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通用6篇)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

  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

  透過擺放不同個數的正方形,我們分別拼出了不同的長方形。在擺出的長方形中,長方形的長、寬以及面積都和小正方形的個數有關。同理,後面擺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以及它的面積,都和小正方形的個數有關。

  長是3釐米,寬是1釐米時,用了3個小正方形,面積是3平方釐米;長是3釐米,寬是2釐米時,用了6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6平方釐米;長和寬都是2釐米時,用了4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4平方釐米;長是4釐米,寬是2釐米時,用了8個小正方形,面積是8平方釐米。

  我們發現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它的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這個關係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長寬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1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實驗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將圍繞學什麼?怎麼學,為什麼這麼學,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本課時內容屬於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這個領域的內容貫穿與整個小學階段,它的內容設定是由整體到區域性再到整體,由簡單到複雜,有一維到三維,再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三年級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等語言表達的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定了了知識基礎與活動經驗基礎,因此我認為學好本節課內容是可行的。

  教材呈現第一部分是探究長是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旨在透過學生動手操作擺一擺,得出長方形面積等於長乘寬,然後猜測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後呈現小組合作擺自己喜歡的長方形,在大量的素材中發現驗證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後呈現的是量一量算一算鞏固長方形的面積同時引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課程標準對這一單元的要求是:透過動手操作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形,並會用面積公式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設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經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現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絡的,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小正方形、操作表、方格紙

  一、複習鋪墊

  1、猜猜老師的信封裡面是一個怎樣的圖形?(這個圖形的面積是4平方分米)

  預設:長方形、正方形、不規則的圖形

  (1)學生猜一猜,教師貼上相應的圖片。

  (2)質疑:為什麼形狀不同,面積卻相同?

  (3)小結,面積單位測量圖形面積的實質。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3、匯入新課《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猜一猜,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使學生明確面積測量的實質,為下一個步驟奠定。)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

  1、(出示一個15平方釐米的長方形紙片,再出示一個一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師:同學們能估計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1)學生估一估

  (2)教師出示課件擺的動畫,學生說出長方形的面積。(要引導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

  預設:一個個的數一行擺了5個,有這樣的3行。

  (設計意圖:在估一估,數一數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就用每行的個數×行數。)

  (3)繼續觀察,你還能發現長方形的什麼資訊?(長方形的長是5釐米,與寬是3釐米,引導說出為什麼,因為一行擺5個一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一個的邊長是1平方釐米,五個的邊長就是5釐米。)

  (4)你還發現了什麼?(還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

  (5)質疑:是不是所有長方形的面積都等於長乘寬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了長方形面積與長的關係,初步感知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以此引出猜想,引出下一步的學習。

  (二)小組合作,驗證猜想

  1、課件出示PPT,出示一個方格紙,並動態出示一個長方形,並說這是老師在方格紙中畫出的自己喜歡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並將資料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2、設計意圖(為學生做在方格紙中畫自己喜歡的長方形做示範,同時使學生明確自己除了畫一個長方形,還需要幹什麼?)

  2、每位同學在方格紙中圈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形,並得出圖形的面積、長、寬。

  3、將自己的的長方形相關資訊填寫彙報老師並記錄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4、小組討論,觀察表格你有什麼發現?(觀察大量的素材,發現長方形的面積的確等於長×寬)

  5、出示PPT課件,長方形長是6釐米。寬4釐米,在頭腦中擺一擺,並說一說?

  6、為什麼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相當於每行擺的個數

  寬相當於擺的行數

  所以長×寬=長方形的面積

  7、教師追問: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方形的哪幾個條件?

  8、繼續觀察黑板上的表格,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發現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利用手中的方格紙圈一圈你最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激發學生的興趣。每人一個長方形,在大量的素材中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同時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呢?在學生思考的過程過你發現算理。]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1、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發的面積。

  (1)獨立完成,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2)歸納小結: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2、競賽能手

  (1)門面長2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2)黑板長3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3)一塊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0釐米,它的面積是()。

  3、猜一猜,老師的信封裡面的長方形面積是16平方釐米,能猜出這個長方形是一個怎樣的長方形嗎?(培養學生的逆推能力,同學學生還發現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形狀不一定相等,形狀越是接近正方形周長就越小)

  設計意圖: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我設計了三個練習,第一個練習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第二個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應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第三個練習培養學生的逆推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並思考的良好習慣。接著得出本節課的衍生點: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會相等嗎?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把收穫講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透過回顧反思,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與技能,將點狀的知識形成面,連成體,在這合格過程中積累數學的學習活動經驗。

  五、佈置作業

  量一量數學課本封面與你家客廳的長與寬,並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測量長與寬的時候都取整釐米數或者整米數。)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板書是課堂的另一種的表現形式,它是課堂教學的眼睛與靈魂,好的板書設計讓人一目瞭然。我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預設,當然課堂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我會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麵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對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

  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容後,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透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採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⑴、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並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⑵、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透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絡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學生透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分頁標題#e#

  三、說學法

  學生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資料,小組討論:透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透過典型和有意義的材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透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教學設計

  1、溝通知識,建立聯絡(擺一擺 )

  ①學生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②學生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資料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己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悟方法(猜 一猜)

  ①教師準備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

  ②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學生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③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彙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

  ④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

  透過 拼、量,學生髮現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係,並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①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學生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產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絡。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分頁標題#e#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①請你幫老師配玻璃: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忙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讓學生操作,觀察討論,猜想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充分創設情境、提供幫助、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為讓學生主動的學,那麼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會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課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並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作法、觀察法和發現法三種方法。

  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儘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儘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麼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面積單位)對於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透過真實情景的創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二)觀察發現,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後畫有一平方釐米的小方格),大小關係為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並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係之後,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量關係。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釐米) 寬(釐米) 小方格個數 面積(平方釐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長所包含的個數)×排數(寬所包含的個數)=總個數(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透過觀察初步發現: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並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並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裡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後,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採用闖關遊戲的方式進行,最後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透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現—驗證-歸納總結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透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77、78頁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面積和麵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是根據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係,然後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考慮到我班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情況,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會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歸納、推理、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間存在著聯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根據教材的要求,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學會自行探索,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並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方形所含的釐米數與寬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

  本節課教學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後面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以至關係到整個小學階段平面圖形面積的教學。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面積等。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求法都是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推導的。所以,這節課又是小學階段平面圖形知識的重點。

  二、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儘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和操作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手、眼、腦)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法的選擇以直觀教學法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為輔。

  教具和學具:邊長1釐米的方格紙、兩個長方形紙片、表格等。

  在學法上可歸納為:

  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好學。

  2、創設操作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會學,在學習過程中有意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3、運用直觀教學等多種手段,以便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三、教學程式:

  (一)課前談話,複習匯入

  透過複習面積和麵積單位,用面積單位密鋪的方法可以知道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的談話來匯入課題。使學生明白要學什麼,知道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為了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學習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特點,讓學生在回憶常用面積單位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時,採取以下的方式進行:

  1、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是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從而引出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什麼,再透過學生動手操作並完成表格。並將長方形的長,寬,以及面積的資料統計出來。

  2、在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交流發現計算長方形面積與長方形長和寬之間的關係,並引導學生初步發現了長方形的長所含釐米數×寬所含釐米數=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運用結論,抽象歸納。問: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用它的長乘以寬來計算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好不好?以此提問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要求學生透過現有的材料,小組操作、探討、驗證。這一部分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獨立去探索、去發現,驗證、推匯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進一步的驗證,讓學生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一結論。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通過出示下面幾個圖形,讓學生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長3釐米、寬2釐米;長5釐米、寬3釐米;長4米、寬3米;長3米、寬3米(實際上是邊長3米的正方形)指著最後的圖形:這個長方形特別在哪裡?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

  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邊長×邊長。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四)鞏固應用。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讓學生完成如下練習:

  1、P79練習十九第1題:計算黑板的面積?

  2、P79練習十九第3題:計算籃球場的面積?半場的面積?

  (五)、提高延伸

  李小林要從下面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麼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透過這一基礎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長方形面積公式來解決一般問題。

  (六)、總結評價,促進發展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把你的收穫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把自己的收穫與同學交流,既是對一節課自己掌握情況的回顧,也是對自己行為的評價。)

  最後,教師以提問,學生自行小結的方式結束:這節課你們學了哪些知識?這一部分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我在進行補充,使這一節課的內容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為了讓學生學好《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課知識,我儘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導者。這樣,學生才真正學到了知識。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九義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第2小節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

  在備課伊始,我們首先研讀教材和教參,明確本節課在這個單元中的地位和意義,以及這個單元在整個小學階段的“空間與圖形”部分的學習中的地位和意義。

  在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在本單元的前幾節課學生又認識了面積和麵積單位,而本節課是小學階段探究圖形面積的第一節課。學好本節課的內容,能為以後探究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本節課內容的計算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現,便於展開直觀的操作實驗,因此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我們的教學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學內容的這些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親身經歷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注重發揮各種直觀手段的優勢,揚長避短:有些內容,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但有些內容,不如使用常規教具和學具的,就讓學生真實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操作經驗,更有利於他們認識表象的形成。以上這些都成為我們進行最初預設的'基礎。

  二、磨課歷程:

  本節課我們大體經過三輪的備課、試教和修改。在此過程中,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是專家們所強調的兩個“充分”:一是要充分運用教材資源,二是要充分領會教材意圖。

  (一)、匯入部分

  在這一部分,我們原來設計了一個情境:“兩個操場,要比較它們的面積大小,你怎麼想?”我們的意圖是:讓學生複習比較面積大小的一般方法:重疊法,用單位面積測量後再比較的方法……,體會出此處用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現實,從而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如何利用面積公式,直接求出這2個操場的面積?

  聽過我們的預設後,專家老師提示我們兩點:

  一是沒有立足於教材的前後聯絡,完全拋開了前面所學的面積和麵積單位,以及圖形的面積大小就是看這個圖形含有多少個面積單位這些與本課相關的知識。

  二是教材資源沒有充分利用。單元主題圖並不僅僅是一塊“單元敲門磚”,不能只在單元起始時使用一下就扔掉。為何不充分運用教材中的教學資源,又另外尋找匯入的載體呢?新課程的教學要注重常態教學的研究,要注重節約教育成本,解放教師。

  所以,我們最終選擇直接使用單元主題圖引入。因為這幅教室場景圖是學生十分熟悉而親切的,並且圖中提供了關於面積的豐富的學習資訊,可充分加以利用。

  我們設計教師從圖中選取牆上的一幅長方形的畫作為匯入的載體,讓學生估一估這幅畫的面積,然後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以幫助學生複習前面所學的知識:如何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來進行測量,以及圖形的面積大小就看其中包含有多少個面積單位。

  這樣在與學生相關聯的背景下呈現有關的學習內容,既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於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學習,從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感覺比較自然流暢。

  (二)、自主探究,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原來的設計思路是:實驗操作→猜想→驗證。

  ⑴.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來測量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

  ⑵.讓學生根據擺的過程來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之間的關係。

  ⑶.再透過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驗證猜想,得出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2、出現的問題:

  專家指出:一般我們都是根據多次操作、實驗獲取結果,再觀察、發現其中規律性的地方,才能依此做出猜想。像例2的第1小題這樣,只根據一組資料就要求做出相關的猜想,這是不符合科學的認知規律和研究規範的。這樣,不利於學生真正地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同時,我們在實踐中也發現兩個問題:

  ⑴.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無法得到長和寬的資料。

  由於第1次操作時直接給出了長和寬的資料,學生在此只是量出了面積,而對於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三者之間的關係感受還不夠,因此到擺不同的長方形時,部分學生對於透過操作得出長、寬的資料有些困難。

  ⑵.猜想過程中結論過早出現,導致部分學生直接套用猜想填資料,出現“偽驗證”。

  我們發現部分學生未按要求擺不同大小的長方形,而是直接套用猜想,填寫長、寬的資料,未能達到驗證的真實效果。

  有鑑於此,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對此環節進行了重新設計。

  3、修改後的設計:

  此處分成4個層次:

  ⑴.出示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讓學生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鋪擺,然後透過鋪擺結果能看出長方形的面積以及長和寬。

  這次的鋪擺,著眼點在於透過操作找到鋪擺的方法以及如何透過鋪擺面積單位的個數得到長和寬的資料,透過這樣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為後面的活動掃清障礙。

  同時幫學生感悟所擺面積單位的個數與長和寬的關係,便於學生接下去理解、推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⑵.學生拼長方形,運用剛才掌握的方法得到長方形面積以及它的長和寬。由於學生拼的長方形各不相同,這裡就可以得到多組資料,為觀察、歸納提供了素材。

  ⑶.觀察、比較這些資料,發現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之間的關係,歸納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⑷.驗證:出示一個長方形,直接告訴它的長和寬,讓學生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了第3次的鋪擺,再一次驗證,以最終確定。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說課稿6

  【教學目標】

  1.經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得從度量到計算來研究長、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2.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意義,掌握長 、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啟用經驗,回顧度量的方法

  師:比較下面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說說你是怎麼比較的。

  二、經歷拼擺過程,明確計數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

  1.提出探究問題,突出度量的本質。

  課件出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讓學生求出它的面積。

  為學生提供足夠數量的面積單位或方格紙,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或分一分、畫一畫。

  2.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圖說明自己的想法。

  預設一:學生用正方形(面積單位)鋪滿整個長方形(圖一)。

  預設二:學生可能只在長邊和寬邊上擺出面積單位(圖二)。

  預設三:學生直接說出用5×3=15,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這時也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說明自己這樣計算的道理。

  3.透過追問,突出計數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

  組織學生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為什麼要用面積單位將長方形全部鋪滿?預設中的第二種情況是什麼意思?(使學生明確儘管只鋪了一部分,透過想象,也要計數鋪滿後所有面積單位的個數。)

  (2)你是怎樣數出全部面積單位個數的?

  一種情況是:學生一個一個數的;大家一起再數數看。

  另一種情況是:用5×3=15個;讓學生說說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15表示什麼?

  (5表示每行擺5個,3表示有這樣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個面積單位,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4.引發深入思考,嘗試深度探究。

  (1)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單位的個數有什麼關係?

  (2)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麼關係呢?

  三、拼擺操作,感悟關係,探索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1.任取幾個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邊填表。

  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拼圖形,一人填表記錄,教師巡視,發現問題予以指導。

  2.組織反饋,感悟長、寬與面積單位個數之間的關係。

  (1)學生結合表格介紹自己的發現。

  (2)運用幾何直觀,溝通長、寬與面積單位個數的聯絡。

  以6×4的長方形為例。先說說每行擺幾個、擺幾行與長方形的長、寬有什麼關係?面積單位總個數與長方形面積有什麼關係?

  根據學生髮言板書如下:

  每行擺6個

  擺4行

  共6×4=24個1平方釐米

  長是6釐米;

  寬是4釐米

  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釐米

  根據學生自己擺的圖形,可以列出多組資料。

  3.抽象概括,提煉公式。

  組織學生觀察表格和所拼成的長方形,想一想、說一說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根據學生髮言板書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再次驗證,理解公式。

  請學生思考:是不是任意給出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用長乘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呢?

  師:一個長方形長7釐米,寬2釐米,它的面積是多少?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師:長是7釐米,能知道什麼?(每行擺7個)課件出示圖:

  師:寬是2釐米,能知道什麼?(可以擺2行)課件出示圖:

  長方形面積:7平方釐米×2=14平方釐米。

  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四、實踐應用,鞏固公式

  1.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課件出示第66頁例4(3)圖。]

  2.概括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請學生觀察上面右圖,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你能自己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同時將課題補充完整,即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五、課堂小結

  引領學生共同回顧: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2.我們是怎樣得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

  3.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