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贈汪倫> 李白贈汪倫賞析

李白贈汪倫賞析

李白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居蜀中,讀書學道,至天寶初,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他以富於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千古的偉大詩人。

  [賞析]

  李白遊桃花潭時,常在友人汪倫家作客,受到了熱情款待。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此詩是李白即興脫口吟出,自然入妙,因此歷來為世人所傳誦,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情厚誼。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前來送行,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 “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居然又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兩句詩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潭水之深都比不上人的.感情之深。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