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桶者》閱讀答案
煤全部燒光了,煤桶空了,鏟子沒有用了,火爐裡透出寒氣,灌得滿屋冰涼。窗外的樹呆立在嚴霜中,天空成了一塊銀灰色的盾牌,擋住向蒼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來燒,我可不能活活凍死,我的背後是冷酷的火爐,我的面前是同樣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須快馬加鞭,在它們之間賓士,在它們之間向煤店老闆要求幫助。可是煤店老闆對於我的通常的請求已經麻木不仁,我必須向他清楚地證明,我連一星半點煤屑都沒有了,而煤店老闆對我來說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陽。我這回前去,必須像一個乞丐,由於飢餓難當,奄奄一息,快要倒斃在門檻上,女主人因此趕忙決定,把最後殘剩的咖啡倒給我,同樣,煤店老闆雖說非常生氣,但在十誡之一“不可殺人”的光輝照耀下,也將不得不把一剷煤投進我的煤桶。
我怎麼去法,必將決定此行的結果,因此我騎著煤桶前去。騎桶者的我,兩手握著桶把——最簡單的挽具,費勁地從樓梯上滾下去,但是到了樓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來,妙哉,妙哉,那些平趴在地下的駱駝,在趕駱駝的人的棍下搖晃著身體站立起來時,也不過爾爾。它以均勻的速度穿過冰涼的街道,我時常被升到二樓那麼高,但是我從未下降到齊房屋大門那麼低。我極不尋常地高高飄浮在煤店老闆的地窖穹頂前,而煤店老闆正在這地窖裡伏在小桌上寫字,為了把多餘的熱氣排出去,地窖的門是開著的。
“煤店老闆!”我喊道,那急切的聲音裹在撥出的熱氣裡,在嚴寒中顯得格外沉濁。“煤店老闆,求你給我一點煤吧,我的煤桶已經空了,因此我可以騎著它來到這裡。行行好吧,我有了錢,就會給你的。”
煤店老闆把一隻手放在耳朵邊上。“我沒有聽錯吧?”他轉過頭去問他坐在火爐旁邊的長凳上織毛衣的妻子,“我沒有聽錯吧?是一個顧客。”
“我什麼也沒有聽見,”妻子說,她平靜地呼吸著,一面織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著火爐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個老主顧,向來守信用,只是眼下沒錢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闆說,“是的,是有一個人,我不會弄錯的,一定是一個老主顧,一個有年頭的老主顧,他知道怎麼來打動我的心。”
“你怎麼了,當家的?”妻子說,她把毛衣擱在胸前,暫歇片刻,“沒有人,街上空空的,我們已經給所有的顧客供應了煤,我們可以歇業幾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這兒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沒有感情的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請你們抬頭看看,你們就會發現我的,我請求你們給我一鏟子煤,如果你們能給我兩鏟,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別的顧客你們確實都已供應過了。啊,但願我能聽到煤塊在這桶裡滾動的響聲。”
“我來了。”煤店老闆說,他正要邁動短腿走上地窖的臺階,他的妻子卻已經走到他的身邊,拉住他的手臂說:“你待在這兒。如果你還固執己見的話,那就讓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裡咳嗽咳得多麼厲害。只為一件買賣,而且只是一件憑空想象出來的買賣,你就忘了你的妻兒,要讓你的肺遭殃。還是我去。”
“那麼你就告訴他我們庫房裡所有煤的品種,我來給你報價格。”
“好。”他的妻子說,她走上了臺階,來到街上。她當然馬上看到了我。“老闆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問好,我只要一鏟子煤,放進這兒的桶裡就行了,我自己把它運回家去,一鏟最次的煤也行。錢我當然是要全數照付的,不過我不能馬上付,不能馬上。”“不能馬上”這兩個詞多麼像鐘聲啊!它們和剛才聽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鐘的.聲響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樣地使人產生了錯覺啊。
“他要買什麼?”煤店老闆喊道。“什麼也不買,”他的妻子大聲應著,“外面什麼都沒有,我什麼都沒有看到,什麼都沒有聽到,只是聽到鐘敲六點,我們關門吧。真是冷得要命,看來明天我們又該忙了。”
她什麼也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看見,但她把圍裙解了下來,並用圍裙把我扇走。遺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雖然有著一匹良種坐騎的一切優點,但它沒有抵抗力,它太輕了,一條婦女的圍裙就能把它從地上驅趕起來。
“你這個壞女人,”當她半是蔑視半是滿足地在空中揮動著手轉身向店鋪走去時,我還回頭喊著,“你這個壞女人!我求你給一鏟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這樣,我浮升到冰山區域,永遠消失,不復再見。
注①:本篇小說作於1917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7.下列對文字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對“我”居住環境的描繪,交代了人物出場的背景,折射出人物內心的悲涼,奠定了文章沉重的基調。
B.“‘不能馬上’這兩個詞多麼像鐘聲啊!”這種錯覺強化了“我”賒煤時的迫切願望以及不能付錢的窘迫心境。
C.對於我的多次哀求,煤店老闆裝作沒有聽見,並且沒有付諸行動的打算,始終無動於衷,說明老闆缺乏同情心。
D.小說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事件,展現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時的複雜心理,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和讀者的代入感。
8.煤店老闆娘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作品做簡要分析。(6分)
9.“荒誕”是卡夫卡小說的重要特徵,請結合小說的內容簡要賞析荒誕手法的運用及效果。(6分)
答
7.(3分)C(煤店老闆聽見了我的祈求聲,並且也打算有所行動。)
8.(6分)
①為人虛偽。對於“我”苦苦哀求,老闆娘總是以沒有聽見為藉口而加以推辭和拒絕。
②自私冷漠。對於“我”寒冬缺煤,難以生存的困境,煤店老闆娘不但視而不見,而且也阻撓煤店老闆幫助我。
③為富不仁。煤店老闆娘生活條件優越,是那個時代相對富裕的有產者,但對“我”這個生活艱難的無產者卻毫無同情心。(意思正確即可)
9.(6分)
①人物形象的荒誕。卡夫卡虛構了一個“騎著木桶飛翔”的人物形象,但“我”是那個時代眾多底層小人物中的一員,而“我”借煤事件本身更是來源於作者所處的現實生活——在那個特定時代,底層百姓迫於生存,拋棄尊嚴,這些都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人物的荒誕與事件的真實相融合,便於讀者更好理解主旨;
②動作細節的荒誕。文中例如“我”騎桶的動作,滾落的姿態,被老闆娘用圍裙扇走等內容,這些細膩而超現實的刻畫,既使作品具有了諷刺的意味,同時也能更好地讓讀者體會到“我”作為現實世界中處於底層的小人物卑怯而複雜的心理;
③結局的荒誕。最後“我”的結局是浮升到“冰山”,結局的設計令人匪夷所思,但卻表意隱晦,使得作品主旨表現為多重性。透過結局我們不但感受到作品展現的黑色幽默,更是深深體悟到主人公自嘲式的無奈和深沉的悲哀。(意思對即可,答對兩點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