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的浪漫愛情故事

余光中的浪漫愛情故事

余光中的浪漫愛情故事

  2006年9月8日上午,成都市杜甫草堂內,78歲的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余光中應接待方的安排,在數百名詩迷的簇擁下,閒步來到唐風遺址,這裡早已立著專門為余光中雕刻的詩歌石碑。余光中從容地揭開石碑上的紅綢,上面刻的是正是他吟唱了幾十年的詩歌《鄉愁》,余光中欣喜若狂,禁不住念出聲來,當他念到“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時,他頑童般地環顧左右,並高聲地呼喊:“我的新娘在哪裡!”“在這裡呢!”擁擠的人群中,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響應著。人們循聲望去,一位身穿粉紅色上衣、夾雜在人流裡的老人緩步走來,她就是余光中的愛妻、已是74歲的範我存。有人說,詩人的人生是浪漫的,詩人的婚姻也是浪漫的。那麼,余光中儷的一生究竟有著怎樣的浪漫故事呢?

  楚楚可憐的表妹

  據範我存回憶,當時余光中“理個平頭,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來有點嚴肅,又有點害羞”。在此之前,範我存就常聽姨媽提起這位表兄,誇讚他書讀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繪畫天分。範我存不免多瞄了他幾眼,不過兩人都很害羞,所以也沒說上幾句話,只記得余光中邀她去他們家玩。

  表兄對這位初識的表妹顯然很有感覺,因為不久範我存就收到他寄來的一份同仁刊物,裡面有餘光中譯拜倫的作品。可笑的是,信封上寫的收信人名字竟然是“範咪咪”。小書呆子不知道咪咪只是小名,甚至沒去打聽她的真名。範我存收到刊物,覺得有些突兀,也不很懂英詩,不過仍然惑於余光中的文采。

  年輕時期的範我存,雖然外表楚楚可憐,到臺灣後還查出患有肺病,但她其實外柔內剛、皮膚白皙、五官清麗,從小就很討人喜歡。後來余光中在《四月,在古戰場》一文中,對當年的表妹有這樣的描述:“一朵瘦瘦的水仙,婀娜飄逸,羞赧而閃爍,蒼白而疲弱,抵抗著令人早熟的肺病,夢想著文學與愛情,無依無助,孤注一擲地向我走來……”

  從知己到情人

  臺大三年級的高材生,遇上了肺病休學的高中女生,不顧兩邊家長的反對,堅定地、甜蜜地發展出柔情。

  一開始,兩邊家長都不太贊成他們來往。餘家顧慮範我存身體不好,范家看余光中有點書呆氣。但是兩個年輕人很快就從知己發展成情侶。當時余光中在文壇上已小有名氣了,表妹眼中自然是愛慕有加。而余光中也在表妹那裡得到另一些藝術的啟發,例如西洋現代繪畫,尤其是梵高的作品,就是經由她介紹才開始認識的。

  1955年,還在“國防部”服役的余光中開始譯《梵高傳》。他在白紙的正面寫譯文,反面寫情書,然後寄給範我存,由她眷寫後再寄回給他。前後11個月,全文30多萬字全由範我存陸續謄寫在有格稿紙上,之後才由余光中送往《大華晚報》發表。

  範我存先是余光中的知己女友,然後是纏綿的情人,文學的助手,詩的第一位讀者,當然也成為詩中的第一女主角。他們除了心靈契合,又有共同的生活經驗,那份共鳴就更不一樣。

  “她瞭解我,對文學藝術富有敏感和品位,這是最吸引我的特質。”余光中回憶當年戀愛的心情,仍然滿是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