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精選20篇)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

  一、研究計劃步驟

  RP寫作的第一步,就是Topic的確定。也就是你的所要研究的詳細內容。主題的確定一方面可以多看一些本專業的綜述,找到一些有類似專案,但是還沒有人做過的東西;也可以找到自己專業的導師師兄師姐來幫你;當然,假如你自己有新的想法主意提出那就更好不過了。

  實在寫文章標題題目越小,範圍越明確,就越好寫,講清晰就行,論證方法才是寫作中的重點。在確定主題之後,下面需要提供一些你的研究工作的背景情況,也就是Background。好比你要研究生物新能源,那麼你就要描述一下世界上的能源狀況,都開發利用過那些生物資源。一方面讓人瞭解一下現狀,另一方面也告訴別人,你為什麼要來研究這個東西。

  Methodology是你設計的研究方法,也就是用何種方法來實現你的設想,達到你所預期的結果。包括有實驗步驟,所需時間,以及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等。好比生物新能源,你就要寫出你是利用何種生物,以什麼方法來提取這種資源,還有最後產能的效率要如何丈量。這部門的寫作要詳細,Step by Step的告訴人家你是如何來做這個實驗的。Methodology可以最直接的反應一個人的動手能力。

  接下來就是你預期的實驗結果了,實驗結果反應出你設計的研究到底有沒有意義。仍是生物能源的例子,你提出這樣一個設想,那麼你想看到的結果一定是,這種新的能源一方面產能效率高,另一利便又經濟環保,本錢低廉,因此開發新能源非常的有遠景。文章的最後要把你從確定標題題目到查閱背景到制定研究方案所參考過的所有資料都列出來。

  二、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精選20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文(精選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

  一、研究的課題: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透過參與課題研討課活動、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探索出相關誦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使學生在良好的誦讀中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並使自己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迅速成長。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及誦讀教學的有關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認真學習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認真學習國內外誦讀教學方面先進文章,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絡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課題組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三月份:

  (1)學生誦讀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四月份:

  (1)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豐富個人部落格。

  五、六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誦讀教學論文,參加論文評選活動,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找出不足。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2

  一、課題名稱:

  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

  二、課題的提出:

  多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閱讀教學走進了一個繁瑣分析、機械訓練的怪圈,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體會和見解,更談不上從閱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使學生的表達倍受困惑。

  與此同時,作文教學又遠離兒童的生活,一些作文教學觀念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擺脫原有作文教學費時、高耗、低效的弊端。在作文教學研究上依然沿用傳統的思維方法,重視對作文教學各個部分進行個案研究,忽視了作文教學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絡的探討,學生完全是為老師佈置的任務而作、為應付考試而作,下筆時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

  《語文課程標準》已把語文實踐活動和語文積累放在了小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掌握積累語言方法,充分積累,全面積累,並自由表達,主動用自己的方式說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寫自己獨特的見解,真正將習作作為自己的發展需要、成長需要。我提出“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這一研究課題,旨在進一步以作文教學為重點,拉動語文整體改革,從而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充分張揚學生個性,還真實於學生,讓表達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理論假設:

  “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以“大語文”觀、素質教育觀為指導思想,用立體化的、科學的訓練模式,開放的、靈活多樣的活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養成廣泛閱讀、全面觀察、處處留意、時時思考、主動記錄的良好習慣,從課堂到課後,校內到校外,將習作生活化,生活習作化,讓學生感受習作的樂趣。使學生情動詞發,敘童趣,抒童情,寫童真,勇於創新,張揚自我,從而活化語文教學,深化能力培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其研究的理論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課程標準》理念

  《標準》指出:“語文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同時強調“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手,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情感。”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積累與寫作中堅持個性化之路,才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自由發展的環境中成為個性特色鮮明的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發展。

  (二)《小學教育學》理論

  教育學理論指出:“同一年齡段的少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差異。不同的個性特點,表現了兒童未來不同的發展趨向。”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在寫作教學中,“對這些個性特點因材施教,便可使學生成為學有專長,富於個性的人才。”

  (三)名人名家教育思想。

  ①中共中央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要實現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其基礎就在於學校教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在於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而習作能力的培養也應體現這一精神。

  ②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能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精彩。”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只有尊重學生個性,他們才會樂於去學、去寫,也才會養成健康的人格。

  ③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善讀未寫書,不進圖書館,閱覽室,萬物皆書卷”。天地萬物都是閱讀的好教材,只有善積累,才能為寫出獨具個性的文章奠定紮實的基礎。

  ④語文學家呂叔湘說:“語文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文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只有讓學生獨具個性的感官去觀察社會、生活中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學生的習作才會有新意,有個性。

  四、研究目標:

  1、該研究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樹立育人觀念,培養出對知識能主動學習,靈活使用且具有健全人格的素質型人才;構建教學新格局,透過系統的、開放的實驗,使學生主動積累,自由表達,確實為樂於表達而習作,逐步形成個性化的習作品質。

  2、探索一整套科學的研究體系,構建課題自身的理論體系。

  五、研究方法:

  研究物件:小學中年級

  具體設想如下:

  1、從學生興趣入手,廣闢閱讀資源,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積累具有個性化語言特點的材料.“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是積累對於創作的重要性。小學生的習作更需要大量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積累,並在積累中進步。語言積累只能透過有聲語言和閱讀獲得。有聲語言積累往往在人與人的對話中無意識便獲取,閱讀積累則主要來自書籍和網路。

  現代的書籍和網路資訊多如牛毛,個人無法完全獲悉,因此必須講究閱讀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去讀,讓他們能巧妙運用選讀、速讀、跳讀、精讀、批註、筆記等方法,還要給學生創造大量的閱讀條件,建設班內小書架,開放校閱覽室,與某些圖書館友好聯絡,鼓勵同學間書籍推薦和互借,開展班內和小組閱讀交流會、精彩片段賞析,讓學生有機會閱讀,樂於閱讀積累。

  2、最佳化開放閱讀教學,讓學生自由地在讀中學寫。在閱讀中、生活中搜集積累語言,主動地在寫中鞏固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主動收集有關課文資源的資料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把語言描述的情境,表達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體化;要能把語言還原於生活,發表一定的見解;在課外閱讀中,對自己喜歡的語言,要能大體理解它的意思,才摘抄下來;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自己喜歡的語段敘述出來,並注意運用語段中的一些詞語。理解了的語言在記憶倉庫中處於啟用狀態,猶如整裝待發計程車兵。

  3、作文教學全方位“開放”,不受任何束縛,指導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充滿個性的習作。引導學生開展具有趣味性的、實踐性的活動。結合遊戲、實驗、參觀遊覽、調查採訪等特意安排的活動進行,讓學生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獲取寫作素材,激發對生活的熱愛和寫作的興趣。

  習作練習一定要“重視個人獨特感受”,“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充分肯定和展示發自學生內心的聲音,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引導他們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傾聽,用皮膚感觸,用心靈撫摸自然、社會以及人類的道德情感,引導他們學會“生命體驗”,培養其張揚的個性。

  4、創設情景,平時多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話題,激發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寫出充滿新意的文章。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習作這片天空中自由翱翔。

  5、重視在修改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文章不厭百回改”,關於寫作的教學建議有“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使習作修改氛圍輕鬆、團結、和諧,充分調動全班、小組和個人的積極性;

  6、進行作文口頭訓練。結合閱讀教學,透過朗讀、背誦、擴句、複述、談學習體會等途徑,在課堂上加強口說練習,並展開講新聞、一分鐘演講、朗誦會、故事會、辯論賽等語文活動,訓練學生說話圍繞中心,思路清晰,口齒清楚等技能。

  7、評價以激勵為主,蘊含指導意圖。一味的批評會使學生喪失興趣與自信,一味的頌揚也會使學生迷失進步的目標,止步不前。因此,優秀的評價語既要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充滿自信心,又要指明他們有待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培養評價能力,要側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修改、加工潤飾。

  8、在班上設立“習作”進步獎,每次習作教師認真審閱,對習作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讓他們不斷樹立自信心。同時設立“佳作欣賞”欄目,讓每一個成功者享受寫作文的樂趣。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學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動品嚐到成功的快樂,而學生的習作是學生辛勤勞動的成果,要充分發揮學生作文成果的激勵功能。

  9、每學期組織全班學生開展習作競賽,並辦習作專集,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同時把學生的優秀成果向全國性少兒雜誌推薦發表,不斷激勵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積極性。

  六、研究步驟:

  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1-20XX.4)學習理論,成立組織,擬定研究方案,研究工作全面啟動。

  第二階段:(20XX.5-20XX.8)教師針對學生習作與習作教學弊端,探求研究“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的教學思路,摸索出讓學生樂於積累,個性化習作的途徑與方法。

  第三階段:(20XX.9-20XX.12)整理研究資料,撰寫總結報告,推出研究成果,申報結題驗收。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3

  一、課題的提出與研究目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一項基本任務。它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具,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前提。但透過平時的作業及考試檢測情況來看,二年級學生的錯別字現象很多,這對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障礙。

  要是學生避免寫錯字的現象,牢固掌握所學生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將學生的錯字現象作為生字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找到其出錯原因,並研究相應的解決策略,迅速提升二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提高教學效率。

  1、將研究重點放在課本上,並不是將視野侷限於課本,適當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貫通課本知識,培養能力。在瞭解語文課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的原因與對策。

  2、在獲取豐富關於易錯字的基礎性資源,從而建構符合實際的語文課程資源。探索高效的語文活動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構建小學語文的操作模式。

  二、課題概念的定義

  關於易錯字——顧名思義,易即容易,錯即錯誤,易錯字就是特別容易出錯的字。出現錯誤的字,我們叫它錯別字,一般分為錯字和別字。易錯字就是指容易寫錯或混淆的字。

  在生字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先入為主的現象是值得注意的,生字的書寫,第一次正確是很重要的,有不少學生,第一次書寫的時候出現錯誤,事後再去彌補,效果事倍功半。然而,透過一定的干預,在以後的書寫中,正確率將會大大提高。

  這要求教師具有對易錯字有提前的預設,知道這個字出現的常見錯誤,並且知道用恰當和巧妙的方法,在課堂上對這個生字進行提前干預,防止大部分同學出現這樣的錯誤,甚至達到把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

  易錯字的提前干預,是指教師在知道學生學寫新字之前,對易錯字進行歸類,透過教師和學生自己巧妙地利用比一比,編故事,順口溜等有趣的形式進行提前干預,讓學生自行特點後再進行書寫,儘量把錯誤扼殺在第一次落筆之前。

  現場跟進指的是在第一次作業出現第一次錯誤的時候,在第一現場及時跟進,透過一定的干預措施,讓學生避免出現錯誤,或及時糾正該錯誤。由此對易錯字的產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

  三、課題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從研究設計到具體實驗應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有序地安排研究活動。在作業設定上最大限度的減少機械性,增強情趣性。

  (2)綜合性原則:合理構建作業結構體系,注意作業設計的相互協調,合理搭配。對於學生作業設計要以新課標為準繩,依據新課標對作業體系進行定向和控制。

  (3)以人為本原則:同一年齡的學生存在生理、心理、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意識傾向、興趣愛好的個別差異,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區分對待,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課題的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我們研究的理論依據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是指在工作記憶中完成的對新資訊的精心製作或精細加工,是對要記住的新資訊附加額外資訊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使新資訊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資訊的理解,可以加深對學習材料的記憶,通常用的方法有:

  (1)對資訊進行聯想;

  (2)產生關於新資訊的視覺表象;

  (3)將資訊的字面意思進行擴充套件;

  (4)把進資訊同別的事物進行比較;

  (5)舉出一個資訊的例項;

  (6)補充新資訊的細節;

  (7)找出資訊的上位概念或下為概念;

  (8)對資訊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等。

  (二)我將二年級所有學生作為研究物件,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⑴文獻資料研究:在研究初期,對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作為本課題的理論支撐,幫助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⑵調查分析研究:在課題研究初期、中期和後期,透過調查測試,分析瞭解學生識字能力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並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提高研究實效;

  ⑶個案分析研究:在教育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研究物件,對具有典型特徵的學生建立個案登記表,首先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後對其施加影響並跟蹤觀察,從觀察記錄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較科學的事實結論;

  ⑷經驗總結研究: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三)具體做法:

  (1)把本冊所有的生字按照教材的單元編排進行彙總。

  二年級的生字數量固定,每課課文後面要求“會讀會認會寫會默”的四會進行彙總。因為二年級教學的識字量相對有限,每個生字的相關詞語也相對固定。因此,我們預先對每一課課文的四會字進行擴詞,讓這些常見詞語讓孩子們多讀多寫,紮實訓練。這樣的八張詞彙表包括所有的生字和片語,以及相應的針對性訓練。應該說,這就是所有易錯字的範圍,打個比方來說,這就是我們用來獵取易錯字的一張大漁網。

  (2)把學生出現的易錯字按照原因進行歸類。

  生字教學之後,在學生的各項作業中,如看拼音寫詞語,聽寫、寫句子等,學生的易錯字就會逐漸顯現。迅速測查和總結,整理了易錯字彙總表。

  ①根據錯別字出現的原因,彙總歸類,可分成這樣三類:(別字)

  ②改變字形:如“黃”字中間“由”寫成“田”,“原”的第一筆寫成撇。(錯字)

  ③新增或遺漏筆畫:如“試”多加一撇,“球”遺漏最後一個點((錯字)

  (3)根據易錯字的不同原因,進行相應的教學干預。

  ①第一類:用法混淆而產生的易錯字。

  A措施一:充分理解字意,進行分辨訓練;

  B措施二:適當提供語境,進行強化訓練:

  這些同音字,學生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需要進行一定的練習,要求學生不僅理解,掌握,更要學會運用。如“比一比,再組詞”的練習,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固定片語。如“選詞填空”的練習,學生在句子中理解字義詞義,真正掌握字詞。

  ②第二類:改變字形而產生的易錯字。

  措施一:根據字形,進一步挖掘字義。

  這一類易錯字的產生,學生大部分因為粗心,不注意字形特點,寫字時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把筆畫寫錯,或是把字的某部分寫錯,導致字形完全改變,成為錯字。如“黃”字中間“由”寫成“田”,這是因為學過“田”,而不認識“由”。又如“原”的第一筆寫成平撇,是因為前期對“後”的印象太深,第一筆順手就寫錯了。這種錯字不存在字義理解的問題,多是因粗心而引起。這種情況。我們適當的把字形和字義加以聯絡。在教學時加深孩子的`第一印象,讓孩子對字形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儘量避免首次錯誤發生。

  措施二:正面強化,提倡現場跟進

  這一類易錯字的產生,很多是受到形近字的定勢影響。有一些孩子會在寫字時張冠李戴。把A的偏旁移到B的身上,又把B的底部放到A的身上。比如,學過“高”字,再學到“亮”,因為兩者相似,就會出現把“高”的上半部分套到“亮”上。又如,前面寫過“學”字,下一課學到“常”時,因為上半部分相似,粗心的孩子受定勢影響,就把“學”的頭,套到了“常”的腦袋上。這樣的錯字,簡直是移花接木,不倫不類。

  如教到“常”字。教師在教完字形之後,在學生第一次落筆寫字時,注意巡視,發現有學生出現錯誤時,立刻跟進。馬上讓學生停筆,將錯誤現象拿出來,進行對比,仔細分析字形之後,再讓孩子提筆寫字。這樣的跟進,可以將易錯字在第一時間加以糾正。

  第三類:新增或遺漏筆畫而產生的易錯字。

  措施一:強調關鍵筆畫,將字形生動化,形象化。

  這一類易錯字,原因與第二類相似,同樣是受定勢的影響,遺漏或添加了關鍵筆畫。如“試”多加一撇,“球”遺漏一點。最後一點。這就是老師們反覆強調,但學生又反覆出錯的“經典”易錯字。

  這時可以運用精加工策略,將這個容易新增或遺漏的關鍵筆畫進行強調,賦予這個筆畫以形象的意義,讓他符合兒童認知特點,讓抽象的筆畫產生具體的含義,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上。

  措施二:抓住字形特點,編故事,唱兒歌。

  有一些筆畫,還可以抓住整個字形的特點,讓筆畫融合在字形裡面,把整個字編成故事或者兒歌,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牢牢記住字形,對這個筆畫更是印象深刻。

  五、課題的預期成果

  (一)初步打算

  (1)讓易錯字的統計更具科學性。二年級易錯的生字基本來源於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學習過程出現的錯字。那麼這樣的彙總是否存在疏漏呢?我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A進行全體語文教師問卷;B在二年級進行同步測查;C在現在的二年級進行返回測查。

  (2)呈現不同錯誤,反覆出現。

  易錯字在統計後進行簡單的歸類,從教學進度上,從出現錯誤上進行歸類。比如“旁、傍”“川、州”“刻、孩”等,反覆呈現錯誤。將“精細加工原理”加以深化運用,在理論上尋找支點。

  (3)將課題與教學進一步緊密靠攏,整理相關教學案例等資料。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將易錯字研究進行滲透,更新學生的識字觀念。

  (二)預期成果

  (1)對易錯字有了初步的歸類彙總

  (2)積累了一部分易錯字的實施策略。

  A同音字易混字的辨別訓練,注意練習的節奏,不能過多強化。B第一次干預效果之後,注意效果的保持,隔一段時間加以鞏固訓練。C易混字的練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避免比較難理解的,生僻的字句。如“木耳”“耳目”,“升高”“高聲”這樣顛倒詞語,不提倡強化訓練。D兒歌故事等手段恰當使用,不能太氾濫,太牽強,不要刻意為“生動”而“生動”。

  (3)學生學得輕鬆積極,錯誤率降低。

  (三)結果呈現

  (1)整理相關資料材料以及案例分析。

  (2)撰寫教學論文,結題報告。

  六、課題研究時注意的問題

  總而言之,以上是為課題研究指定的初步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有小的調整,但是會努力完成課題的研究。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4

  一、課題名稱:

  讓學生做小老師,培養學生自學潛力。

  二、課題研究任務及重點:

  針對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科目中興趣不足,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而導致成績不好的狀況。我提出了這樣的小課題。讓學生在新鮮愉快的氛圍中去感受數學的快樂,逐漸去探索數學學習的方法。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到達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課題研究實施方法

  實施小課題研究的四個基本環節是:學生分組;優等生示範;全班推廣展示;小組評比。

  1、學生分組

  對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原有知識和潛力差異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水平,以優帶差合理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學習潛力強的或語言表達好的,或者思維反映潛力快的不同優勢的同學。從而到達互相幫忙學習,取長補短。給每個小組權利自己選組長,給自己的小組起名字,用小群眾的力量帶動每個同學的學習熱情。

  2、優等生師範

  每個小組都有潛力較好的同學,先讓他們以教師這種方式在前面講老師選定的中等或教容易的問題,教師補充指導。初步鍛鍊學生的表達潛力。也隨機的讓下邊的同學向他們提出問題,鍛鍊思維潛力和應變力。這時候就會有其他同學自願上來常識。那麼就滿足孩子的表現欲,學生的用心性高漲。為更好的組織全班活動做鋪墊。

  3、全足推廣全班展示

  教師佈置任務:每個小組的全體成員都要當一次小老師,選題由小組內部完成,要選取同學們易錯的問題或者感覺有難度的問題但不是偏題和怪題,由組長把關。這個過程很鍛鍊孩子自主思考問題的潛力,選題的過程也是複習學習的過程。好一點的同學思考選題,差點的同學會向好同學尋找幫忙,也有向老師找幫忙的。每週的第八節課教師作為旁聽者,把整個課堂都交給孩子們,讓他們盡情的表演,當出現疑問是互相補充,教師也給予適當幫忙。

  4、小組評比

  迴圈幾周後,由班主任幫忙,班長組織一次正式的講題大賽。分別設立不同的獎項,老師當評委。一段時間的練習,鍛鍊學生的表達潛力和自主思維潛力。有群眾榮譽感的孩子們,自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都怕給小組拉後腿。最後評比出最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還有不同的單項獎勵,從不同的方面去鼓勵學生。

  四、課題時間安排:

  整個課題研究需要一個學期時間

  (1)開學初定出計劃

  (2)第一個月課堂有意識都讓學生表達,讓好學生演示

  (3)以小組形式輪流表演講題,交流經驗

  (4)第三個月做評比大賽

  (5)教師點評比賽結果對後期學習補充期望。

  五、總結課題

  首先對本階段研究實驗做階段性總結,並整理經驗教訓,整理好資料做好記載,以便以後在教學活動中改善和完善。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5

  一、目的好處

  1、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是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透過數學小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潛力,使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在整體素質上有明顯的提高。

  2、透過數學小課題研究,在中高年級逐步構成一批優秀學生群體,這些學生就應能在數學學習、潛力發展中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從而為數學學科建設帶給重要支援。

  3、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教師拓寬教學視野、豐富教學資料、改革教學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數學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重要途徑。

  二、總體要求

  中年級以撰寫數學小發現、小體會為主,把握好“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訓練應體現思維的發散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高年級撰寫數學小試驗、小調查為主,引導學以致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數學學習引導講發現、重創造。在數學課堂教學和數學興趣小組或者中,引導學生能夠用心敢於思考,善於發現,個性是鼓勵學生敢於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

  2、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方法重於知識、過程重於結論、思維重於記憶、長遠重於眼前的評價思想,個性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概括與提煉,逐步構成數學潛力。

  3、引導部分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如節儉、環境、交通、運動、經濟、實踐等方面開展系列研究,然後用數學的方法去分析,寫出小調查、小報告。

  4、引導學生讀好《小學生數學報》、《時代學習報》、《數學大世界》等數學報刊雜誌,指導學生寫好數學小發現或小試驗或小調查,用心向學生報刊。

  5、在適當時候,出一些數學小課題研究專輯,在《小學生數學報》上出一些專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成功。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6

  一、研究的背景

  如何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這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務必思考的問題。很多時候,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源於教師合理的匯入,然後學生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所顯現出的效果也出乎意料。因此,我將“情趣匯入”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研究。

  二、研究的理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慾望,他們才能更用心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研究的目標

  1、本課題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用心參與課堂教學,喜歡語文,會運用語文。

  2、本課題研究,旨在使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指導學生探求新知時,能夠因材施法、有章可循。

  四、研究的主要資料

  (一)質疑匯入

  教師在檢查學生預習狀況時,能夠抓住學生的疑惑,圍繞本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質疑。便於分解學生的理解困難,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也有助教師對知識和課堂的駕馭。

  (二)故事匯入

  圍繞課文資料選取或編寫故事,繪聲繪色地講述,既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又可起到知識的傳授。甚至能夠和教學重難點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感悟潛力。

  (三)影象匯入

  能夠利用多媒體或掛圖,更直觀形象地展示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這樣既能幫忙學生理解課文,又在學生腦中留下了深刻的畫面,有助於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

  透過本次研究的教學實踐,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預期成果如下:

  1、問題匯入新課,能夠拉近文字與學生的距離。

  2、小故事揭題,利於學生語言的積累。

  3、用謎語揭示課題,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4、生活搬進課堂,學生樂於參與。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7

  一、指導思想

  遵循課題研究規律,強化科研意識,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進行實踐,創新研究工作思路、紮實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為學校德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操作模式,為建立特色、品牌學校服務。

  二、研究目標

  本研究針對多元文化所帶來的挑戰,透過調查研究,對本區域中小學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進行重新審視,發現其存在的問題,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為學校德育適應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趨勢提供理論見識和操作方式,以提高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思路

  遵循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建構解決之道”的思維取向,即“問題→解決→建構”的研究總思路。相對應的研究步驟經歷三大階段和一大目標,也就是從問題階段到策略階段再到評價體系階段,三大階段相互影響、相互支撐最終實現建構和最佳化學校德育管理體系的研究目標,研究過程始終堅持理論服務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原則。

  四、主要工作

  1、學期初,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學期研究計劃。加強課題成員的理論學習,為實踐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執行課題組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課題研究的程序和任務。利用多種平臺加強課題研究成員之間的交流與研討,互通有無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堅持課題研究與學科教研活動相整合,學科的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3、查閱文獻資料和相關理論學習,建構理想的價值觀教育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系列德育實踐活動,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具有本校特色的價值觀教育操作模式。

  4、瞭解和分析試驗前期學生當中在生活方式、生活狀態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透過開展試驗研究實踐課、綜合實踐活動,積累成功案例,並透過訪談、調查等形式瞭解學生的情況,修改和完善學校德育管理體系。

  5、在前期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撰寫青少年價值觀調查報告與完成課題中期報告。

  6、重視課題資料的積累、整理與上傳。認真做好課題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實施計劃、活動記錄、個案積累、理論學習材料、階段性情況彙報、研討課教案、專題總結等內容,使每個研究專題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料,使課題資料積累更規範和科學。

  五、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回顧上學期課題工作,總結經驗得失,並且在研討的基礎上制訂出本學期的階段性計劃,並對計劃的可行性、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進行廣泛研討。

  2、有計劃地開展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收集價值觀教育、學生生活方式的研究論文或專著。

  3、請專家進行課題研究培訓,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歸納總結等方面給予指導與提升。

  三月份:

  1、召開家長集會,進行家長訪談、從家庭生活、社群生活出發來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中小學學生價值觀,瞭解家庭對理想價值觀的期望,積累實證研究資料。

  2、從學校生活出發來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中小學學生核心價值觀,瞭解教師和學生自己對理想價值觀的期望,積累實證研究資料。在調查的基礎上撰寫青少年價值觀調查報告與完成課題中期報告。

  四月份:

  1、策劃、開展以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和社團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系列德育實踐活動,探索符合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

  2、在語文、思想品德、歷史和地理等學科開展課題研究課,進行學科教學的德育參透實踐研究,推動學科建設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五月份:

  1、在全體青少年學生中開展以價值觀教育為主題的德育講座或心理輔導講座,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時代精神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對學期課題研究工作進行總結,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

  六月份:

  1、結合課題研究,鼓勵教師積極撰寫科研成果論文及案例反思等,並向省、市、區推薦。

  2、做好課題階段性小結、開好課題學期總結會。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8

  一、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工作是本學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點,是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的主陣地。本學期我校以“xx”課題研究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目的,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

  二、具體內容

  1、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

  隨著課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課題檔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顯得重要。本學期在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工作,準備結題。

  2、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進一步加強題小組成員的培訓

  (1)每位課題小組成員每月自學有關多元評價及進行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並書寫讀書筆記。

  (2)學校組織教師集中進行科研培訓,交流講座,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的提高。

  3、開展課題研究課活動。

  結合學校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課的活動,圍繞研究課開展相互交流、促進教師相互提高。

  4、落實好課題實施計劃

  (1)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並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個課題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5、開展課題階段性成果的撰寫

  課題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開課題小組成員會議,明確本學期的研究任務。

  學校制訂課題研究計劃。

  實驗教師上交本學期的研究計劃。

  十月:按照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圍繞課題開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

  十一月:召開科研課題研討會,修正完善,總結經驗教訓。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訓

  實驗教師上交階段性實驗總結。

  科研反思集錦

  科研成果彙總,編輯成冊。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9

  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理念,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為重點的價值取向。小學階段在3—6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新型課程的產生,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展需求。

  一、指導思想

  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開放、自主”為主線,使學生透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用心的、全面的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為了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務必努力打破學校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應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絡,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資訊,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的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潛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發展。

  二、活動目標

  (一)培養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性課程,其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階段。

  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目標是: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構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潛力。

  ⑴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⑵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感情懷。

  ⑶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他人與自己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

  ⑷明白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潛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⑴認識社會資源,並能有效運用。

  ⑵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群眾。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構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潛力,養成勤奮、用心的生活態度。

  ⑴注重生活衛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⑵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學會自我保護。

  ⑶端正勞動態度,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⑷認識和了解自己,樹立人生理想,用心進取。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潛力。

  ⑴關注日常生活及周圍環境中的問題,激發探究的熱情。

  ⑵考察科學發現的歷程,感受並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所必備的精神和品格。

  ⑶親身實踐,學會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儀器。

  ⑷嘗試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潛力。

  (二)本次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取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帶給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絡,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帶給開放的空間,透過發放調查問卷,培養學生與社會、與同學交流和接觸的機會。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理解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親身體會到零食的危害以及杜絕亂花錢的現象。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認識到小攤小販的零食的危害性。

  三、重點、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四、時間安排

  選題,制定方案1課時

  調查,構成材料8課時

  交流,彙報1課時

  宣傳,發起號召3課時

  五、活動模式

  與傳統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更關注問題的提出、探究和解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採用瞭如下模式:

  ⑴知識背景的準備。資料包括:向學生介紹活動的性質、目標、實施步驟、好處等,使學生有一個概括性認識;向學生介紹一般的科學研究方法;給學生開設科普講座或一門短期的綜合課程,介紹一些有關當前人類發展中普遍面臨的問題,以開拓學生視野,誘發探究動機。

  ⑵指導學生確立課題。研究課題透過師生合作,對選題的社會價值和研究可能性進行決定論證,共同確立研究課題。一般來說,與學生生活直接關聯的、切入口小的課題較受歡迎且易實施,最終確定為《關於學校周邊小攤小販狀況調查》。

  ⑶組建課題小組,制定研究方案。

  每個課題小組,採取自願結合、適當調節的建組原則和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活動原則。課題小組確定後,要根據自己的課題制定研究方案,以保證研究活動的連續性和明確化。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好處、研究的主要問題、研究的具體方法、研究的步驟和程式以及研究的結果等。

  ⑷實施研究。學校和教師要給予學生必須的時間保證,帶給必要的條件,並對學生進行操作方法和如何利用社會資源的指導。學生透過查閱資料、實驗、調查、訪問、實地考察記錄、體驗學習等方式去收集有關資訊。同時小組成員之間還要經常互相討論、交流和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⑸處理資訊,得出結論。課題小組將收集到原始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歸納、概括,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結論,提出自己的推薦。

  ⑹成果交流、總結反思。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來。透過交流研究分享成果,進行思維碰撞,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並從中獲得必須的“高峰體驗”。同時,對整個研究過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研究成果的質量和研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合作意識、體驗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反思,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理性認識。

  六、活動措施

  1、重感受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設定,無疑是學生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學生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帶給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他山之石能夠攻玉,為了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交流作用,老師將加強四個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2、學理論明目標

  教師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絡實際狀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到達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3、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主題是關於學校周圍小攤小販的調查,讓學生準備。

  4、制定活動方案

  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對於每次活動都要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資料、方法、步驟、注意事項

  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5、組織活動

  教師要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齊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6、總結反思

  幫忙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推薦,展示成果,發展潛力。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0

  引導教師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據“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現象、小問題、小策略入手,透過小課題研究的形式,引領教師人人開展教學行動研究,提高學校總體教學水平。實施計劃如下:

  一、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

  建立以校長xxx為組長,副校長xxx、xxx為副組長,教學幹事xxx、教研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明確職責

  校長抓全盤,副校長負責課題的協調督促與過程指導,教導處負責各種活動的組織實施與檢查,落實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教研組負責課題的申報、評選、管理等工作,教研組長負責組內具體的研究實施和稽核、研究及指導,教師完成小課題研究及成果彙總等工作。

  (三)制度保障

  教師嚴格按照《小課題研究程式》開展工作,個人的小課題研究狀況納入優秀教研組條件評選中。

  二、課題研究程式

  (一)擬定課題。學期初,教師收集、整理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分析篩選,確定要研究的資料。學校根據教師研究的不同資料而確定本學期的研究類別,由中心教研組負責人進行總體研究。(所選課題應是在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一般只針對教學實際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開展研究;所選課題一般應是所任學科或所教班級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要素、一個問題、一個章節、一個單元或某一個專題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種現象、一個案例等。)

  (二)立項申報。教師制定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資料,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和主要成員,明細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各教研組成員參考中心教研組帶給的課題,結合工作實際自定小課題,組長彙總報至中心教研組分管年級及學科負責人處(語文組:xxx;數學組:xxx;英語組:xxx;科學組:xxx。)

  (三)稽核督查。學校制定研究管理辦法和程式。教師小課題“方案”交至學校後,副校長組織中心教研組成員對教師提交的課題進行稽核,定期檢查完成進度。中心教研組組織力量進行校級課題立項管理。

  (四)過程監管。專案負責人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教學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組織小課題承擔教師認真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及時進行階段小結,瞭解學校小課題研究的程序,發現研究程序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跟蹤指導,為教師的小課題研究帶給服務。中心教研組負責組織專案負責人進行交流研討,培訓學習,對各課題研究進行跟蹤指導,引領向縱深發展。

  (五)資料收集。課題活動參與者每週參加群眾教研時彙報活動進展狀況(教研組長做好記錄),學期末學校收集研究成果,成果顯著的優先推薦論文、心得等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評選。

  三、結題鑑定

  每學年結束前,學校組織教師進行小課題結題鑑定。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和相關附件(附件包括支援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結題程式為:

  (1)結題準備:提前一個月向中心教研組提出結題申請;

  (2)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3)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4)學校組織有關中心教研組成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佈評審意見。

  四、成果運用

  學校完成小課題研究彙總表。集中將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彙編成冊。採取講課、評課、研究成果總結報告等現場彙報與材料展出相結合的活動形式推廣成果,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到達整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1

  一、課題名稱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

  二、指導思想

  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必須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以學習、實踐、創新為原則,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一切適應學生髮展,一切促進學生髮展”為出發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最佳化課堂教學效果、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為重點,進一步強化教學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實施目標

  1、認真學習外地經驗,深入研究“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結構、方法、原則、定位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教師要真正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真研究實踐“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真正領會教學模式的精神實質,把教學模式與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整合,走出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路子。

  3、挖掘實驗教師潛能,發揮實驗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實驗教師的合作、交流、研討、探究的精神,力爭在短的時間內出經驗出成果。

  四、研究原則

  1、課時化原則

  學案的編制主要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

  2、問題化原則

  將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透過對知識點的設疑(以問題形式設計成題組),質疑,釋疑,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新素質。

  3、參與化原則

  在學案設計中應考慮讓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透過學案創造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熱情,提高人人參與的能力,激勵人人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

  4、方法化原則

  強化學法指導。透過學案教學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同時注意學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5、層次化原則

  在編寫學案時應該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每階層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從而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措拖

  1、加強培訓、學習。進行了解和完善“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階段性的進行學案使用、學法指導、小組全作等培訓性的學習。

  2、加強交流以。學期中和同行不定期進行課題研究交流會,理論知識交流會,實現資源的共享。

  3、積極發現與解決課題研究中的困惑。

  4、把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

  總之,嚴格按照方案的目標,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活動,並以多元化的活動提升教師的課改理念,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平臺,

  相信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定會在我的教學中結出豐碩成果!

  六、課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2、調查法

  3、觀察法

  4、經驗總結法

  5、個案研究法

  七、課題實施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2、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分組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的理論學習,明確學案導學相關概念。

  四月份:

  1、在本班進行課題相關的問卷調查。

  2、開展“三同”(同備一堂課,同聽一堂課,同評一堂課)活動。

  3、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完成2片學案。

  4、上交一份教學案例。

  五月份:

  1、根據本學科特點設計和編制符合要求的學案。

  2、利用業務學習時間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的理論學習。

  3、開展“請進課堂”活動。(實驗教師邀請課題組成員聽課)

  4、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至少完成2片學案。

  六月份:

  1、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每人完成2片學案。

  2、上交一份“學案導學”課堂教學反思。

  七月份:

  個人進行階段性總結。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更要關注學生課外作業方面的創新改革。一線教師在用心指導學生學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藉助日記這個橋樑,自主選擇課外作業的材料和內容,而且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另外,教師在參與本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也能提高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研理論水平。

  二、具體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理論是高舉的旗幟,是航海的明燈,盲目的研究只會大大降低研究的效率。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關注指導學生學寫數學日記,寫好數學日記研究及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組織課題組成員不斷地學習。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確定重點,開展實效研究。

  課題組成員作為一個研究共同體,要緊緊圍繞研究重點,推進課題研究的紮實開展。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以數學課堂教學為起點,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材,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想到去撰寫數學日記。這樣來實現“我們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總結經驗,一起經歷成長。

  課題組成員在指導本班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實踐過程中,要勤于思考、善於發現,不斷總結一線經驗,撰寫論文經歷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過程,並爭取發表或獲獎。同時希望各課題組成員主動維護“部落格”的正常運轉,並不時把各自研究的成果及時在網路上呈現,以網路為平臺,提升學生素養,激起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三、日程安排。

  3月份:

  1.召開課題組會議,確定本學期研究重點;

  2.明確本學期工作計劃,確定個人學期工作計劃;

  3.透過春學期各年級對應教材數學日記計劃書寫內容:

  4.成員在實驗班內引導學生正常開展數學日記的書寫。

  4月份:

  1.透過課題成員個人學期工作計劃;

  2.學習並透過春學期部落格管理安排;

  3.成員在實驗班內引導學生正常開展數學日記的書寫。

  5月份:

  1.重溫"指導學生書寫數學日記課題研究方案",提出修改及加強部分;

  2.李霞上研究課《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3.成員在實驗班內引導學生正常開展數學日記的書寫。

  6月份:

  1.第三次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交流“指導學生書寫數學日記”的心得體會,同時探討本學期擬撰寫相關論文的範圍;

  2.討論彙集第二本《小學生快樂數學日記》的有關事宜;

  3.成員在實驗班內引導學生正常開展數學日記的書寫。

  7月份:

  1.課題組成員上交併交流撰寫的相關內容;

  2.第二本《小學生快樂數學日記》確定內容,準備定稿;

  3.佈置實驗班級學生在暑期書寫創新型數學日記;

  4.反思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完成學期工作總結。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3

  一、本課題研究背景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有效學習必須是自主性學習,所以要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生活的數學,就必須十分重視引領學生進行高質量的自主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學習。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學習者參與並確定對自己有益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援,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新課程所倡揚的自主性學習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性學習。根據肖川博士等人的研究,只有在如下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真正的學習: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反饋;看到了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可見,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努力創設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於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主動去學。可能有許多老師認為小學生自主學習並不重要。其實不然,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要從小開始抓起,因為“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使學生終生受益。國家《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轉化。基礎教育長期形成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於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造成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不會學習,不會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意義:

  1、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是符合新課程中“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要求的。在新課程中指出: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課程,教師應根據《標準》能動地發揮作用,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規範者,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在主動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2、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對學習方法的引導中,透過發現學生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創造才能,進行因勢利導,充分發展他們的智力;同時對影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善於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引起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習毅力,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精力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

  3、有利於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科學知識。學生所學科學知識,是人類在漫長的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和科學實踐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得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規律的科學總結。教師透過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有意識地引導、啟發學生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學生才能更有效的學習,更牢固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4、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它是一種以獨立學習為主獲取知識的活動。要實施這一活動並高效率、高質量地達到活動的目的,必須具備相應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各種智力的綜合體現,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是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改善學習方式是課改目標之一,課程改革是一項關係到幾億人、幾代人生命質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個人與世界關係的轉變,意味著存在方式的轉變。如果一個在學校中度過幾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於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之中,對於所學的內容也就難免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們很難想像,在他的一生中,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自我。

  三、本課題的目的和重難點

  研究目的:培養學生在數學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

  研究重點: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確立新的教學觀,積極轉變教學方式;

  2、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3、小學數學自主合作學習的研究及自主學習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研究難點:

  ①營造氛圍,喚醒自主學習意識;

  ②提供材料,創設自主學習條件;

  ③創設機會,自主參與學習活動;

  四、研究方法與途徑

  我們準備首先透過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來解決實驗研究中的各種問題,共同去研究一些共性問題,提出解決的設想,由本組各成員負責各個子課題。採用

  ①行動研究法;

  ②經驗總結法;

  ③個案研究法;

  ④實驗法。

  ⑤問卷調查法。

  ⑥文獻資料法。

  最終彙總,得出相應的對策和最佳方案。並從日常生活中發展教與學的各種問題,並調查學生與老師遇到的困惑,並與其他教師溝通,與兄弟學校交流,提出相應的實施方法。然後有意識地進行實驗,找出較好的方案與措施,並形成材料。

  主要途徑:透過理論學習、教學實踐、集體研討、活動觀摩、撰寫論文、案理研究、反思提升來開展研究。

  五、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6-20xx.9)

  建立課題教研組織,完善研究制度,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學習研究課題的目的要求,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理清研究思路,明確目標,分工負責;蒐集和整理關於課題的理論及實踐資料,做好充分的準備。

  2、實施階段(20xx.10-20xx.4)

  這個階段所做的工作有:

  (1)召開課題研究開題會。

  (2)請專家對參與研究的教師進行輔導。

  (3)根據研究方案,啟動課題研究。

  (4)及時收集研究資訊,注意調控,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5)定期召開研討會,總結交流經驗。

  3、總結階段(20xx.5)

  彙總材料,分析總結,把感性認知提升到理論高度,總結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合作交流,提煉歸納,按進度表完成各項階段性目標,迎接上級的結題驗收。

  4、預期研究成果:《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實驗與研究》結題論文

  六、人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曹大軍負責課題的整體設計、協調、組織研究力量,保證課題的研究活動的順利實施。

  主要成員:軒麗英、趙霞負責撰寫課題計劃、實施細則、開題報告,整理課題階段性成果,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中期報告),課題結題報告及撰寫論文。王莉、曹俊霞負責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疑惑蒐集,安排實驗老師,調查教師、家長以及學生並負責問卷的回收、整理、分類總結、蒐集與課題相關的案例,及時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王玉芝負責數學中自主學習的資料整理、分析、搜尋工作。

  七、主要參考文獻

  《小學教學新課程教學設計》《新課程理念與創新》《數學教育展望》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4

  一、主要目標:

  對第一階段研究成果進行評價,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局有關會議精神為指向,進一步探索自主教學的本質、內在機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鍛鍊的能力,以切實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為目標,使學生掌握多種練習方法和手段,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自我鍛鍊的習慣,為“健康教育”和“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自主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

  二、實施時間:

  20XX.3~~20XX.7

  三、實施目標:

  1、認真借鑑其他學校的研究成果,並適時在我校小推廣。

  2、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既鍛鍊了身體,又掌握了體育的運動技術和技能以及基礎知識。

  3、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自練方法的指導,形成以教師為龍頭,以體育委員和體育骨幹為幫手的傳、幫、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多種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獲得成功感,在競爭的練習中獲得優越感,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會學”。

  4、充分發揮特長生的作用,認真抓好特長生的課餘輔導和訓練工作,在普及的基礎上抓提高,以提高來促進普及。

  5、認真抓好學生的體育達標工作,做好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評價和統計工作。

  6、改革體育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有效的完整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面向全體學生。

  四、採取措施:

  1、組織全校的體育教師學習,根據市局的會議精神和我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任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認真執行。

  2、明確研究內容,教師分工到位,認真學習和做到全體體育教師的研討工作,並適時在全校舉行研討課、展示課以及成果彙報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一定質量的論文。

  3、適時組織全校體育教師學習和研討,不斷加強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對研究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共同進行探討,找出解決的辦法,作為改進措施,從而進一步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5

  一、目的意義

  1、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是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透過數學小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在整體素質上有明顯的提高。

  2、透過數學小課題研究,在中高年級逐步形成一批優秀學生群體,這些學生應該能在數學學習、能力發展中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從而為數學學科建設提供重要支援。

  3、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教師拓寬教學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數學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重要途徑。

  二、總體要求

  中年級以撰寫數學小發現、小體會為主,把握好“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訓練應體現思維的發散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高年級撰寫數學小試驗、小調查為主,引導學以致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數學學習引導講發現、重創造。在數學課堂教學和數學興趣小組或者中,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敢於思考,善於發現,特別是鼓勵學生敢於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

  2、、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方法重於知識、過程重於結論、思維重於記憶、長遠重於眼前的評價思想,特別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概括與提煉,逐步形成數學能力。

  3、引導部分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如節儉、環境、交通、運動、經濟、實踐等方面開展系列研究,然後用數學的方法去分析,寫出小調查、小報告。

  4、引導學生讀好《小學生數學報》、《時代學習報》、《數學大世界》等數學報刊雜誌,指導學生寫好數學小發現或小試驗或小調查,積極向學生報刊。

  5、在適當時候,出一些數學小課題研究專輯,在《小學生數學報》上出一些專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成功。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6

  研究的課題: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研究目標: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誦讀是語言的藝術,激發他們想讀、敢讀、肯讀、樂讀的興趣,同時常掌握一定的誦讀方法。

  2、根據中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透過開展語文實驗,確立研究誦讀的基本途徑,最佳化學生的語言感知和理解,探索出一條能以誦讀代講解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途徑。以期達到葉老所指出的“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帶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3、透過對實驗班級的研究,帶動其它班級,形成誦讀氛圍,建立校園特色文化。

  研究內容: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落實課標對朗讀、背誦和閱讀的要求,力求做到課堂上讓學生多誦讀,課外多涉獵。教師要認真研究各種誦讀形式對最佳化學生語言感知過程的作用,把各種誦讀形式靈活穿插於課堂教學之中。本課題著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內容:

  1、在課堂教學中,誦讀教學與其它教學(寫字、習作、口語交際等)的合理分配與密切關聯;

  2、誦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形成誦讀教學策略;

  3、如何提高學生的誦讀意識的研究;

  4、指導學生掌握誦讀技能的研究;

  5、誦讀教學中文意的整體把握與精美語句的鑑賞;

  6、如何建立以誦讀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

  工作安排:

  十一月份:

  1、寫好《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2、將計劃上傳到自己的部落格,並豐富部落格內容;

  3、透過第一次課題會議,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方向,明確本學期自己的具體任務及分工。

  4、開展第一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金丙芳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上閱讀和課後的研討評議工作;

  5、擬訂《語文教師誦讀現狀調查問卷》和《小學生誦讀能力及水平調查問卷》,並對分部學校師生實施問卷調查,並認真對問卷進行分析。

  6、透過第二次課題會議,討論如何開展以誦讀為主的校園文化建設。

  十二月份:

  1、繼續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2、繼續充實自己部落格的內容;

  3、開展第二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單廷霞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上閱讀和課後的研討評議工作;

  4、開展第三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從國豔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上閱讀和課後的研討評議工作;

  元月份:

  1、繼續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自己部落格的內容;

  3、寫好本學期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4、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自己的部落格。

  5、透過第三次課題會議,小結本學期課題研究過程及成果,收集整理自己的課題材料。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7

  一、課題的提出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料,創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樂於發現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統計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視,社會作用也越來越大,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材中的地位突顯,在教學中的研究更加深入。但遺憾的是,有些教師在統計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呈現給學生的一些事例並非學生熟悉,不符合生活情理的或者完全人為編造的,這樣,學生感覺不到數學問題的存在,或者無法挖掘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還有的教學前的準備工作不充分,缺乏課前學生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動,對統計教學的認識不足,對統計教學的有效研究不夠深入。可見,對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立項課題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它的研究,有助於提高教師對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認識,有助於統計方面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課題概念說明

  1、“統計概念”是指數學課程中對資料統計的過程或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的過程。它也是數學知識產生或應用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科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統計教學從內容上分統計表、統計圖等。

  2、有效性統計概念教學中應突出有效性的研究,呈現出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呈現出學生有意識地經歷簡單的資料統計過程;能根據資料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掌握交流方法,能較科學的對社會現象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科學準確的結論。統計概念教學的有效性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能把審美情趣、思想方法加以挖掘和提升。使學生情感謝、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透過對該課題的研究,能在不同的學段課堂教學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最佳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髮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圍繞這一目標,擬展開下列研究:

  1、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統計概念教學的設計、教學方式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

  2、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運用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學生在統計概念學習中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應用效果等情況。

  3、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評價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統計概念有效性教學能否改變以往的教學行為,是否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興趣;問題解決方式是否具有科學性、多樣性。

  四、課題研究理論基礎

  1、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好的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明確,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教學策略與方法能體現出學生主動的學習。

  2、建構主義的課程觀也強呼叫情節真實又複雜的故事呈現問題,營造問題解決的環境,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在重新建構中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內化,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它主張用產生於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由此支撐並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基於案例的學習,拓展性的學習與基於專案的學習並以此方式參與課程的設計與編制。

  3、《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五、課題研究方法

  1.個案研究法。從本課題研究出發,針對某一課例、某一教學片斷、某一學段內容或者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行為等進行個案研究,最終提煉出共性的結論來。

  2.行動研究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邊總結。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最終探索出小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關注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將研究成果借鑑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4、資訊採集法。對統計教學設計、課題分析,案例研究可採取資訊調查,為課題研究提供材料。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8

  姓名:

  XX

  職務:

  教師

  任教學科:

  數學

  任教年級:

  四年級

  研究的課題:

  農村現代過程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

  農村現代遠端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透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總結並形成適合農村小學遠端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應用方法,以及最佳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路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端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寫好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部落格,並豐富部落格內容;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並反思總結;

  十月份:

  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部落格”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並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

  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並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部落格。

  十二月份:

  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部落格”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並反思總結;

  元月份:

  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說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部落格;

  4、寫好課題研究論文,並進行交流。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19

  一、課題名稱:

  《幼兒運用色彩繪畫初探》

  二、問題的提出:

  本班幼兒都是剛入園的新生,他們對於色彩的認識僅僅是表面的認識,許多幼兒連色彩的名稱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們好看。幼兒具有好奇的天性,他們對於不知道、不認識的事物都很感興趣,小小的一盒油畫棒裡蘊藏了無窮的樂趣,吸引他們想要去認識、尋找與發現。幼兒園美術活動很大一部分都與如何運用色彩有關,而此時又是本班幼兒認識色彩的關鍵時刻,基礎打好了他們今後將收益無窮。所以我們選擇了幼兒喜歡的色彩,將《幼兒運用色彩繪畫初探》列為本班的美術課題研究。

  三、研究物件:

  小二班全體幼兒

  四、研究時間:

  五、研究方法:

  以實驗研究法為主,觀察法、操作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方法為輔。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讓幼兒認識各種常見的色彩,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對多種色彩感興趣。

  (二)透過幼兒對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的感知,誘發幼兒興趣,陶冶幼兒情操,開啟智力,在獲得美感和喜悅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

  (三)透過“觀察—體驗—發現—想象—表現—創造”來開展活動,讓幼兒觀察、遊戲、創作等具體實踐活動來進行,學習色彩的運用。

  七、課題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

  1、認真學習《綱要》精神,學習有關美術教育方面的文章,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以幼兒為主體,貼近幼兒實際,注重活動的操作性和啟發性,循序漸進、由潛入深,促進幼兒運用色彩能力的發展。

  2、對小二班幼兒進行認識色彩、運用色彩水平的測試,為開展《幼兒運用色彩繪畫初探》課題做準備。

  3、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計劃。

  (二)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收集有關作品,組織幼兒共同欣賞,以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內容進行運用色彩繪畫的教學,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3、收集相關材料,階段小結。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調整策略,選擇適合小班幼兒運用色彩繪畫的教學內容進行指導,提高幼兒運用色彩繪畫的水平。

  2、啟發引導幼兒、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選擇各種內容,運用各種手段,開運用色彩繪畫教學,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富有個性的表現自己,在活動中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大膽的創造,增強幼兒的興趣和自信心。

  3、對幼兒進行後測,並收集相關材料。

  (三)總結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做好總結工作,整理資料,撰寫研究總結。

  2、收集幼兒的作品,佈置作品展。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20

  一、研究思路

  以“綠色教育”為指導,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開展“定班花——解花性——悟花品——學花神”系列活動,自主設計班級文化標識,畫班徽、制班旗、定班風、編口號,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繼續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生”、“綠色小組”的研究,建立完善各種評價體系,探索綠色德育的多種途徑,總結德育的經驗,提高綠色德育的實效。

  二、研究要求

  1、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風建設研究,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

  2、透過綠色德育的研究與實踐,建立“綠色小學生”、“綠色小組”、“綠色班隊”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家庭”的評價體系。

  三、研究內容

  1、“綠色班隊”建立的研究。

  2、“綠色德育”校本教材運用的研究。

  3、各種評價體系制定與實施的研究。

  四、研究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尋找理論的支撐點。課題組成員結合自己研究的子課題,查閱、搜尋資料,有針對性地做摘錄,豐富理論素養。本學期將利用每月第三週的課題研究活動,有重點地學習,學習時全員參與,不做旁觀者,不做聽眾,各抒己見。透過學習,確實有收穫,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強過程研究,課題組成員要摒棄只注重每月一次課題研究活動的思想,注重平時的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積累、記載、反思,重要問題、重大收穫待每月一次課題活動時進行交流。

  3、成立德育課題研究中心組。

  顧問:xxx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

  定期活動,定期學習,定期交流,定期展示,發揮榜樣作用、遷移作用、輻射作用。

  五、研究方法

  積極開展“定、學、談、訂、評、行、寫、改、再學、再實驗……”系列研究活動。

  1、定。每位成員根據自己的情況和班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研究專題作為“綠色德育”的子課題。

  2、學。結合個人研究的子課題學習一些有關理論,閱讀一些有關報刊雜誌。

  3、聯絡子課題研究內容與領導、與顧問、與老師交流學習後的感受、體會、打算,相互取長補短。

  4、訂。訂出子課題研究計劃。

  5、行。按照計劃研究、上課或開展實驗活動,把計劃付諸實踐。

  6、評。上過研究課後,開展實驗活動後,進行自評、互評,總結經驗教訓。

  7、寫。把各人實踐後的心得體會寫成教後感或個案,或案例,或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8、改。對寫出來的材料進行思考、推敲、修改,準備交流或參賽,或發表。

  9、再學。帶著實驗中的問題學習,再討論研究,以發揚成績,解決新問題。

  10、再實驗。在新的起點,以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再進行實驗……形成“十字”系列研究實驗管理模式。

  附:課題組活動安排:

  第4周:第一次沙龍(學習課題組計劃、交流定班化活動開展情況)。

  第8周:觀摩評價實驗班級活動。

  第12周:第二次沙龍活動(交流本班的班徽、班旗、班風、口號)。

  第16周:第三次沙龍,觀摩評價實驗活動。

  第20周:交流、總結子課題實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