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及寓意
各有所長
甘戊出使齊國,前去遊說齊王,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大河邊,甘戊無法向前,他只好求助於船伕。
船伕划著船靠近岸邊,見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問:“你要過河去幹什麼?”
甘戊說:“我要到齊國去,替我的國君遊說齊王。”
船伕滿不在乎地指著河水說:“這條河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縫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過去,您怎麼能替國君充當說客呢?”
甘戊反駁船伕說:“您說的並不對呀。您不瞭解世上的萬事萬物,它們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比方說,兢兢業業的人忠厚老實,他可以輔君王,但卻不能替君王帶兵打仗;千里馬日行千里,為天下騎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內捕捉老鼠,那它還不如一隻小貓頂用。寶劍干將,是天下少有的寶物,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可是給木匠拿去砍木頭的話,它還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頭。就像你我,要說掄槳划船,在江上行駛,我的確遠遠比不上你;可是若論出使大小國家,遊說各國君主,你能跟我比嗎?”
船伕聽了甘戊一席話,頓時無言以對,也似乎長了不少知識。他心悅誠服地請甘戊上船,送甘戊過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指責別人的短處,那就太片面了。
良臣尹綽
尹綽和赦(she)同在趙簡子手下做官,赦為人圓滑,會見風使舵,看主人的臉色行事,從來不說讓主子不高興的話。尹綽就不是這樣,他性格率直,對主子忠心耿耿盡職盡責。
一次趙簡子帶尹綽、赦及其他隨從外出打獵,一隻灰色的大野兔竄出來,趙簡子命隨從全部出動,策馬追捕野兔子,誰抓到野兔誰受上獎。眾隨從奮力追捕野兔,結果踩壞了一大片莊稼。野兔子抓到了,趙簡子十分高興,對抓到野兔的隨從大加獎勵。尹綽表示反對,批評趙簡子的做法不妥。趙簡子不高興地說:“這個隨從聽從命令,動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辦事,我為什麼不能獎勵他呢?”尹綽說:“他只知道討好您而不顧老百姓種的莊稼,這種人不值得獎勵。當然,錯誤的根源應該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樣的要求,他也不會那樣去做。”趙簡子心裡悶悶不樂。
又一次,趙簡子因頭天晚上飲酒過多,醉臥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夢中。這時,楚國一位賢人應趙簡子3月前的邀請前來求見,赦接待了那位賢人。為了不打擾趙簡子睡覺,赦婉言推辭了那位楚國人的求見,結果使那位賢人掃興而去。趙簡子直睡到黃昏才醒來,赦除了關心趙簡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對來人求見的事只是輕描淡寫地敷衍了幾句。
趙簡子常對手下人說:“赦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愛護我,從不肯在別人面前批評我的過錯,深怕傷害了我。可是尹綽就不是這樣,他對我的一點缺點都毫不放過,哪怕是當著許多人的面也對我吹毛求疵,一點也不顧及我的面子。”
尹綽聽到這些話後,依然不放過趙簡子。他又跑去找趙簡子,他對趙簡子說:“您的話錯了!作為臣下,就應幫助完善您的謀略和您的為人。赦從不批評您,他從不留心您的過錯,更不會教您改錯。我呢,總是注意您的處世為人及一舉一動,凡有不檢點或不妥之處,我都要給您指出來,好讓您及時糾正,這樣我才算盡到了臣子的職責。如果我連您的`醜惡的一面也加以愛護,那對您有什麼益處呢?醜惡有什麼可愛的呢?如果您的醜惡越來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嚴呢?”
趙簡子聽了,似有所悟。
可見,真正的愛護並不是一味討好,而是在發現對方的缺點錯誤後,能真心指出並幫助其改正,使之不斷完美起來。
真假《聖教序》
宋代有位學者名叫石才叔,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平時博覽群書,見多識廣,且收藏著許多圖書的古蹟珍品。
其時,文彥博在長安做統兵官,他聽說石才叔家收藏有唐代著名書法家遂良的親筆字帖《聖教序》,於是親自到石才叔家請求借回一閱。石才叔欣然允諾,將那份珍貴的字帖借給了文彥博。
文彥博將字帖拿回家中,反覆欣賞揣,看了又看,愛不釋手,便索性叫家裡的弟子臨了一本。
這一天,文彥博設宴招待幕僚、部下和幾個朋友,大家飲酒聊天,高談闊論,興致頗濃。文彥博叫家裡人拿出兩本《聖教序》字帖,上面都有作者姓名,文彥博讓客人們都來辨認這兩本《聖教序》的真假。那些客人們個個伸出大拇指,極力吹捧文彥博的臨本是真的,是如何如何的珍貴,反而指著石才叔的收藏本說是假的。
當時,石才叔也在座,見此情景,他不說一句爭辯的話,只是笑著對文彥博說:“今天,我才認識到自己地位的低下。”
文彥博哈哈大笑起來,席上的客人們個個滿面通紅,羞愧不已。
石才叔委婉地諷刺了那些勢利的客人們,主人文彥博從心底與石才叔有同感,所以他也哈哈笑了起來,這也是對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的一種嘲笑。
割席斷交
管寧和華(xin)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倆成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得很和諧。
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去勞動,在菜地裡鋤草。兩個人努力幹著活,顧不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鋤好了一大片。
只見管寧抬起鋤頭,一鋤下去,“”一下,碰到了一個硬東西。管寧好生奇怪,將鋤到的一大片泥土了過來。黑的泥土中,有一個黃澄澄的東西閃閃發光。管寧定睛一看,是塊黃金,他就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是什麼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接著,他不再理會了,繼續鋤他的草。
“什麼?金子!”不遠處的華聽到這話,不由得心裡一動,趕緊丟下鋤頭奔了過來,起金塊捧在手裡仔細端詳。
管寧見狀,一邊揮舞著手裡的鋤頭幹活,一邊責備華說:“錢財應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的。”
華聽了,口裡說:“這個道理我也懂。”手裡卻還捧著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麼也捨不得放下。後來,他實在被管寧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願地丟下金子回去幹活。可是他心裡還在惦記金子,幹活也沒有先前努力,還不住地唉聲嘆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麼,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中間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於是管寧和華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一位達官顯貴乘車從這裡經過。一大隊隨從佩帶著武器、穿著統一的服裝前呼後擁地保衛著車子,威風凜凜。再看那車飾更是豪華:車身雕刻著精巧美麗的圖案,車上蒙著的車簾是用五彩綢緞製成,四周裝飾著金線,車頂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
管寧對於這些很不以為然,又回到原處捧起書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對外面的喧鬧完全充耳不聞,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華卻不是這樣,他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裡看不清楚,乾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著人群尾隨車隊細看。
管寧目睹了華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嘆惋和失望。等到華回來以後,管寧就拿出刀子當著華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絕地宣佈:“我們兩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蓆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應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奮鬥目標上,一起追求、一起進步。如果沒有內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親熱,這樣的朋友是無法真正溝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義了。
吹牛無邊
有3位老人都擅長吹牛,平時與人談話,一般沒人吹得過他們。可是這一天,這3位會吹的老人卻碰到了一起。
正巧,有一個過路人走來了,看到3位年紀大的人在一起,便上前詢問他們的年齡。過路人很有禮貌地問:“請問各位老丈今年高壽?”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滿頭白髮,說:“你問我的年紀,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小時候,曾經跟盤古在一起玩耍,我們的交情不淺,他還叫我哥哥哩。”
過路人聽了嚇了一跳,心想,還真沒見過這般老壽星呢。
另一位老人說:“問我的年紀有多大嗎?這麼跟你說吧,大海的水每次變成桑田的時候,我就記下一個籌碼,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這樣的籌碼我已經放滿了10間屋子!”
過路人一聽大為驚駭,今天可看見老神仙了,真是大開眼界。
第三位老人說:“你們聽說過王母娘娘的仙桃嗎?那可是一萬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經無數,我每吃一個仙桃,就把它的核丟到崑崙山下,而今那些丟掉的仙桃核,已經堆積得和崑崙山一樣高了!”
過路人這一次反而非常平靜,一點兒也不吃驚,他說:“原來是3個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離奇的地步,又有什麼意義呢?那種根本不存在的長壽與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fu you)、朝菌,又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