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讀《再別康橋》有感

讀《再別康橋》有感

讀《再別康橋》有感

  常常在去學校的車上看到街牆上的《再別康橋》裡的精彩片段,總會回頭多看一眼,然後在心裡反覆誦讀。 詩人把“康橋”視為“難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戀之故鄉”,《再別康橋》選取康橋有代表性的景色構成意象來表達他對母校的熱愛和依戀。

  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樹,被夕陽染成金色,像盛妝的新娘,豔影倒映在劍河的波光中,也盪漾在詩人的心頭。

  二是綠油油的“青”,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詩人招手,詩人也甘做一條這樣的水草。

  三是“清泉”,在蔭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四是:“長篙”,撐著滿載星輝的小船,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去尋夢,去放歌。

  學生時代並不好,相反,在班上很差。卻很奇怪,我會陰差陽錯喜歡文學,幾乎是痴愛。常常會把心情流露筆下,雖然文筆稚嫩,卻堅持了下來,只因為心裡喜愛。不管寫得怎樣,總是努力地寫,努力地改,努力地學。每寫一段,心中滿懷喜悅,雖然沒寫好,但,喜歡自己的隨想就像一位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沒有去過康橋,卻不能沒有尋覓。在漫空裡思索——康橋如此迷人之魅力,想也是一處流水罷了。夕陽下的金柳款擺著青春的希翼,想也是五月的一潭,小醉如世紀般冗長的沉夢。想也是披滿船的痴星月兒,悄然筐簫未必放開喉嚨,於是那南方輕柔的靜默之夜,流淌出你綿綿不斷的吟訴……

  一支尋夢的長篙,不能探出夢中的長路,卻在來去匆忙之間,燃成了藍天的紅燭。而今康橋難覓,康橋在否?只有天際火紅的雲彩,複述著你真情不再的最初,你只有輕輕地來,絕沒有輕輕的'去。你吟成火鳥的化身,引燃的何止是星月的推移。在漫空裡思索,於一個熱情溫透的靈魂,燃燒——是一種純粹的美麗。

  這就是我讀《再別康橋》的感想,寫得不好,但是我是用心去感悟的,現在徐志的,<再別康橋>的錄音仍在我的耳畔久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