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關於寓言詩

寓言詩

關於寓言詩

  引導語:寓言詩中有諷刺,諷刺與幽默難分家,我們一起來學習幾篇小編整理的寓言詩吧,歡迎大家閱讀!

  一

  寓言詩是文學作品。

  寓言詩是寓言的一部分;也是詩的一部分。是寓言用詩表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字。

  民間文學是寓言的源泉之一。寓言可以取材於民間故事,再創作加以引申。

  動物,鳥獸蟲魚,可以擬人;

  植物,花草樹木,可以說話發音;

  其他,山川水石,可以有人的精神。

  經擬人化處理,他們成為寓言人物形象,他們之間或與人之間演繹成故事,寓言於詩句裡面,寓言與詩行間,寓言其間,使人不疑其假篤信其真實可信。

  把作者的美學理想寄託其間藏身;諷刺針砭醜惡的人和事,點出教訓,揭示哲理教訓。

  提醒人們注意道德教訓,或讚揚那些值得人們學習的精神。

  寓言故事中有顛撲不破的真理、和警惕誨人的教訓。深刻的哲理,比喻得有分寸。是道德寓言寓意深。

  寓言故事中有深刻地揭露,潑辣地抨擊,尖苛地指出政治弊端和缺點,制度的不完善和社會的黑暗點以及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是政治寓言。是刺槍式的寓言詩式的政論……

  二

  我們常見的'寓言是無韻的散文。寫得好的散文寓言,應該是無韻的散文詩。透出一種詩樣的美,感人至深。

  寓言詩首先是寓言,當然是詩。他是一種詩體的優美的寓言高階品。

  寓言詩,是寓言的一部分。他有詩的語言和意境,潛移默化教人上進。

  三

  寓言詩美,依賴於語言的優美。

  可以是淡淡的肖像勾勒;點睛可以不畫眉;

  可以是順暢地敘述故事,有如潺潺流水;

  可以是生動有趣的對話,文采斐斐。

  歡喜的可以掉淚;悲慘的使人心碎;愁悶的難展舒眉;刺人的要尖銳;誨人的如驚雷……

  語言要優美,可妙趣橫生,形象應如繪,精煉應生魅。

  詩句容易記憶,適宜背誦朗誦,通俗順遂聽了有味,咀嚼令人心醉。

  寓言詩,需要個性化的語言,感情要充沛。

  獅子、老虎的語言,不同於兔子膽小慎微。

  猴子的聰明;狐狸的狡猾;狼的兇狠;老鼠的想入非非。

  大海的波濤聲驚嚇人,不同於小溪流水潺潺令人心醉。

  四

  寓言詩,選用動人的題材,應該來源於現實生活,也可以來源於豐富的民間文學。

  寓言詩,感人的激情,來源於火熱的現實生活。

  寓言詩反映生活,是從生活中產生非抒發不可的思想和感情。有意識地藉助於動物或植物擬人化樹立起的寓言形象,反映現實生活,把美學理想寄託在寓言故事情節中。

  寓言詩,可以是兒童文學。往往又是老少皆宜。特別是青年或未成年的少年人更加喜愛。

  寓言詩,感人的激情也來源於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熱愛。

  苗苗渴望雨露,需要用水澆灌。擬人化的比喻最能使孩子們樂開懷。

  鳥獸蟲魚和花草樹木的故事,使孩子們知過必改。淘冶性情,增長知識,拍手稱快。

  青年人看了痴迷;

  成年人看了,有的把腦門拍;有的氣急敗環;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摔書不理睬;有的讀後沉思;有的記牢後講給孩子們聽,孩子樂開了懷。

  老年人看了後,更多的是思索和猜。

  五

  寓言詩,應該是敘事詩,屬於敘事文學一類,不應寫成沒故事的抒情詩。

  敘述故事力求簡潔,有如行雲流水。

  故事情節應追求波瀾起伏,跌宕驚人,但也要特別注意精煉。

  有許多寓言故事在對話中完成。

  抒發情感,要揭示出所寓之言。

  詠物詩不是寓言詩。雖然可以含有哲理。

  哲理詩也不是寓言詩。

  精短的靈思妙語或哲語佳言式的所謂“精短寓言”,是偽寓言。

  六

  寓言詩是詩。寓言詩要用形象思維。透過鮮明的故事情節或對寓言人物形象生動地描繪,把所寓之言體現出來,讀後供人領悟玩味。

  切忌直抒胸臆、坦率的交底一覽無餘,讀了索然無味。

  點題的哲理,精譬的道德教訓,可以寫在篇首或末尾,何必非要這樣寫?讓讀者自己體味不是更好?相信讀者自己可以分辨是與非,醜與美。

  你若點題,話要說得警譬,要有文采,容易牢記也容易背誦下來。

  七

  寓言詩,寧肯含而不露,給讀者留下思索的餘地,使人回味。這是上策。

  也可以寫出為某些讀者提供領悟的引信。點出經驗教訓,人生哲理,或要告訴讀者的所寓之言。這也並非是下策。

  寓言詩,應該做到雅俗共賞。你可以愛其哲理;他也可以喜歡故事。

  八

  寓言詩,需要幻想。

  沒有幻想,寓言有翅膀也難飛翔。

  沒有幻想,寓言難成篇;成篇難成好文章。

  寓言詩需要幻想。用譬喻,就需要誇張。

  藉助誇張手法,用精煉的詩句,可以描繪出豐富的想象。

  這可以使說理和論證,辨駁和褒貶更有力量。

  這可以使人讀來橫生興趣,讀後精神清爽。

  九

  寓言詩,是一種譬喻。

  設譬立喻可以是明喻,可以是和被譬喻的相類關係的明喻。

  也可以是表明譬喻和相類關係更多緊密,因而形式上關係相合的隱喻。

  也還可以進一步,譬喻和被譬喻之間關係更密切,甚至全然不用本體,不用譬喻詞語,只用喻體來做本體的代表的借喻。

  十

  寓言詩,離不開擬人的描敘手法。

  寓言和童話,寫作時都離不開它。

  擬人手法,有規律可遵循,不可胡描亂塗畫,不可胡謅亂編濫變化。

  事物本身有規律和特點,真真假假不可混雜。

  狐狸聰明詭計多,表現多方面常為狡詐;

  獅、虎殘暴稱王稱霸;

  猴子機靈,貪戀玩耍;

  兔子膽小,有時因驕傲而貪懶;

  牛憨厚而任勞任怨;

  豬貪饞多吃,貪睡愚蠢;

  豺、狼陰險,兇狠又毒辣……

  擬人要符合邏輯,不然要露出假。

  勸戒和警告的寓意,要在不知不覺中,能產生潛移默化。

  十一

  寓言詩中有諷刺。諷刺與幽默難分家。

  諷刺需要幽默,幽默中常常含有諷刺似針扎。

  幽默可以引人發笑,某些笑話就是幽默寓言。把笑話寫成寓言詩,幽默成詩更有味兒,讀後捧腹樂哈哈。

  寓言詩在情節跌宕中,在對話中,可以而且應該具有幽默,更好地表現主題。

  不能為幽默而幽默。

  十二

  寓言詩,應該要言不繁,應該言簡意賅。即要求精煉。

  情節要儘可能簡單。不要追求完整和大團圓。

  語言要儘可能深刻尖銳,或幽默生妙趣,切忌冗長地描繪,繁瑣地議論。

  寓言詩是樸素的,精煉的,生動的,鮮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