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評議寓言故事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有陰晴雨雪之別,但是,豬們打發日子的方法卻永恆不變:吃了睡,睡了吃,吃飽喝足,便在院子裡溜達。一日如此,天天如此。
這樣的生活太沒意思了。一頭不願這樣混過一生的白豬獨自跑到田裡,用嘴幫助水牛耕地。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豬們傾巢出動,開始對白豬的勞動進行評議:嘿!這裡還有一根草沒拱掉呢!
看,田裡的水都叫它搞渾了,渾水裡怎麼能長莊稼呢!
你們聞聞,它把汗水都流到田裡了。那汗水裡是有鹽的,田裡摻進鹽肯定會變成鹽鹼地!
豬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白豬,意思只有一個:白豬幫助水牛耕地,沒有一點功勞,純粹是幫倒忙。根本不如睡覺,睡覺有益無害。
白豬被說得灰心喪氣,從此隨大流,吃了睡,睡了吃,豬們也就再沒有對它說不字的`了。
做事的,總可以挑出毛病,不做事的,則保留充分的批評權。一個集體若形成這樣的風氣,這個集體也就完了。
寓言寓意:
在公司裡,一個員工的成長與進步總會遭受他人的白眼和非議,但是不論他人怎樣議論和評價,人們都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人云亦云,沒了目標和志向;不要因為別人對自己的目標挑毛病,而使自己放棄目標隨大流。如果養成為了討好大家,而放棄主動爭取目標的習慣,最後只能會使自己喪失創造力而淪為平庸。
同樣,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要濫用批評權,對員工的創造力挑毛病,而要應該提倡有能力的員工積極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樣的集體才會有創新,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