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放屁文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一個秀才,讀了不少書,要是能把這才學全用在正道上那該多好!可他偏偏是個刁秀才,仗著自己知道些典故,又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便專去管些是非,幫人打官司,收取很多錢財。因此,鄉里很多人都吃過他的虧,受過他的氣。
這秀才幫人詭辯打官司的事情幹多了,鄉民們怨聲載道,縣官也很是嫌惡他。終於有一次,縣官忍無可忍了,決定要想辦法給這刁秀才一點顏色看看,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再生事害人了。縣官想了想,心裡有了主意。
縣官派了幾個衙役去把秀才叫來。秀才大搖大擺地走上大堂,他心想,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還會有什麼應付不了的呢?可是縣官卻並不跟他辯論,而是正色說道:“作為一個讀書人,關門閉戶苦讀詩書才是本份,你卻總是出入衙門,幹些生事坑人的事,這樣看來,你這麼久不寫文章,想必已經生疏了,今天本官就出個題目來考考你,看你文章做得怎麼樣。”說完,也不管秀才怎麼反應,縣官沉思片刻,就說了個題目叫秀才寫。這一下,秀才可傻了眼了,他一直都忙著幫人打官司撈錢,哪裡有時間溫習文章。可是不寫,又怕縣官責罰,唉,糟了,糟了!好長時間過去了,秀才還是兩手摸白卷,兩眼望青天,急得額頭直冒汗,一個字也想不出來。縣官心裡暗笑:這回難住你了吧,看你還得意不得意!
情急之下,秀才高聲叫起來:“太宗師出的題目太難了,實在不好寫,求您再出個題目,要是還做不出文章來的話,太宗師願意怎麼懲罰我都可以!”縣官想了一想,答應了。他正思量著再出個什麼題的時候,忽然放了一個屁,他不由靈機一動,對秀才說:“你就以放屁為題做一篇文章吧。”秀才誠惶誠恐地答應了。
不一會兒,秀才便有了詞了。他又神氣活現起來,只見他拿腔捏調地吟誦道:“伏惟太宗師高聳金臀,洪宣寶屁,依稀乎絲竹之音,彷彿乎麝蘭之氣,生員立於下風,不勝馨香之至。”縣官聽了,大笑不止:這個刁秀才,正事不會幹,拍馬屁倒挺有一套。於是開口說道:“這個秀才,正經的好文章不會做,放屁的壞文章偏做得這麼好。本縣衙門東街,有個萬人糞坑,他既喜聞那馨香之氣,且就叫衙役們守著他在糞坑邊站著,賞他多聞一聞,免得他又去替人打官司,勞神費力多不好!”
這個自作聰明的刁秀才最終搬磚頭砸了自己的腳。我們要從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如果是倚仗才學到處害人的話,必將收穫惡果。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周處自新
周處是晉朝義興縣人。他在年輕的時候,脾氣粗暴,好惹是生非,經常與人打架鬥毆,危害鄉里,被當地人們視為禍害。
那時候,在義興縣境內的大河裡出現了一條蛟龍,同時在義興縣山裡又有隻斑額吊睛猛虎,它們都時常在河裡、在山上侵害老百姓。當地人們都把周處同蚊龍、猛虎一起看作是“三個禍害”,而這“三個禍害”中又以周處更加厲害。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禍害,曾經有人勸說周處上山去殺死那隻斑額吊睛猛虎,到河裡去斬除那條危及鄉里的蛟龍。
周處聽人勸說後,立即上山去殺死了斑額吊睛猛虎,接著又下山來到有蛟龍作惡的`河邊。當蚊龍lou出水面準備向他撲過來的那一剎那間,說時遲,那時快,周處轉眼間便跳下河去舉起手中鋒利的砍刀,向作惡多端的蛟龍頭上砍去。那蛟龍為了躲避周處的刺殺,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在大河裡遊了幾十里路遠。周處一直緊緊地跟著它,同樣是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就這樣,三天三夜過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人們都在為這“三個禍害”的滅亡而奔走相告,互相慶賀。
誰知周處在殺死了蛟龍後,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邊。當他上到岸上來時,看到人們正奔走相告,都在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慶賀,這時他才曉得自己早已被人們認為是禍害了。這是為什麼呢?他捫心自問,經過一番仔細的反省之後終於有了改過自新的念頭。於是,他到吳郡去尋找陸機、陸雲兩兄弟。因為陸家兄弟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處是想請陸家兄弟開導思想,指點迷津。
周處頭腦中帶著疑惑來到吳郡陸家的時候,陸機不在家,正好會見了陸雲,於是他就把義興縣人為什麼恨他的情況全部告訴了陸雲,並說明自己想要改正錯誤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恐怕不能幹出什麼成就,因此請陸家兄弟指點迷津。陸雲開導他說:“古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麼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貴的;何況你現在還年輕,前程還是滿有希望的。”陸雲接著說:“一個人怕只怕沒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擔心美名不能夠傳播開去呢?”
周處聽了陸雲這番話後,從此洗心革面、改過自新。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後來終於成了名揚四方的忠臣孝子。
這篇故事的寓意是:一個人有了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只要敢於正視、敢於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重新確立好的志向,一樣可以成為一個有用之才。也就是說:浪子回頭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