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計劃總結
支教是為了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同時也是提升我們農村教師專業化水平的一種途徑。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們歡迎並盼望高水平的城鎮教師來指導我們的工作。
但近年來,我們卻時常看到教師支教的怪現象:有些支教教師只是在開學時,才到支教學校繞一圈,報個到。然後,直到學年結束時,才會又來饒一圈,拿一份支教考核表回原單位交差。教師支教活動儼然成了“花瓶”,只能看,不能用。如此這般,不免叫人大失所望。
如何才能讓支教活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支教任務要落實
支教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促進本地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還是隻是為了完成幫教任務,走個過場;是為了支教學校和被支教學校的發展,還是隻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作為支教活動的組織者,首先要把支教的目的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正確開展支教活動。
支教過程要務實
支教活動一旦確定下來,那麼接下來,支教活動怎麼開展,支教程式怎麼進行,支教過程怎麼監督,支教教師物質待遇怎麼落實,支教學校和被支教學校怎麼協調,對支教如何管理,考核……全都要在支教方案中真實的`體現,並形成制度。最終形成讓務實的制度引領人,約束人,激勵人的目的。
支教結果要真實
支教結果能否真實地反映支教過程是開展支教活動最關鍵的環節,也是目前支教活動的“最短板”.支教過程開展得好,如果弄虛作假,支教活動也是失敗的,無效的。
倖幸苦苦,紮紮實實工作一年的支教教師,到頭來卻和一年只到學校轉兩圈的支教教師考核結果一樣,所獲報酬一樣,怎能讓下批的教師還想認認真真來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