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

  寓言故事膾炙人口,它集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而動物寓言故事更耐人尋味,那麼關於動物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父親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撫養成人。辛棄疾曾拜當時著名的田園詩人劉瞻為師,並和党懷英兩人是劉瞻最得意的學生。有一次,劉瞻問他們兩人道:“孔子曾經要學生談各人的志向,我也問問你們將來準備幹什麼?”党懷英回答說:“讀書為了做官,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裡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隱居,學老師的樣子寫田園詩。”

  劉瞻聽了很高興,連連稱好,認為他的志向很高潔。辛棄疾卻回答說:“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詞寫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劉瞻聽了大吃一驚,要辛棄疾今後不要再說這樣荒唐的話。此後,辛、黨兩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棄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戰場上去,以愛國詞人著稱於世;而党懷英則混跡於金人統治集團,為金人作了一些幫閒乃至幫兇的工作。

  金人南侵後,辛棄疾組織了兩千多人的隊伍在故鄉起義。後來,又率領隊伍投奔濟南府農民耿京組織的起義軍。不久,起義軍接受朝廷任命,與朝廷的軍隊配合作戰,打擊南侵的金軍。但由於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辛棄疾後來曾長期閒居在江西上饒一帶。1203年春,才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這一年,辛棄疾已經六十四歲了。

  紹興西郊有一處地方叫三山,當時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就在那裡閒居。陸游比辛棄疾大十五歲,當時快八十歲了,他的愛國詩句早已為辛棄疾所景仰,因此辛棄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訪了這位前輩,兩人一起議論國家大事,相見恨晚。陸游聽了辛棄疾對形勢的分析和統一、全國的設想,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寧宗降下聖旨,要辛棄疾到京城臨安去,徵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辛棄疾把這件事告訴陸游,陸游覺得這是辛棄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機會,為他感到高興。

  為了鼓勵辛棄疾發揮自己的才能,陸游特地寫了一首長詩贈給他。詩中寫道,“辛棄疾是古代大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蕭何一流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處;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千萬不要因為受到排擠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歲那年,這位始終是被大材小用的愛國英雄,終於在憂憤中去世。

  這個故事給我們啟示:不管做什麼都要認真去做,爭取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並在能力範圍內做出最大貢獻。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擁有不變的真性情,心態良好樂觀向上,不斷的努力,總會等到能珍惜你這個人才的人。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後,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

  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裡。現在,立誰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樑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偷樑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矇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覆變動友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塗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3

  漢文帝當政的時候,有個名叫鄧通的善於划船,被選到宮裡當御船的水手。一天夜裡,文帝做了一個夢,夢中他想昇天,卻怎麼也上不去。就在這時候,有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後推他,終於使他上了天。他回過頭來看推他的人,發現那人的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

  第二天,文帝來到建在宮西蒼池中的漸臺,見到有個御船水手頭戴黃帽,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正是他夢中遇見的人。召來一詢問,那人名叫鄧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個奇才,便非常寵愛他。鄧通也老實謹慎,不隨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賞賜他的錢財,總數上億之多,還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職。其實,鄧通並沒有什麼才能。他自己處事謹慎,也不能推薦賢士,只是諂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個善於算命的人去給鄧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對文帝說:“鄧通這個人將來要貧餓而死。”

  漢文帝憂慮地說:“能讓鄧通富起來的只有我,我怎麼會叫他受窮呢?”

  於是,文帝下令把蜀郡嚴道的一座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自已鑄錢。從此鄧通發了大財,他鑄造的銅錢布滿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鄧氏錢”。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個瘡,膿血流個不停。鄧通覺得孝順皇帝的機會到了,便天天進宮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膿血。不過,文帝心中還是不高興。一天他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

  鄧通恭順地回答:“應該說沒有誰比太子更愛陛下的了。”

  一次太子劉啟來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要他吮膿血。太子見瘡口膿血模糊,腥臭難聞,禁不住一陣噁心,但又不敢違抗,只得硬著頭皮吮吸,可是臉色很難看。後來他聽說,鄧通常為文帝吮吸膿血,感到慚愧,也因此而忌恨鄧通。

  文帝死後,劉啟即位,史稱漢景帝。景帝免去鄧通的官職,讓他回家閒居。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偷盜境外的鑄錢。景帝派人調查,結果確有此事,便把鄧通家的錢財全部沒收,鄧通頓時變成了窮光蛋,還欠下好幾億錢的債。還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記住文帝不讓他餓死的遺言,賜給他一些錢財。但是,官吏馬上把這些錢財用來抵債,連一根簪子都不讓他留下。長公主知道後,就讓手下人借給他些衣食和錢。這樣,鄧通不能佔有一個錢,只能寄食在別人家裡直到死去。

  不名一錢的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很富有,但是很多財物都不是真正歸他自己所有的。 我們要知道物質上的貧乏並不能阻礙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其才華也並不是能用物質來展現的。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4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它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她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5

  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一隻狐狸看見了,饞的直流口水。她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但是白費勁。

  狐狸感到無望了,只好轉身離開。她邊走道邊回過頭來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6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她以為也是蚱蜢,便用兩手去捕捉它。蠍子舉起它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的對待它們才可以。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7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準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檯。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儘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打烊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人的腦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觀實際,自以為是的.人不也像這個揣著鞋尺碼去替自己買鞋的人一樣愚蠢可笑嗎?

  寓意: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8

  歷史上的君王大都愛馬,無論是征戰、遊獵時的胯下坐騎,還是輜重、農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駿馬。

  有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他一見養馬人就關心地詢問:“馬棚裡的大小諸事,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在養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鬆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個養馬人又怎好隨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見養馬人尚在猶豫,便代為答道:“從前我也當過馬伕,依我之見,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麼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雜。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後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難以啟用。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管仲雖然說的是編柵欄建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齊桓公,要把編柵欄選料與興社稷用人聯絡起來,在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永遠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9

  從前大山裡有個神仙,精通各種法術。一天,他來到凡間想尋找個有慧根的人,將他點化得道成仙。神仙又怕找錯了人,選上個貪心的,於是想出個辦法考驗世上的凡人。神仙四處遊歷之時,故意施展自己的點金術。誰知,不管他到哪裡,碰到什麼人,人家都嫌他點的石頭太小了。其實神仙每次都是儘量選些大石頭來點,可人家總是貪心不足。神仙因此覺得十分失望,準備返回山中。正往回走的路上,迎面來了個人。神仙不免又動了心,想再試一試,說不準就會得到個合適的人選。

  神仙點中了一塊大石頭說:“我是神仙,我把這石頭點成金子給你用吧。”那人一言不發搖搖頭。神仙一想:“糟了,他一定又是覺得這石頭小了,這又是個貪心的傢伙。”只好嘆口氣,又點了一塊大石頭,哪知這人竟又搖頭不要。

  神仙見此心中不禁一陣高興:“可算沒白來人間一趟。這個人一點貪心也沒有,無論大小金子都不要。這種人在當今世界,實在少有。我就點化他當個神仙吧。”神仙於是問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那要什麼呢。”這人不緊不慢,伸出手來說道:“神仙大人,我別的什麼也不要,就只要您老神仙剛才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您就施個仙法,把那根手指頭換到我手上。我就可以到處隨意點金,到時便有不計其數的金子任憑我用了。”

  神仙尋遍人間竟找不到一個不貪心的人,好不容易碰上個不讓神仙幫自己點金的,竟又是看上了神仙那能點金的手指,可算是貪心到家了。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0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於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她,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它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1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她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裡。母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她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她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她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她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母山羊同意了她的提議,狐狸踩著她的後腳,跳到她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準備獨自逃離。母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母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就是對的。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2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她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她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裡,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3

  有三個從外地來的商人都在同一個集市上賣藥材。第一位藥材商專門從產地購進貨真質優的上等藥材,根據進價定售價,差價不大,從不謀取暴利。按理說,這種誠實商人應該先富起來,可他的生意蕭條,鋪面冷清,只有少數知根底的人來買他的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第二位藥材商對質優質劣的藥材都收購進來,售價隨顧客意願而定,出價高就給優等品,出價低就給劣等貨。因為選擇餘地較大,利潤有大有小,所以生意總的說來還比較好,綜合效益還比較可觀。於是,兩年以後,這位藥商成了一名殷實的小財主。

  第三位藥材商則專門去大量收購價廉質劣的藥材,然後略作加工,再換上精美的包裝,儼然是一種名牌精品的派頭,可售價並不比另兩家高多少,有時顧客還價或者新增一點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滿足。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外觀也挺有檔次,經營也靈活,所以許多人都爭先恐後地來買藥,生意總是特別興隆,從不愁銷路。不到兩年,這位商人大發起來,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富翁。

  寓意

  這個故事說明不同的經營之道有不同的結果。第一位藥商可貴,第二位藥商可嘆,第三位藥商則可恥。不僅在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應當一要誠實、二要靈活、三要不斷改進。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4

  有三個從外地來的商人都在同一個集市上賣藥材。第一個藥材商專門從產地購進貨真質優的上等藥材,根據進價定售價,差價不大,從不謀取暴利。按理說,這種誠實商人應該先富起來,可他的生意蕭條,鋪面冷清,只有少數知根底的人來買他的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第二個藥材商對質優質劣的藥材都收購進來,售價隨顧客的意願而定,出價高就給優等品,出價低就給劣等貨。因為選擇餘地較大,利潤有大有小,所以生意總的說來還比較好,綜合效益還比較可觀。於是,兩年以後,這個藥商成了一名殷實的小財主。

  第三個藥材商則專門去大量收購價廉質劣的藥材,然後略作加工,再換上精美的包裝,儼然是一種名牌精品的派頭,可售價並不比另兩家高多少,有時顧客還價或者新增一點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滿足。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外觀也挺有檔次,經營也靈活,所以許多人都爭先恐後地來買藥,生意總是特別興隆,從不愁銷路。不到兩年,這個商人大發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富翁。

  這個故事說明不同的經營之道有不同的結果。第一個藥商可貴,第二個藥商可嘆,第三個藥商則可恥。不僅在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應當一要誠實、二要靈活、三要不斷改進。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5

  一間新房,牆壁上預留著一個準備安裝空調的洞。

  趁主人還沒有搬進去,一隻好奇的螞蟻和一隻好奇的麻雀決定到屋子裡去參觀參觀。他們很容易地透過那個預留的洞鑽進了房間。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主人的客廳,然後,他們又參觀了主人的臥室、書房、廚房和洗手間。這時候,主人的傢俱都還沒有搬進來,房子裡空蕩蕩的,兩個朋友轉了一圈,便感到索然無味了。於是,他們打算離開。

  這套房子安裝的都是落地窗,窗子很大,玻璃很亮,性急的麻雀不知道這明亮的玻璃也是一道牆,張開翅膀就往外飛。“咚”的一聲,他重重地撞在玻璃上。

  “喲,這是怎麼回事?”他揉了揉腦袋,望望窗外晴朗的天空,爬起來又往外飛。“咚”,他又被彈回到屋裡。

  幾次三番地努力全部失敗後,麻雀心慌了,他發瘋一樣地朝著明亮的地方衝刺,結果一次又一次地被撞回來。

  看見麻雀始終飛不出去,螞蟻也開始感到慌亂。但是,他很快就鎮靜下來,心裡尋思,我們既然能夠鑽進來,就一定能夠鑽出去,只要能夠找到進來時的那個洞。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6

  從前東海有一隻大海龜,它能把蓬萊山頂在頭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遊。

  住在幾百裡地以外的一隻紅螞蟻聽到了關於海龜的傳聞,就約了一群螞蟻,翻山越嶺,來到海邊,想親眼看看海龜的本領。

  它們在海邊等了足足有一個多月,卻始終不見海龜浮出海面。螞蟻們不耐煩了,吵著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風呼海嘯,巨浪排空,整個大地都在震動。螞蟻們齊聲嚷嚷:“海龜出海了,海龜出海了!”大海沸騰了好幾天,然後,風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動。這時,只見地平線上有一座齊天高的大山在慢慢地移動,頂著這座高山的正是那隻神奇的海龜。螞蟻們齊聲喝采,驚歎不已。獨有紅螞蟻撇撇嘴說:“海龜頂大山跟咱們頂米粒有什麼兩樣?他頂著大山在海面上游動,咱們頂著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夠潛入海底,咱們能夠鑽進洞穴。我看沒什麼兩樣,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就是了。既然咱們自己就有這樣高強的本領,何必翻山越嶺來看海龜的表演呢?咱們回去吧!”

  故事哲理:驕傲的人總是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則寓言中的紅螞蟻也是這樣。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對待別人,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虛心向他們學習。這是一個人能夠不斷進步的前提。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7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齊。於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齊飽餐一頓。狐狸回來後,明白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我的巢裡。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裡細小乾枯的樹枝立刻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8

  宋國人澄子不知在什麼地方丟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尋找,到處都找不著那件黑衣。

  蝕財的痛惜化為一股氣惱。他一邊走,一邊捉摸著要想出一種辦法來補救丟失一件上衣的損失。碰巧這時迎面走來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婦人。澄子不由分說地將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婦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說道:“剛才我丟失的黑衣,原先在你那裡!”那婦人被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來的攔路行兇舉動嚇懵了。她急忙對澄子解釋道:“這件衣裳是我親手紡的線、織的布,親手剪裁、縫製而成的。它的長短、大小正合我身。雖然您丟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並不是這一件呀!”那婦人的聲音聽起來顯得有一些柔弱、哀憐。但是她如泣如訴吐出的一字一句裡所含的份量,使澄子心裡怔了一下。如果把一個小女子的衣裳說成是自我的,扒下來後,自我卻穿不上豈不荒唐?於是他立刻轉了一個話題,但是仍然氣勢洶洶地說:“我丟失的是一件夾衣,而你身上穿的這件是單衣。你用一件單衣抵我一件夾衣,難道還不便宜嗎?”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尊重事實,不論如何狡詐詭辯,事實總是不能歪曲的。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19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它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裡。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它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立刻鎮靜下來,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它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它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齊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它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它的提議,狐狸踩著它的後腳,跳到它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思考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0

  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很遠的小村莊裡,有一個以"千鏡屋"而著名的地方。一個樂觀的小狗聽說了這個地方並決定去參觀。當來到這個地方,他蹦蹦跳歡恰快的上了臺階,來到房門口,他高高豎起耳朵,歡快地搖著尾巴,從門口往裡張望,他驚奇地看到有1000只歡樂的小狗像他一樣快的搖尾巴。他燦爛地微笑著,回報他的是1000張熱情,友好的燦爛笑臉。離開時他心想:"這是一個精彩的地主,我一定要經常來參觀。"

  在這個村裡還有另一隻想參觀"千鏡屋"的小狗,他不及第一隻小狗樂觀,他慢吞吞地爬上臺階,然後耷拉著腦袋往屋子裡看。一看到有1000只小狗不友好地盯著他,他便開始衝他們狂吠,鏡中的1000只小狗也衝著他狂吠,把他給嚇壞了,他在離開時心想:"這是一個恐怖的地方,我再也不會來了。"

  世界上所有的臉都是鏡子,在你所遇見的人的臉上你看到反射出來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1

  相傳,原先雞和老鷹是一樣的,都是跑走的,不會飛,雖然它們長有翅膀!

  有一天,雞和老鷹一起玩的時候,不知不覺迷了路,來到了絕境:在它們面前是懸崖,已無路可退。

  雞朝懸崖下看看了,打了一個顫!

  老鷹也朝懸崖下看了看,對雞說,現在我們只有一條生路,就是跳下去!

  雞聽了對老鷹說:那不是讓我們送死嗎?

  老鷹回答說:我們以前還沒用過翅膀,我們身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多餘的,這次正好,我們可以用一用翅膀,說不定我們從此就永遠的在藍天白雲間飛翔,不用再走了!

  雞連忙說:這風險太大了,再說,我們從來沒用過翅膀,要是翅膀不能讓我們飛起來,那不是死定了嗎?

  老鷹反駁說:幹任何事少不了風險,為了生存,有時候,我們必須賭一賭,說著老鷹縱身跳下了懸崖,在那一瞬,它用力地扇動自己的翅膀,在那一瞬,老鷹飛了起來,雞看了那一幕驚呆了,雞也想飛起來,於是,雞也跳下了山崖,雞使勁扇了幾下翅膀,覺得太累了,就放慢了速度力度,雞感覺這樣挺舒服的,自我陶醉地安全降到了懸崖地底下,在那一刻,雞看見了藍天上的老鷹……

  寓言故事的寓意:

  這個寓言故事比較熟悉了。面對挑戰,不同的態度可能造就不同的結果;選擇飛還是不飛,就看你能否堅持到底。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2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裡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之後,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先,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瞭,您所說的跟我心裡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但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我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3

  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個暴虐無道的昏君。他貪戀酒色、荒淫無度,整日花天酒地,尋歡作樂,不理朝政。

  他聽信讒言,重用奸臣,殘害忠良,戮殺無辜,他強徵暴斂,動用巨資,強迫百姓為自己修建宮苑,他慘無人道,製造種種酷刑,以觀看人受刑後的痛苦為樂。在他暗無天日的統治下,百姓無不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雖說商朝的疆土遼闊廣袤[mào] ,左起東海,右至杳無人煙的沙漠,南從五嶺以南的交趾,北至遙遠的幽州,x隊從容關一直駐紮到蒲水。士兵不下數萬,但打起仗來,因為兵士不願意為紂王戰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邊。商朝x隊士氣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權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當週武王左手擎[qíng]著用黃金作裝飾的大戟[jǐ],右手節用犛牛尾裝飾的白色旌[jīng]旗、坐著戰車,勢不可擋地殺來時,所到之處,無不披靡,訥紂王x隊的潰敗,商紂王政權的垮臺,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無法挽救。

  寓意:凡是沒有讓人們過上好日子,反倒是怨聲載道,苦不堪言,這樣的國家必定只會有一個結局——滅亡。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做人一定要有好的品質,首先你的面子決定了別人願不願意與你做朋友,而你內在的品質是決定你們能不能長期做朋友的因素,如果你毀壞了自己的名譽,那麼你建立起來的關係也是很容易瓦解的喲~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4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後,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麼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干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但是到底給誰好呢?於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非常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於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隻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先,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此刻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此刻是趁時間還早,但是是給蛇添幾隻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隻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我而此刻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後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外生枝,賣弄自我,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5

  有一位名叫董閼(e)於的人被派往趙國的上地去任地方長官。

  董閼於初來乍到,他深入民間調查,訪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這一天,他來到石邑山,只見山中有一條深澗,澗壁陡峭,像斧削,似城牆;澗深百丈,十分險要。於是董閼於找到在當地居住的人,問道:

  “這裡有沒有人掉進過這深澗?”

  那裡的人回答說:“沒有人掉進過。”

  董閼於又問:“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痴、聾啞、瘋癲及反常的人,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那裡的人回答說:“也沒有。”

  董閼於繼續問:“牛馬豬狗,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人們還是回答說沒有。

  董閼於想了想,說:“為什麼不曾有人畜掉進這深澗裡去呢?”

  那些人回答說:“這深澗十分陰森危險,誰要是進去了,那還能有性命嗎?因此無論誰,走到這深澗附近時,都萬分小心,要麼繞道而行,誰也不敢去碰這個危險,連牲畜看到這深澗也止步不前的。”

  董閼於豁然開朗,他深受啟發地拍手嘆道:

  “好啊,我能治理好我的臣民了。如果我制定嚴格的法制,又嚴厲地執法毫不寬容,讓人們知道違法就如同掉進這萬丈深澗一樣有生命危險,那就誰也不會去觸犯法律了。這樣,我還有什麼不能治理的呢?”

  感悟:

  聰明人總能從身邊的小事中受到啟發,獲得智慧。掌權的人從危險的深澗聯想到執法如山,可想而知,他日後必定政績卓著。所以不要高傲,需要不斷的虛心汲取人生經驗!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6

  有一隻猴子住在山林裡,它非常羨慕人類。它覺得,人實在太快樂了。果實熟了的時候,他們可以一擔一擔往家挑,不像猴子,一年到頭四處尋覓食物,找一個吃一個,飢一餐飽一餐的;冬天裡颳風下雪,人可以呆在自己的家裡,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家裡有過冬的糧食,不像猴子,一到冬天,只能冷冰冰地蜷縮在石洞裡,又冷又餓。這隻猴子想,來世我一定不再做猴了。

  後來,這隻猴子真的死了,它去到陰間拜見閻王。閻王問猴子說:“來世你還想做猴嗎?”猴子連忙說:“不想做猴了,請大王讓我變人吧!”閻王說:“也好。不過想變人有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將你身上的毛全部拔掉。”說完,閻王命一個夜叉將猴子帶到掌管超度變人的地府去。

  猴子到了地府,接受地府鬼的“超度”。地府鬼讓猴子趴下,準備給它拔毛。可是剛被拔了一根毛,猴子便大叫起來:“哎喲,受不了,受不了!”地府鬼叫它忍耐一下,猴子哭喪著臉說:“這麼痛苦,實在不能忍受!”地府鬼只好把猴子又送回閻王那裡。

  閻王笑著對猴子說:“看你一毛不拔,又怎麼能成人呢?”

  寓意:

  這隻猴子活著的時候只看到人的快樂,卻不知道人的快樂是付出辛勤勞動後才獲得的。像猴子這樣“一毛不拔”的傢伙,怎麼能做人呢?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7

  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眾鳥不同,它長著四隻腳,兩隻光禿禿的肉翅膀,不會像一般的鳥那樣飛行。

  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寒號鳥驕傲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於是它整天搖晃著羽毛,到處走來走去,還洋洋得意地唱著:“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到南邊,準備在那裡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準備工作。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又不願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遊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於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裡。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裡,凍得渾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著:“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後,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於是它又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面暖和!太陽下面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著,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最後,它沒能混過寒冷的冬天,終於凍死在岩石縫裡了。

  寓意:

  那些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不作長遠打算,不顧辛勤勞動去創造生活的人,跟寒號鳥也沒多大區別。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 篇28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裡勞動。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著鋤頭往田野走;傍晚太陽快落山了,又扛著鋤頭回家。他實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裡幹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樁子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裡幹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他幹一會兒就朝草叢裡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後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而農夫地裡的野草卻越長越高,把他的莊稼都淹沒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柄。

  寓意: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作常有的現象、看成是一種必然規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據和十分輕率的。一個人如果那樣去看問題,就會做出像這個宋國人一樣的蠢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