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精選12篇)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一、夏至節氣氣候特點

  1、降水量大:夏至節氣期間降水量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正是感夏到來的時候,所以在江南地區會多次出現暴雨天氣,嚴重的時候還會有洪澇災害;在江淮一帶,還會有梅雨天氣,空氣變得非常潮溼陰冷,容易滋生黴菌、病菌;在北方地區,也會經常出現降雨,時不時地就有大雨、小雨或雷陣雨。

  2、日照長:夏至節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日照長,夏至那一天,正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長度最頭漫長的時候,夏至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也是晝長夜短的,每天我們接收到的光照都非常多,這和情況一直維持到秋天。

  3、氣溫高:夏至節氣到來的時候,氣溫是非常高的,雖然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也是一年中少有的高溫階段,很容易會導致人中暑的情況發生,所以當夏至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地避暑。

  二、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精選12篇)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個地球上除南極點和南極圈內的極夜地區外,所有地點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開始的,在西北方落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1

  一、引入主題

  1、教師模仿"滴答、滴答"的聲音,問這是什麼聲音?

  2、下雨拉,我們小朋友上幼兒園、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那該怎麼辦?(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簡單小結:小朋友的辦法真多,有穿雨衣、雨鞋、撐傘、戴帽子等出門就淋不到雨了,你們真聰明

  二、觀看掛圖,欣賞第一段詩歌:

  1、教師示範朗誦第一段詩歌。

  2、引導幼兒瞭解詩歌內容

  師: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誰打著一把蘑菇傘?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誰打了一把荷葉傘?

  3、組織幼兒跟教師一起朗誦。

  三、欣賞第二段詩歌。

  1、有一些生活在水裡的小動物不怕雨,淋著雨,真快活。哪些小動物不怕雨呢?

  2、師:是誰呱呱呱的唱著歌,淋著雨,真快活?

  3、組織幼兒集體朗誦詩歌。

  四、完整朗誦詩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詩歌裡的小動物嗎?讓我們一起來唸一念詩歌吧!

  討論的樂趣。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塑膠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膠袋、小籃子等。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透過多種感官感知夏季的來臨,掌握夏季的季節特徵。

  2、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夏季炎熱、乾燥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降溫工具,並簡單瞭解人們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活動過程

  一、匯入教師: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狗不熱了》的故事,小朋友喜歡嗎?

  小狗黃黃去旅行,心裡高興極了。黃黃起了一個大早,背上自己的旅行箱九出發了。哎呦,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沒走一會,黃黃頭上的汗珠就滴答滴答落下來了,把黃黃穿著的小背心都溼透了,這可怎麼辦呢?黃黃忽然記起自己的旅行箱裡還有一頂太陽帽呢,趕快拿出來帶上,哇,涼快多了。可是沒走一會兒,又熱了起來,黃黃又從旅行箱裡拿出了自己的小扇子,上下一扇,真涼快。走著走著,黃黃覺得口渴難耐,又拿出了自己帶著的桔子水,哇冰涼的'桔子水喝下去真痛快,黃黃覺得自己舒服多了,聰明的黃黃已經不熱了。

  二、展開

  1.認識夏天的基本特徵教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師故事中講的小狗一會戴涼帽、搖扇子,一會又喝桔子水,這是說的什麼季節的事呀?

  (夏季)(1)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嗎(夏季)(2)你們是怎麼知道夏季來到了,夏天有什麼感覺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麼不同?

  (自由討論)小結:夏季十分炎熱,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種類比以前多了,昆蟲多了,樹葉也更茂密了。

  2.讓幼兒知道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這麼熱的天該怎麼辦。

  (1)如果我們現在在院子裡跑一圈,就會滿頭大汗的,夏天這麼熱,我們該怎麼辦呀?

  誰能想出一些好辦法,讓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不會這麼熱?

  (2)小結:在戶外時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長時間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陽傘,下午2點鐘太陽最熱,在很熱的夏天,要儘量減少這個時間外出。

  3.引導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能使自己涼快?

  (1)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辦法能使自己過一個涼快的夏天呢?和你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們比一比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比如你吃什麼能涼快一些?(吃西瓜、吃雪糕......)你怎樣做能使自己涼快一些?(吹空調、吹電扇、出門帶夏涼帽、打太陽傘、在水裡游泳、在樹蔭下玩耍.......)

  (2)幼兒講述想出的涼快的辦法。

  三、結束

  1.引導幼兒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樣過才涼爽。

  2.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讓幼兒瞭解夏天的物品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在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爸爸媽媽跟著,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溫、天氣、動植物的生活、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變化。

  2、有細緻地觀察與比較能力,會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夏季用品進行分類。

  3、知道夏季應該注意防暑降溫並體驗夏天給人們特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夏天調查表:請幼兒畫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請幼兒收集各種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圖片。

  3、請幼兒連續做一個月的氣溫觀察記錄,並畫出曲線圖。

  4、幼兒用書:《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動過程:

  1、幼兒尋找夏天的變化。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請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裡能找到夏天?教師帶領幼兒到室外,引導幼兒從周圍環境的變化來發現夏天的特點。教師:請你說說你是怎麼發夏天到了的?你還知道夏季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喜歡夏天嘛?說說理由。

  2、展示幼兒收集的夏季用品,學習分類的.方法。教師:我們夏季都會用到一些什麼特別的東西呢?請幼兒介紹並展示幼兒收集的物品。教師:夏季有這麼多特別的東西,我們將它們這樣分類呢?

  3、結合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氣象記錄,討論夏季應該注意的事項。教師:這是小朋友做的氣象記錄,你發現最近的氣溫又什麼變化?教師:氣溫越來越高,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教師提醒幼兒應該注意防暑降溫,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動,少吃冷飲,注意飲食衛生等。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能在演唱時表現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

  3、體驗用不同強弱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帶領幼兒觀察夏天下大雨和小雨時的不同情形,並讓幼兒仔細聆聽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聲音。

  歌曲《大雨小雨》(見語言音樂光碟CD)。

  活動過程

  談話和幼兒一起回憶下大雨和小雨時的不同情形,啟發幼兒說出下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聲音。

  教師:下大雨和小雨時的聲音怎樣呢?

  遊戲運用對接的方式,引導幼兒玩"下雨了"的遊戲(見資源包)。

  教師:讓我們分別扮演大雨和小雨說說話,做個遊戲吧。

  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大雨小雨》(見音樂光碟CD),熟悉歌曲旋律。

  教師:下大雨和下小雨的聲音可真好聽,讓我們來聽一聽它們唱的歌吧。

  2、引導幼兒分別傾聽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第二段,熟悉歌詞內容。

  教師:聽一聽大雨、小雨唱歌有什麼不同?

  3、幼兒跟隨教師哼唱歌曲,感受大雨、小雨的強弱變化。

  教師:在演唱大雨的歌聲時,要唱得聲大一些;在演唱小雨的歌聲時,要唱得聲音小小的。

  4、引導幼兒跟隨琴聲的伴奏演唱歌曲,突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大雨、小雨唱歌吧。

  表現鼓勵幼兒大膽跟隨音樂伴奏,邊唱邊表現大雨和小雨的模仿動作。

  教師:讓我們和大雨、小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活動建議

  歌曲《大雨小雨》具有節奏明快、旋律簡單、內容生動的特點。在引導幼兒到戶外觀察下雨時,應讓幼兒仔細聆聽大雨和小雨不同的聲音,也可以讓幼兒穿上雨衣、雨鞋、打著小傘在雨中走一走,感受大雨和小雨的聲音,並嘗試著說出"大雨——嘩啦啦,小雨——滴滴答"的形象歌詞內容。教師清唱歌曲時,應唱出大雨、小雨不同的強弱力度。如唱大雨時聲音要響亮;唱小雨時聲音要很小;並鼓勵幼兒模仿教師演唱歌曲,在演唱時表現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5

  活動目標:

  1.萌發對自然現象的探索興趣。

  2.提高觀察能力和講述能力。

  3.瞭解夏季的基本特徵以及人們的活動。

  活動重點:

  瞭解夏天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

  掌握夏天裡人、動物、植物的變化以及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掛圖兩幅,西瓜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室外活動,感受夏天。

  指導語:“小朋友夏天到了,我們站在院子裡,你身上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感受夏天天氣的特點:很熱)

  二、展開

  1.室外觀察尋找夏天植物的特徵。

  指導語:“小朋友都感覺非常熱,我們去看看夏天裡的小花、小草、大樹是什麼樣的吧!”

  (1)請幼兒觀察各種植物,說說自己的發現。(如:大樹的樹葉比較多,有些葉子被太陽曬乾了,小草、小花也被曬乾了等)

  (2)請幼兒摸摸自己的頭上、身上有什麼東西冒出來。(引導幼兒知道夏天活動後,人們會出汗)

  2.室內觀察圖片,瞭解動物乘涼的方法。

  指導語:“夏天這麼熱,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乘涼的嗎?我們一起回教室看看吧!”

  (1)天氣這麼熱,松鼠是怎樣乘涼的?大象怎樣讓自己涼快呢?袋鼠有什麼涼快的好辦法?

  (2)根據幼兒興趣,介紹其他動物的乘涼方法。

  3.尋找夏天的物品。

  指導語:“夏天到了,老師該使用哪些物品呢?請你們幫我找找吧!”(幼兒用書)

  三、結束

  指導語:“小朋友夏天最喜歡吃什麼水果?”請幼兒一起說說西瓜等水果,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6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節氣的特點,知道為什麼“夏至不過不熱”。

  2.瞭解有哪些方法對抗炎熱,瞭解扇子的不同種類。

  3.學習用彩紙和冰棒棍製作小扇子的方法,鍛鍊手部肌肉和協調能力,學會廢物利用。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冰棒棍、雙面膠

  2、扇子製作教程影片

  活動過程

  1、夏至節氣知識介紹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點達到北迴歸線,是最接近我們的時候,這天之後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可是為什麼最熱的時候在七八月份呢?原來我們感受到的氣溫不是太陽照射的度,而是大地反射出的溫度,夏至之前地表積累的熱量還未達到最高,所以夏至這一天其實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反而是夏至過後,地表溫度逐漸累積,再加上依舊長時間的日照,氣溫因此逐漸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1、提問引導

  ——提問小朋友們是怎麼過夏天的?

  ——有什麼對抗炎熱的好辦法?

  ——需要藉助什麼?(如扇子,電扇,空調等)

  ——你們知道扇子有哪些種類嗎?(教師展示圖片:蒲扇、羽扇、摺扇、團扇等)

  2、自制小扇子

  ——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做一把屬於我們自己的小扇子。

  (1)教師展示小扇子教程影片。

  (2)小朋友們看懂了嗎?請幾位小朋友來複述一下製作過程。

  (3)教師分發彩紙,冰棒棍。

  (4)小朋友們開始製作扇子,對於有困難的小朋友教師進行指導。

  (5)在扇子的形狀完成後,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對扇子進行一些裝飾。

  4.作品展示

  請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評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獎勵。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7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節氣時影子是最短的這一特點。

  2、瞭解影子長短、大小變化的規律。

  3.進行手影表演,鍛鍊手部肌肉。

  活動準備

  手電筒、手影表演影片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節氣知識

  據說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節氣,因為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發現在這一天同樣時間太陽照射下的影子長度最短。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地球是個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陽直射點的變化造成了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達到北迴歸線,是最接近我們的時候,所以這一天太陽高度角最大,同樣時間太陽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

  2、做實驗證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長短、大小之間的關係

  ——小朋友們觀察過我們的影子嗎?有什麼發現?

  ——影子是我們的好夥伴,總是跟在我們身後,但它也很調皮,常常會變化自己的長短、大小,小朋友們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嗎?

  (1)將鉛筆豎在桌上,手電筒先從側面照射,請小朋友們觀察影子的長度,逐漸將手電筒太高,觀察影子長度的變化,讓小朋友們發現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長,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將手電筒固定在桌上,向牆面照射,手在牆面和手電筒之間來回移動,觀察影子的大小變化,讓小朋友們發現物體離光源越近影子越大,離光源越遠影子越接近物體實際大小。

  3、觀看手影表演

  (1)——影子真是太調皮了!不過他卻是我們的好夥伴,有這麼一群人和影子的關係非常好,還能讓影子來表演節目呢!

  (2)教師播放手影表演影片

  4.進行簡單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們,看了這些哥哥姐姐們影子的表演,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呀?只要好好了解影子,你們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哦。

  (2)展示幾個手影動作,請小朋友們練習

  (1)教師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用手影表演一個故事,要注意動物的大小

  5.活動結束

  故事參考:想飛的小象

  有一隻小象,剛剛生下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有一天,象媽媽帶他到河邊,他看見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說:"世界真大呀!"這時,一隻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

  小象想:"要是我也會飛,可以看更多的東西,多好呀!

  小象爬到樹上學飛,"哎喲"一聲,摔了一個大跟頭。

  小兔子看見了說:"小象,我們有自己的本事。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打洞。"

  山羊說:"我也不會飛,可是,我能爬上陡峭的懸崖。"

  烏龜說:"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

  爸爸媽媽對小象說:"我們大象力氣大,這是小鳥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著爸爸媽媽運木頭。他用長鼻子一鉤,大木頭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歡他。小象說:"我是小象真幸福。"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8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節氣麥子豐收。

  2、能夠區分大米、小米、小麥、大豆、高粱

  活動準備

  大米、小米、小麥、大豆、高粱各一小袋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節氣知識

  《史記》記載:“夏至日,祭地。”在明清時期,每逢夏至,皇帝都要率領文武百官到北京地壇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夏至時正值麥收,人們都希望能得一個好收成,但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容易形成暴雨,若一直下暴雨就會形成洪澇災害,影響收成。因此人們要祭祀祖先,以祈求風調雨順,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後還會舉辦隆重的“過夏麥”,可能是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區分不同糧食

  (1)——小朋友們,夏至是收小麥的節氣,你們知道小麥長什麼樣嗎?我們平常吃的`是小麥嗎?

  (2)——那麼小朋友們知道哪些糧食呢?

  (3)——今天老師帶來了五種糧食,看看小朋友們認不認識他們。

  (4)教師展示四種糧食,請小朋友們說出他們的形態,特點

  3、做遊戲,分五穀

  視人數將小朋友們分成幾組,在教室後部排隊,在講臺上將幾種穀物混合,分為與小組數目一樣的幾堆。遊戲開始時,小朋友從教室後部跑到講臺前,依次找出大米、小米、小麥、黃豆、高粱各3顆,再跑回去交到下一個小朋友手中,下一個小朋友繼續。看幾組所用的時間,並檢查最後小朋友手中的穀物是否符合規定。教師給符合規定且用時最短的一組小朋友獎勵。

  4.活動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9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要吃麵食的習俗。

  2、瞭解有哪些小麥製品。

  3、發揮想象力,夏至面裡有什麼,鍛鍊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一碗麵的簡筆畫,並列印,每人一張,彩筆、剪刀、雙面膠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吃麵食的習俗:

  夏至時新麥收穫,各地食俗雖有差異,但吃麵卻是共同的。史料記載,我國漢代就有過夏至節的習俗,食麵也有嘗新的意思。像是北京冷淘面、四川擔擔麵、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江南地區還有麥粽、夏至餅。所謂夏至餅就是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其實夏至餅裡並沒有指定的餡料食材,只要是開胃消暑的,都可以加到餅裡做餡料。

  2.瞭解有哪些小麥製品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麥嗎?它是長什麼樣的呀?(教師出示圖片)

  (2)——那我們平時吃的麵食是像小麥這樣硬硬的黃黃的嗎?

  (3)——其實啊小麥首先被製成了又白又細的麵粉才能被我們廣泛使用。那小朋友們知道哪些東西是由麵粉製成的嗎?我們剛才在介紹夏至吃的麵食時已經提到很多了,有小朋友能回憶一下嗎?還有其他的嗎?(麵條,麵皮,麵餅,麵包,蛋糕)

  3.夏至要吃夏至面

  (1)麵條也是用小麥做成的,是我們夏至節氣要吃的主要食品之一,有一句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也有說“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今天我們的麵條已經準備好了,但是光吃麵條有些單調,小朋友們來動動腦筋,想一想麵條上可以加點什麼菜呢?

  (2)請小朋友們把你能想到的菜畫出來,剪下來,然後貼在這碗麵裡吧。

  (3)教師分發列印好的麵條簡筆畫。

  (4)小朋友們自由發揮,教師對需要幫助的小朋友進行指導。

  (5)請完成圖畫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說畫的是什麼,為什麼畫這些菜。

  (6)教師給予優秀作品的小朋友獎勵。

  4.活動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10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的防暑降溫方法。

  2.能在老師幫助下完成切西瓜遊戲,鍛鍊體魄,鍛鍊反應力。

  活動準備

  夠全班吃的西瓜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1)小朋友們,夏至過去後天氣就要一天比一天熱了,你們對付炎熱有什麼好方法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點評,重點點評喝水,沖涼,電扇,空調這幾個容易因為貪涼導致疾病的方法。

  2、集中總結夏季防暑方法及錯誤方法

  (1)多喝白開水,不要等口渴再喝,這樣並不能很好的起到補水的作用。同時少喝冰水,避免刺激腸胃。

  (2)不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的熱量反而難以散發,可能還會引起腦部血管收縮導致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3)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間裡,不出門運動,容易得“空調病”。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5度,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能低於24度。

  (4)可以喝綠豆湯,薄荷水,吃西瓜等用於解暑降溫,注意西瓜不宜多吃。

  3.切西瓜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提到夏天不能長時間的待在空調間裡,要出去運動,我們這就去出門活動一下身體吧。

  (2)做遊戲切西瓜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圈,一名幼兒做切西瓜的人站在圈裡,邊走邊說“切,切,切西瓜,一刀兩刀就開花”,說完用手來切圍成圈的幼兒的手,被切到的兩名幼兒超不同方向圍著圈跑誰先跑到切口的地方誰到圈裡來做新的切瓜人,然後繼續遊戲。

  (3)做完遊戲回到教室,教師分發切好的西瓜。

  4.活動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11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吃麵食的習俗

  2、瞭解麵食的製作過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麵糰做麵食的活動,鍛鍊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動準備

  和麵、揉麵影片,簡單的麵食製作方法影片,橡皮泥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新麥收穫,人們要在夏至這一天吃麵食的傳統習俗。

  2、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知道哪些食物是麵食嗎?

  ——那你們喜歡吃麵食嗎?喜歡吃哪一種麵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歡吃麵條,有的喜歡吃麵包,其實包子外層的皮、餃子皮它們都是麵食呀,他們的形狀是不是都不太一樣啊?但其實它們都是麵粉做成的,為什麼麵粉能有這麼多形狀呀,我們看看一看在大哥哥手裡麵粉是怎麼一步步變身的吧。

  3、教師播放和麵、揉麵的影片,並講解

  ——請一位小朋友要複述一下面粉變成麵糰需要那些步驟?(要加水然後朝一個方向攪拌,最後用手把它揉成團)

  ——真棒,現在我們已經有面團了,就是我們的橡皮泥,現在請小朋友們動動小手,把麵糰捏成你喜歡的麵食的形狀吧。

  4、幼兒自主動手捏橡皮泥,教師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指導,並鼓勵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餃子皮之類比較有難度的作品。

  5、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對能做出優秀作品的幼兒獎勵。

  6.活動結束

  幼兒園夏至活動方案 12

  活動目標

  1、瞭解夏至時節的天氣變化

  2、感受雨聲的變化,欣賞關於雨聲的詩句

  3、能自主完成雨傘的塗色,培養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雨傘簡筆畫、雨聲音訊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時節天氣變化的知識。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江淮一帶出現梅雨天氣,頻繁下雨,空氣潮溼。

  2、——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雨天嗎?

  ——有的小朋友喜歡,有的小朋友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呀?為什麼喜歡呢?

  ——其實雨天也不是那麼的討人厭的,只要你細細觀察,能發現很多讓人喜歡的事。比如老師就特別喜歡聽雨聲,很多古時候詩人也很喜歡下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3、教師播放雨聲音訊,體會古詩中的雨。

  (1)教師播放小雨音訊,請小朋友描述小雨是什麼樣的。

  志南寫出“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都沒有溼;風吹在臉上,臉也不覺得冷。

  (2)教師播放大雨音訊,請小朋友描述大雨是什麼樣的。

  李商隱寫“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深秋天空昏暗,寒霜降臨,池中荷葉已經凋零所剩無幾,只留了幾片供人聽雨珠滴落的聲音。

  (3)教師播放暴雨音訊,請小朋友描述暴雨是什麼樣的。

  蘇軾寫“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烏雲如墨汁一般,卻沒有把山巒全部遮蔽,大雨打在湖面,濺起的水花跳入船中。

  4、——小朋友們,現在下雨了,你們要怎麼防雨呀?

  ——現在老師給你們發一把小傘,請你們給它畫上漂亮的圖案吧。

  5.教師分發列印好的雨傘簡筆畫,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塗色,教師會需要幫助的幼兒進行指導。

  6、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說為什麼這麼畫,教師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幼兒獎勵。

  7.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