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朱自清> 朱自清作品及作者介紹

朱自清作品及作者介紹

朱自清作品及作者介紹

  朱自清是當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對後人影響深刻。關於朱自清的作品及作者介紹,一起來看看學習一下吧!

  其作品有

  1.匆匆 [朱自清] 2.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聖誕節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朱自清] 9.歌聲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韋傑三君 [朱自清] 12.飄零 [朱自清]

  13.白採 [朱自清] 14.溫州的蹤跡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後記 [朱自清] 17.懷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兒女 [朱自清]

  19.旅行雜記 [朱自清] 20.說夢 [朱自清] 21.海行雜記 [朱自清]

  22.揚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見的葉聖陶 [朱自清]

  25.論無話可說 [朱自清] 26.給亡婦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談抽菸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擇偶記 [朱自清]

  31.說揚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憶》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愷漫畫》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葉聖陶的短篇小說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羅倫司 [朱自清]

  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長大於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北京大學畢業,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

  文筆清新,所著合編為朱自清全集。[1]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春》、《歐遊雜記》、《你我》、《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

  人物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六歲隨家人遷居揚州。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自幼繼承父輩的家學淵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響,逐漸養成“整飭而溫和、莊重而矜持”的文人氣質。

  1912年進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學習。

  1916年中學畢業併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學系。在北大期間,朱自清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嗣後又參加北大學生為傳播新思想而組織的平民教育講演團。並與武仲謙結婚。

  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詩作,在詩壇上顯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處女作詩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課程,北京大學哲學系提前畢業。畢業後,先在杭州第一師範,後回到母校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教授國文、哲學,並任教學主任。繼續參加新文學運動,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和創辦第一個詩歌雜誌《詩》月刊等工作,支援由青年學生組成的湖畔詩社及晨光文學社的活動,為開拓新詩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是“五四”時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隻身一人來到浙江台州第六師範學校任教,與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

  1923年朱自清發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長詩《毀滅》,表明自己對生活的嚴肅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腳印”,這種進取不懈的人生態度,在當時有較大影響。

  1924年,詩和散文集《蹤跡》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開始從事文學研究,創作方面則轉為以散文為主。

  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國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四·一二”政變給朱自清思想帶來極大的震撼,其思想和創作發生很大轉折。他的作品不再限於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轉向抨擊現實醜惡的雜文。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為個人真切的見聞和獨到的感受,並以平淡樸素而又清新秀麗的優美文筆獨樹一幟。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1932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與聞一多同事一起論學。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攜陳竹隱回揚州省親。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舉辦婚禮。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歐洲遊學。

  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是用印象的筆法寫成的兩部遊記。

  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並撰寫《導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娓娓追憶亡妻武鍾謙生前種種往事,情意真摯,悽婉動人。這一時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雖稍遜於早期,但構思的精巧、態度的誠懇仍一如既往,文學的口語化則更為自然、洗練。

  抗日戰爭爆發後,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長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的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裡,他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等書。

  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饑民哄搶米倉,憤然寫下《論吃飯》一文,犀利地指責當權者無視人民溫飽,支援人們為維護自己的天賦人權而鬥爭。

  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樸、聞一多的先後遇害,都使他震動和悲憤。於是他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並報告聞一多生平事蹟。

  1946年10月,他從四川回到北平,於11月擔任“整理聞一多先生遺著委員會”召集人。

  1946年10月,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他成為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他身患重病,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麵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嚴重的胃病(嚴重的胃潰瘍導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