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重點句

魚我所欲也重點句

魚我所欲也重點句

  導語:《魚我所欲也》有哪些重點句呢?《魚我所欲也》是孟子所寫的,闡述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魚我所欲也》重點句,歡迎閱讀!

  《魚我所欲也》重點句: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譯:透過某種辦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透過某種辦法就可以躲避禍患,但有人不去幹這種事情。

  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譯: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原先為了禮義寧願身死也不接受(一單食,一豆羹),現在為了所認識的窮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是所說的失掉了他本來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譯:假使人們所喜歡的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求得生存的辦法,什麼手段不用呢?假使人們所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躲避禍患的,什麼事情不做呢?

  《魚我所欲也》通假字歸納、解釋:

  故患有所不闢也       “闢”通“避”,躲避。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通“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之意。

  “與”通“歟”,語氣詞。

  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通“向”,從前。

  《魚我所欲也》一詞多義歸納:

  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這種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這種做法

  為:

  鄉為身死而不受  為:寧願

  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為:為了  (第二個)為:接受

  而:

  呼爾而與之  而: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而:錶轉折,卻

  於:

  所欲有甚於生者  於:比

  萬鍾於我何加焉  於:對

  《魚我所欲也》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會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會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還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所以有禍患(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沒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沒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做的呢?按照這種方法可以生存卻不採用,按照這種方法可以躲避禍患卻不去做。是因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東西(那就是義),有比死亡更厭惡的東西(那就是不義)。不僅僅是賢人有這種思想,每個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道德不丟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人(吃),就是過路的飢餓的人都不會接受;用腳踢著給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義就接受了,那麼這種高位厚祿對我有什麼益處! 是為了宮室的華美,為了妻妾的侍奉,為了所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現在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現在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如今卻為了所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不可以停止嗎?(如果不停止的話,)這就是所說的喪失了人本來的思想,即羞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