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範文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1

  看了《責任》這本書受益匪淺,它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和精彩的觀點展現在面前,讓我茅塞頓開,加深了對“責任”兩字的理解。

  “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最後一種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我很喜歡這段話,態度決定一切。“責任”是一定要面對,勇於擔待,而不能逃

  避的。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樹立強烈的崗位責任意識。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創造出一流的業績。責任意識,決定了幹好工作的態度,有沒有責任意識,有沒有把自己的崗位重視起來,做事的結果絕對是不一樣的。作為公司一名員工,只有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實現自我管理,才能堅持原則,才能積極主動地工作,這樣對所承擔的工作和達到組織所設定的目標才更有意義,克服困難和戰勝挫折才更有勇氣。

  “換位思考,互相幫助。”讓我知道當困難來了的時候,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要更多的為別人著想,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在賓館的工作當中很多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事我並不瞭解,主要都是他負責,你找我也解決不了問題,還得找他。”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當你責怨他人的時候,你有沒有替他人考慮過?“才為本,德為先”簡單的幾個字卻讓我讀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這是我們做事的必備條件,而在這之前應該讓自己做一個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承擔責任會使你比別人更強大,比別人更值得信賴。 自己的事情,更主動的幫助別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盡善盡美,所有這些都是富有責任心的表現。

  “有責任的人會怪誰?”誰都不會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內。當別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擺在自己面前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會是怎樣呢?人們總是不能給予自己負責任的機會。當困難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繞道而行會是很多人的首選,有些人認為這樣做很聰明,可以躲避很多麻煩和困難,但他們卻忘記了自己失去了負責任的機會,就意味著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要能夠勇敢地擔負起責任,認認真真地做好分內工作,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有價值,就會成功,就會獲得集體尊重和認可。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能讓我們戰勝懦弱,責任能夠使人們變得勇敢和堅強。總之,我們每位員工都應當牢牢記裝工作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主動爭取做得更多,承擔更多;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全力以赴,滿腔熱情地做事;為工作而負責任,就是自動自發,最完美地履行我們的職責。讓負責任成為一種習慣,努力工作,提高了自己的責任心,增強了自己的榮譽感,同時也會受到他人的尊敬。

  “怎樣體現責任感,怎樣才叫負責任?”就是遇到問題要向前跨一步,遇到困難要向上頂一頂,遇到事情要多做一做,責任就是無處不在,並且我們一定要相信方法總會比問題多。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2

  今年經常忙得無遐讀書看報,更沒了睡前讀讀閒書、得閒翻翻典籍、週末逛逛書市、偶而寫點趣味雜談的閒情雅志。近日,因“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讀後感”活動,才聆聽“聖人教誨”,沒想到,《超越自我》雖多言教,無甚趣味可言,但卻開門見山,言簡意閡,尤其“視敬業為使命”章節,更是深受啟發,受益頗多。

  看芸芸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誰不渴望成功,誰不想出人頭地,誰不想名利雙收?然而,面對目前粥少僧多的就業環境,面對爾虞我詐的職場競爭,如何才能出人頭地?如何才能成功呢?這個問題,我始終覺得,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敬業”。因為,無論什麼組織、什麼單位的領導,都希望組織的發展,都需要肯幹事、會幹事的人。尤其沒有裙帶關係和社會背景的人,要想成功,更是唯有敬業,別無它途。但是,如何敬業呢?竊以為,應該:

  一戒推諉塞責,要敢擔責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崗位意味著什麼?崗位意味著責任。當工作出現困難時,如果每個人不是主動承擔責任、先尋找自身原因,而是指責相關部門或相關人沒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責任能推則推,事情能躲則躲,就會影響組織團結和諧,更會給組織造成損失。單位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分你我,在責任面前,每個人都應該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對xx局而言,尤其處室負責人,更要以身作責,勇於承擔責任,避免錯位、缺位,主動跑位、補位。只有這樣,處室才有績效,單位才能永續發展。

  二戒盲目工作,要善於準備。

  提起準備,每個人都懂得“有備無患”、“砍柴不誤磨刀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等道理。但是現實生活中,“效率低下、差錯不斷”的現象卻很普遍,“工作忙”的感嘆此起彼伏。不少同志忙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領導賞識而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而是在任務面前缺乏準備,分不清輕重緩急,不懂得統籌安排,才忙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沒有準備的勤奮只能是效率低下的勤奮,沒有準備的敬業也將是不斷貶值的敬業。尤其像xx局這樣的小局,業務繁重與人員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檢驗一線人員要承擔繁重的檢驗任務,行政後勤人員要身兼數職,如果沒有“砍柴不誤磨刀功”的意識,不會科學統籌,多一些準備,少一些盲目,忙只能瞎忙,事倍只能功半,更不可能“高速率”運轉。

  三戒找藉口,要善找辦法。

  敬業的核心素質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夠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藉口逃避責任、找理由為失敗辯解。也就是說,敬業的人要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為完成任務,條件不具備就設法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也要想方法解決。成功只能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屬關於找藉口的人。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在於對困難的屈服,無端地將困難放大,把自己看輕。其實,不管什麼困難,只要我們努力去找,總會找到辦法的。況且,領導把我們放在某個崗位上,就是要我們解決問題的。面對困難時,與其浪費時間尋找藉口,不如集中精神想辦法解決問題。因為不論失敗了,還是做錯了,再巧妙的藉口對於事情本身沒有絲毫用處。不論是—,還是——,今後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一些辦法,少一些藉口。困難面前,逃避和退卻都是沒用的。要牢記“困難解決一個少一個,辦法想一個多一個”的古訓,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四戒糊弄工作,要認真盡職。

  認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途徑。因為工作除了使我們獲得金錢報酬以外,其實最大的收穫是積累了經驗,受到良好的培訓,以及個人職業品質的提高和品德修養的完善。這些東西,如果我們能在工作中獲得,將會是自己受益一生的財富。如果做事積極主動、勤奮認真,你不僅能獲得更多的寶貴經驗和成就,還能從中體現到工作的樂趣。相反,如果糊弄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只能終生渾渾噩噩,甚至最終連和尚都做不成。既然來單位上班了,同樣是八小時,與其自作聰明的偷懶、不負責的塞責而虛度光陰、一事無成,為什麼不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地工作而爭取有所作為、業有所成呢?

  五戒牢騷抱怨,要學會感恩。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隨時準備奉獻的精神狀態,更是一種力量。當我們以知恩感恩的心情工作時,工作會變得更愉快,也會更有效率。我們應該記住,是組織給予我們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一個展現自我的絢麗舞臺,除了工作,我們一無所有,是工作給了我們穩定的收入,令人羨慕的職業,帶薪休假等等。對於組織所做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併力圖回報。每個人都難免做錯事、都會遇到挫折。當做錯事被領導批評時,我們應該感激領導,使自己在今後工作中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當經歷失敗、遭遇挫折時,應該感謝事業給了我們寶貴的經驗,併為將來取得更大成績做好準備。當得到同事幫助時,要學會感恩,學會說聲“謝謝”。感恩不是虛假的奉承,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感激。虛假的奉承只會讓人生厭,而真誠的感激卻能使別人和自己帶來快樂。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光發牢騷,抱怨命運不公,埋怨他人不力是沒有用的。

  六戒自私自利,要寬容謙讓。

  寬容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成就事業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單位是個大家庭,工作雖有分工,但更強調相互的配合協作。在工作生活中發生意見分岐、矛盾衝突時,我們要學會交流,善於溝通,懷著一顆包容的心處理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寬容謙讓,經常站在對面的立場考慮問題,多替人別人想想,而不能自私自利,斤斤計較。要學會欣賞別人,多看別人的長處。尤其面對榮譽、成績、進步等時候,更要學會謙讓。只有人人寬容謙讓,組織才能和諧,事業才能發展,個人才能進步。

  七戒空想主義,要腳踏實地。

  我們面前的工作來之不易,切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更不能“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其實,職務不僅僅是權力,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崗位不同是因為工作的需要,況且哪個崗位沒有辛酸。既然我們不捨得目前擁有的工作,就應多一些責任,少一些空想,以局為家,踏踏實實工作,誠誠懇懇做人,不要耍小聰明,不要搞小動作,上不瞞組織,下不騙群眾,與同事坦誠相待。沒有付出,沒來回報,與其整天空想,不如立即行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八戒形式主義,要務實進取。

  務實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前提,成功必須靠務實努力來實現。成功的道路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從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如果沒有求真務實的奮鬥,沒有踏踏實實的努力,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獲得他人的幫助、遇到過多少良好的機會,都不會實現最終的成功。工作形式主義,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效是最要不得的。有為才能有位。我們必須樹立務實進取的意識,認真分析個人與部門的現狀,仔細查詢工作作風、思想作風和學風方面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深入剖析作風浮燥的根源,務實做事,務實做人。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3

  所謂責任心,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是對他人、對集體、對企業、對社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而執行力,就是實實在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

  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深邃的理念和重要的準則,責任心向來被企業奉為精神之源。一個企業只有注重承諾、責任心,強調結果導向,企業制定的戰略才能夠開花結果,取得持續性的成功。海爾能夠成為中國企業榜樣的重要原因就是凡事都做到“責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在海爾大到機器裝置,小到一塊玻璃,都清楚標明事件的責任人與事件檢查的監督人,有詳細的工作內容及考核標準,如此形成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做到了“獎有理,罰有據”。這種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把責任鎖定。同樣地,都是做超市,唯有沃爾瑪雄踞零售業榜首。在微軟,“責任”貫穿於員工的全部行動。

  在企業裡,任何一個人的崗位都承擔著具體的職責,其中最直接、最具體的責任,體現在格守崗位的職責上。要自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要對工作付出應有的熱情,就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言:“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在人生的里程中,沒有隨便,差不多,行了,很少。不是差不多,是一點都不能差,差一點都不行。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做好做到家。吃了這行飯,就一定要把這行幹好!” 這是專家型技術工人竇鐵成的話語,是他嚴格要求、精益求精言行的真實寫照,正是由於他堅持以“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都不行”的工作態度和“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的職業操守,正是他崗位盡責任心愛“較真兒”“認死理”,嚴格執行工作標準和技術規範,創造了一項又一項優質工程,使他成為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可見,加強企業執行力不在於管理經驗的新老,重要的是依靠每個人對制度措施的不折不扣的貫徹,而這種貫徹執行最終還是得靠每個人的責任心。員工的責任心構築成企業的防火牆。崗位責任制的核心就是“崗位責任心”, 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成就工作標準。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結果是59%,它所闡釋的一個理念是:對待工作,很多人認為:“把工作做到60%太危險,會被公司炒魷魚;做到100%太辛苦,也不太現實;把工作做到90%就很不錯了”。簡單一想,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工作的過程是由一個一個細微的環節串聯而成的,每個環節都以上一環節為基礎。各個環節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以乘法為基準最終產生的結果,而不是百分比的簡單疊加。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之後,起初“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流程控制效應。如果不能在每個環節都認真對待,對每個環節及時反饋和修正,不致力於每一個環節的完美,而是認為“結果不會有太大問題”,其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這個環節你做到了90%,下一個環節還是90%,在5個環節之後,你工作的成績就不是平均值90%,而是59%。而且在有些情況下很可能還會低於這個分數,甚至變成負數。它就意味著你所做的工作要“推倒重來”,意味著時間、資源的浪費,意味著效率低下和錯失時機,意味著先前的努力徒勞無用。90%×90%×90%×90%×90%=59%,這個簡單的等式數學之外的涵義就是——執行過程不能打折。如果我們對工作落實得不快、不堅決、或者虎頭蛇尾、陽奉陰違;還有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歪嘴和尚唸經”,在執行的過程中層層打折扣,致使一些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實,甚至不了了之。這樣將把我們的事業推向非常危險的境地,企業生存將產生危機。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我們有很多工作,不是沒有能力做好,而是沒有責任心,沒有用心去做,沒有落實好,自然談不上執行力了。

  責任其實是做人的職業道德的核心。講責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不應妄自菲薄。企業是一個團體,眾多人的責任鑄就了團隊的責任,企業的責任。如果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小責任”,那麼眾多人的成就,就把握了創新之源,也就為企業成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電氣車間結合集團公司關於開展崗位責任制學習檢查的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獎懲有規定”。實行包機制,包機人負責本人所包機裝置的日常維護、檢修,搞好所包裝置的管理,認真填寫裝置有關記錄,健全包機裝置檔案與臺帳,保證裝置的完好率在98%以上,保證照明燈具完好率在95%以上。員工熟悉本崗位的操作規程,熟悉電機、操作柱、防爆電器燈裝置的基本原理,瞭解其效能,嚴格執行電氣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章制度、規定、規範,為公司的安全平穩生產做好電力保障。

  一個優秀的員工,一定會不斷地給自己增值;一個優秀的組織,一定會不斷地提升品牌價值,責任是一個人自我增值的最大砝碼,也是一個組織自我升值的關鍵因素。一個企業能有長久的發展,成為百年老店,就必須對公司的制度貫徹執行下去!企業的興亡,每位員工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責任心提高了,才會凡事嚴格要求,制度執行中不折不扣,措施實施中不玩虛招,做到令行禁止,我們才會真正提高企業執行力。

  責任是使命,責任是目標,責任就是勇氣,責任就是智慧,責任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力量,把責任放在心中,從點點滴滴做起,從誠信敬業做起,從不講任何藉口做起!在其位,謀其事,但其責,人人都能成為負責的人,成為具有高度責任心的人,也就能成為高效執行的人。這樣企業將因你而精彩,你將因精彩而成功!

  敬業和責任心的心得體會4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教師的責任之大,可想而知。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首先要“育己”,只有自身成為一個道德高尚、有著美好情操、真正從感情上關心學生的老師,才能贏得師生的尊重,才能勝任教書育人的工作。從我得知我就要真正的成為一名教師那天起,我就明白我會對我的每一個學生負責,班級裡每個孩子都是我的責任,我不僅僅要肩負起傳授知識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而“教書”又是一項職責重大的嚴肅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必須準確科學。我們常說“名師出高徒”,即:只有高水平的老師,才可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對學生來說新知識給他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作為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不斷增強自身學習,潛心鑽研,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綱舉目張,遊刃有餘。而有的教師平時不鑽研教材,臨上課時才匆匆上陣,沒有課前準備,今天不高興就讓學生自習,明天不想講課就讓學生自由活動……‘教書育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教師的責任心,工作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責任之大,可以想見。教師要對教師職業心存熱愛之心,教育工作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是傾注一生去追求的事業。一名教師,一旦具有了較強的責任心,就會自覺地、積極地、認真地投入工作。責任心強的教師不需強制,不需責難,甚至不需監督,他們將教書育人內化為自身需要,把職業的責任昇華為博大的愛心,去體現在教書育人上,體現在教育教學行為的細節上,去於細微中發現豐富,於瑣碎中尋找歡樂,於平凡中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