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

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

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下面是關於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的內容,歡迎閱讀!

  愚人食鹽

  作者: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註釋

  更:即改變

  聞已:聽罷

  益:譯為增加

  所以:表示原因

  緣:譯為因為

  空:空口

  薄暮:靠近傍晚

  具:準備好,準備

  口爽:口味敗壞

  昔:即從前

  譯文

  從前,有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請他吃飯。可是他嚐了幾樣主人燒的菜餚以後,愚蠢的`人都覺得味道太淡。主人聽了之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之後,感覺這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對自己說:“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為有了鹽。”靠近傍晚天快黑時,他才回到家,母親已經準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很奇怪,只見看見自己兒子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愚人吃鹽不停,吃得以後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之理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道理

  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為“反而,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