拉進了和同學的距離,並把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凸顯出來。
2、角色定位:老師就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主體。
名師名在哪裡?
(一)名師們都善於挖掘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現實的、有趣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
一節課的開始就像整臺戲的序幕,開幕式太美好。開始的情景創設得好,就會引人入勝,燃起孩子們求知的慾望,收到先聲奪人、出奇制勝的效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師很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重視過程、注重體驗。
(三)善於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能適時熱情地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成為學生真誠的合作者。展示課上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個個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鬆愉快,個個心馳神往,實現了認知與情感的統一,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中有 疑問、有猜想、有驚訝、有笑聲、有爭議、有沉思、有聯想……當有爭議矛盾出現時,用特有的藝術引導,直至解決問題分歧,並獲取歡呼和掌聲。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重視情感教育。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3
在這樣小雨淅瀝,空氣微潮的週日,坐下來聽一聽任小艾老師的講座,讓自己的思想如嫩葉經受雨的洗禮,澄澈而嶄新起來。有些和自己思想一致的地方,邊聽邊回想,做一次思想的整理;有些自己做了卻未想的事情,這地也有了思考的時間;還有一些內容是自己未涉及的,這時便思索著在班級實施的可行性及要進行的改動。
任老師提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無痕。什麼是無痕呢? 任老師舉了一個班裡的孩子騎著凳子玩而把凳子弄壞了的事情,任老師沒有批評他們兩個,而是讓他們上課時一起坐一個凳子,放學時到辦公室裡談話,任老師隨時都在辦公室裡準備一個凳子,每次有學生來時, 便先讓學生坐下來再談,這樣便可以做到視覺上的平等。兩個孩子以為老師一定會批評他們兩個,卻沒想到老師對他們說:“你們把凳子弄成這樣,想過凳子會怎麼想嗎?”,於是讓兩個孩子以“凳子的自白”寫一篇日記。其實所有的東西在孩子們眼中都是有生命的,這樣的處理,孩子不僅知道了自己的不對,而且還學會了寫日記,也算是一舉兩得吧。我們班裡有時也有孩子凳子壞了的現象,這裡面不排除有小男孩調皮所導致的,自己也曾在班裡給孩子們講了要愛護桌椅,現在聽來,總感覺自己的處理方法少了些班主任的智慧。而且在辦公室時準備一個凳子,讓孩子坐下來談話的小細節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到這裡時,腦海中出現的是辦公室裡那些站著補作業的孩子,也許孩子們習慣了,但也確實是我們忽略了平等的重要性。
任老師還講到她們班裡孩子早戀的問題,她們班的孩子是從來沒有早戀的,因為她開始的時候會先給班裡的孩子上一節生理輔導課,然後請專門的人來講一節“人體生理解剖課”, 接下來的兩年中,會請法院、警察等專門的來講這方面的知識,班裡的孩子對這些我們大人覺得難以啟齒的問題都瞭解明白了,便不會再犯什麼錯誤了。我很贊成這種做法,而且現在孩子似乎成熟的越來越早了,記得去年的時候,班裡就有幾個孩子來了月經,當時想請一個懂這方面的專業的人來給班裡孩子講講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於是上網查資料,拿起孩子的《生理健康》書來,自己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生理衛生課。當你不把這些當成不能見人的事情的時候,孩子便也不會羞於啟齒了,現在班裡孩子來了月經,也會很坦然的告訴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也願意分享,只要孩子肯說,一切都好引導了。
感覺自己做的比較好的便是任老師講到的“優良環境的感召力”,建立自己的班級文化,有班徽,形成自己的班風。我們班不僅有了小螺號的班徽,而且以《小螺號》作為班歌,一直堅持的班報《小螺號》,並形成了以讀書為主的班級特色。最喜歡任老師的“七彩生活”,週一的師生對話日,週二的家長系列講座,週三的音樂欣賞日,週四的英語日,週五的無批評日,週六的實踐日,週日的勞動日。雖然自己不能做到這麼豐富,卻可以嘗試做做“音樂欣賞日”和“小主人勞動日”,每週由一個同學準備自己喜歡的歌,在學習累了的時候聽一聽。週日讓孩子們學做一樣家務,學做一樣小菜,等到元旦的時候,把自己拿手的小菜都做好了,拿到班級來開個品嚐會,讓孩子選出最佳小廚師。
任老師說名師成長規律有七步:學會調查,學會反思,學會改變,學會總結,學會創新,學會看書,學會升華。很多老師只做到了前三步,沒有接著做下去,而魏書生就做到了,他“每天堅持讀一分鐘的書,寫一分鐘的字,做一分鐘的鍛鍊”,偉人與凡人只有一字之差——恆。所以我也想堅持下去,在今天結束之前,把今天的感受寫完。
聽專家的講座,慢慢捋順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有一份堅持,一份勇氣,一路前行!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4
本次的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名師李xx老師的《用思想飛翔,做幸福教師》報告。
今天的講座是我自從參加工作來,最為震撼、觸動我心靈的講座,她回顧了她的成長之路,她的“敬業、創業、樂業”的辛路歷程。
李老師一路走來,她對教育有自己獨特的感悟——發現自我,堅持自我,完善自我。我想第一條多數人能做到,但是“堅持自我,完善自我”有時候卻很難做到。人很容易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迷失自己。聆聽之後,感悟如下:
1、刻苦學習,不斷提高
我們常說教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甚至是活泉水。李xx老師以溫婉動人的口吻向我們敘述了她不斷求學上進的歷程。從市級優秀教師到最具潛力的骨幹教師,到因由契機加入名師工作室,一步步都是腳踏實地,走到現在。
在周口培訓時思鄉情切,在冬日輸機打稿時手腳冰冷,在申請榮譽時平衡家裡家外,李老師講她常想,如果早一點開始學習的步伐,是不是可以走得更遠、更高,這不僅是她的自問,更是對我們寄予的希望。從提筆練字到今50餘萬字的教育隨筆,又怎能用一句精神財富而簡單一語帶過呢?
我們都是普通人,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一步步走到現在,用自己的雙手拼出一番天地,做著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才明白,留到最後的未必是最優秀的那位,卻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一位。
2、愛業樂業,永不放棄
大凡成功者,都是熱愛與自身事業,並且能持之以恆永不言棄。李老師就是鮮明的例子。李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唯有堅持不懈地追求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同時她所處的環境不是特別好,手頭的資源也不是特別多,但這些並沒有阻止先生前進的腳步,而是一如既往地堅持、堅持、再堅持。雖然說成功是不能複製的,但是成功的經驗是可以分享的:在李老師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何才能成功的經驗。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但是隻要認定目標不放棄,最終是會得到成功的。
責任心有時會令人覺得乏累,而熱愛卻會讓人快樂地,心甘情願地,不斷創新的來釋放自己的能量。李老師說成功的經驗就是:笨鳥先飛,一個勁地飛。回想自己的教學經歷,我有時也覺得很累很疲乏,但我摯愛自己的事業,我願從現在開始,做一隻在教育天空中一個勁地飛的鳥,朝著更遠的目標飛翔,恆之、樂之。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5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於是,我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希望能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啟迪,向他們靠邊近一點點。20xx年4月20日到21日,我有幸聆聽了武鳳霞、盛新鳳和高林生三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課,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語文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我深受啟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透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講解動作要領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湧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短短兩天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透過參加這次全國名師小學語文講課活動,使我在深受啟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語文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講臺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