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作者簡介

再別康橋作者簡介

再別康橋作者簡介

  再別康橋作者簡介

  徐志(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字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新月派代表詩人。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學習經濟,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再別康橋名家點評

  陳偉農:《再別康橋》一個不可缺少的魅力在於它的音樂美!

  章景曙:(徐志)和林因在康河相識相戀後,他期盼著能生活在一起,不料當他和張幼儀離婚後,林因卻突然回國和梁思成結婚,一向有紳士風度的詩人,只能將往昔生活的甜蜜回憶,透過詩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達。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詩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陽中的新娘”,這作為美好生活象徵的新娘,就有林因的影子;尋夢中的`“夢”,是指兩人當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夢,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則暗含了不淺的感情記憶,只能暗藏在心裡,獨自享受。

  霍秀全:《再別康橋》就是徐志一生追求“愛,自有,美”的理想的具體反映。詩中理想主義的情感表白是分為兩個層次的,一是對往昔劍橋留學生活的回憶,二是對當年愛情挫折的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