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6篇)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工作任務。 注重教育目的,突出素質教育中音樂學科的特點,緊密結合我校的實際,力求做到以審美為核心,注重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統一,注意對學生情商、智商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工作任務:

  1、七年級(1234班)音樂教材課堂教學,每週一節。

  2、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瞭解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鑑賞的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正處於變聲期,唱歌較困難。

  2、學生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觀念不正確。

  五、教學措施:

  1、七年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最佳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內容,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

  3、注重匯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六、教學計劃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 周次

  第一單元 嶺南春早 4 4

  (1)嶺南春早

  (2)春天的故事

  (3)東方之珠

  (4)七子之歌

  第二單元 吹豎笛 2 5—6

  1、吹5、6、7

  2、吹1、2

  第三單元 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之一) 4 7—11

  1、絃樂四重奏

  2、鄉情

  3、親情、友情

  4、別情

  第四單元 西洋管絃樂隊 2 12—13

  1、管絃樂曲《彼得與狼》

  2、管絃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第五單元 膾炙人口的歌(之二) 3 14—17

  1、南屏晚鐘、小城故事

  2、康定情歌、南泥灣

  3、老漁翁、繡荷包、太陽出來喜洋洋

  第六單元 世界音樂之窗(之一) 2 18—19

  1、南亞的音樂、東南亞的音樂

  2、東北亞的音樂、中亞的音樂、西亞的音樂

  七、複習

  原則上按照以上計劃進行,但若遇特殊情況,可做相應的變動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2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來源,分析其節奏與旋律特點,感受其音樂的風格。

  2、 透過學習歌曲,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改革開放的政策像春天一樣,給祖國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給嶺南大地帶來了繁榮、興旺給人民帶來了歡樂、幸福和吉祥。

  教學重點:

  透過觀看影片、聆聽樂句、模仿節奏型等手段,引導學生分析、瞭解歌曲的創作來源,從而感受歌曲獨特的嶺南風韻。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礎上,利用獅子鑼鼓經為歌曲的前兩句進行伴奏。

  2、 透過分析歌詞,瞭解歌詞所包含的寓意,並引導學生說說在經濟飛躍的今天肇慶的變化透過改編歌詞,創造一首屬於自己的“《肇慶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嶺南春早》是選自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音樂》(花城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嶺南春早》中的一課。這一單元主要分為兩大板塊:

  一、透過對廣東音樂《步步高》、《賽龍奪錦》的初步瞭解與認識,讓學生能受到嶺南鄉音的薰陶感染,從而具有作為廣東人不可缺少的藝術素質;

  二、透過學習《嶺南春早》、《東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現的人們對改革開放政策帶給嶺南大地巨大變化的喜悅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嶺南人“敢為人先”的意志。而我將《嶺南春早》第二課時作為這一單元總結性的一課,兼顧了以上兩個內容,透過引導學生對歌曲創作來源的剖析,分析歌詞瞭解歌曲所蘊含的意境,最後拓展創作,體驗嶺南的春天給他們帶來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課前播放歌曲《嶺南春早》的錄音,烘托氣氛,使學生自覺回憶起學過的旋律,並使課程能自然匯入。

  (三)、複習歌曲。在教師的伴奏下,請同學們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後,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加深他們對旋律、歌詞的記憶。)

  ( 四)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歌曲的創作來源:

  師:《嶺南春早》這首歌曲曲風清新、委婉,在歌詞裡面就描繪了一些嶺南秀麗的景色,同學們能說說嗎???

  除此以外,歌曲的節奏與旋律方面也充滿著嶺南音樂的特色,下面我們結合歌曲裡的四個樂句,,分別是:

  5 5 1︱2﹒ 3︱ 1 7 0 1︱2 0 ︱ .5 5 ︱4﹒5 3 2︱1 2 4 3︱2 - ︱

  2 6 ︱4 5 3 ︱5 - ︱5 0 ︱ 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

  1、探索節奏特點。

  (1) 播放潮州小鑼鼓《畫眉跳架》的影片,著重觀看開頭部分鑼

  鼓樂的合奏,要求學生記住讓他印象深刻的大鼓的節奏。

  (2) 再次播放影片,讓學生加深印象,並用筆輕聲地在桌上敲一敲節奏。

  (3) 請2-3個學生把他所聽到的印象深刻的節奏敲一敲,教師點評並引出鑼鼓樂後面部分大鼓的節奏型

  2/4 X X X︱X . X︱X X X︱X . X︱X X X︱X O‖

  (4) 教師示範大鼓的節奏型拍一次,請全班同學跟著拍一次。

  (5) 請學生們尋找一下,四個樂句當中,哪個樂句採用了大鼓的節奏型?(第一樂句)

  師:對的,第一樂句的節奏採用了潮州小鑼鼓當中的一個切分節奏型,給人一種積極、進取的感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透過讓學生觀看影片、聆聽節奏、模仿大鼓節奏型等手段,讓學生對比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瞭解其節奏型的作用。)

  2、探索旋律特點。

  師:剛才我們探索的是節奏的特色,現在我們再一起來尋找一下旋律的特點。

  出示廣東音樂《賽龍奪錦》引子部分、以及潮州音樂《畫眉跳架》、《梳妝》的部分樂譜,分組請學生們對比、尋找一下剩下的三個樂句與這三首樂曲的聯絡,並進行連線。

  1 7 0 1︱2 0 ︱ 《賽龍奪錦》 .5 5 ︱4﹒5 3 2︱1 2 4 3︱2 - ︱ 《畫眉跳架》 2 6 ︱4 5 3 ︱5 - ︱5 0 ︱ 《梳妝》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透過歌曲三個樂句與三首不同歌曲的曲譜進行比較,使他們感受、體驗、理解樂句與曲譜間的內在聯絡。)

  3、透過同學們分析,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歌曲的創作來源:

  (1)歌曲的節奏選取了潮州小鑼鼓的鼓點節奏,展現了嶺南人銳意進取的精神。

  (2)歌曲的旋律選取了廣東音樂《賽龍奪錦》及潮州音樂 《畫眉跳架》、《梳妝》的音調元素,展現了獨特的嶺南韻味。

  (五)引導學生用獅子鑼鼓為歌曲前兩句進行伴奏。

  師:剛才我們總結了歌曲選取了《潮州小鑼鼓》的部分鼓點的節奏,那麼平常過年過節時,我們聽得最多的是什麼鑼鼓呢? 生:獅子鑼鼓。

  師:嗯,對的。而且,我們學校就有舞獅隊,有同學會敲獅子鼓嗎?

  (1) 請一位會敲鼓的同學敲一敲。

  (2) 教師出示簡單的獅子鑼鼓節奏,與學生一起練習。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任七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本學期準備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我會採用不同教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主要以唱歌為主,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本學期在上課的同時我會適當的教學生一些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些樂理知識。避免學生因為學習某一內容而覺得枯燥和乏味。

  三、教學目標:

  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瞭解音樂作品,理解音樂,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演唱的能力。同時,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四、教學措施:

  音樂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寓教於樂,在教學中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以及手、腳、腦、口的配合,為了更好的發揮音樂課的這些優勢,在學習中,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營造不同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多參加音樂活動,使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消除恐懼心理、幫助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展開自由的想象和表現。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和表現能力,透過聆聽表現出來的各種動作表情是學習音樂創造活動中最簡單、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對學生的語言交流、智力發展大有益處。可以透過音樂教學上的多樣化、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揮。在本學期在教學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五、工作進度:一週一課時

  第一週第一課時:第一單元 行進之歌 唱歌 一二三四

  第二週第二課時:欣賞 進行曲

  第三週第三課時:第二單元 影視金曲 唱歌 長江之歌

  第四周第四課時:音樂欣賞

  第五週第五課時:第三單元 天山之音 唱歌 青春舞曲

  第六週第六課時:音樂欣賞

  第七週第七課時:第四單元 美洲之聲 唱歌 紅河谷

  第八週第八課時:音樂欣賞

  第九周第九課時:第五單元 小調集萃 唱歌 沂蒙山小調

  第十週第十課時:音樂欣賞

  第十一週第十一課時:第六單元 徽韻 唱歌 小石橋

  第十二週第十二課時:音樂欣賞

  第十三週第十三課時:學唱 國家

  第十四周第十四課時:學唱 山楂樹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4

  根據學校安排,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七個班的音樂教學任務。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感受能力,現制定本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由小學進入中學學習。學生來自各學校。各小學的學生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音樂課堂的行為習慣還沒養成。學生對音樂課學習認識模糊。基於學生的現狀。依據音樂課標,結合教材,我制定本學期七年級音樂教學目標和措施如下:

  二、教學目標

  1、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2、養成音樂課堂良好行為。能看懂教師的音樂教學指向。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5、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6、完成本學期學習任務。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視聽享受,儘可能多地補充延伸的知識,開闊學生眼界。

  3、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4、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四、七年級音樂教學進度表

  第一至三週

  第一單元

  歌曲;《彩色的中國》

  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愛我中華》等

  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造

  第四至第六週

  第二單元

  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欣賞;《溜冰圓舞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等

  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造

  第八至第十週

  第三單元

  歌曲;《銀盃》

  欣賞;《牧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

  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造

  第十一至十四周

  第四單元

  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欣賞;《伏爾加船伕曲》《雲雀》等

  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造

  第十五至十八週

  第五單元

  歌曲《軍民大生產》

  欣賞;《杵歌》《船工號子》等

  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造

  第十九至二十週複習考試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5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七年級的學生音樂素養較低 ,之前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音樂知識,特別是農村的學生,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

  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並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學生聽音提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測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6

  透過在初一上學期的學習,學生的音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學生的音樂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透過音樂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其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特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它包括六個單元,每一單元都有自己的教學主題,如:第一單元“行進之歌”就包括《一二三四歌》和欣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婚禮進行曲》等音樂。而且每個單元分唱歌、欣賞、知識與技能、實踐與創作、學習評價五個版塊,其中在第三、五單元還加入了演奏這一內容。還有隨心唱響和演奏曲。這一冊內容與上冊的結構輪廓大致一樣也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內容圖文並茂、形象生動、直觀性強。如:要學唱的歌曲,就在此歌曲前畫一個“麥克風”,欣賞曲大都有圖片展示或將旋律線畫出等等。

  2、教學內容富有時代感,注重多元化結合;將電視、電影、民族等到音樂送到課堂上,讓人耳目一新。如:有進行曲、中國的民歌、經典的舞曲等。

  3、強調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重視參與實踐。在每一單元的實踐與創作中,各內容具有較大的擴充套件性,大多是開放題,注重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的難度也會很大,和上學期一樣課時的安排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除此之外就是教具準備了。

  二、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初中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瞭解,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而且他們樂於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樂內容會比較感興趣,但由於他們年紀小,對音樂內容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因此,對初一的學生應該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繼續保持,同時引導他們加強音樂思維,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

  三、教學目標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我國個地區、加拿大音樂感興趣,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母音樂文化。

  2、能夠選擇用歡快、熱烈、輕快活潑、優美抒情、讚美等不同的情緒來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

  3、能夠用自然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初步瞭解變奏曲式、手法,認識變音記號等相關的音樂知識。

  四、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的能力。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開闊視野,使學生能具有一定的音樂鑑賞力和視唱水平,瞭解樂曲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簡介。五、改進措施:

  1、轉變教學思想觀念,適應新課程。

  2、在備課時,應緊抓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和圍繞感受、體驗情感這兩點來設計教案。課前準備要充分,特別是教具的準備。

  3、作好“培優補差”的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優生的音樂特長。

  4、在上課時,要多注重與學生間交流;以引導、啟發為主,精講。

  5、嚴格訓練課堂常規,切實為每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

  6、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五、授課進度:

  第1課時學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第2課時欣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拉德茨基進行曲》

  第3課時《葬禮進行曲》《婚禮進行曲》

  第4課時學唱歌曲《長江之歌》

  第5課時欣賞《辛德勒的名單》《眺望你的路途》

  第6課時欣賞《伴隨著你》、《穿越竹林》

  第7課時學唱歌曲《青春舞曲》

  第8課時欣賞《我的金色阿勒泰》、《賽乃姆》

  第9課時欣賞《在銀色的月光下》、《歌唱吧,我的庫木孜》《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

  第10課時學唱歌曲《紅河谷》

  第11課時欣賞《拉庫卡拉查》《凱皮拉的小火車》、《化妝舞會》

  第12課時學唱歌曲《無錫景》、《沂蒙山小調》、

  第13課時學唱歌曲《小放牛》

  第14課時欣賞《無錫景》、《沂蒙山小調》、《一根竹竿容易彎》、

  第15課時《桃花紅杏花白》|《龍船調》|《小放牛》

  第16課時學唱歌曲《送戰士》、《十月歌》

  第17課時欣賞《為親人細熬雞湯》、《一枝花》

  第18課時複習,學生技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