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答案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馬 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死於槽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9.韓愈,字 ,我國 (朝代)文學家。(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 )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④執策而臨之( )
11. 珍珠埋在土裡,總會有得見天日之時;寶劍藏於中,也會有鋒芒畢露的.一天。可是作者筆下的“千里馬”卻只能“辱於奴隸人之手,死於槽之間”,空有“千里”之質,卻無“千里”之實。請你結合文意說說,是什麼原因使“千里馬”連“逞能”(一展才華)的機會都沒有呢?(2分)
12.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面上是寫千里馬的遭遇,實際上揭露的卻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在文學創作上,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寫法?(2分)
13. 韓愈的三個哥哥分別叫韓會,韓介,韓(yǎn),兄弟幾人的名字都是“人”字頭,寓有出人頭地之意,可見其韓氏家族對仕途、對功名的熱衷。但“汲汲於富貴”的作者早年卻求仕無門,屢屢受挫。臺灣學者蔣勳說“文學是失敗者的樂園”,請你說說韓愈借這篇《馬說》寄寓了自己什麼樣的情感?(3分)