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作文彙總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作文 篇1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劉基《郁離子》裡有一個寓言:鸛鳥預知天要大雨,根據經驗將巢遷往高處,結果洪水大於往常,鳥巢還是被淹。子游任武城宰,受鸛鳥遷巢的警示,號令全城造船對付洪水,百姓得以保全。子游事後說:“鸛鳥也算是能預知的,可惜它所知不遠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每遇上類似的事情,我們的判斷和做法,是否都對呢?請從《鸛鳥》的故事裡讀出寓意,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寫作範文】
由王國維之死想開去
一如鸛鳥,大儒王國維也是短視者。
人說,現代中國從未產生過走得這般前面又涉獵如此豐富的博學者,所以,王國維是不該沉湖的。關於他的死,有“殉清”說,有“殉文化”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他有走在前面的預見,卻還是做了中道棄世的魂。
仔細想想,王國維該有鸛鳥“洪水將至”的預知本領——也就是他能夠知道一個腐朽王朝(包括它的爛了的文化)終將被取代,儘管其過程是萬分痛苦的;王國維該有子游“君子善假於物”的聰明做派——也就是他其實不必對曾處身其中的王朝及其文化作太多的擔待;那麼他或許就不會在清政權崩毀後選擇解脫。
比起來,同樣是一介文人,屈原的死卻來得悲壯,他以死成全了個體對濁世的抗爭也成全了人生於政治的理想。王國維的死則不同,至今還沒有見一種關於其死因的解釋,說他的死能脫了有所“殉”的干係。而我要說這種無法解釋,正好證明了王國維其實死於他的短視。
如果王國維沒有選擇沉淪,以他的睿智,積極作為,也許他會是另一種文化(民主革命)的先驅,會給更多的翹首企盼的人們帶來新生活的希望。一如子游有憾於鸛鳥,歷史原來總給後人帶來無盡的愁思嗎?
涓生,是魯迅《傷逝》裡的人物。他有預見也敢追求,與子君在一起時是快樂的。“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是涓生說的。他說得很對,於是,我便知道涓生最初是想給子君以幸福的,但他竟沒有能吃準在那個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子君最終會走向死亡的殿堂。他真的沒有看到生活是否允許他這樣做,社會是否允許他這樣做?涓生所見不深,所知有限,所為太少,竟加速了子君的死啊!
人哪,為什麼跳出自己的那個窠巢那個短視就那麼的難!鸛鳥預知到了洪水的將臨,最終仍逃不過失去家園的痛苦,它的巢實在是沉淪於自己的短視;子游未知洪水的來襲,因鸛鳥搬家而避免了一場大難,他的成功就在於見之遠、知之深、做之當。這則寓言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見之遠、知之深、做之當,並非很難的事。日前從國家統計局獲悉,四川省有一個地區對退耕還林的後續產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劃,致使部分農民的生活失去保障,開始出現“退林還田”的倒反現象。同在四川,瀘定縣退耕還林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推動後續發展。從1999年至20xx年,該縣透過退耕還林開發經濟林木,桑、花椒、核桃、板栗等均在萬畝左右,農民受益,溫飽基本得以解決。
環視我們現實的社會人生,太多的時候,太多的人因為短視,而遺禍無窮。他們每為眼前的浮雲所障,看不到未來的發展,事物的必然。他們也像鸛鳥一樣,對於驟至的洪水有所知,卻所為失當,最終只能在天空中留下哀鳴。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他們能先見,卻還是眼光短淺。
【作文點評】
文章用材別取一途,由王國維之死說開去,在歷史與現時、生活與文化的河流中倘佯,思想不乏深刻。所用材料典型而富有新意,顯示出作者厚重的文學素養和認識水平。全文結構謹嚴,緊扣鸛鳥能預見卻短視來行文,步步深入,揭示了“見之遠、知之深、做之當”的內在寓意,切合題旨。文章用例的自由,思考的深入,表現出特別多的色彩和靈動,不由人不叫好。
寓言作文 篇2
小鷹從飛行學校回到家,向老鷹哭訴說:“今天有幾個同學嘲笑我!孔雀笑我長得不好看,鸚鵡笑我不會說人話,公雞笑我不會唱歌!”
老鷹聽後,語重心長地笑道:“孩子,孔雀長得好看,鸚鵡會說人話,公雞會唱歌,都是事實;可是作為鳥,它們卻都飛不高,應該是它們感到慚愧才對呀!”
寓言作文 篇3
有一天烏鴉特別渴,於是就飛下來去主人那裡喝水。
但是它飛回去了卻發現主人沒有在,這該怎麼辦呢?“咦?這裡正好有杯水,我把它喝了就行了。”烏鴉說。
可烏鴉嘴太短,這該怎麼辦呢?烏鴉又犯愁了。它想呀想,怎麼也想不出辦法。忽然,它看見了一個小男孩拿著吸管喝一瓶果汁。但是,去哪裡找吸管呢?這次它再努力想也沒想出辦法來,這該怎麼辦呢?烏鴉急的團團轉,像熱鍋上的螞蟻。忽然,它靈機一動,看見小男孩旁邊還有一杯果汁,裡面也插著一根吸管,於是它便把那根吸管拿走了。飛到剛才那個地方,把那根吸管插到瓶子裡,咕咚咕咚把水喝了個精光,烏鴉高高興興的飛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要想辦法,這樣總會有辦法的。要是遇到困難又不想想辦法,那就肯定沒辦法。
寓言作文 篇4
小刺蝟從來沒有朋友,他想:“要是我有一個朋友,那該多麼好啊!”於是,他決定出去找朋友。
小刺蝟看到了小兔,便高興地對說:“小兔,我們做朋友吧!”小兔說:“好吧。”他們兩個走啊走啊。突然,小刺蝟看到小兔流著汗,他就對小兔說:“我揹你走吧。”誰知道小兔剛跳到小刺蝟的背上,就被刺刺傷了,痛得哇哇大哭,小兔決定不跟小刺蝟玩了。小刺蝟傷心地回家,把事情告訴媽媽。媽媽說:“其實你的刺有很多用處的,不過你要把它用好。你出去見識見識吧。”小刺蝟聽了媽媽的話,又出去找朋友。
小刺蝟在路上遇見了牛伯伯,只見牛伯伯在撿地上的蘋果,可是籃子已經裝滿了,裝不下了。牛伯伯一臉愁苦,不知該怎麼辦。小刺蝟想了想,對牛伯伯說:“牛伯伯,我來幫您把蘋果帶回家吧!”小刺蝟在地上朝著蘋果滾了幾圈,蘋果都被刺在小刺蝟的身上,於是,他和牛伯伯高高興興地回去了。牛伯伯為了答謝小刺蝟,就送了小刺蝟一箱蘋果。小刺蝟突然想到:“我刺些蘋果回去給其他小動物吃,那麼就有小動物跟我做朋友了。”於是,他把蘋果刺在身上。
回家的時候,小刺蝟碰見一群小動物在那裡玩完遊戲後餓肚子,在四處找吃的呢!小刺蝟跑到他們身邊,有禮貌地說:“讓我跟你們一起玩遊戲,我請你們吃蘋果吧!”小動物們聽了,都說“好!”而小刺蝟也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小刺蝟終於找到朋友了,他真高興!
寓言作文 篇5
有一個獵人,他有一隻獵鷹。這隻獵鷹有著可看百里的眼睛,獵人十分驕傲有這隻得力的助手。
有一天,獵人帶著鷹出去打獵。突然,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個洞,他跑過去低頭看了看,竟然看到了一隻鹿。臉上一陣驚喜,準備跳下去,把鹿抓回家。可是,這時候在天空中盤旋的鷹看出了不對勁,這明顯是一個捕獸陷阱,而陷阱中的機關還有些並沒有觸發。那隻鷹在空中高叫著,不斷俯衝下來,鳴叫著提醒獵人。可是獵人不知情,還惱怒地驅趕獵鷹。眼看獵人就要跳下洞裡,鷹垂直落了下去,觸發了機關,幾支箭射了出來,把鷹射死了。
這個故事用於那些固執,而失去最親愛的夥伴的人。
寓言作文 篇6
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朋友們都紛紛帶著禮物來給它慶祝。你看,聰明的小狗親手做了一塊大生日蛋糕;勤勞的小蜜蜂送來一瓶剛釀好的甜甜的蜂蜜;蠶妹妹也不甘示弱地送來一匹自己剛織好的光滑的絲綢;連平時懶洋洋的小豬也不例外,給小猴送來一筐紅通通的大蘋果。小老鼠見大家都去參加小猴的生日會,趕緊偷了一籃鮮紅的大桃子當禮物,急急忙忙地來到小猴家。
小猴收到小老鼠又大又紅的桃子後,腦袋瓜裡裝滿了問號,心裡想:不會吧!小老鼠怎麼能弄來這麼大的桃子呢?想到這兒,它不由地問:“小老鼠,這籃又大又紅的桃子你是從哪兒弄來的?”小老鼠一聽,支支吾吾地說:“我……我……偷……偷……不,不!我從森林的桃樹上摘的。”小猴不解地又問:“你哪來那麼大的力氣?”小老鼠說:“我叫別人幫忙摘的。”小猴見小老鼠不認錯,還繼續說謊,便說:“你再說謊,我就叫貓姐姐把你教訓一頓!”小老鼠嚇得渾身發抖,只好招了,“這……這是我從小山羊家偷的。”小猴聽了,就叫它趕快去還掉,還要向小山羊道歉,不然就再也不和它做朋友。小老鼠只好垂頭喪氣地向小山羊家走去。
寓言作文 篇7
在《克雷洛夫寓言》裡有一些非常經典的故事,我認為《烏鴉和狐狸》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篇故事的意思是:“上帝給小烏鴉一小塊乳酪。烏鴉就躲到一棵縱樹上。它準備享受美味了,然而它的嘴巴是半開半閉的,含著哪一小塊美味在沉思默想。這是跑來一直狐狸:一陣香味立刻使狐狸停下步來,它瞧著乳酪舔舔嘴巴。這壞東西踮起腳尖偷偷走進縱樹,它捲起尾巴,目不轉睛地愁著,它那麼柔和地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細聲細氣的:你是多麼美麗啊,逗人喜愛的鳥!那眼睛,美麗的像個天堂的夢!而且,怎樣的羽毛,怎樣的嘴巴那!只要你開口一定是天使的聲音。唱吧,親愛的,別害臊!啊小妹妹說實話,你出落的這樣美麗動人,要是唱得這樣同樣的美麗動人,在鳥類之中,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后了!”烏鴉被騙了,乳酪也掉下去了,狐狸拿到了乳酪就不見蹤影了。
這篇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不能只聽別人的好話。如果你只聽好話,就會像這隻烏鴉一樣的下場。
點評:“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小作者就書中一個印象最深的寓言故事有感而發,既讀了一則故事又收穫了一個道理,可謂一舉兩得。
寓言作文 篇8
一次偶然的機會,森林裡要舉行一次跑步比賽。小雞、大象、小馬、小兔,紛紛報名參加,大家心裡是多麼高興呀!
這時,“運動員們”早已站在起跑線上了。“嘣”,槍聲響了,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衝了出去,而小鳥則成了它們的“監視員”。可憐的小雞速度慢,只好跑在最後。就在這時,小兔掉了頭,心想:小雞的速度是我們中最慢的,我應該去幫助它。於是回去把小雞放在自己身上,帶著它到了一條沒橋的.河前。
正當大象和小馬準備過河時,小兔和小雞卻哭了起來。大象和小馬聽到後連忙問:“你們為什麼要哭呀?”小兔和小雞回答道:“我們不會游泳啊!而且這條河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深了,使我們無法過河。”大象和小馬又說道:“沒關係,我們可以馱著你們過河。”頓時,小兔和小雞臉上的哭泣立馬變成了笑容。不一會,它們便到了河對岸。小兔和小雞連忙說了聲謝謝,而大象和小馬說了聲謝謝後就先走了。
不過,這些天真的“運動員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要走的路還長著呢!這不,跑在前面的大象和小馬已經累壞了,再看看水杯裡的水是一滴不剩。還好這時小兔和小雞連忙趕到,把水杯裡的水分給它們喝後,手拉著手,一起衝過了終點。
最後,“監視員”小鳥說:“你們這次比賽很團結,而且在遇到困難時會互相幫助,真是好樣的!”過後它們的脖子上都掛上了金牌,心裡不知有多開心。
寓言作文 篇9
森林裡住著一隻兇狠的獅子,他仗著自己身體強壯,總是欺負那些弱小的小動物,有時甚至把小動物生剝活吞了,弄得整個森林不得安寧。
於是,小猴子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對付這隻橫行霸道的獅子。他發現了一個獵人為捕捉動物而設的一個陷阱,然後在上面放了一些美食。準備完畢後,小猴子就在陷阱上方的樹枝上等待獅子的出現。
終於,獅子出現了。猴子扯著嗓子叫道:“獅子大王,獅子大王,我發現這邊有好吃的了,你快過來呀!”獅子飛快地朝陷阱跑來,看見這些美食不禁口水直流,剛想撲過去吃,突然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猴子猴精猴精的,他找到好吃的不獨吞?這裡面會不會有詐呢?”
於是,這獅子就打起了如意算盤,不如我讓猴子下來試探試探,如果有詐,我一口就吃掉猴子。於是獅子假惺惺地對猴子說:“猴子老弟,你先找到這美食的,我怎麼好意思先吃,被人知道了還以為我以大欺小呢!不如你先吃吧!”
猴子早就料到獅子會來這一手,就輕輕地從樹上滑下來,蹲在陷阱的邊緣美美地吃起食物來,邊吃邊說:“我餓了好幾天,好不容易發現了食物,正想自己獨享,看見大王您過來,怕您說我不尊重您,所以想先孝敬您老人家。想不到大王您這麼愛子民,我小看您了。”
獅子一聽原來是這樣的,疑心全消,怕美食被猴子吃完,連忙撲過去搶食物,猴子見狀,飛快地爬到樹上去了。說是遲那時快,獅子一撲,撲通一聲掉到陷阱裡去了。
獅子氣得直罵猴子,猴子撓撓猴毛,嘲笑他說:“獅子大王,你壞事做多了,我替老天懲罰你!”獅子又大聲呼叫,這次喚來的卻是獵人的腳步。
寓言作文 篇10
這一學期,在語文書的《我讀書我快樂》中向我們推薦了一本《伊索寓言》,它由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組成,主角都是我們熟悉的小動物,如狐狸啊,狼啊,驢啊等等。作者在每則寓言的結尾,大都用一句精闢的話點明故事的寓意。對於這些點睛之筆我都深有體會。
我最喜歡的一則是《蟬和狐狸》,這個故事講的是狐狸想吃掉蟬,便假裝讚美蟬的歌聲美妙,但蟬看穿了狐狸的詭計,沒有上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讀著這個故事我就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狐狸和烏鴉》。這隻蟬與那隻烏鴉相比,他不僅智慧機警而且善於觀察、敏與分析,因為它扔下一片樹葉使花言巧語的狐狸露出了奸詐貪婪兇惡的面目,從狐狸夾雜蟬翅膀的糞便中分析出狐狸是吃蟬的。蟬的這些品質值得讓我學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在它的表面都蒙著一層面紗,我們只有仔細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夠看出它的真面目。例如:在一些集市上,有些小販擺摸獎遊戲,吸引了我們很多同學。我們開始摸時總能中獎,心理就甭提多高興了,於是就繼續掏錢摸,摸到最後我們就會空手而歸。我們開始真的是手氣好嗎?不是。是因為開始那些小販們故意讓我們中獎,好讓我們心甘情願的把錢送給他們。我們要是能夠像蟬那樣小販就不會把我們的錢騙走了。我們要時刻警惕那些壞人,以防我們像烏鴉那樣愛聽好話或得到一些小便宜而上當受騙。遇到事情要多問、多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處處小心,那些人的狐狸尾巴總會露出來的。
《伊索寓言》真是一本好書,它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理問題……它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會牢記它的每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