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談翻譯》讀後感

《余光中談翻譯》讀後感

《余光中談翻譯》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談翻譯》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余光中談翻譯》內容概要:翻譯與批評、中國古典詩的句法、中西文學之比、幾塊試金石——如何識別假洋學者、用現代中文報道現代生活、早期作家筆下的西化中文、橫行的洋文等內容……

  《余光中談翻譯》讀後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著名詩人、散文家、翻譯家余光中先生譯論散文二十餘篇,既談翻譯,也談現代中文。作者認為:翻譯須用純淨的中文。以散文形式寫譯論,熔知性和感性於一爐。見解精闢獨到,文筆優美清麗,各篇論文字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範……

  余光中談翻譯的讀後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開啟此書一看,可稱得上是餘老的論文集有一半論文可謂歷史悠久,是寫給父輩們看的。第一篇與最後一篇相隔30年,時間相隔久得叫人要害相思。有一半論文是寫在6070年代,語言上還有點古而未化後期的文章閱讀起來就舒服多了,筆鋒銳利依舊,餘老對三十年代的作家的作品不慎待見,特別是朱自清寫的《匆匆》,被批“不耐咀嚼不堪細析的少作”、“憂來無端的濫情之作”。餘批評此文章“混亂不堪,之所以混亂,就是濫用代名詞”、“今日讀來,恍如隔世”。餘老一向高傲,卻給錢鍾書錢老給與了高度的讚揚,在《論的的不休》引用了錢老的佳作,讓人耳目一新。但此書有一半文章並不高明,甚至文中的觀點也已經過時了,畢竟近40多年過去了,建議取其精華地閱讀,因為餘老有時恃才傲物,觀點過激,叫人不能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