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基本常識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一勞動節基本常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風春雨雖未覺,桃花綠色卻已到,五月又到了。
五月是少年們的天堂,厚重的衣服褲兒已經換下,跑到了田野裡或公園裡盡情的撒歡兒,用肢體跳著一支春天的哈哈舞;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湧動,執子之手,與子同行,摘下春天裡的花朵點綴愛的花景;五月是老年人的節日,踏著一路路春光,和著一串串鳥鳴,到剛剛解凍的湖面垂釣人生……
五月的第一天,更是一個了不起的日子——國際勞動節。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共同節日。
國際勞動節的發展歷史
十八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等許多國家,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勞動力更多的剩餘價值,企業主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髮變成灰白。”
沉重的壓迫激起了勞動者巨大的憤怒。他們也知道,要爭取自己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大家團結起來,透過罷工運動來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條件,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了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雖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折磨。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鬥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企業主實施八小時工作制。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
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便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
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在隨後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後的'宣判,在世界範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示威遊行日”的前身。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不過,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歐洲的很多國家,譬如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仍以示威慶祝五一,成千上萬的人依然和平地在市內遊行。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五一節的發源地美國,卻不過五一。美國的勞動節在九月,並不在五月。每逢9月的勞動節,美國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眾一般都會舉行遊行、集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以示對勞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們在遊行之後還要舉辦野餐會,熱鬧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焰火。
美國現在的工作時間,大單位是按天,一天7.5小時,一週五天。也有特殊的,是實打實記錄時間,每星期夠37.5小時就行了,譬如週五的時候我習慣性的就問了一個美國網友他們放假嗎?她說她不清楚,因為她這個星期前面有加班,四天就已經上足了37.5個小時,她們單位就是實打實記錄時間的,所以她今天就不用上班在休息了。
世界過五一勞動節的各國人民,勞動人民的勞動條件得到改善和收入得到提高,都應該銘記:是美國廣大工人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進行鬥爭,才有了之後越來越好的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