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寓言作文彙總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寓言作文 篇1
一天,小豬媽媽做好飯叫小豬吃飯,小豬座在板凳上拿起了筷子正要去夾菜,它看到盤子裡的一盤苦瓜,問道:“媽媽,這是什麼?”
媽媽說:“這是苦瓜啊,可好吃了,你快吃吧孩子。”
小豬說:“媽媽,你怎麼不給它噴點花露水啊,你看他全身都是疙瘩。”
豬媽媽聽了一楞。告訴小豬“孩子苦瓜長的就是這樣。”
寓言作文 篇2
“買櫝還珠”瀟灑之極
有個人想出賣一顆名貴的寶珠,又怕人家不識貨,就特地把裝寶珠的盒子做得非常精美:木料用的是一種叫做木蘭的名貴木材,又用香料把盒子燻得很香,然後在盒子的幾個面上都裝飾了紅紅綠綠的寶石。等把盒子弄好了,他才將寶珠裝進盒子裡,拿到集市上去賣。這麼漂亮的盒子當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快,就有人把它買走了。賣珠人很高興。可是,等他離開集市,買珠的人又回來了。買主說:我把盒子帶回家後,才發現裡面還有一顆寶珠。想來你一定為找不到它而著急了吧?我趕緊就把它給你送回來了。原來,賣寶珠的人把外包裝做得太漂亮了,以致別人以為他出賣的只是這個精美的盒子。
這個寓言本是用來比喻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的。我卻覺得那位買櫝還珠人的行為實在瀟灑之極。
首先,這位買櫝還珠者品位高雅,不計虛利,視珠寶如糞土。你愛你的金疙瘩,我愛我的土坷垃。在你眼裡這珠寶價值連城,在我眼裡它一無所值,還不如一精雕細刻的木盒子有趣有味。世人皆以金銀珠寶為寶,那是因收藏此物有利可圖;我卻獨愛此香木雕盒,只因愛其做工精緻,讓人愛不釋手。在別人眼裡可能不值錢,在我眼裡可是寶貝。別人笑我多愚蠢,我笑世人多痴頑。
再者,這位買櫝還珠者道德高尚,拾金不昧。看到所買的盒子裡,居然多了一顆寶珠,便連忙追趕著送還人家。那可是一顆寶珠呀,就是不價值連城,也至少能換取一頓大餐。何況賣櫝者已經走遠,也不認識自己,只當又多殺了價或買一送一的照收不就得了。人家都離開集市了,還要追上去還。你說,這人的道德不值得讚頌一番麼?
既品位高雅,又道德高尚,這位買櫝還珠者實在是可愛之極,瀟灑之極!
寓言作文 篇3
香菸不解地問蠟燭:“我同你一樣,也是用燃盡自己的方式為人們服務,但為什麼你卻美名遠揚,我卻聲名狼籍呢?”
“這不奇怪。”蠟燭回答說,“因為我燃盡自己,是為了增添人們的光陰;你燃盡自己,卻縮短了人們的'壽命。”
寓言作文 篇4
自從小豬開開聽了這句歇後語後,就整天罵這隻豬:裝象一點也不像。
有一天,開開的罵聲傳到天堂,這頭被罵得豬聽見了罵聲,火冒三丈,立刻跑到開開的家裡,對開開說:“有本事你來裝象,我在象群中還呆了幾天,你能呆幾天?”開開聽了,說“走著瞧吧。”說完,開開就跑到集市裡,買了象鼻子和象皮,並把它們戴在身上。
第二天,開開跑到象群旁,心想:大象們啊,你們一定要看到我,並讓我成為你的孩子。後來,一隻公象看他可憐,便收留了開開。走了一段路,來到河旁,首領說要用象鼻子洗澡。可是開開用假象鼻怎麼吸也吸不起來氺,便只好在河裡打滾。別的同伴見了,便嘲笑起收養開開的公象,而公象十分慚愧。他想:這孩子有些古怪,今天我一定要把這頭大象的習性給查的水落石出。
到了晚上,公象開啟開開房間的門發現自己收養的孩子是頭豬,頓時火冒三丈。他憤怒地走到開開面前。此時的開開,面如土色,十分驚慌。接著,公象用自己的鼻子用力開啟開,使開開:“哎呦,哎呦”的直叫。最後還是開開向公象求饒,公象才放開了開開。
開開終於明白,假扮嘲笑別人是沒有好結果的,他在也不敢嘲笑了。
寓言作文 篇5
這個學期我們學了《寓言兩則》,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了這篇文章的寓意,今天,我們複習了這篇課文,使我對這篇文章有了更多的瞭解。
首先,我覺得《扁鵲治病》這一課裡的人物都有缺點,扁鵲的缺點是:我覺得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的時候就應該跟蔡桓公說明他的病還在初期,好好的勸說一下他並告訴他醫治這一類病的方法,因為用熱水來敷燙身體的每個部位,就算沒有病也對身體有好處,那蔡桓公也會半信半疑得照著去做,沒有使病人信服自己,這是扁鵲的醫治方式不正確。蔡桓公的缺點是不能正確對待別人指出自己的問題,不能容忍自己的缺點,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直到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最後後悔也來不及了。
其次,我從這兩篇寓言中學到了一些知識,從《紀昌學射》裡面我學到了:1、做什麼事情都要從基本功入手;2、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從《扁鵲治病》裡面我學到了:1、我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2、小毛病不改會釀成大毛病。
讀了很多遍課文後,我對主人公的瞭解越來越深,我從中感悟出了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要苦練基本功,並制定好明確的目標,持之以恆的去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再就是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發現不足及時改正,因為良藥谷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只有這樣,才會使自己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