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特色聖誕習俗
聖誕節即將到來,那麼除了我們熟知的聖誕老人、聖誕樹、互送禮物、吃大餐等傳統習俗,各國還有哪些有特色的聖誕節習俗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世界各國特色聖誕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1.英國:聖誕拉炮、百果餡餅
聖誕拉炮是英國人慶祝聖誕時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據說1850年倫敦的一個糖果小販製作了第一個聖誕拉炮。
現在流行的聖誕拉炮是由硬紙製成的一個筒,形狀如同一個特別大的水果糖。兩人一人拉一頭,紙筒斷開時發出小小的爆炸聲。拿到大頭的人獲得其中的小禮物,一般包括一頂皇冠狀的紙帽子,一個小玩具,一個寫著笑話、謎語或是腦筋急轉彎小故事的紙條等。聖誕派對和聖誕大餐後,客人通常都會拉聖誕拉炮。英國人還經常拿它開玩笑,說其中的笑話一點也不可笑,小禮物既難看又沒用等等。
百果餡餅(Mince Pies)是英國聖誕節期間不可或缺的甜品。最初百果餡餅的餡是肉餡,而不是今天的各種乾果。起初,百果餡餅都是橢圓形的,代表著耶穌基督出生後被放的馬槽,餡餅的頂部則象徵著包裹耶穌的布。現在,百果餡餅多為圓形,既可熱吃也可冷食。
中世紀以來一直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如果從聖誕日之後算起的12天(直到1月6日)當中每天都吃一個百果餡餅的話,那麼今後12個月內你的生活會充滿幸福。平安夜,英國的孩子們會在家門外給聖誕老人留下一個百果餡餅和白蘭地,並給聖誕老人的馴鹿留下一些胡蘿蔔。
2.日本:肯德基+聖誕蛋糕
在聖誕節期間,肯德基是日本餐飲市場絕對的主角。這家1970年進駐日本市場的洋快餐連鎖店的“聖誕派對桶”,往往需要提前兩個月預訂。不得不說,日本肯德基廣告做得非常成功。他們先是推出了廣告詞“聖誕節當然要吃肯德基”,隨後又說肯德基老爺爺長得像聖誕老人……這樣一來,“聖誕節=肯德基”的想法在日本社會逐漸固定下來。
其次,日本人在平安夜有吃蛋糕的傳統。各大蛋糕店都會推出形形色色不同口味的聖誕蛋糕,許多人會精心挑選一款聖誕蛋糕,與家人一起圍坐,聊聊天,這對他們來說便是最棒的聖誕夜了。
3.美國:平安夜“報佳音”
在平安夜,美國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報佳音”。它象徵天使在伯利恆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當深夜來臨,教堂裡的唱詩班就挨家挨戶來到教徒家門前齊聲唱起聖誕頌歌。於是這家人就要走出門來熱烈地歡迎他們,一起唱歌。之後,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點招待。說笑一番後,唱詩班就再到別人家去唱。這時,主人一家也往往隨同前去。“報佳音”的隊伍就愈來愈龐大,他們一家家地唱下去,歡樂的氣氛有增無減,常常持續到天明。
4.法國:午夜彌撒
法國人在平安夜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根據福音書中的記載,耶穌誕生於伯利恆。這天午夜,朝聖者們會齊聚耶穌降生的山洞。後來,這一習俗變成了午夜彌撒。如今,彌撒常常在夜幕降臨時進行。此外,法國很多地方的信徒選擇在這天晚上“復原”耶穌降生。他們會搭建一個真實的馬廄,來重現《聖經》中記載的耶穌降生的場景。
5.挪威:平安夜藏掃把
挪威人每年平安夜都不厭其煩地把所有掃把藏起來,許多男子還要拿出槍朝空中放幾槍以示警戒,算是異教徒的習俗。這其中也是有典故的:在當地傳說中,巫婆和其他各種魔鬼會在平安夜出沒;而巫婆行走江湖必備的就是掃把。
6.奧地利、德國、匈牙利:扮怪獸嚇小孩
根據阿爾卑斯山地區流傳了500年的民間傳說,聖誕節期間,被稱為坎卜斯的怪物會去懲罰那些不乖的小孩。坎卜斯起源於德國童話,如今,年輕人紛紛打扮成坎卜斯怪獸的模樣,遊走在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等國家的街道上,只為嚇唬小朋友。
7.西班牙:聖誕木頭人也“吃飯”
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每年12月8日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戴著小紅帽的聖誕小木頭人,每家主人在用餐時都會給小木頭人留下點吃的,還要給木頭人裹上毯子,不讓它挨餓受凍。然後,趁孩子們不注意的時候,大人把聖誕禮物藏在毯子下面,孩子們會以為禮物真的是木頭人的便便。
8.墨西哥:紅蘿蔔之夜
每年12月23日,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蔬菜雕刻大賽”。紅蘿蔔是時令蔬菜,而用紅蘿蔔雕成的作品也會展覽到聖誕節當天。這些迷你微雕栩栩如生,形象地刻畫出耶穌誕生時的情景,再現了許多墨西哥民間故事。紅蘿蔔微雕的起源是當地幾家商店的店主突發奇想,用紅蘿蔔微雕招徠顧客。時光荏苒,如今,這一習俗已經演變成長達三日的節慶活動。
聖誕節的由來。
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範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羅馬人在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嚐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和非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鬥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絡。由於曆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聖誕節禮物。
英國: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美國: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複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著花環以及其它別緻的佈置則是一樣的'。
法國: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西班牙:西班牙的兒童會放鞋子在門外或窗外,接收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裡有禮物給最美麗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據說在耶穌誕生時,曾有一頭牛向他吐氣來使到他得到溫暖。
義大利:每一個義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穌誕生的模型景物。在聖誕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時參加聖誕彌撒。完畢之後,便去訪問親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禮物。在聖誕節,義大利人有一種很好的風俗,兒童們作文或撰詩歌,表示感謝他們的父母在一年來給他們的教養。他們的作品,在未吃聖誕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裡、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裡,父母裝作看不見。在他們吃完大餐之後,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讀。
瑞典:瑞典人是很好客的,聖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瑞士:瑞士的聖誕老人是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的。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後,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丹麥:丹麥是最初推出聖誕郵票和稱防癆郵票的,這種郵票發出來籌款作防癆經費。在丹麥人寄出的聖誕郵件上沒有不貼上這種郵票的。收接郵件的人,看見貼有愈多聖誕郵票的,會覺得更喜歡哩!
智利:智利人慶祝聖誕節,必有一種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飲品,是用咖啡、牛乳、雞蛋、酒和發酵的葡萄合制而成。這種飲料為什麼被叫做“猴子尾巴”呢?倒沒有人能夠解釋。
挪威:挪威人在聖誕前夕臨睡前,家裡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雙鞋子,由大至小排稱一列,是各人輪流唱出他最喜歡的聖誕歌或聖詩一首。
愛爾蘭:愛爾蘭的每一個家庭,在聖誕節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燭或燈在窗門架,表示歡迎救世主降生。
蘇格蘭:蘇格蘭人在家裡找尋向別人借來的東西,必需在聖誕節之前都歸還與物主。他們多是在新年的首個星期一那天贈送禮物,並不是在聖誕節期間送的,小孩子和僕人都會得到禮物。
荷蘭:荷蘭人的聖誕禮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時會被藏在布丁羊腸裡面。
德國:德國的每一信奉耶穌教的家庭,都有一株聖誕樹,聖誕樹是在德國最先有的。德國人對於制聖誕節餅是很講究的。餅有很多款式,在親友之間,彼此均有贈送。
中國聖誕節習俗
聖誕色
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
聖誕老人
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樹
聖誕樹是聖誕節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人們在聖誕前後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在戶外,並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聖誕襪
聖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