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寓言小故事通用15篇

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通用15篇

寓言小故事1

  全世界的動物開會三天三夜,討論誰對人類危害最大,就由誰來當大王。會上,狐狸非常得意地說:

  “昨天夜間,我活活咬死了三隻雞,吃了兩隻雞腿,對人類造成了很大危害,我當大王!”

  “大王我當!大王我當!”狼嗥嗥地喊道,“你咬死雞乃雕蟲小技,而我卻能吃人!祥林嫂的寶貝兒子阿毛不就是被我叼走的嗎?我吃人,我對人類危害最大!”

  “論起吃人的本領,你們敢和我比嗎?”老虎霍地跳將出來吼道。

  眾動物再也不敢言聲了。看來這大王是非老虎莫屬了。

  “吱吱,”不知什麼地方傳來這聲音。大家仔細搜尋,發現一隻老鼠正蹲在牆角落裡。頓時眾動物“哄”地笑開了:

  “你也想當大王?”

  “你也不看看你是什麼樣子!”

  這隻小老鼠不慌不忙從大廳角落裡竄出來,說:“根據科學家預測,現在我們家族總數已大大超過世界人口總數,我們每年給人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二百億美元!還有我們老鼠死後,屍體腐爛,擴散出鼠疫菌,可以叫全人類滅亡!……”

  與會動物聽得目瞪口呆。

  在會議廳裡竄來竄去的這隻老鼠,“啪噠”一聲跳到了會議桌上,提高嗓門叫道:

  “我對人類危害最大,大王我當!”

  於是,所有動物一齊跪下,向老鼠大王叩頭……

寓言小故事2

  從前,有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他總是喜歡四處打聽別人的秘密。

  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憋在心裡真難受。

  一天他喝了幾杯酒,終於忍不住,拉著好朋友,把自己打聽到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他哪裡想得到,就在牆另一邊的隔壁房間裡,有人把他說的話都聽得清清楚楚。

  於是沒過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多嘴的壞毛病啦!

  成語隔牆有耳的意思:隔著一道牆,也有人偷聽。

  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於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洩露。

  成語寓言小故事50字:歧途亡羊

  楊朱的鄰居丟失了一隻羊,全家都出去尋找,還要請楊朱的僕人幫忙。

  楊朱覺得很好笑,對鄰居說:“你只丟失一隻羊,用得著這許多人去找嗎?”鄰居說:“你不知道,野地裡岔道多,還是人多些好。”楊朱就讓僕人去幫著找,去了半天才回來。

  楊朱問鄰居:“羊找著了沒有呢?”“唉,”鄰居嘆了口氣說,“找不著了。”楊朱又問:“怎麼會找不著的?”鄰居回答說:“岔道之中又有岔道,誰知道羊跑的是哪一條道呢!我們只好回來了。”

  歧途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

  歧途亡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寓言小故事3

  【亂爬的螃蟹】

  白兔、烏龜、青蛙、螃蟹、螞蟻等一群小動物,站在一起,準備出發遊玩。他們的目的地是前面那座美麗的花園。大嗓門青蛙,高喊一聲:“走!”大夥立即行動起來。青蛙邊跳邊喊“加油!”白兔笑嘻嘻地衝在前頭,烏龜使勁爬動,螞蟻拼命追趕……

  “喲,你們全瘋了麼,往哪兒竄呀?”後面隱隱傳來了叫聲。

  大夥一驚,扭轉身向後一瞧,只見螃蟹一邊咋呼,一邊橫著往另一個方向爬。

  “螃蟹大哥,方向錯啦!”青蛙大聲喊道,“快向我們靠攏!”

  “去你的,”螃蟹瞪著眼罵道,“你們都瞎了眼了,只有向我靠攏才對。”

  無論大夥怎樣呼喚,螃蟹只當沒聽見,還是橫著朝它的那個方向急急爬去。大夥兒嘆了口氣,只好各趕各的路。

  螃蟹噴著白泡沫,獨自嘟囔道:“我兩眼始終正面盯著那座花園,絕對沒錯兒。它們不聽我的,疏遠我,冷落我,準是出於嫉妒。呶,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它們的手腳哪個有我多?……”

  可是,它的手腳越多,跑得越起勁,離開目的地也就越遠了。

寓言小故事4

  【雄雞與鴻雁】

  有個叫田饒的人,在魯哀公身邊做事已經好幾年了,可是魯哀公並不瞭解田饒的遠大志向,總是待田饒平平的。田饒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決意離開魯哀公到別國去。

  田饒對魯哀公說:“我打算離開您,像鴻雁那樣遠走高飛。”

  魯哀公不明白田饒的意思,問道:“你在這裡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走呢?”

  田饒說:“大王您經常見到那雄雞是吧!你看它頭上戴著大紅的雞冠,非常文雅;它雙腳長有鋒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對敵人時毫不畏懼敢鬥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見食物時總是‘格格’叫著招呼同伴們一起來享用,特別仁義;它還忠於職守,早起報時從不誤事,極其守信。儘管雄雞有著這麼多長處,可是大王還是漫不經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雄雞經常在您身邊,您每天見慣了它,習以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裡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覺不到它的那些傑出的優點與才能。而那鴻雁,從千里之外飛來,落在大王的水池邊,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魚鱉;落在大王的田園裡,毀壞大王的莊稼。鴻雁儘管沒有雄雞的那些長處,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鴻雁。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鴻雁是從遙遠的地方來的,大王對它懷有一種神奇感,它的一切作為,大王都認為是非常偉大的。所以,請大王讓我也像鴻雁一樣遠走高飛吧。”

  魯哀公說:“請你別走,我願意把你說的這些話都記下來。”

  田饒說:“您認為我平淡無奇,並不覺得留下我有什麼大用,即使寫下我的話,也不起什麼作用。”於是田饒就離開魯國前往燕國去了。

  燕王讓田饒做了相國,田饒從此有了機會施展自己治國安邦的本領。3年以後,田饒把燕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內富足安定,邊境平安沒有盜賊。田饒名聲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魯哀公知道了這些情況後,萬分感嘆,對當年沒能留下田饒真是後悔莫及。為此,他一個人獨居3個月,深刻反省;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標準,以示自責。魯哀公發自內心地慨嘆道:“以前由於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饒離我而去,以至於造成了今天的悔恨。真希望田饒能再回到我身邊,可是,我知道已經很難了。”

  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情。人們往往對自己身邊的優秀人才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好高騖遠,崇拜引進的人才,認為他們才有真才實學。特別是做領導的人,應該善於發現身邊的人才,知人善任,不要捨近求遠,放跑了本來就在手邊的人才。

寓言小故事5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蘿蔔。”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淨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故事原文:

  《大般涅盤經》三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成語故事《盲人摸象》讀後感:

  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域性才能瞭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寓言小故事6

  一次,一個老強盜帶著徒弟去搶劫銀行,被警方追捕。兩人狂逃,差點兒連褲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兩人上氣不接下氣,癱倒在地上。

  良久,驚魂稍定,徒弟說:“師父啊師父,要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警察,該有多麼美好啊!”師父罵道:“放屁!要是沒有警察,我們還有飯吃嗎!”徒弟大惑不解。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沒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搶了?正因為有了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擋住了,我們才有生存空間啊!和他們相比,我們算什麼東西?有什麼本事啊?我們不就是僅僅憑著一顆賊膽,敢幹他們不敢幹的事,才混得一口飯吃嗎?有了警察,才有我們啊!沒有警察,哪裡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啊!” 你看成功人士多麼風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賊吃肉,沒有看到賊捱打”,沒有看到他們為成功所流的汗水、淚水,甚至鮮血!即使,你看到了“賊捱打”,你也只願意做“只吃肉不捱打的賊”。天下哪裡有這樣便宜的好事!上面那個老強盜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點點勇氣、自信,就足夠用來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礙。

寓言小故事7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有一次,一個老強盜帶著徒弟去搶劫銀行,被警方追捕。兩人狂逃,差點兒連褲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兩人上氣不接下氣,癱倒在地上。

  良久,驚魂稍定,徒弟說:“師父啊師父,要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警察,該有多麼美好啊!”師父罵道:“放屁!要是沒有警察,我們還有飯吃嗎?!”徒弟大惑不解。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沒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搶了?正因為有了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擋住了,我們才有生存空間啊!和他們相比,我們算什麼東西?有什麼本事啊?我們不就是僅僅憑著一顆賊膽,敢幹他們不敢幹的事,才混得一口飯吃嗎?有了警察,才有我們啊!沒有警察,哪裡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啊!”。

  註解

  你看成功人士多麼風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賊吃肉,沒有看到賊捱打”,沒有看到他們為成功所流的汗水、淚水,甚至鮮血!即使,你看到了“賊捱打”,你也只願意做“只吃肉不捱打的賊”。天下哪裡有這樣便宜的好事!上面那個老強盜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點點勇氣、自信,就足夠用來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礙。

寓言小故事8

  貓頭鷹和它的孩子

  描到森林中捕鳥,碰到一隻貓頭鷹。貓頭鷹問道:“親愛的貓,你到哪兒去啊?”“我去森林裡捕鳥。”貓答道。“啊,我的小花貓,你可千萬別傷害我的小孩子!”“你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個可得讓我知道。”“我的孩子呀。長得最最美麗。”“知道啦!”貓自管地去打獵了,它從一處矮樹叢竄到另一處矮樹叢,鳥巢裡盡是些美麗的小鳥。直到第三處灌木叢裡,它才看到一群長得非常難看的小鳥。於是,貓就把它們統統吞吃了。小花貓美美地吃了一頓後,便回家了,路上。它又遇到那隻貓頭鷹。“你沒有傷害我的孩子吧?”“那裡話!我只是吃了那些長得最醜的。”貓頭鷹回到家裡,它只見到一隻空空的鳥巢。

寓言小故事9

  各有所長

  有一天,長頸鹿看到一顆高大挺拔的蘋果樹,小長頸鹿的興致便油然而生,對身旁矮小的兔子說:“你看樹上蘋果都成熟了,我們1分鐘內,比比誰摘的蘋果多怎麼樣?”

  長頸鹿說幹就幹,只見它先發制人,利用自己長長的脖子,用頭將樹上紅彤彤的蘋果給”打“了下來,樹上的蘋果經過這沉重的一擊,都從樹上掉落下來,小兔子看見後,心急火燎,便一個勁的向上跳,可是無論它怎樣上跳,都無法夠到樹枝。身旁的長頸鹿見狀後,便對著兔子冷嘲熱諷:”你的個子如此渺小,還想夠到樹枝,真是不自量力!“

  小兔子十分懊惱,不過它也心生一計,只見它不甘示弱地對長頸鹿說:”瞧,前面小院的外圍有一圈柵欄,我們比比誰先能越過柵欄,到達小屋!“長頸鹿不可一世地說:”這有什麼難的?看我吧!“長頸鹿便搶先跑了5米,小兔子也用它的速度,後來居上,可長頸鹿來到柵欄前,卻直叫痛,哈!原來長頸鹿個子太高,根本翻不過去,而小兔子用它自身的靈敏性,鑽了進去。二場比賽下來,雙方打成了1:1,大家仍勢不兩立,將在千鈞一髮之際,一頭老鷹盤旋在它們的上空。於是,兩個動物便去請教老鷹。老鷹意味深長地說:”你們倆其實各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不必為這點芝麻粒大的小事而爭論不休,你們應該取長補短,團結一致,這樣可以使雙方都變得更加優秀!“兩人都恍然大悟。

  點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雖然我們不能成為完美的人,但我們可以吸取別人的優點,改正自身的缺點,可以讓自己更接近完美,讓自己的變得更好更優秀。

寓言小故事10

  天鵝與鴨子

  一隻美麗的天鵝有一天落在地上時,看見了一隻健壯的鴨子,她立刻被這隻帥氣的鴨子所打動,她驚詫於鴨子不同於她同類的模樣,不同於她同類氣質,是那麼的有型,那麼的另類。

  於是,天鵝向鴨子表明了愛意。受寵若驚的鴨子立刻接受了這份愛。從此,天鵝與鴨子在土地上生活著,在泥塘邊生活著。天鵝那高貴而雪白的羽毛一天天被汙髒了;天鵝那以前不會長期行走的美麗小腳紅腫了;

  天鵝失去了雲彩的撫摩,藍天的洗滌。天鵝終於忍不住了,她總是在說:鴨子,鴨子,你學習飛翔啊,那我們就可以一起在高空中比翼雙飛了。鴨子為了天鵝而努力學習飛翔,可惜他只是一隻鴨子,想要飛翔,想要飛到和天鵝飛翔一樣的高度實在是太難了,他實在是沒有毅力了,於是他放棄了。鴨子說:天鵝,你抓住我,帶我去飛吧。天鵝抓住鴨子,扇動翅膀,非常非常吃力地飛上了藍天,在天上飛了一會兒就落地了。鴨子笑了,鴨子覺得天上風景太美了,鴨子想愛上了天鵝真是好。

  在那之後的日子裡,鴨子每天都要求天鵝帶他飛上天,而且要求飛翔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如果天鵝不能達到要求他就會生氣。疲憊的天鵝因為愛著鴨子,雖然身心俱疲,卻依然會答應鴨子的要求。

  這一天,鴨子又讓天鵝帶他去飛上藍天,天鵝勉強抓住鴨子飛上了,飛得很高,很高,很高,

  然後天鵝低下頭深深地吻了鴨子,就在鴨子感覺詫異的時候,天鵝鬆開了抓住鴨子的手……

  寓意1、做人要懂得知足,美女願意讓你上就很好了,千萬不要要求太高,不要“天天想上”!

  寓意2、公主愛上窮小子的故事並非沒有,只是結局未必會那麼完美。無論如何,貧富差距總是存在的,門當戶對未必就是壞觀念。攀上一個富家女確實會令你生活質量提高,但並不代表你可以免於奮鬥。富家女會讓你飛得很高,但也會讓你死得很慘。

寓言小故事11

  狗悄悄地溜進肉店,趁著屠夫不留意,偷了一個豬心,轉身就跑。屠夫發現後,大聲疾呼,可那狗卻已經逃走了。屠夫罵道:“喂,你這畜牲,你記清楚,今後不論你跑到哪裡,我都會留心提防著。你偷跑了我一個豬心,卻把另一個心給了我。”

  被狗偷,是壞事,也是好事。吃一塹,長一智。失了“那心”,卻收穫“此心”,有得有失。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稿子被人偷去,還賺了錢,感到痛苦、氣憤是難免的,但除了引以為戒,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寓言小故事12

  有個人養了兩隻狗,他馴養一隻狗狩獵,另一隻看家守門。每次獵人帶著獵出去打獵,獲得什麼獵物,總是分給守門狗一些。獵對此很不高興,便指責守門狗,說自己每次出去打獵都是四處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麼都沒有做,卻坐享其成。守門狗對獵說:“你別責怪我,應該去責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獵,坐在家中享受別人的勞動果實。”

  這是說,不要責怪孩子的懶惰,因為是父母把他們慣成這樣的。

寓言小故事13

  “嘰嘰嘰……”一群老鼠在老鼠洞裡快樂地吃著飯。

  角落裡有一隻老鼠,它是白色的,毛絨絨的,它的眼睛、鼻子、耳朵……都小小的,它總在一旁悲嘆自己太弱小,打不過貓。

  有一天,小老鼠又與另一隻老鼠訴苦,老鼠說:“老弟,山那邊有一個空心白樹幹,聽說從樹的一頭鑽進去,再從另一頭鑽出來,在中間說出想要實現的夢想,就能夢想成真。小老鼠高興地出發了。小老鼠來到山那邊,果然發現一個空心白樹幹,皺巴巴的,黑麵黑漆漆的。小老鼠有些害怕,還是鑽了進去,邊向前跑邊喊:“上帝,我要做一隻貓。”果然,隨著它的一聲怪叫,爆出一束耀眼的白光,還帶著黑黑的濃煙。濃煙散去,它醒了過來,它真的變成了一隻貓,長著灰色的長毛,眼睛閃著灰綠的光,看上去和別的貓並沒有什麼兩樣,它伸出爪子看了一下,尖尖的很鋒利,足以抓死任何一隻老鼠。

  它快活地走著,見老鼠就抓。此時它驕傲地認為它最強。誰知有一條狗發現了它,便咬了過去。它拔腿就跑,雖然逃掉了,卻掉了好多毛,尾巴也被咬掉了一塊。它哀嚎著又回到了樹幹旁,這一次它嚎叫著:“我要變成狗!”聲音陰森恐怖。樹洞又一次發出了白光,只是比上一次更耀眼。它覺得渾身被zhen刺傷過一痛,濃煙過後,它醒了過來,又變成了狗,一條灰色的狗。

  老鼠從貓變成了狗,又以為它最強了,可又碰見狼;再一次逃掉之後,它又變成了狼,可它又遇見獵人……

  終於,它變成大象,這次再也沒有誰能打得過它了,它以為可以稱霸之片森林了。誰知它突然覺得鼻子堵,要窒息了,原來一隻老鼠在裡面。它慢慢地倒了下去,怎麼也無法閉上眼睛,竟死在了老鼠的手裡。

  其實,我們不必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空,也有他人未曾見過的美麗。為何不快樂地做自己呢?

寓言小故事14

  渴望自由

  戴晉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平日裡與朋友們一起或作詩寫字,或品評國事,總表現出不凡的思想與見地,很受朋友們尊重。

  魏王聽說了戴晉生的非凡才幹,很渴望見到戴晉生,於是吩咐下屬將戴晉生請來。戴晉生來到魏王宮中,魏王一看,此人雖衣著寒酸卻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著,神態自若,毫無謙卑之態。魏王笑著請戴晉生坐,和他親切交談。談話間,魏王覺得戴晉生果然滿腹經綸,是經國濟世之才,於是產生了要留戴晉生在宮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說:“請先生留在宮中,我封你為上大夫,怎麼樣?”

  戴晉生一聽,笑了笑說:“實在對不起,我對做官不感興趣。”

  魏王說:“你出來做官,身為上大夫,出入有氣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現在的境況好得多嗎?”

  戴晉生依然笑笑,擺擺手,起身告辭了魏王。

  回家後,朋友們知道了這件事,很不理解:戴晉生為什麼放著這好的事不幹。他的妻子也埋怨他不該拒絕魏王。面對朋友們和家人的勸說,戴晉生還是一笑了之。

  過了幾天,戴晉生去見魏王,依然穿著那身破舊的衣服。

  魏王見他那副模樣,對他說:“前幾天,我那樣誠懇地請你留下,賜你上大夫的優裕地位和俸祿你都不肯留下來,今天怎麼又來拜訪我呢?”

  戴晉生笑了笑,不無遺憾地說:“看起來,真是不值得和您往來呀,原本我還打算把您作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對我太不瞭解。您見過那沼澤荒地中的野雞嗎?它沒有人用現成的食物餵養,全靠自己辛勤覓食,總要走好幾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勞動才能吃飽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卻長得十分豐滿,光澤閃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輝映;它奮翅飛翔,引吭長鳴,那叫聲瀰漫在整個荒野和山陵。您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野雞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動,無拘無束地來往在廣闊的天地之中。現在如果把它捉回家,餵養在糧倉裡,使它不費力氣就能吃得飽飽的。它必然會失去原來的朝氣與活力,羽毛會失去原有的光潤,精神衰退,垂頭喪氣,叫聲也不雄壯了。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是不是餵給它的食物不好呢?當然不是。只是因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錮了它的志趣,它怎麼會有生氣呢!”

  魏王聽了,若有所思地望著戴晉生。

  其實,自由是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還要珍貴得多的。野雞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了。

寓言小故事15

  一隻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一隻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象你一樣整天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幹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麼不呢?”於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隻狐狸出現了。狐狸跳向兔子……並把它給吃了。

  註解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幹,你必須坐(做)得非常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