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張耒《初見嵩山》閱讀答案

張耒《初見嵩山》閱讀答案

張耒《初見嵩山》閱讀答案

  初見山

  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注] 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

  ①賴:依賴,憑藉。②豁我懷:使我開懷、振奮;豁,舒展。

  一:

  (1)詩的第二句寫山的出現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結合詩歌加以賞。(4分)

  (2)“數峰清瘦出雲來”是公認的全詩最精彩的一句,特別是“清瘦”二字更是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清瘦”這兩個字的妙處。(4分)

  【答案】

  (1)襯托(鋪墊)。前兩句從作者的奔走風塵,在困頓和疲憊中,全賴青山使自己的情懷得到短暫的舒展..這樣,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給人一種親切感。(意思對即可)

  (2)此詩用“清瘦”形容山,既寫出了雨後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氣質與追求。體現了詩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謂造語新奇。(意思對即可)

  二:

  (1)詩題為“初見山”,但作者卻沒有“開門見山”,而是為“山”的出場做了一系列的鋪墊,直到末句才出現所見的物件“山”,試結合詩歌前二句分本詩鋪墊手法的運用。(3分)

  (2)古人在詩中常“借物抒懷”,本詩作者是借山的什麼特點來表現了自己怎樣的人格操守?試結合詩歌尾句簡要分。(3分)

  【答案】

  三:

  1. 作者初見山是什麼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5分)?

  2. “數峰清瘦出雲來”一句妙在何處??“清瘦”有何種精神內涵???(6分)?

  【答案】

  1、【考點】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解】題目為“初見山”,一個“初”字可謂“題眼”,就暗含了“驚喜”與“期待”之情。展開描寫時,先寫鞍馬勞頓中青山對我的開解。又寫日暮時風雨天氣,最後才讓數峰露面,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將鋪墊手法用到極致。

  【答案】初見山,作者的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①作者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情懷,所以山未露面就給作者一種期待感。?②接著作者運用迂迴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最後山從雲層中聳現,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答出驚喜和親切的,給2分;答出鋪墊來表現的,給1分;結合全詩加以分,每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方法點撥】解本題一可先看標題。標題對作品而言,為眼睛,為視窗。透過標題,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詩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蘊含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2、【考點】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解】第一問“妙在何處”主要考作用、主要鑑賞語言與表達技巧。鑑賞時要考慮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再考慮語言特點或富有表現力的詞,然後分表達效果。第二問:理解詩歌的內涵,既要理解表層義,更要挖掘深層義。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積雲中突現,基於這種觀感,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語新奇。一個“出”字,作者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賦予山峰動感,使山峰與雲層形成了尖聳與廣闊、躍動與靜態相結合的畫面。②“清瘦”表現了作者清高獨立、人格堅守的精神氣質。(答出擬人手法並加以分,給2分;答出以動寫靜並加以分,給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內涵,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見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方法點撥】(1)解釋該句的意思。(2)點明手法,展開聯想分句子描述。

  【譯文】

  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汙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明月。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雲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峰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麼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辛棄疾有詩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詩中“景”乃作者眼中之景,“情”乃作者心中之情。有什麼樣的“情”,就有什麼樣的“景”,正所謂“因情造景”。)

  【詩歌鑑賞】

  題為“初見山”,顯然既要寫人又要寫山。作者有意把“數峰清瘦出雲來”這一正面寫山的句子放在最後,而把自己對山的感情和風吹雨去的環境放在前面作為鋪墊,取得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藝術效果。這正是寫景的成功之處。不直露地寫初見山時的驚喜,更不直露地表達自己的情懷,而先寫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懷,既從反面寫出了仕途的苦悶,又從正面寫出了“仁者樂山”之意。最後,在刻畫山的形象時,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為美的審美趣味,進而深化了詩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這是寫人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