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通用6篇)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

  一、活動方案的詳細內容

  主題:(大標題)

  前言:(概述)

  開展活動意義:(為什麼開展活動)

  活動內容:(詳情講述該項活動的步驟及活動專案)

  活動執行時間:(包括時間段)

  活動範圍:(活動所針對的物件、區域)

  人員配置:(按職就分,所有的工作任務細分至每位工作人員身上)

  前期準備:(做好對活動前期的調查、宣傳推廣、活動裝置的安排等)

  工作內容:(提出工作要求,細分工作任務以及提出所完成要求)

  活動目的:(做出所想達到的效果)

  效果評估(效益分析):(預想活動後所得到的反應及達到的效果)

  物料清單:(對所有用到的宣傳材料、物品等做好登記)

  二、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通用6篇)

  為了確保活動能成功舉辦,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綜合考量活動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溫暖,弘揚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在這元宵佳節來臨之際,舉行本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情暖元宵

  三、活動物件

  XX幼兒園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正月十五下午14:30—16:00

  地點:校食堂

  五、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王副校長致辭

  (二)主持人宣佈分組情況及活動要求、規則,並請生活阿姨示範包湯圓的方法。

  (三)各老師就位,活動開始

  (四)包湯圓結束,全體同學就席,觀看錶演

  (五)品嚐湯圓,活動結束

  六、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項

  (一)活動準備:

  1、活動策劃及安排(XX老師)落實活動詳細策劃及工作安排,並提前一天做好傳達。

  2、餡料準備(XX老師)聯絡食堂負責人購買餡料,並做好餐具等準備,傳達活動時間及細則。

  3、會場所需物品(XX老師)膝上型電腦、照相機、無線麥克風、擴音器。

  4、主持人(XX老師)

  5、宣傳板製作(XX老師)

  6、攝影攝像(XX老師)

  (二)活動中:

  1、人員安排及分組情況:

  小班(XX人)分四組,每組XX人,分別由XX老師負責。

  中班(XX人)分兩組,每組XX人,分別由XX老師負責。

  大班(XX人)分兩組,分別XX、XX人組,分別由XX老師負責。

  2、參與人員必須按照規定時間進場,到班級指定位置就緒,不得大聲喧譁、打鬧玩耍。教師作為組長,負責教授同學包湯圓的方法並做好秩序、場地衛生維持工作。

  3、包湯圓結束,烹製過程中的遊戲、節目表演由主持人及XX老師主持。

  4、場地清掃:全體師生及食堂工作人員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元宵的習俗。

  2.透過做、煮、品嚐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麵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願望。

  指導語:

  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

  ②元宵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導語:

  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

  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並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麵粉團弄碎,不要將麵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嚐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的:

  引導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湯圓的習俗。幼兒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湯圓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湯圓時的心情,透過親子活動享受制作湯圓的過程和樂趣。

  二、活動主題:

  快樂元宵節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月19日(下午15:30)

  四、活動地點:

  本班課室

  五、活動準備:

  1、本週五中午到辦公室領取一次性檯布。

  2、2月x日(下週一)中午第二批吃飯人員留下廚房搓粉,然後分到各班,各班老師分成人手一份。

  3、在廚房拿好盤、桶等裝好材料。

  4、下週一下午14:40分準時吃午點,全體員工下午14:15分準時上班。(校車老師早上幫廚房洗番薯)

  5、活動當天門衛、校車司機下午15:00負責指揮車輛看守大門。

  六、活動流程:

  1、15:10—15:30(家長簽到,播放上次圖片)

  2、播放“湯圓”歌曲班主任帶領幼兒入場。

  3、教師指導語:

  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

  ②湯圓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湯圓?

  4、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導語:

  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

  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5、做元宵、煮元宵。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4

  目標:

  1.透過運用手掌、指尖做搓、團、壓等動作,提高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2.學習使用“請”“謝謝”“不用謝”等禮貌用語。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準備:

  音樂《伸出雙手來》《圓圈舞》《唐老鴨》,彩色膠泥若干,布娃娃3個,碗若干,彩虹傘一把,盤子13只。

  過程:

  對家長的指導語:手的精細動作能力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例如,6個月以內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抓握,6~12個月寶寶的主要精細動作是捏,而2~2.5歲寶寶的`精細動作又有了跨越式發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透過製作湯圓鍛鍊寶寶手掌、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和家長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

  1.問候時光

  教師出示一個布娃娃,並以布娃娃的口吻一一向寶寶問好,被問候的寶寶要點頭向大家示意。

  2.歡樂模仿操

  家長和寶寶一起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複習模仿操“伸出雙手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新操“圓圈舞”。重點讓家長引導寶寶學習跟著節奏做操。

  3.手指遊戲

  一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啊,爬啊,爬啊;兩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啊,蹦啊,跳啊;三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啊,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啊,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烏龜啊,爬呀,爬呀;五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呀,變成大灰狼啊,嗷——

  4.親子活動:做湯圓

  (1)教師示範用彩色膠泥做湯圓,用手掌做搓長、團圓的動作,用三指做拿、捻等精細動作。(搓長:將泥放在手心,兩手前後搓動,將泥搓成圓柱體。團圓:將泥放在兩手中間,兩手均勻加力轉動,將泥團成圓球。)

  (2)教師示範把做好的湯圓餵給小動物吃,並說“我請小狗吃湯圓了”等。

  (3)寶寶和家長一起給小動物們做湯圓,教師引導家長指導寶寶嘗試做搓長、團圓等動作。

  (4)寶寶和家長一起請小動物吃湯圓。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學習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

  5.歡樂彩虹傘

  (1)紅豆豆、綠豆豆、黃豆豆

  讓家長和寶寶各抓住一種顏色的傘邊,表示扮演相應顏色的豆豆。活動開始,教師念兒歌“紅豆豆甜,黃豆豆圓,綠豆豆香”。當教師說“我們要抓黃豆豆”時,抓著黃顏色傘邊的家長和寶寶趕快跑開。遊戲反覆進行。

  (2)洗衣服

  請寶寶坐在傘中間,家長按照教師的口令把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最後教師說:“衣服洗乾淨了,甩一甩就幹了。”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抖衣服的動作。

  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為寶寶準備膠泥、面泥、陶泥等材料。在寶寶基本掌握團圓、搓長等動作後,家長可引導寶寶練習壓、拉等動作,除了做湯圓外,還可以做餃子、包子等,以鍛鍊寶寶的創造力。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5

  活動準備

  1、環境的創設:

  把活動室佈置溫馨的家庭的客廳、餐廳模樣(幼兒可圍坐在客廳、餐廳的大桌旁活動),在桌上鋪上漂亮、整潔的餐巾,擺上幾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湯圓用的米團若干,幼兒人手一份墊板、塑膠小刀、碟子、溼手巾、小袖套和圍兜。

  3、生活經驗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冬至時節閩南的一些民俗;學習用橡皮泥搓圓。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一)以媽媽的身份談話:我們的家佈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媽媽要和你們一起搓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好嗎?

  (二)檢查幼兒的小手是否洗乾淨,並幫助幼兒套上袖筒、繫好圍兜。

  二、搓湯圓,歡迎關注公眾號:幼教課件,

  (一)師操作示範

  1、出示大米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米團,媽媽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團。

  2、示範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團。示範時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並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麼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3、示範、講解搓湯圓的方法,並啟發幼兒逐一點數,看看媽媽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觀察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是許多湯圓。

  (二)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活動要求:

  (1)媽媽這裡有許多的米團,等會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自己來取一份。

  (2)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髮、挖鼻孔或抓其他東西,手髒了可用溼手巾擦一擦。

  (3)數一數、比一比,看看誰搓的湯圓多。

  2、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並進行適時的指導。

  (1)可以先把一塊大米團米團分成幾塊小米團,再把小米團搓成湯圓。

  (2)可以邊搓邊數,看看自己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看看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就是許多湯圓。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湯圓有什麼不一樣(如大小、形狀等),比一比誰搓的湯圓多。

  3、請幼兒把搓好的湯圓交給阿姨,並協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湯圓

  組織幼兒在安全的地方觀看阿姨煮湯圓,並進行自由交談,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吃湯圓

  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並適時向幼兒介紹閩南地區冬至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搓、吃湯圓等活動中學習感知1和許多。

  2、讓幼兒知道冬至節搓湯圓、吃湯圓是我們的一種習俗,並喜歡參與這一活動。

  幼兒園做湯圓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的:

  1、嘗試透過多種途徑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讓幼兒參與每個環節,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

  3、幼兒與老師、家長合作,讓孩子感受節日的濃烈氛圍。

  二、活動時間:

  xx

  三、活動地點:

  xx幼兒園

  四、活動準備:

  1、幼兒園:

  (1)將幼兒和老師製作的燈籠佈置在園內。

  (2)準備燈謎和各種小禮物。

  (3)準備元宵節相關兒歌、資料和圖片供幼兒欣賞和了解。

  (4)準備湯圓和班級做湯圓的米麵和餡。

  (5)元宵節或喜慶音樂,猜燈謎時播放,烘托氣氛。

  2、老師:

  (1)做好元宵節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知道元宵節來歷;提供視屏和圖片讓幼兒瞭解元宵節習俗;按要求教會幼兒一首元宵兒歌。

  (2)安排佈置親子製作元宵花燈活動,並佈置好各班級兌獎臺。

  (3)各班級準備一個稍大一點的煮湯圓的鍋(電磁爐或電飯鍋),並提前學習如何做湯圓、煮湯圓。

  (4)協助做好元宵節活動家長邀請工作,要求每位幼兒家長都能參加。

  (5)班主任在幼兒快吃完湯圓時,到操場做兌獎準備(兌獎臺、班級名稱牌、禮物、印章、班級幼兒名單、謎底提前準備好)。

  (6)收集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花燈的照片,和親子共同收集的元宵節圖片資料。

  3、幼兒家庭:

  (1)幼兒和家長在家查閱元宵節相關資料,瞭解元宵節風俗習慣,欣賞全國各地是如何慶祝節日的。

  (2)親子共同製作各種各樣的花燈。

  (3)將蒐集的元宵節資料圖片、製作花燈的照片提供給老師。

  五、活動過程:

  1、伴隨歡快音樂迎接家長來班參加活動

  2、元宵節常識介紹

  3、觀賞元宵節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資料、製作燈籠的照片和圖片

  4、親子做元宵。包括親子洗手、發放材料、學習製作湯圓、親子製作湯圓、下鍋煮湯圓(此環節20分鐘)

  5、煮湯圓,唱兒歌。在煮湯圓的時間,幼兒表演元宵兒歌,並洗手入廁,做好晚餐前的準備(注意:廚房也會為幼兒準備湯圓,端上來之後,將班上煮好的湯圓倒入廚房煮的湯圓一起,發放給幼兒)

  6、猜燈謎活動

  (1)班主任需要提前下來,到自己班級區域等家長解答謎底。

  (2)幼兒與家長一起猜謎,猜中後,到本班老師處報謎題編號核對謎底(不要摘下謎題,只用記住謎題編號)。

  (3)猜中一題,給幼兒手背上蓋章一個。

  (4)集齊5個印章可以到班主任處兌換獎品一個(老師做好記號,一人只能兌換一個獎品)。

  (5)兌換完獎品可自由活動也可放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