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精品說課稿

《醉翁亭記》說課稿

《醉翁亭記》精品說課稿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品味文美、情美,背誦全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顯志”的手法,感受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風格。

  3、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確

  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4、同《岳陽樓記》比較閱讀,感受古人不同的人文情懷和文采技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理解文章遊記的內容和“與民同樂”的主題。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確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三、課時安排:3課時(此設計為第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匯入

  以對前節課的學習總結匯入。

  2、背誦課文,檢測詞義。

  找個別同學背誦或集體齊背,抽查字義。

  3、與《岳陽樓記》比較閱讀:

  第一板快:異中求同,進行類比歸納。

  教師提問:

  我們學習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兩篇散文,文采橫溢,交相輝映,能說出這兩篇文章在寫景方面有什麼共同之處?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基本結論:

  ①兩篇文章在寫景在時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

  ② 這兩篇文章在寫景時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第二板快:同中求異,訓練創造思維。

  教師提問:

  兩篇文章在寫景方面除了相同之處,還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基本結論:

  ①兩篇文章在寫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岳陽樓記》寫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濃;《醉翁亭記》寫琅琊風光,卻比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陽樓記》寫景,都是四個字一句,非常整齊;《醉翁亭記》句子有長有短,不是很整齊。

  ③范仲淹寫景時發揮了自己的想象,歐陽修寫的卻是自己眼前的.實景。

  第三板快:激勵求索,培養探究精神。

  教師提問:

  說說這兩篇文章在主題上有什麼異同點?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基本結論:

  ①兩位作者都不同於一般的“遷客騷人”,他們表達的一個共同主題就是,與民同悲,與民同樂。

  ②兩篇文章的側同點不同。范仲淹抒發的是一種“憂”情,歐陽修表達的是一種“樂”意。讀了《岳陽樓記》,總覺得范仲淹胸懷曠達,抱負遠大;讀了《醉翁亭記》,總覺得歐陽修有種自我陶醉、逃避現實的感覺,在“與民同樂”的背後,也寄託了自己被貶以後的抑鬱之情。

  第四板塊:拓展延伸,體驗反思。 認知並體驗古代知識分子仕途受挫後不同的思想感情

  小結: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比較了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點,同學們分析得很深刻,並有獨到的見解,真正做到了讀者與作者“共鳴”。

  4、作業佈置:

  根據我們對兩篇文章的認知和體驗,試著完成下面對聯的下聯:

  歐陽修與百姓同樂——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課外閱讀《豐樂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