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雨巷> 《雨巷》新課標教案

《雨巷》新課標教案

《雨巷》新課標教案

  1.把握一首詩,要從意象著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沾染滲透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雨巷》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朦朧,為了營造這種朦朧的意境,作者採用了哪些意象?請你感受它們的特徵。

  油紙傘 這是件真實的道具,本身具有復古迷濛的特點,和雨巷結合起來,很好地刻畫了雨打油傘的夢幻意境。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悽清的氛圍。

  雨巷 你有過住衚衕的經歷嗎?那幽深的、彎彎曲曲的、窄得只能走一人、一車的小道,斑駁、古老,給人一種神秘感,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江南小鎮,這小巷隨處可見,但在詩人筆下卻那樣“悠長寂寥”,它無聲地與淒冷的雨水融為一體,構成一個狹小陰暗的空間,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無邊,傳遞出無限的愁緒和哀愁。

  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二字。雨中的丁香幽怨悽美,可見可感。“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絡在一起,選用它有何深意?

  追根溯源

  丁香形狀像結,開在暮春時節,花為淡紫色或白色,易凋謝。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詩人們對著它往往傷春,說它是愁品。又因為其色、香都不輕而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

  師評:詩中另外的意象還有頹的籬牆、姑娘和“我”。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雨巷》的孤獨感和迷濛感就是透過悠長寂寥的雨巷、冷冷的哀怨的濛濛細雨、撐一傘風雨獨行和遊子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期待等描繪來暗示的。一切都沒有說透,沒有點透,然而,你能懂,能感覺得到。

  2.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意象,其他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服務的。那麼,根據你對詩人的瞭解,你認為她象徵著什麼?

  甲生:這是一首情詩。歌詠的是年輕人愛情的苦悶和追求,是一種“甜蜜的苦惱”。這個失戀者雖然孤獨、惆悵、彷徨,但並沒有失去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而是繼續在愁怨中盼望。《雨巷》是詩集《我的記憶》中的一首,我看到詩人在詩集的扉頁上寫下了“給絳年”的題簽,這個“絳年”可能是他熱戀過的一個姑娘。

  乙生:這首詩寫在大革命失敗後,“雨巷”也可以看作人生道路的.象徵,那“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徵“我”在人生道路上的尋求的“希望”,全詩表現了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在當時風雨如磐的社會里的一種特殊心態。可以當成一首政治詩或個人理想抒情詩。

  師評:當一首詩以美的意境和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的理解往往會超出作者創作時的認識和本意,會從不同角度理解、欣賞詩中客觀形象所包含的豐富內涵,這就是“形象大於思想”。

  因此以上兩種理解都行。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高貴、清雅的,同時也是孤獨的、邊緣的,帶有一絲憂傷的韻味,象徵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是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像夢一樣來,又像夢一樣走遠,正是在這虛實藏露之間,我們似乎窺到了詩人憂不展的愁結和彷徨中不甘沉淪的微茫希望。

  3.有感情地朗誦《再別康橋》,思考:作者所告別的是怎樣的康橋?多情的,傷感的?還是秀麗的,寂靜的?請畫出作者內在情感起伏變化的線索。

  師評:淡淡的詩句,蘊含著溫柔,帶著悽楚。有告別的傷感,有悠悠的情思,也有留戀的情懷。作者回國幾年後,突然意識到康橋理想和中國的實際有很大區別,因此,這種離別,不僅僅是對康橋山水、生活方式和康橋文化的告別,更是與自己的理想和美夢告別,內含不盡之意。

  4.在《再別康橋》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作為抒情的物件?它們有何作用?

  作者告別康橋時,沒有寒暄叮嚀,沒有車水馬龍,只選取了雲彩、金柳、柔波、青、星輝等自然景物,為離別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氣氛,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欣和眷念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柔美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像美麗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中盪漾。由於晚上泛舟回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裡放歌”,詩人的快樂透過獨特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

  超越時空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在古人作品中,有無奈的“西出陽關無故人”,豪邁的“天下誰人不識君”,也有苦澀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悲壯的“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再別康橋》和這些離別詩相比,你認為在構思上有什麼不同?

  5.“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這體現了徐志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 甘心”二字型現了詩人——這個大自然的崇拜者對康橋的無悔的依戀以及一種歸屬感。這是對康橋精神、康橋文化、康橋氣質的認同,康橋成為他心中崇拜的偶像,是他靈魂棲息的精神家園,是人類心靈的“自然保護區”。在康橋的水波里作為一條平凡樸素的水草存在,也心甘情願;只要能實現“美、自由、愛”的人生,便無所顧惜——這就是徐志的人生價值選擇。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