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普知識> 為什麼感冒藥和退熱藥不能一起服用

為什麼感冒藥和退熱藥不能一起服用

為什麼感冒藥和退熱藥不能一起服用

  感冒藥泛指用於治療感冒的各種藥,包括中成藥,湯劑,西藥,沖劑等等,目前大多數感冒藥都是複方製劑常用的組方搭配有:解熱鎮痛藥、鼻黏膜血管收縮藥、組胺拮抗劑、中樞興奮藥、抗病毒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麼感冒藥和退熱藥不能一起服用,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感冒了服些感冒藥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同時還有些發熱,再服點退熱藥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但事實上,感冒藥和退熱藥並不能一起服,如果一起服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需要了解感冒藥中的成分。感冒藥的作用並不是殺死病原體,而是緩解感冒帶來的種種不舒服的症狀,比如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針對感冒引起的多種症狀,市面上的感冒藥一般會加入四類成分來加以應對:一是退熱成分,緩解發熱帶來的不適;二是抗過敏成分,可以緩解打噴嚏等類似過敏反應的症狀;三是緩解充血成分,可以減輕鼻黏膜的充血,使鼻子不再氣流不暢;四是止咳成分,緩解感冒引起的咳嗽。

  從上面的解釋不難看出,常見的感冒藥中本身就含有退熱成分,這些成分與單獨的退熱藥中的有效成分是一樣的.。如果同時吃了感冒藥和退熱藥,就等於把退熱藥吃了兩遍。這樣做並不能讓退熱效果更好,反而容易因服用藥物劑量過大而帶來風險。

  在這些藥物中最常見的退熱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這種藥物在一般劑量下很安全,但如果劑量太大,超過了肝臟能夠承擔的解毒範圍,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而重複用藥,例如同時服感冒藥和退熱藥,是引起對乙醯氨基酚過量最常見的原因。

  因此,為了避免藥物過量中毒,感冒藥與退熱藥不能一起服用。同樣地,不同牌子的感冒藥也往往含有重複的成分,也不宜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