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我評價>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通用5篇)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自我評價了,自我評價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寫一份恰當的自我評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課堂自我評價(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1

  注:評價等第分為:優、優-、良、良-、一般五等。

  評價人:

  學校:班級:姓名:

  注:

  1、本評價錶針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作評價。

  2、本評價分為定性評價部分和定量評價部分。

  3、定量評價部分總分為100分,最後取值為教師評、同學評和自評分數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評價部分分為“我這樣評價自己”、“同伴眼裡的我”和“老師的話”,都是針對被評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議,以幫助被評學生的改進與提高。

  新課程要求評價要關注三維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強化評價的診斷與發展功能,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我不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定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是綜合使用量化和質性的方法。透過互補,實現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如:在第三單元 課題2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分子)中,我設計的主要教學環節為: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提出問題(感受分子、原子真實存在存在?)——解決問題(透過播放影片、學生交流)——學生分組實驗探究1、2——交流總結(分子的基本性質)——突破難點——知識拓展——小結——課堂檢測。整節課從學習常規、學習態度、合作與交流、學習效果四方面來評價學生。每週一小評,每月一大評,每學期一總評。評出月學習標兵和學期學習標兵,並給予獎勵。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2

  課題:《_________》 授課教師:_____ 班級:_____ 學生姓名:_____

  專案 評價要點

  權重 得分

  1、課前準備充分,物品放置齊整。

  2、精神飽滿、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臉帶微笑。 精神。

  3、發言響亮、清晰。

  4、富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漲的學習熱情。

  1、主動參與的時間長(>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之中。

  2、透過認真觀察,能夠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有條理的表達思考過程。

  3、善於傾聽,在傾聽中思考,在傾聽後評價他人發言、及時程度 補充自己的想法。

  4、並且能夠確實解決問題或產生新的認識。

  1、普遍具備良好的學習意志品質和道德品質。

  2、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有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3、普遍具有問題意識,敢於質疑問難,發表不同的見解。

  4、不同程度的學生均得到發展,從整體上達到教學目標。

  合作聽到老師開始的口令後再動手、動口,小組交流時要小聲、有交流 序、完成後用坐姿告訴老師。

  自主能自主學習,勇於挑戰難題。積極創新探索,創新(附加分)。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3

  新課程要求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評價的主人,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自我評價,透過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讓學生更全面的認識自我,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學習。

  測試評價

  測試時要重視個性的發展 和差異性,突出測試評價的診斷功能、調節功能、激勵功能。在測試後讓學生做好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轉變學生不良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教師評價

  家長評價

  (說明:表中塗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體評價”由學生自己填寫,家長觀察部分由家長操作並簽名。)

  學生互評

  3顆,良好2顆,一般1顆;老師評價時可分優秀,良好,還需努力;家長評價書寫是否認真工整,是否經過認真思考,是否滿意等等。

  對學生活動中表現的評價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4

  身為地理教研員,深入基層無數次地聽課評課,成為我們教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究竟用什麼樣的標準衡量現代中學地理教學?怎樣科學地分析和評價一節地理課?怎樣更有效地利用下基層聽評課這一管理行為對基層的地理教學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這一課題成為每一位地理教研工作者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本人多次在基層的聽評課活動中同老師們提到自己評課的“六看”,現將這“六看”整理出來並加以必要的說明同大家共同討論商榷 。

  一、看目標把握

  1、教學目標要明確、適當,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

  刻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要求是否符合課程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是衡量一節地理課成功與否的首要標誌。教學目標決定著授課的方向,貫穿著全課的始終,全課教學活動的安排都要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方面,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對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均作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所以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認真閱讀本部分教材的課程標準,仔細地體會課程標準要求的內涵實質。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要嚴重超標,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要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造成學生知識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學要求要適當,要切合學生實際,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刻師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知識和能力水平,確定教學要求。學生素質好,要求可適當高些;學生基礎差,要求可適當降低,同時要兼顧優秀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都有收穫和提高。這也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二、看課堂結構

  1、教材梳理要自然順暢、系統條理

  刻師對一節課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節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師對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統、清晰、條理、順暢、以綱帶目。重點難點把握準確,難易知識處理得當,重點問題拓展到位,教學用語科學準確。這一要求也是最能體現一個教師專業基礎是否紮實、備課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環節。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學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素材,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和使用教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方面要認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適當地的查閱與本節知識相關連的一些資料資訊,在此基礎上力求對本節教學內容找到一條即便於知識要點的串連,又感覺整個教學過程自然順暢的“線”,最後再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教師感覺有必要補充的素材和資訊恰當的穿插到這條線的主幹或分支當中,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梳理設計的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搬遷、增減。即依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在新課標教材內容編排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情況下更需要教師注意此點。這也是每一個負責任教師備課工作中付出精力較大的環節之一。那種完全依據教材順序照本宣科、機械敘述、知識點堆砌的課堂教學根本談不上什麼備課,更難談什麼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刻材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但在使用教材時,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節好課應該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抓住關鍵。

  對重點內容,要做到重點處理、練習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學生對重點知識掌握得準確、牢固、熟練。

  對難點知識,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生活經歷,列舉例項,深入淺出地加以說明,充分聯絡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把學生難於理解的知識簡化、易化。

  抓住關鍵是指對理解和掌握本章、本節知識起決定作用的知識點,教師要在講解、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確實理解其地理意義,明確掌握關鍵對建立知識間聯絡有著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標”要求的有機結合。

  地理知識教育是地理能力培養、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礎,地理能力的發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進地理知識的學習。輕視地理能力培養、情感思想教育的課堂教學和脫離教學內容的空洞說教都不符合現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課堂教學,是寓能力的培養於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寓思想教育於地理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之中。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這裡的地理能力是指學生的自學閱讀、提取資訊,理解分析、處理應用等多方面的一種綜合能力,在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4、教學環節要安排合理、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刻學過程是教學各個環節(包括匯入、講授、活動、互動、反饋、總結等)連續活動的整體,是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最重要的途徑。教學過程的優劣,各環節時間分配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流暢,銜接是否

  眶密,直接影響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並進行巧妙的“連結”,合理選擇教學過渡語言,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否則容易引起教學上的隨意性,出現思路混亂,知識堆積現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看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首先要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和教師特長擇優選用教法,並能根據課堂不同階段教學內容的需要,以一種方法為主,合理地將幾種方法組合在一起,課堂氣氛顯得活潑而生機,使整個教學過程處於一種良好狀態。其次,要實行啟發式教學,廢止注入式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不管哪種教學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啟發性”這個總思路去衡量之。

  2、重視直觀教學,合理選擇教具和其它教學輔助裝置。

  刻師應能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裝置,並儘量自制一些簡單的教具,加強地理課的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重視學法指導。

  刻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寓學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中。在講述具體地理知識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教材,如何記筆記,如何記憶和回答問題,如何讀圖和繪圖等地理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尋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本領。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教態瀟灑、自然、、文明、大方、親切。教學語言要富有激情和親和力、感染力,同時要做到準確、規範,更不能用鄉言土語代替地理專業術語。在這一方面不同的教師個體之間的確天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相信勤能補拙,大量的例項也證明了透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較大進步的。

  2、教師板書要做到字跡工整,簡明扼要,突出重點,佈局巧妙,整齊美觀。板圖板畫要簡潔、清晰、準確。板書板圖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師必要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當前的許多青年教師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教師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具使用嫻熟、自然、恰到好處。

  4、教師課堂應變和調控能力強。課堂教學是一個複雜的人人互動過程,它充滿著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設計,教師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或者是學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學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綱的問題,或者是課堂突然受到一種外界因素的干擾,或者是個別調皮的學生無理取鬧,這些都需要教師及時、妥善地處理,避免課堂教學陷入困境或僵局,從而反映該教師組織教學中的應變和調控能力。

  五、看學生參與

  要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雙邊活動協調。

  沒有廣泛學生參與或學生參與度很低的課堂教學不能稱為一節好課,這也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課堂上要真正體現學生是思維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要注意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學習,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組織學生廣泛地而積極的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使教和學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處於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

  六、看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最終的目的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方式、方法的選擇都要先問自己一聲:這樣做的效果會怎樣?要緊緊圍繞有效和高效這一核心要求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當然這裡所說的效果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效果,內容即包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透過學生表情的變化、思維的速度,回答問題、練習、測試、動手操作的準確性等資訊反饋,可獲知教學資訊的傳輸是否暢通,亦可看出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數尖子學生,大多數中下學生同樣也是知識的接受體,從他們身上更能體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高低。

  總之,一堂好課應該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全體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學生吃得飽,中等水平的學生吸收得好,差的學生消化得了,學生人人學有所得。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師生平等、教學民主的思想,師生資訊交流暢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諧,配合默契,教與學的氣氛達到最最佳化,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整節課堂教學活動給學生和聽課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學生課堂自我評價5

  初中地理課教學如何透過評價提高教學實效?從教幾十年來,我覺得從以下幾點可以思考:

  一、適時恰當評價,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教育,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效果不明顯。另外,教學評價體系上,中考不考地理,學校也認為地理就是副課,所以不被重視。學生和家長也認為地理課不是主課。傳統教學缺乏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忽視了評價促進、激勵學生髮展的功能,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性和情感性,只重視終結性評價(期中、期末考)。忽視了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也忽視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使學生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這樣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而我們現在實施新的地理課堂評價標準,不僅關注結果而且關注過程。實現評價多元化,手段多樣化,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方式。實施新型課堂評價,可以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大多數學生喜歡上地理課,使得教學實效大大提高。

  二、引導主動學習,提高教學實效

  在一節課中要達到地理教學實效最大化,就要對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做一個較好的統籌安排,同時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等,充分利用手中的學習資源,安排學生蒐集關於課程的相關資料,給予恰當的評價使平時不敢發言、不善於發言的同學得到鍛鍊,勇於發言的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成功,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三、改善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生機

  課堂上充分藉助優越的教學條件,發揮聲音、圖象等多種媒體元素的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思維活躍,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動起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徹底消除“一堂課下來,教師很辛苦,學生卻昏昏欲睡,思維呆滯,甚至是教室裡亂哄哄,想玩的沒玩成,想學的什麼都沒學到”等不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