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通用26篇)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通用26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

  透過觀看《家長教育促進法》,理解了相關家庭教育的含義,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是規範家長行為的底線,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以身作則也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負責。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三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資訊;遵循家庭的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它也是國際家庭日。

  我們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

  透過海淀教育雲平臺線上直播收看了孫雲曉教授的講座“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講座對這部法律的重點內容進行系列解讀,引導家長要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透過本次學習,心得體會如下: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必須權衡好工作與家庭的時間分配,留出親子時間,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2.順應“雙減”政策大趨勢,要減輕孩子課後負擔,保護孩子的休息權,合理安排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

  3.家長要重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道德榜樣和行為楷模,不要隨意謾罵孩子,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學會向孩子學習。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雖然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3

  家庭教育法這部法律,極大的促進了家庭教育向法治方向的轉變。此法律也體現了未來教育的方向,在於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目標。這部法律的實施,正式表明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對於家庭教育法我將從以下方面做出闡述:

  首先,家庭教育法明確規定誰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根據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家長需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教育看來是學校的責任,是老師的的責任。但身處教育一線,我切實體會到問題學生的背後,必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

  其次,家庭教育法明確,落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要求。改變家庭只是學生課堂的延伸,家長只是學校老師助理的狀況,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要求的目的,意在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來,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同時,該法律還對加強監督管理“雙減”政策實施方面作出了規定。此法律旨在將孩子從課後課外繁重的學業壓力中帶離。作為新時代的中小學生,身為黨的孩子。崇高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未成年人健康的身心也是家庭教育法的根本。

  最後,暢通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渠道。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教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從而打破“5+2=0”的尷尬場面,減少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不理解與不認同。在未成年人的課餘生活上,法律明確規定其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堅持對學生實施長期的,有效的五項管理政策,教會學生如何讓整合自己的課餘時間。在此基礎之上,家長還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學生,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學業負擔和成長髮展問題。眼光需要更長遠一些,而不是隻盯著學生短期的成績和效果。

  個人認為,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開端,家庭的教育觀念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很深的影響了學生以後將要受何等的教育,怎樣受教育。同時,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棟樑,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直接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總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4

  今天,我認真學習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解讀課程。在課上,我瞭解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也是首次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專門的法案支援,意味著大力發展家庭教育已成必然趨勢,家庭教育從此有法可依。

  雙減實施後,家長不能再當「甩手掌櫃」。每一位家長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哪個時代,無論政策如何,無論貧富差異,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雙減以後,校內將不斷減負,校外培訓機構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

  我們常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越是雙減,家長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堅持“四不減”,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此項法律的制定出臺,家庭、學校、社會能夠更好地實現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5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於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過,並於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在本法中明確了父母責任、國家支援、社會協同和法律責任;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九種方法和六項內容更是直觀具體,可供渴望成為合格家長的父母學習品味。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渴望成為合格、成功的家長,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家長、合格的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說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個家長並不難,當他(她)有了孩子後,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媽媽,他(她)就變成了家長。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都會在孩子身體、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讓孩子出生更順利一點,營養更豐富一點,長得更健康一點。但是除了這種生理、身體方面的養育之外,在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樣重要。

  我們知道,孩子從一出生,首先面臨的教育者是家長,上了學校才是老師。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因為孩子個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著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對部分問題孩子的考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種個性缺陷。個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學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家長的行為、家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個性的形成,而個性是每個人在社會立足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父母們,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當你們當上父母,匆忙上崗的時候,你們憑什麼來教育孩子,你們合格嗎?就像駕駛員有駕駛證一樣,你們取證了嗎?

  只有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過頭來看,才會發現作為家長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長平時的工作重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呢?現在有很多家長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做鬥爭上。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許多不良的影響,使得孩子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而任何彎路都會影響孩子的順利成長,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一些痕跡。如果家長提前學習,孩子的成長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家長天生就是合格的。我們認為不合格的家長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細細品味。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6

  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這部法律的出臺,不僅要求家長必須“依法帶娃”,也有助於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好的家風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起點,父母應該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找到適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五條規定家庭教育應當符合以下要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資訊……突出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支援和服務,這體現家庭教育的重點責任和科學性,立法的目的是引導父母建立良好的育人觀、成才觀,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協同校內、校外三方,來助推“雙減”政策更好的落地實施。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將家庭、社會需要履行的職責、義務更加細化,指導性更強,實現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作為家長,要認真學習這部法律,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科學帶娃,依法帶娃。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孩子,以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遇到事情,多采取正面教育、溝通的方式,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多和孩子一起討論交流,促進孩子判斷是非能力的提升。

  二、創造環境。

  現在的孩子讀書、學習的壓力日益增大,作為家長,應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在在舒適的環境裡專心致志地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儘可能不去幹擾他們,如果可能,可以選擇在孩子旁邊靜靜地讀書看報,或做一些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家務。能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能和孩子共同交流成長當中的困惑。

  三、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與孩子的角色對換,把孩子當自己,把自己當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問題,體會孩子的感受與難處,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產生錯誤的直覺和判斷力,從而影響到當前所發生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學會換位思維,換位做事,換位做人。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孩子,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孩子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透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孩子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要用孩子今天的進步和昨天的不足比,要用孩子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就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孩子找回自信。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7

  春節假期的到來,讓我們有時間停下來與孩子認真相處。透過家庭教育的相關學習影片,以及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的實際情況。作為家長,我也有一些小心得予以分享:

  1、抓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監督,假期裡家長有充足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孩子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和監督,比如自己吃飯,自行穿衣等,這些在平時大人幫助比較多的事情,現在可以放手讓小朋友自己去做。還有在幼兒園情緒和上課中狀態出現的較多問題,也可以利用假期嚴格糾正,這樣在新學期中才能有好的表現。

  2、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暴躁的家長,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而耐心。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打擊他,給孩子鼓勵,跟孩子一起體會堅持的意義。還要講究方法,寓教於樂,探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還有一個加強情感交流的方法就是讀繪本,家長透過讀書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小孩子也能在書中學到很多,與家長產生情感共鳴。

  最後我想說:孩子不會按照父母想的那樣長大。而是會按照父母本身的樣子長大。所以,為人父母,少要求一點孩子,多要求一下自己。如果你想要孩子未來長成什麼樣子,家長自己應嚴於律己,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8

  透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收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要回歸家庭責任,與孩子攜手前行,一起成長,共創美好末來。

  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家庭夫妻關係和諧了,家庭才能和諧,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二、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我覺得作為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透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的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習慣極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9

  今天非常用心的觀看了劉老師推薦的“家庭教育法”的短影片,該影片深入詮釋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需要重視家庭教育,推進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家長們如何成為更好、更強大的父母,透過本次學習,受益頗深,心得體會如下: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如果孩子父母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

  2、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責任和陪伴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父母需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物質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3、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因為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

  4、家長與孩子要進行良性溝通。要善於傾聽,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我會每次在睡覺前聽孩子講講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做的對的我會表揚,做的不對的我會及的糾正。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做到真正溝通。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0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辦好家庭教育,關乎孩子健康成長,也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2021年1月20日,備受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家庭教育正式納入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法治化管理軌道。家庭教育被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這意味著我們傳統觀念中家庭教育所謂的“家事”不再僅僅是家事,而是成為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的大事。用世下最流行的話語真可謂家庭教育“王者歸來”。圖片

  父母本身就是兒童最初的世界,他們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實際上也是兒童終身的老師,最長久的老師。

  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得更壞。父母的價值、意義及其對孩子的影響,我們還沒有非常深刻地意識到。

  在中國的家庭,父母的素養還有待提高。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科學的訓練、科學的育兒知識的培訓,所以中國的父母是經常容易犯錯誤的。司機要經過培訓才能上路,如果沒有經過培訓他肯定是要撞車的,說不定自己的性命都難保。做父母的技術要求比當司機要高得多,但是恰恰我們沒有經過培訓,也不需要任何的認定。

  我們的父母往往就用一個標準――上清華、北大、哈佛的標準來培養孩子。實際上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我一直說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去培養孩子,最後大部分人是失敗者。

  我們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英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幫助他,讓他成為他自己。讓每個孩子在學校裡發現他自己,能夠和那些最美好的東西相遇,能夠找到自己,最後成就他自己。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潛能,每個孩子的興趣,每個孩子發展的可能性都不一樣,為什麼我們要把劉強培養成姚明呢,為什麼把姚明培養成郎平呢?每個人都不一樣,讓每個人成為自己,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

  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立法邁出了關鍵一步,接下來要切實抓好落實。比如,政府各部門共同管理模式下,如何分工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如何正常運轉;家校溝透過程中,矛盾處理機制怎樣建立。我們相信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落細落實,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將會更好地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1

  今天,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的責任和邊界到底在哪裡?如何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責任?如何真正達到家庭教育的理想效果?卻成為家庭教育繞不過去的話題。

  剛剛頒佈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有明確的界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由此,我想追問三個問題:

  第一,家庭教育該由誰擔負主要責任?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中華民族自古至今都注重家教,“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位老師”,如果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則是父母的最大失職。

  父母和他們所創造的家庭環境是孩子終身的幸福、前途和成就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父母做什麼比父母是誰更為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家務、唱歌畫畫、玩數字遊戲、參觀圖書館和博物館、經常邀請朋友孩子來家裡玩耍等等,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得分更高。”

  第二,家庭教育主要做什麼?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才,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到底該做什麼呢?最近,一份關於“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雙減政策態度”的調查報告顯示,73%的受訪家長表示焦慮來自自己的能力很難管理和幫助孩子學習。現實中的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可見,家庭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很多家長越界地承擔了學校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家庭應該承擔的本位教育內容。那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應該做些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培育、引導和影響孩子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風;二是為孩子營造和睦、親近、寬鬆的家庭環境;三是合理安排孩子的家庭學習、休息、娛樂和運動的時間;四是避免加重孩子學習和心理負擔,預防其沉迷電子螢幕和網路。

  第三,家庭教育可以怎樣做?

  一項權威研究表明:父母的溫暖、堅定、言行一致和底線教育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父母的正向期待和鼓勵,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父母對學校和學習滿懷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諧的親子關係可以涵養孩子良好的心情等等。

  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列舉出家庭教育常用的一些正確方式方法,像“父母共同參與、言傳身教、寓教於生活、尊重孩子差異、平等交流、嚴慈相濟、親子共成長”等等,都是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得以證實的一些好方法,可供家長們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隨時使用。

  不過,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榜樣示範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父母是孩子成長中最喜歡模仿的第一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我想: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釋出,家庭教育迎來“依法育兒”的時代,人們一定會不斷追問家庭教育該由誰做、該做些什麼、該如何做等核心問題,“生而不養,養而不教,而不當”將一去不復返。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2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家庭幸福安寧,更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從立法目看,該法不是為了規制家長、約束家長,而是更好地引導家長,協調社會、職能部門,共同做好未成年家庭教育的工作,讓未成年人在家庭這一重要學習環境裡,更好成長,而這與每一位家長的“生養”目的是一致。所以,家長們不必緊張或擔心自己不能自由教育孩子。

  1、家庭責任方面:首先,就是將家長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責任從過往的傳統觀念、道德觀念上升為法律條文。以白紙黑字、定律條文的方式加以明確。事實上這些規範要求都是我們每一個負責人的父母千百年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是從無形要求轉變為看得見的文字要求。

  其次,就是將父母家長需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具體要做的內容,進行細緻的劃分和規定。從家庭關係、價值觀念、人生觀等等,全面規定家長在未成年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成長中要做的、要關注的、要學習的。

  2、國家支援方面:規定了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級政府在家庭教育促進方面各自應承擔的職能,省級以上重點在與制度和政策制定,縣區一級重點在於政策落實。重點在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服務、重點人群關懷、家庭教育市場服務監管等方面,體現國家部門在家庭教育促進方面的作用。

  3、社會協同方面:全方位的規定了涉及未成年人成長的重點環節、相關機構的法定職能義務。具體體現在村居社會對家長監護人的指導監督、學校教育機構的支援、醫保照護機構的關懷、文化機構對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支援等。

  4、法律責任方面:僅有七條,從面上較為籠統地規定了對相關機構和個人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進方面不履職做出了寬泛規定。整體上看並沒有類似於治安處罰法或者刑法那樣的較為嚴厲的懲戒性規定(僅僅是在涉及違法犯罪時,依據相關法律處置),這與家庭教育中各方的責任程度相關。

  透過對《家庭教育促進法》有所學習和了解,讓我在教育理念上有所昇華:原來家庭教育不只是你一個家庭的事情,更是國家和全社會的事情,從單一的“血緣”責任昇華為“法律”責任。

  我們要加強家庭教育技能提升,教育孩子不只是給他吃飽穿暖,不只是每天的幾句囉嗦。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涉及到文化、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家長自身沒有充足的儲備,當然不能做好“依法帶娃”的細緻性的要求。

  我們要摒棄“束縛”觀念,放手去教育。立法的目的不是為了約束家長,而是引導和規範家長家庭教育行為,更多的是在指引家長如何去教育未成年人,事實上是在幫助家長實施家庭教育。基於此,所有家長都無需因為家庭教育立法化而擔憂自己的“教育權”。更直白地說,你只要不是用違法犯罪的方式去教育,都不會受法律制裁。但如果你要想做的更好,你要想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更好,你就應該遵從《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去實施。

  最後,希望《家庭教育促進法》能真正地幫助中國家長,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這既是每個家長的期待,更是國家的責任。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閱讀《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幾點體會。

  一、欲成才,先成人。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二、家長是鏡子,孩子是影子。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著家長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然,家長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也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儘量創造和諧、幸福、溫馨的家庭環境。

  三、嚴慈相濟,恩威並施。我們應善於發現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同時不能對孩子們缺點過分包容和溺愛。

  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四個第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家教,形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良好局面。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表決透過,國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該如何緊跟國家要求

  在“雙減”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和學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來的棟樑之材,我們小家庭在這幾天認真的進行了一番討論,也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雙減”和“立法”之下,我們家長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轉變?

  我們覺得

  1、應該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童年生活充滿“快樂”的回憶;

  2、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營造輕鬆家庭教育氛圍,積極地引導,多去陪伴多和孩子交心讓孩子在愉快健康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3、尊重孩子選擇,同時積極地引導,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適合的教育模式;

  4、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擁有良好的習慣和品格。

  家長與孩子相處需要多一些相處時間,以及和孩子相處需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溝通相處,因為個人學習教育法後覺得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上,平等和尊重是最應主觀地加上自己的意見與批評,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認真的認可引導。

  作為家長有時能夠是嚴厲的父母,有時還能夠是良師益友,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跟信心,用平跟寬廣的耐心,沉著冷靜地去對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於色,只要適當表現跟鼓勵就能夠了,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只要幫忙孩子尋找跟分析原因就能夠了,不贊成不要大呼小叫,這樣會挫傷自尊心跟自信心。

  當前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師資力量成為蘅量一個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教師的作用被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在農村,多數家長未能客觀地看待農村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未能正確地評估教師的作用與能力,過分依賴學校,過分期望教師,這種教育觀念無疑與農村學校教育現狀產生矛盾。誠然,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的責任,但不應看作學校承擔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而多數家長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責任推給學校,推給教師,但是忽視了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

  (一)重體罰,輕說教

  家長體罰子女,實質是以成人特權”支使子女雖然有一時之便,但是這種家庭教育方法不僅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而且為子女的“不孝”埋下後患。家長髮現子女問題後,應該民主平等地與子女溝通,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給予溫暖的關懷和照顧。

  (二)重物質,輕精神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部分家長還存在著重視物質給予、忽略精神滿足的誤區。當今社會的發展促使家庭對子女教育投入的意識迅速提高,廣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錢,滿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質需求,藉此鼓勵子女積極求學。

  實際上,對子女教育捨得物質投入是必要的,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需要精神的鼓勵和滿足,這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才是高層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學生儘管家境貧窮,但是奮發圖強,母生漢王

  精神上無形的鼓勵和滿足,內心充滿親情動力。

  最後很感謝這次學校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的機會,希望可以透過我們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讓趙鵬博從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快樂的學習,愉快的度過學習時光。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5

  我理解的家庭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的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我會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進步,我對他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但也尊重和明白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天才可能會有,但是我們很平凡,所有好的成績都需要付出努力,而且是和他一起努力!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更重要,讓他有一顆感恩之心,教育他,愛黨,愛國,愛人民,愛集體,培養家國情懷,讓他崇德向善,尊老愛幼,熱愛家庭,勤儉節約,團結互助,誠信友愛,遵紀守法,培養他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制意識。幫助他樹立正確的成長觀,培養他廣泛的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保證它的營養均衡,科學運動,睡眠充足,身心愉悅,開心學習,快樂健康成長!

  九大方法和大家共勉:1.親自教育,加強陪伴。2.共同參與,發揮父母雙方作用。3.相機二教,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4.潛移默化,言傳與身教相結合。5.嚴慈相濟,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並重。6.尊重差異,根據年齡和個性特點進行科學引導。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8.相互促進,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9.學習有益於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方式方法。

  研讀中我也有疑問,第一個疑問從大腦中突然閃現出來時,便是這部法律中的一個詞——促進。在《家庭教育促進法》審議沒有透過之前,中國從古至今,家庭教育從來沒有立過專門的法律,這就是家庭教育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法律的空白之地,以往家庭教育沒有法律的約束與規範,才導致一代又一代的父母缺少家庭教育的意識,只是靠著傳統育兒,結果就造成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強的隨意性,錯誤育兒觀,錯誤育兒方法可謂是比比皆是,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很強的危害性。而《家庭教育促進法》用“促進”一詞,把家長、學校、社會的責任都做了明確,僅拿家長來說,必須要熟練吃透這部法律,才能夠做不到不違法,從而依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很多家長包括我對家庭教育沒有清晰的認知,甚至有很多人一提到孩子教育馬上會想到學校,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是學校老師的事,而自己只是給孩子提供監護和物質保障,結果就成了“衣食父母”。

  試想,當孩子在成人之前,在那麼漫長的成長歲月裡,有大量的時間在家庭裡生活,竟然得不到系統的家庭教育,這如何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品行與習慣養成呢?尤其是很多品行與習慣較差的家長影響之下,使孩子從小就深受父母的影響,很難成為身心健康的人。

  很感恩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必將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同時給許多像我這樣的家長指引一個正確的方向。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6

  勞動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勞動教育是透過家務勞動樹立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動手勞動、參與生活的習慣。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培養出有責任感的社會人。

  現在孩子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特別的優越,除爸爸媽媽的疼愛,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老的加倍關懷。大多數孩子的生活狀態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一點不為過。但往往這樣的生活狀態會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認為這是ta應得的,家長的所有付出是應該的,孩子沒有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家庭勞動教育關係到培養孩子的高尚道德意志和品質,對培養健全人格、團隊協作意識、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年級二班李怡秋,剛滿7歲,從小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慶幸的是沒有老人的溺愛干預,給她養成的習慣要比部分同齡老人帶大的孩子獨立。上幼兒園之前就自己吃飯,後來逐漸自己穿寬鬆衣襪。從自己洗臉到慢慢學會自己刷牙、洗澡,再到現在給自己洗襪子、疊衣服,餐前擺放碗筷、餐後刷碗、擦桌子、擦地板等家務。當然這都是生活中點滴的積累。

  類似我們這種獨生子,集父母的寵愛於一身,生活中從日食起居到穿衣住行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凡事父母都得親力親為,即便在孩子2-6歲善於模仿的年齡,也都被父母扼殺在搖籃中,這不許碰,那也不能動。久而久之,孩子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強化了依賴心理。待到孩子再稍大些,父母就會抱怨孩子在傢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會,也不懂得心疼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會幫父母分擔……要知道,凡事都不會一蹴而就,孩子的這種想法和行為是受前因干預後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從上幼兒園那天起老師就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又有多少孩子三四歲了是被老人一口一口喂著吃長大的呢?到了上小學,要從簡單的整理自己文具、書包到穿衣疊被、自己洗漱、飯前飯後擺碗筷、擦桌子、洗餐具等日常小事做起。往往這類日常小事會被家長忽視,認為孩子只能添亂。試想如果我們都不讓孩子嘗試,ta怎麼會做?又談何做好呢?

  居家學習的一天,李怡秋說想吃媽媽做的糯米藕,我提前備好了食材,晚飯後邀她一起參與給藕灌米。我先示範搞定了一個,她還在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操作(往藕孔裡灌糯米是需要耐心、技巧和細心的工程)。大約半小時後,她也完成一個,伴隨著一聲嘆氣:“唉,吃個美食也真是不容易,做什麼都得付出努力呀!”我在旁邊補充了一句:“先苦後甜是不是這個理兒?”她衝我點頭表示認可。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小學生除學科教育外,要學習和鍛鍊的有太多,最基本的勞動教育是鍛鍊孩子自立的第一步。且努力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同成長,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為孩子的獨立、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7

  今天認真的學習了家庭教育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教育也是我們都需要去學習,去接受,去改變,去用心體會的一個過程。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在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則,用我們的言行舉止去感化,去影響孩子。

  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孩子剛上了初中,可能是習慣了小學時候的學習環境跟方法,剛開學第一個月,一回來就是電視手機,一問就是作業做完了還動不動就發脾氣。成績也一落千丈,給做了幾次思想工作仍改變不大,我冷靜想了想,覺得孩子也跟我們一樣,他也是邊成長邊總結,這時候家裡剛好斷網,我每天下班回來看書,做運動,做家務把自己排的滿滿的,慢慢的孩子也變得回來先看書寫作業等,也突然間就懂事多了,也知道幫忙幹家務,就這樣進步很快,回來高興的說今天這個老師表揚我了,今天我哪科成績又提高了,成長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辛苦教導,更離不開我們家鄉的配合跟鼓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鼓勵孩子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科目慢慢增多,孩子負擔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安排合理的時間跟空間,要讓他們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更要勞逸結合,好的成長應該是一起進步,而不是單方面的成績決定的,平時孩子在學習5天的時間都是老師安排好的習慣,而週末2天就需要我們家長去陪伴孩子去有規律的學習,生活,有個放飛自我的空間與時間。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們只有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會健康茁壯的成長。

  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讓寫出孩子21個優點,我寫了十來個就一個也想不出來了,我就在想到底是孩子不夠優秀還是自己看問題有些偏執,後來在不斷的學習跟成長中我發現,孩子的成長是兩面性的,你不要光盯著她的缺點去看,如果盯著缺點,那麼孩子的缺點就會越來越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童心,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當然鼓勵這個度就需要我們去把握,原則上的缺點跟壞的習慣就是需要給她提出來並且督促改正,在適當的鼓勵跟表揚中孩子一些小的壞習慣竟然慢慢都有所改變跟改正,所以我們家長要正確用心引導孩子,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在成長中也去慢慢總結,去體會,去收穫,孩子才會更快樂的成長。

  教育是門學問,並且是門不淺的學問,我們做家長的也需要去用心學習,體會,進步。自己有個好的改變好的進步孩子才會有好的成長跟進步!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21年10月23日透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個人認為這是中國教育的大事,好事,喜事。

  結合兩個現象談體會。

  1、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

  廣州黃埔某村小學,由於家長素質高,把這所學校考成了優質小學。還是以前的教室,還是以前的教師,學校還是以前的管理,唯一變化的是生源。以前的生源是本地村民子女為主,現在是新市民子女為主。黃埔近幾年流入的人才素質高,他們的家庭教育水平也高,這樣的家庭多了,教育質量自然高。

  這種現象說明家庭教育才是差異教育的主陣地。也能說明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學區房,其實最好的教育資源就是家長本人。學校的家長整體素質高,這所學校就成為了學區房。

  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因材施教,家長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家長是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家庭提供的教育是最優質的教育。學校教育,一個班四五十人,想讓學校提供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案,真的很不現實,學校只能提供共性教育。差異化的個性教育主要靠家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二章家庭責任,第十四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高考填報志願時,有學生問:某某專業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只要是國家開設的專業都是好專業,行行出狀元,你要選擇適合你的。學生又問:那怎麼樣的才是適合我的?我答:你喜歡的,你感興趣的就是適合你的,因為未來你的職業會與你的大學專業高度結合,如果你讀了一個你很喜歡的專業,你就可以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就是享受。學生說: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我答:放假時,你花時間最多的領域就是你的愛好領域。比如你的老師我,寒暑假會做一些數學競賽題目,會看一些金融經濟類的書,會看一些足球比賽,這些就是我的愛好,這些就是我的內心需求,沒有人逼你,你也會做的事,就是愛好。學生說:從小學到高三畢業,我根本就沒有業餘時間,或者說我的業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考試科目了。我說:那你哪個科目學習時間最多?你最喜歡哪個科目?答:沒有喜歡的科目,哪個科目差,學習該科目時間就多。我說:那我真的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可能你也真的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很遺憾出現了這種現象,應試教育把你快樂的童年給剝奪了。我從小就知道我喜歡什麼,高考填報志願我就報數學,工作我就選擇數學領域,一輩子我都會做數學,因為我喜歡。

  剝奪學生的業餘時間,讓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能發現自己的興趣與特長,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悲哀。有一些人打著教育的旗號做著違背教育的事情,悲哀,甚至可惡。

  教育是什麼?教育首先是讓孩子快樂,在輕鬆的環境中逐步發現自己的特長,教育工作者(家長,學校)要尊重他的特長,幫助他在這方面發展,為他的幸福人生奠基,這就是教育。比如學生a喜歡機器人,那就可以透過機器人這個載體對他進行教育,讓他知道製作機器人需要學習哪些科目,讓他主動去學習。學生b喜歡打籃球,學生c喜歡畫畫,學生d喜歡奧數,等等等等。個體有差異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每個人把自己的天賦展現出來,在這個領域發展,社會就會豐富多彩。我們不應該剝奪學生的天賦。大自然賜予他的,就要好好珍惜。你天生喜歡奧數,你就大膽去學,陶哲軒六歲自學微積分,現在是數學領域的大專家。我們不應該反對奧數,我們要反對所有人學奧數。奧數無毒。他喜歡奧數,就像你喜歡打麻將一樣。

  發現興趣是個人成長的首要問題。我覺得小學階段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錯。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學校不要剝奪學生的自由發展時間,學校不要剝奪學生的家庭教育時間,學校不要剝奪家長的親子時間。

  教育是國家,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責任,學校不要包辦太多,學校佔用的時間多,他在其他場所學習的時間就少了。

  有一些學校在試探開展無作業日,無作業不是不學習,而是讓學生和家長有時間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學習自己喜歡的科學知識。無作業是個性化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六條,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其培養廣泛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

  今天先談兩點心得體會,以後有時間再繼續談。我會反覆學習這個法律。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19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後,對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做好這個老師角色,透過學習,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育兒先育己,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儘可能掌握相關的科學育兒方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去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質量的相處時光。孩子能夠從心底裡信任父母,才能順從父母的教導。對孩子的事情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多用耳朵聽,少用嘴,用彼此的相愛、尊重、信任、讚美和關心建立“紐帶”,在親子感情漸漸加深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才能水到渠成。

  三、豐富孩子的課餘時光,配合“雙減”政策,讓孩子的學習實現高質量,更全面地開展。在課餘時間,帶著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分工,一起做菜做飯,讓孩子習慣參與到家庭中,從而對家庭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長中的困難,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在開拓視野,接觸社會,培養興趣特長的時候,意志更堅定。

  四、加強孩子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多跟孩子講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庭的家族歷史,讓孩子有民族傳承的使命感。培養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係,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而努力。

  以上是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收穫總結,希望在不斷地學習,反思中更好地掌握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0

  對於家庭教育,自己覺得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家庭也好,就是盡本份三個字。真理總是隱含在樸實無華的點點滴滴之中,所以教育孩子,我們注重尊重孩子的主動性,給他一個儘可能有張有馳,相對自由的成長空間。同樣,小樹不修不直溜,當孩子由於天性不能換位思考的時候,我們也會及時糾正,力爭在教育方面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別人的玩具他想要一起玩,他的玩具就不想分享,這時候,他媽媽總是問他,為什麼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你要分享,而你的玩具,為什麼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哪?這時候,孩子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孩子媽媽,我記得有一次是這麼循循善誘的,孩子媽媽問,兒子,我給你出個腦筋急轉彎好不好,孩子說好啊,她媽媽說,你看過年了大家團聚,有一大桌子美味佳餚,可好吃了,但是家裡只有一捆很長很長的筷子,怎麼辦,才能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這些好吃的哪?孩子說,這可怎麼辦哪,就在那裡低下頭來,靜靜的去冥思苦想。一會時間,孩子說,有了媽媽,可以讓每個人夾著她身邊的人最愛吃的菜,另一個人也同樣給他身邊的人夾,這樣就不怕筷子長,每個人就都可以吃好吃飽了。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太多了,家庭教育是平淡而又潤物細無聲的。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平平常常的教育,但是我們珍惜孩子生在這麼一個偉大的時代,是黨和國家,學校以及幼兒園老師,為孩子日積月累,無私無我的辛勤付出,才真正給孩子們支撐起一片燦爛的星空,這裡感恩幼兒園的老師們,你們真的是辛勤的園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從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每個孩子就像一個花朵,越開越鮮豔。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1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應緊跟國家要求,在“雙減”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和學校一起把孩子孕育成未來的棟樑之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學習環境。當家庭成員有分歧、有矛盾的時候,大家能輕鬆交流、相互討論協商、共同處理問題。平時,家長應該與孩子多多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2、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首先家長要做好表率,讓孩子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家長身上的閃光點,因為孩子是比較喜歡模仿的,而最喜歡模仿的就是家長,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模仿物件,這樣也能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3、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想法、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讓孩子取得成就感。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好,但對孩子好的事情是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家長不要一味逼迫孩子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這樣做不僅不能讓親子關係變好,還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4、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定期帶孩子到戶外活動,經常和孩子聊天,用心陪伴,不做“影子父母”,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教會孩子正視挫折,採用恰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任重而道遠。只有透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瞭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特定的的心理,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為孩子提供情感精神最有力的支援,並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用耐心,無條件的愛孩子,用行動影響孩子,用語言感化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2

  在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中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並在2022年1月1日實施。針對近年來各地出現的未成年人犯罪及對未成年的迫害等問題,家庭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國家及政府針對此類問題有針對性的規定了家庭責任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國家各政府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個人對於家庭教育的支援都有了明確規定,並規定了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或者非法阻礙實施家庭教育的予以批評教育、訓誡等。

  敘述了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即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並規定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為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

  家庭教育不在是父母或者監護人和老師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婦女聯合會、縣級以上精神文明建設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體育、新聞出版、網信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強調了家庭責任在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父母及監護人要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中小學校、幼兒園等相關社會組織建立家長學校、服務站點等形式,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指導服務。

  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該《家庭教育促進法》把家庭教育問題落到實處,家長們也要積極配合教育局、學校的工作,參加學習家庭教育的有關培訓,真正把自家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抓上去。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3

  教育就是一個認識並用理性指導的過程。兒童處於發育階段,給予他們指導顯得格外重要。作為孩子的家長和監護人,父母承擔的教育責任無疑十分重大。

  每個孩子生來其實就在經歷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過程,但是由於個人特質或者環境的影響,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時,家庭作為孩子的搖籃和第一個避風港,理應承擔指引的作用。家庭、學校、社會,只有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團結、協調並融合起來,才能不枉對社會未來的培養。

  學校由於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發揮的教育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校除了肩負主動教育和矯正孩子的任務以外,還是一個實驗站,因為小孩早期家教的弊端和優勢定會在學校暴露無遺。有時,早期嚴重的錯誤一旦形成,就只有很小的可能性再把這些錯誤矯正過來。

  由此來看,家庭其實肩負著更大的教育責任。

  作為家長,我們在毫無保留愛孩子的同時,要給予孩子清醒的認識,瞭解自己孩子的特質。

  基於孩子的個人特質,給孩子賦予合理的發展預期,幫助孩子確立適當的目標。

  雖然要教育孩子不斷追求成功,但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應該培養孩子成為勇敢、堅韌和自信的人。

  孩子終究是要在社會的大團體中和諧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成功與否還在於教育的成果是否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培養他們的社會感情。

  教育,是一門需要終生學習的課程,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家長並不一定都是善用技巧的專業教育工作者,但是,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多學多問,與教師和學校攜手合作,努力尋求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呵護孩子健康體魄的同時,更要培養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4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作為家長的我,感受良多。對孩子來說,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成長,影響終生。《大學》中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要學會做人,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是孩子將來的立身之本,是孩子將來一切發展的根本,更是決定著孩子將來的發展高度。而要做好這一切,就一定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家庭是人生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和家長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具有重大意義,法律明確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援和服務,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頒佈家庭教育促進法,可見我們國家對未來、對家庭、對未成年人的關心已經上升到一個法律層面,家庭教育也不單純的只是家庭的責任或者是父母的責任,這是全社會的責任,關係到民族的發展問題以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問題。所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佈,應該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一部法律,更多注重的是去解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如何引導的問題。同時教育未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關係社會發展穩定,關係國家未來建設者的培養。國家有權利、有義務幫助父母教育好孩子。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性格決定命運,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在家庭教育上,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父母的陪伴其實是很重要,父母應該要多想一點方式或者方法對小孩子進行加強教育。關鍵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榜樣,另一方面就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對父母進行相應的訓誡,法律也規定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這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5

  初讀了《家庭教育促進法》,我的感覺是,其實這部新法,一定程度上就是想幫助家長緩解我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焦慮症”,引導我們更多關注孩子健康成長中真正重要的方面,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促進政府和全社會在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和方法最佳化上投入更多資源,給予不同情況的家庭分門別類的支援,比如單親家庭、委託監護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等等。這部新法規定了家庭教育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也明確了各級政府和各類社會機構的責任與盡責方式。可以說為市場上的資源,無論是盈利性資源還是公益性資源,流向家庭教育這個領域樹立了風向標,為持續提升家庭教育對於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提升我國家庭普遍的“父母素質”和家庭和諧程度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藉著跟大家一起學習這部與我們家長和孩子都息息相關的新法,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感受。既是學習法條的體會,也是一直以來和家長朋友們交流中形成的想法。首先,我們家長必須在自己的心裡,給家庭教育一個明確的定位,科學地理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樹立鮮明的界限,不要缺位的同時,注意不要越位,該守住的陣地要守住,該給孩子的空間要給足,該交給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的要交出。

  我一直堅持認為: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輔助,換言之,我們家長不是老師的眼線和助教;家庭教育不是贏在起跑線的競爭與押寶,換言之,孩子的快樂童年時光不是我們為自己的焦慮買單的成本;家庭教育不是拼爹燒錢的階層分水嶺,換言之,昂貴的教育方式未必科學,理想的教育未必需要花錢;家庭教育不是衡量投入產出比的投資決策,換言之,我們沒有權力替孩子決定他應該喜歡什麼,他應該在什麼領域投入自己的熱情和精力。

  在這個最初的認知邊界圈定之後,我們可以結合學習新法,看看我們應該在家庭教育的觀念和方法上,有哪些最佳化提升。第一,新法再次告訴我們:家庭教育,陪伴是最堅實的基礎。新法第十七條第一款就是“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表白,陪伴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基礎,也是親子間信任的源泉。有了足夠的陪伴,孩子才能放心地在父母的關注下大膽探索世界,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足夠的陪伴,父母才能細緻地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思維方式,洞察孩子的發育敏感階段,找到恰當的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有了充足的陪伴時間,聰明的家長和更聰明的孩子,一定能找到屬於彼此的最快樂的高質量陪伴方式。

  第二,新法提醒我們,家庭教育要以“當下”為本。教育當然要面向未來,但更根本的是要服務今天,給孩子一個完整、健康、快樂的童年。新法第五條第一款“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第十六條“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家庭教育”,第十七條“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其參與相關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尊重差異,根據年齡和個性特點進行科學引導;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字裡行間透露出一個很多人看來還很先進的理念——童年不是成年的準備期,兒童不是為了贏得將來的競爭而生活。“雞娃”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孩子身心發育的階段性特點和規律,片面地將成長看成一條跑道,於是為了將來而犧牲現在,還美其名曰“都是為了你好”。新法尊重孩子與成人不同的特點,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給了孩子平等的發言權,這是我們家長應該認真反思的地方。

  第三,幸福快樂的能力,應成為家庭教育的追求。新法第十六條第三款“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其培養廣泛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第十七條第三款“相機而教,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健康細胞,幸福能力是未來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核心資產。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也不是對未來社會競爭的押寶。我們可能無法預測哪門學科在未來更有價值,哪個專業在今後更容易找工作、收入更優厚、社會地位更高,但我們能確認,獲取幸福快樂的能力,一定是陪伴孩子一生的重要資本,也是將來我們可以放心地讓孩子獨自上路的關鍵因素。那麼這個能力,應該在家庭教育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四,共同成長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有的態度。新法第十七條第八款“相互促進,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這句話簡直就像是猴叔說的一樣。多年來猴叔一直到處呼籲:我們不敢妄言教育,我們要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我相信所有用心用情的父母都會發現,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從孩子身上學到的,很可能比我們教給孩子的還要多得多。而且我們自己必須不斷進化,不停升級我們的知識技能包,不懈學習,持續成長,才能努力跟上孩子的腳步,才有資格被我們的下一代帶進由他們創造的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孩子面前,我們真的沒有指手畫腳的底氣和導演、設計他的人生的資本,我們可能要在甘當人梯的基礎上,學會隨時放空自己,隨時向孩子學習。

  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 篇26

  近期,國家頒佈家庭教育促進法。此訊息一經頒佈,大家更重視家庭教育的問題以促進教育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更重視教育問題,學校建設日新月異,硬體設施迅速改善,實現花園式校園。師資力量雄厚,智慧課堂、遠端教育都已經實現。但是,教育質量卻差強人意,很多孩子反而更加不願意主動學習,喪失好奇心、沉迷電子遊戲,和孩子的溝通成了最大的問題。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已經成為孩子教育成長的短板。很多父母並沒有做好要做父母的準備,孩子就來到身邊,沒有做父母的經驗,打著愛的旗號,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忽視孩子心靈成長的需要,又或者說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喪失了自我認識、自我探索的權利和機會。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實現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希望全民重視家庭教育。千人千面,找對教育孩子的方法;

  其次,參加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知識學習。家長讓孩子們參加補習班,又有多少人願意參加家長補習班?最好的進步,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進步;

  三,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長。做父母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考驗。大家每天面臨的問題也是新的,新的問題就需要新思維去解決;

  四,社會做好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推廣工作,讓更多人學法懂法用法。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孩子成長的合法利益和訴求。

  五,杜絕家暴違法行為,別再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全社會行動起來,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就是孩子教育興起的時代,我們時逢盛世,趕上一個好時代,只要全民努力,教育發展指日可待。教育興,民族興,國家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到來。

  家庭教育本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以上為一點淺見,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