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通用22篇)

馬的寓言故事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通用22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關於馬的寓言故事大全,歡迎閱讀與借鑑。

  馬的寓言故事 篇1

  馬棚裡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著。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小馬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麼說。

  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夥伴呢!”媽媽說:“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麼?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

  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馬的寓言故事 篇2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慌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

  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馬的寓言故事 篇3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裡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

  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裡呵。

  馬的寓言故事 篇4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給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臨走時又回過頭去再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馬的寓言故事 篇5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

  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馬的寓言故事 篇6

  靠近長城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

  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的父親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大部分人都死了。

  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得以互相保全。

  馬的寓言故事 篇7

  一個窮人,家裡的糧食已經不夠在養兩頭牲口了,不得不殺掉一頭,可是窮人犯了難,不知道應該殺誰,是該殺掉為自己勞碌辛苦的驢呢?還是殺掉為自己到處奔波的馬呢?

  到了晚上,驢對馬說:“主人一定會殺了你的,因為主人離不開我,家裡的活都是我在幹,而你只是用在主人出行的時候。”

  說著,驢開始洋洋得意起來。

  馬哀怨著嘆氣,心想“驢說的沒錯,主人一定會把自己殺掉的。

  到了第二天,窮人把驢賣到了屠宰場,驢被殺死了,窮人拿著盤纏騎上了馬到別的城市去經商做起了生意。

  如果窮人留下驢那他只會是一直務農貧窮,而騎上馬就會有新的生活。

  馬的寓言故事 篇8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就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於是找到了路。走到山裡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封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聖人的智慧學習,不是很大的錯誤嗎?

  馬的寓言故事 篇9

  驢馱重物,走了很長時間的路,感到十分勞累,它遇到了牛,就對牛說:“幫我馱一點東西吧,我很累,累得走不動了。”牛答應了,就幫驢馱了一些東西。

  牛到家了,把替驢背的東西給了驢。驢馱著東西又趕路了。

  驢喘著氣,走了一段路,看見了馬,對馬說:“我很累,請你幫我背些東西吧?”

  馬搖搖頭,不同意。

  驢不高興地說:“一路上我都得到幫助,沒想到遇著你這樣身強力壯的,卻拒絕了我的請求。”

  馬拒絕說:“你這樣不知休息地背下去,我幫你背一時又能有什麼用呢?”

  驢終於累死了,大家都說是馬的責任,如果馬能幫助驢一下,驢怎麼能累死呢?

  馬的寓言故事 篇10

  這則語言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對他人寬容,不要因為小事就想去報復他人,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從前,野豬和馬常常同在一處吃草,野豬時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馬十分惱怒,一心想要報復他,便跑去請求獵人幫忙。獵人說除非馬願套上轡頭讓他騎,才幫助馬懲治野豬。馬報復心切,便答應了獵人的要求。於是,獵人騎在馬上打敗了野豬,隨後又把馬牽回去,拴在馬槽邊。馬悲嘆地說:“我真傻!為了一點小事不能容忍他人,現在卻招致終身被奴役。”

  馬的寓言故事 篇11

  一個小山村裡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了許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著大爺下地幹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裡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有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幹活,每天就知道在家裡吃閒飯,白養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後又轉身衝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知道吃”。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為了給大娘補充營養,大爺殺了兩隻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癒了。

  從此以後,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馬的寓言故事 篇12

  馬狗和兔子

  一個小山村裡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一天跟著大爺下地幹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一天從地裡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幹活,每一天就明白在家裡吃閒飯,白養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一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望見嗎”然後又轉身衝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明白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為了給大娘補充營養,大爺殺了兩隻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癒了。

  從此以後,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馬的寓言故事 篇13

  農夫養著兩匹馬,其中一匹馬很勤快,另一匹卻幹什麼都偷懶。一天,農夫要把糧食運到鎮上的糧店去賣,便分別用兩匹馬各拉一輛大車。勤快的馬拉著前面的一輛車,雖然大車很沉重,但它還是奮力地向前。而後面的馬總是走一會就停下來不動了。農夫以為後面的馬沒力氣,就把後面大車上的糧食搬了些到前面的'車上。

  這時候,後面的馬邁著輕鬆的步子對前面的馬說:“你看你,很辛苦不是!使那麼大勁幹嗎?你要是越努力,人家越是折磨你。你看我現在多舒服呀!”懶惰的馬說完哼起了小曲。前面的馬沒理它,依然很用力地拉著大車。

  懶惰的馬越來越懶。過了一段時間,農夫把勤快的馬拴在家裡。只把它牽了出來,懶惰的馬心裡還喜滋滋地以為主人帶它去遛彎,它沒想到主人是帶它去屠宰場。

  回來時,主人腰裡多了一包銀子。

  馬的寓言故事 篇14

  從前,有個人趕著一匹馬和一頭驢子上路。 路途中,驢子對馬說:“你若能救我一命,就請幫我分擔一點我的負擔吧。” 馬不願意,驢子終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於是,主人把所有的貨物,包括那張驢子皮,都放在馬背上。 這時,馬悲傷地說:“我真倒黴!我怎麼會受這麼大的苦呢? 這全因不願分擔一點驢的負擔,現在不但馱上全部的貨物,還多加了一張驢皮。”

  啟示:馬不願替驢分擔,驢死了之後所有的東西都要馬來揹負。馬不和驢合作的道理,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願意替別人分擔,跟他人團結合作,樂於幫助他人,驢死之後馬就感到很悲哀,如果當初馬替驢分擔一點,就不會扛下所有的揹負,告誡小朋友們不要像馬一樣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我們要從長遠來考慮。

  馬的寓言故事 篇15

  有一次齊桓公騎馬出遊,來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見遠處有一隻老虎擋道。齊桓公正打算繞道 前行時,不想那隻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動也不敢動。於是,齊桓公一行得以從老虎身邊飛馳而過,打獵滿載而歸。

  齊桓公回宮後,便問管仲:今天我騎馬外出,老虎見了我竟嚇得不敢往前走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騎的是一匹毛色駁雜的高頭大馬,迎著正在升起的太陽奔跑吧?

  齊桓公趕緊點頭:正是這般情景。

  管仲於是分析說:這種馬飛馳起來很像一種叫做‘駮’(bo)的猛獸,而駮是專以虎豹為食的。那隻老虎以為您騎的是駮,它又怎麼能不害怕呢?

  這則寓言說明,老虎被像駮之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於是將自己給嚇住了。聰明的人類則應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使自己的認識一步步地接近於客觀的實際。

  馬的寓言故事 篇16

  從前,有個商人趕著一匹馬和一頭驢子上路,運送貨物到很遠的地方去。

  驢子馱了全部的貨物,而馬的背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們翻山越嶺,一路上非常辛苦。

  驢子實在累得的不行,汗如雨下,就對馬說:“請幫我分擔一點負擔吧!”

  馬不願意了,高傲地昂起頭說:“我是高貴的馬,是用來馱人的而不是用來馱那些貨物的!”說完溜到一邊去了。

  不久,驢子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於是主人把驢子的皮剝了下來,再將所有的貨物包括那張驢子皮,都放在馬背上。

  馬馱著貨物趔趔趄趄地走著,它悲傷地說:“我真笨啊!如果我當初肯幫驢子馱一點東西,現在就不會這樣辛苦了。”

  這故事說明:強者與弱者應相互幫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

  馬的寓言故事 篇17

  宙斯創造了人,沒給人長壽,卻給了人聰明才智。在冬天,人給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適地住在裡面。有一天,天氣異常庫冷,還下著雨,馬凍得再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裡,請求讓它住在屋內避寒。人說除非馬同意把它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否則就不讓它進門。馬高興地答應了。不久之後,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來找人。那人同樣地說,除非牛能把部分壽命送給人,不然就不收留它。牛獻出了部分壽命後,被收留下來。最後,狗凍得幾乎要死了,也跑來把自己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得到住處。這樣,人在宙斯所給的年歲內,純潔而善良;到了馬給的年歲,就吹牛說大話,自命不凡;到了牛給的年歲,開始幹事業;而到狗給的年歲,便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吵大鬧。

  故事道理

  這故事適用於愛發脾氣的固執的老人。

  馬的寓言故事 篇18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賽,趙襄主換了三次馬,三次都落後了。

  趙襄主說:"你教我駕車並沒有把真本事全傳給我。"王子期回答說:"真本事都教給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當。凡駕馭馬車特別注重的是,要使馬套在車轅裡很舒適,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馬上,這樣才可以加快速度達到目的。

  現在國君您在落後時就一心想快點追上我,跑在前面時又怕被我趕上。其實駕車比賽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後面。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還是落在後面,都總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賽輸贏上,還有什麼心思去注意馬呢?這就是您落後的原因了。"

  寓意: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於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願違,把事情的結果弄糟。

  馬的寓言故事 篇19

  一個小山村裡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 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著大爺下地幹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裡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幹活,每天就知道在家裡吃閒飯,白養你們 ,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 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 ?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後又轉身衝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知道吃”。

  兔子聽 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 很久,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 ,病得很厲害,為 給大娘補充營養,大爺殺 兩隻大兔子燉 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癒 。

  從此以後,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 。

  馬的寓言故事 篇20

  小故事:

  一匹馬找到了一塊肥美的草地,常常獨自來到這裡美美地享用。不久,一隻鹿也發現了這個秘密,也經常來這裡啃食鮮嫩的小草。

  這天,碰巧馬和鹿都來到了這片草地上。

  “這塊地方是我最先發現的,它是屬於我一個人的!”馬覺得鹿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衝它叫道。

  鹿並不認輸,於是它們兩個爭論不休,最後也沒說清楚這塊地方到底應該屬於誰。

  馬一心想把鹿驅趕出去,但是自己又無能為力,看到有個人走過來,就想請人來幫忙。

  人說:“我也沒辦法,我怎麼能跑得過鹿呢?不過我有一個建議,就是你套上轡頭,我騎上你,我們兩個齊心協力追上它,然後再懲罰它。”

  馬欣然同意了,於是讓人騎在自己身上,去追趕鹿。可是,這之後,馬卻被人拴在了槽頭,成天被使喚著幹活。

  這時,馬醒悟過來,長嘆道:“我真傻,為了一塊小草地報復鹿,反而讓自己淪為了奴隸。”

  大道理:

  為了一點小事就想報復別人,往往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馬的寓言故事 篇21

  相馬能手伯樂到一家磨房磨米,見一匹馬正在磨房裡拉磨。

  “呀!這不是一匹千里馬嗎,怎麼幹這種活呢?”伯樂暗暗惋惜。

  他走上前去,與磨房主人講好,把馬放了出來,對馬說:“你的世界應該是外面廣闊的天地,去發揮你的特長,自由地馳騁吧!”

  千里馬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價值,很是感激。它向伯樂道了謝,長嘶一聲,向遠處奔去,去尋找自己合適的位置……

  過了不久,伯樂又來磨房磨米,忽見那匹馬仍在磨房裡拉磨。伯樂十分驚詫,問:“你怎麼又回來啦?”

  千里馬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外面的世界確實很大,可溝坎風險也多,不像磨房這樣安然平穩。我思前想後,還是回來了……”

  伯樂還想勸說幾句,這匹馬已低著頭拉著磨轉開了。

  伯樂難過得連米都忘了磨,沉默半晌,長嘆一聲,走了。他想:是千里馬的料,沒了千里馬的心,也就不是千里馬了。

  馬的寓言故事 篇22

  驢子和馬兒同住一個牲口棚,但驢子對馬兒非常不滿,只要主人在它們各自的食槽裡添完食物離開後,驢子總喜歡對馬兒發牢騷:

  “哎,上帝太不公平了!我驢子乾的活兒並不比你的少,吃的食物卻不及你的好。主人在你的食槽裡添的料,又精又細,看起來就非常美味可口。你看看我這食槽裡是什麼?乾草一堆。我真是太不幸了!”

  馬兒甩了甩尾巴,平靜地說:“驢兄弟,你就不要再埋怨了。你看我每天干的那些活兒——運木材、拉磚頭、馱者主人長途跋涉,這些活兒非常耗費體力,我只有吃得好一點兒才有勁兒。”

  驢子還是不滿地晃著驢頭說:“你的意思是我乾的活兒比你少嗎?運磨糧食這些又累又髒、沒人願意幹的活不都是我乾的嗎?”驢子仍長吁短嘆,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過了些日子,戰爭爆發了,由於戰馬短缺,國家徵用了主人的馬兒。戰士們騎著這匹馬兒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馬兒受了重傷,死在了血泊裡。

  還呆在牲口棚裡吃乾草的驢子聽說馬兒死在了戰場上,嘆了一口氣,說:“看來上帝是公平的,馬兒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